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迁移率差异而分离的新型聚焦电泳技术
1
作者 陈东英 林华水 +4 位作者 周勇亮 毛秉伟 谢兆雄 卓向东 田昭武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基于电迁移率差异而分离的新型聚焦电泳技术①陈东英林华水周勇亮毛秉伟谢兆雄卓向东田昭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化学系厦门大学厦门361005)毛细管区带电泳已成为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分离分析技术.Hjert... 基于电迁移率差异而分离的新型聚焦电泳技术①陈东英林华水周勇亮毛秉伟谢兆雄卓向东田昭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化学系厦门大学厦门361005)毛细管区带电泳已成为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分离分析技术.Hjertén于1967年在玻璃管中进行了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泳 聚焦电泳 电迁移率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作锋 姜艳霞 +3 位作者 庄全超 董全峰 王野 孙世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8-642,共5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填料,探索出一种无需使用增塑剂制备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新方法.当SBA-15︰PVdF-HFP(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3︰8时,所制备的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CSPE)室温电导率达0.30mS·cm^(-1).红外透射光谱显示,成...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填料,探索出一种无需使用增塑剂制备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新方法.当SBA-15︰PVdF-HFP(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3︰8时,所制备的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CSPE)室温电导率达0.30mS·cm^(-1).红外透射光谱显示,成膜液中溶剂分子和SBA-15分子筛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发的相分离导致微孔的形成.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SBA-15分子筛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晶度,而SBA-15分子筛仍保持原有的骨架结构.所组装的Li/CSPE/MCF电池具有较为平稳的充放电平台,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约为85.0%,经过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与表征 SBA-15分子筛 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红外透射光谱 介孔分子筛 丙烯共聚物 室温电导率 X射线衍射 偏氟乙烯 相互作用 溶剂分子 放电平台 CSPE 骨架结构 增塑剂 相分离 结晶度 MCF 保持率 循环
原文传递
电催化甲酸氧化中钯微粒与聚苯胺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钟起玲 吴文 +1 位作者 李五湖 田中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813-817,共5页
采用电化学、XPS和拉曼光谱研究或微粒修饰聚苯胺(PAN(Pd))电极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行为.由于钯与PAN的相互作用,钯微粒在所研究的电位区间可稳定地固定于PAN中,且甲酸在钯上的氧化明显地抑制了PAN的氧化降解,使PAN(Pd))电极... 采用电化学、XPS和拉曼光谱研究或微粒修饰聚苯胺(PAN(Pd))电极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行为.由于钯与PAN的相互作用,钯微粒在所研究的电位区间可稳定地固定于PAN中,且甲酸在钯上的氧化明显地抑制了PAN的氧化降解,使PAN(Pd))电极电催化甲酸氧化反应具有高的稳定性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钯微粒 聚苯胺 催化氯化
下载PDF
钯微粒修饰聚苯胺电极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五湖 陈琳琳 +1 位作者 钟起玲 田中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5-57,共3页
有机小分子的燃料电池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人们对它在贵重金属上的电催化氧化进行了大量研究。Pd具有不同于其它贵重金属的特性,在甲酸氧化中表现出与其它金属不同的电催化机理。Gholamian报道了将Pt微粒修饰聚苯胺电极对甲酸氧化的电... 有机小分子的燃料电池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人们对它在贵重金属上的电催化氧化进行了大量研究。Pd具有不同于其它贵重金属的特性,在甲酸氧化中表现出与其它金属不同的电催化机理。Gholamian报道了将Pt微粒修饰聚苯胺电极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研究,我们发现以多聚磷酸作为支持电解质所聚合的聚苯胺(PAN)再修饰金属原子方面具有其独特之处,并且用Pt进行再修饰之后对甲酸氧化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文献[4]的报道。因此本实验选用多聚磷酸为支持电解质电聚合苯胺,然后将钯微粒嵌入沉积到PAN中,并研究其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聚苯胺 钯微粒 甲酸
下载PDF
软化学法合成TiO_2(B)纳米带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聂茶庚 龚正良 +3 位作者 孙岚 左娟 赖跃坤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0-333,共4页
 采用软化学合成法成功制备亚稳态相的TiO2(B)纳米带,并由TEM、XRD、Raman、EDS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相关储锂性能初步研究表明,TiO2(B)纳米带具有相当高的可逆嵌/脱锂容量,可达到265mAhg-1,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  采用软化学合成法成功制备亚稳态相的TiO2(B)纳米带,并由TEM、XRD、Raman、EDS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相关储锂性能初步研究表明,TiO2(B)纳米带具有相当高的可逆嵌/脱锂容量,可达到265mAhg-1,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学法 合成 锂离子二次电池 负极材料 纳米二氧化钛 TiO2(B)纳米带 储锂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甲醇杂质对石墨电极性能影响机制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庄全超 陈作锋 +3 位作者 董全峰 姜艳霞 周志有 孙世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73-2076,共4页
运用电化学阻抗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1 mol/L L iPF6-EC/DEC/DMC电解液中,不同甲醇杂质含量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甲醇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与电解液中甲醇的含量有关;其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机制为甲醇在2.0 V左右... 运用电化学阻抗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1 mol/L L iPF6-EC/DEC/DMC电解液中,不同甲醇杂质含量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甲醇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与电解液中甲醇的含量有关;其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机制为甲醇在2.0 V左右还原生成的甲氧基锂沉积在石墨电极表面上,形成一层初始SEI膜,影响了EC的还原分解成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电极 电解液 甲醇杂质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甲酸在Pt(100)单晶电极表面解离吸附过程的动力学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世刚 王津建 穆纪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32-735,共4页
有机小分子在电催化剂表面的解离吸附,是燃料电池阳极氧化过程中发生自毒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这类解离吸附是一种表面分子过程,包括有机分子在电极表面吸附,分子内断键,生成新的吸附分子或基因等步骤.Sun等研究了甲醇等在一系列铂... 有机小分子在电催化剂表面的解离吸附,是燃料电池阳极氧化过程中发生自毒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这类解离吸附是一种表面分子过程,包括有机分子在电极表面吸附,分子内断键,生成新的吸附分子或基因等步骤.Sun等研究了甲醇等在一系列铂单晶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发现这类过程极强地依赖于电极表面原子排列结构.虽然已有大量文献报导了运用原位红外光谱检测各类有机小分子解离吸附物种,但迄今仍未见到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然,对这种在电化学条件下表面分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单晶电极 甲酸 解离吸附
下载PDF
铝、磷、硫原子簇正负离子的激光产生与质谱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荣彬 刘朝阳 +4 位作者 张鹏 林逢辰 赵剑虹 郑兰荪 朱永宝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0-186,共7页
以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下记录第三周期的三个元素—铝、磷、硫原子簇的正负离子的飞行时间质谱。通过对这些质谱的分析研究,列出了在各质谱中出现的“奇幻数”,并讨论了它们可能的结构。
关键词 簇状化合物 正负离子
下载PDF
氮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电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庄惠芳 赖跃坤 +2 位作者 李静 孙岚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和湿化学法制备氮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膜.应用SEM、XPS、DRS分析、表征,并研究该膜层的形貌、组成和光学性质以及在卤钨灯照射下降解甲基橙水溶液的光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氮以取代掺杂的形式进入TiO2晶格,掺氮的TiO... 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和湿化学法制备氮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膜.应用SEM、XPS、DRS分析、表征,并研究该膜层的形貌、组成和光学性质以及在卤钨灯照射下降解甲基橙水溶液的光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氮以取代掺杂的形式进入TiO2晶格,掺氮的TiO2纳米管阵列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其光电催化性能优于纯的TiO2纳米管阵列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管阵列 氮掺杂 可见光活性
下载PDF
甲酸在钯微粒修饰聚苯胺电极上氧化的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起玲 熊丽华 +1 位作者 钟志京 李五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6-352,共7页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formic acid on PAN(Pd) electrode has been studied using conventional electrochemical tecdrique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in-situ FTIR.The process of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PAN(Pd) el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formic acid on PAN(Pd) electrode has been studied using conventional electrochemical tecdrique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in-situ FTIR.The process of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PAN(Pd) electorde has been put forward.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thickness of PAN film such as diffision coefficient (D0) and reaction rate constant(k0) have been calculated. Furthermore,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N(Pd) and pure Pd(or Pt) electrodes as well as the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ation of PAN(Pd) electrode for oxidation of fomic acid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The high catalytic activation of PAN(Pd) electrode for oxidation of formic acid probably comes from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subcatalytic interaction of PAN and the catalytic interaction of the palladium micro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聚苯胺 协同效应 氧化 化学修饰电极
下载PDF
铂单晶电极表面不可逆反应动力学──Ⅰ.Pt(100)单晶电极上甲酸氧化的现场红外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毅芸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32-636,共5页
运用电化学暂态方法和现场时间分辨FTIR反射光谱研究甲酸在Pt(100)单晶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深入认识了甲酸解离吸附的反应速率在-0.25至0.25V电位区间呈火山形变化的规律.根据电化学现场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提... 运用电化学暂态方法和现场时间分辨FTIR反射光谱研究甲酸在Pt(100)单晶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深入认识了甲酸解离吸附的反应速率在-0.25至0.25V电位区间呈火山形变化的规律.根据电化学现场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提出在研究反应动力学时避免甲酸解离吸附干扰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甲酸在Pt(100)电极表面经活性中间体直接氧化至CO2的反应动力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极 单晶 氧化 甲酸 不可逆反应 动力学 FTIR
下载PDF
长链DNA在金基底上的固定化和电化学标记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剑章 吴玲玲 +5 位作者 董丽琴 林种玉 颜佳伟 董平 包烨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6-280,共5页
本文提出在金基底上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氯化物 (poly(dial lyldimethylammoniumchloride) ,PDDA)自组装膜固定长链DNA的方法 ,用DiffuseReflectanceIn frared ,XPS和STM技术进行表征 。
关键词 聚电解质 DNA 固定化 电化学标记 STM FT-IR XPS 基因芯片 金基底
下载PDF
MCM-41介孔分子筛掺杂的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作锋 姜艳霞 +2 位作者 庄全超 董全峰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介孔分子筛MCM-41作填料,丙酮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为溶剂,用直接造孔成膜的方法制备了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膜.该法避免使用造孔增塑剂,既简化了制膜工序,又减少电池中副反应的发生,使电池性能得以提高.MCM-41分子筛具有六方有序排列... 以介孔分子筛MCM-41作填料,丙酮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为溶剂,用直接造孔成膜的方法制备了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膜.该法避免使用造孔增塑剂,既简化了制膜工序,又减少电池中副反应的发生,使电池性能得以提高.MCM-41分子筛具有六方有序排列的单一柱状孔道结构和纳米级的粒子尺度,其骨架结构单元与一般聚合物电解质常用的纳米SiO2填料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该分子筛堆积时形成的表面空隙及其独有的一维介孔孔道对聚合物电解质微孔的形成与连通、电导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新型无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PVDF-HFP MCM-41介孔分子筛 聚合物电解质隔膜
下载PDF
乙醇在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动力学模型(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跃 于尚慈 +2 位作者 李则林 陈珂 周绍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3-1021,共9页
利用循环伏安以及稳态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在 1 mol· L- 1 KOH溶液中,乙醇在电沉积 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电化学特性 .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预计乙醇在电沉积 Ni-Mo合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在碱性溶液中, Ni(OH)2/NiOOH电对... 利用循环伏安以及稳态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在 1 mol· L- 1 KOH溶液中,乙醇在电沉积 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电化学特性 .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预计乙醇在电沉积 Ni-Mo合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在碱性溶液中, Ni(OH)2/NiOOH电对的氧化还原过程是乙醇氧化的前期步骤 .Ni(OH)2/NiOOH电对相应的速度常数(即 k1和 k- 1)是电极电位的函数 .乙醇氧化是通过一个速度常数为 kC1的化学反应来完成 .推导出了各个动力学方程并将实验数据与方程进行比较而获得各个动力学参数 .电化学速度常数 k1(E)=1.41× 107exp(0.5FE/RT) mmol· cm- 2· s- 1以及 k- 1(E)=0.711exp(0.5FE/RT) mmol· cm- 2· s- 1,E是相对饱和甘汞电极( SCE)的电极电位 .而化学反应的速度常数 kC1=1.99× 10- 4 cm· s-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合金 乙醇 氧化 动力学模型 电化学 镍钼合金电极
下载PDF
LiCoO_2正极材料电子和离子传输特性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庄全超 许金梅 +4 位作者 樊小勇 姜艳霞 董全峰 黄令 孙世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3,共7页
运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LiCoO2正极的电子和离子传输特性,及其在电解液中贮存和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发现当LiCoO2正极在电解液中贮存达到9h时,在EIS的中频区域出现一个新的半圆,随着贮存时间进一步延长,该半圆不断增大.在充放... 运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LiCoO2正极的电子和离子传输特性,及其在电解液中贮存和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发现当LiCoO2正极在电解液中贮存达到9h时,在EIS的中频区域出现一个新的半圆,随着贮存时间进一步延长,该半圆不断增大.在充放电过程中,这一中频区域半圆随电极电位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增大和减小,其变化规律与LixCoO2电子电导率随电极电位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因此,这一新的EIS特征应归属于LiCoO2正极在贮存或锂离子嵌脱过程中LixCoO2电子电导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还发现,LiCoO2正极表面SEI膜阻抗在充放电过程中可逆地增大和减小,也可归因于充放电过程中LiCoO2正极活性材料电子电导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EI膜 电子电导率 电化学阻抗谱
原文传递
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为标记溶胶免疫检测的SERS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颜 许小燕 +2 位作者 任斌 顾仁敖 田中群 《光散射学报》 2005年第4期319-322,共4页
以种子生长法合成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苯硫酚分子(TP)在其表面的SERS增强随Au摩尔比例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最大增强为相应Ag纳米粒子的10倍。将标记分子TP,羊抗小鼠抗体固定在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表面形成标记免疫溶胶,... 以种子生长法合成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苯硫酚分子(TP)在其表面的SERS增强随Au摩尔比例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最大增强为相应Ag纳米粒子的10倍。将标记分子TP,羊抗小鼠抗体固定在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表面形成标记免疫溶胶,其与被基底捕获抗原分子发生免疫识别,通过TP分子的SERS信号进行免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免疫检测 苯硫酚 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
下载PDF
21世纪电化学的若干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简要回顾 2 0世纪后五十年电化学在理论、实验技术、新现象发现和应用等领域的重要进展 ,提出了 2 1世纪前期电化学的若干发展趋势 ,强调应重视电化学新体系的研究 ,以迎接 2 1世纪能源、材料、生命。
关键词 电化学 发展趋势 界面电化学 实验技术 量子电化学 电化学体系 材料
下载PDF
非水乙腈体系中CO在铂电极表面吸附的SERS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玉华 曹佩根 +4 位作者 郑军伟 顾仁敖 姚建林 任斌 田中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在非水乙腈体系中 ,借助LabRamⅠ型共焦显微拉曼系统 ,尝试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SERS)对作为燃料电池中毒化中间体的CO在过渡金属铂电极表面的催化氧化进行了研究 ,并考察了在电极电位的变化过程中CO的催化氧化与周围环境分子的相互作... 在非水乙腈体系中 ,借助LabRamⅠ型共焦显微拉曼系统 ,尝试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SERS)对作为燃料电池中毒化中间体的CO在过渡金属铂电极表面的催化氧化进行了研究 ,并考察了在电极电位的变化过程中CO的催化氧化与周围环境分子的相互作用。不仅观察到CO在铂金属表面的吸附和氧化 ,还得到溶剂乙腈分子发生解离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并对CO和C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体系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SERS 乙腈 铂电极 一氧化碳 表面吸附 燃料电池 毒化中间体 催化氧化
下载PDF
硬脂酸镍L-B膜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华炳增 胡文云 +1 位作者 陈衍珍 张韫宏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硬脂酸镍L-B膜电极对甲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膜中镍离子主要以-COONi(OH)形式存在.电催化过程受OH-浓度的影响,也涉及甲醇分子在膜内的穿透.
关键词 硬脂酸镍 电催化 氧化 甲醇 LB膜 催化剂
下载PDF
Raman-STM联用系统及其初步实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中群 李五湖 +6 位作者 穆纪千 毛秉伟 卓向东 王铎 颜恩柔 郑炜 陈捷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062-1065,共4页
A combined system of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TM has been set up, which enables the two techniques to in-situ study electrochemical interfaces simultaneously, An optical fiber head carrying one excitation fiber and fiv... A combined system of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TM has been set up, which enables the two techniques to in-situ study electrochemical interfaces simultaneously, An optical fiber head carrying one excitation fiber and five collection fibers can be adjusted to approach to an advanced originally designed STM unit so that the STM tip above the sample electrode are surrounded by the sir fibers. The strong thermal interface by the laser illumination was avoided with the short acquisition time for SERS measurements by using 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 In-situ SERS spectrum of SCN- adsorbed on Ag electrode surface has been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during STM imaging. The STM imaging take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SERS measurements have drifted from each other within 5%, which shows that the combined system is of satisfied over al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联用系统 散射谱 固液界面 电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