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RAS基因新发变异致胎儿Costello综合征1例
1
作者 何晶 卓玉英 +3 位作者 吴婷 段秀玲 刘欢 张宏涛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2-955,共4页
本文报道了产前诊断为Costello综合征胎儿1例。孕11周时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2.5 mm,孕26周+1时超声提示胎儿腹围明显偏大,考虑胎儿过度生长,此后定期复查超声,孕30周+5后出现羊水过多、胎儿双肾及舌体偏大。孕32周+5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胎... 本文报道了产前诊断为Costello综合征胎儿1例。孕11周时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2.5 mm,孕26周+1时超声提示胎儿腹围明显偏大,考虑胎儿过度生长,此后定期复查超声,孕30周+5后出现羊水过多、胎儿双肾及舌体偏大。孕32周+5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胎儿HRSA基因存在c.34G>A(p.GLy12Ser)变异,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结合临床表现,胎儿诊断为Costello综合征,遗传咨询后孕32周+6孕妇选择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AS基因变异 羊水过多 胎儿过度生长
原文传递
大于胎龄儿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成功率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高凌苹 罗勇 +3 位作者 李俊强 许鑫玥 马多娜 潘峰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足月大于胎龄儿(LGA)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成功率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4所医院收治的1577例足月TOLAC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LGA组(125例)与非LGA组(... 目的探讨足月大于胎龄儿(LGA)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成功率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4所医院收治的1577例足月TOLAC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LGA组(125例)与非LGA组(1452例),比较两组TOLAC成功率;再分别根据TOLAC成功与否,分为TOLAC失败LGA组(36例)、TOLAC失败非LGA组(299例)和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LGA组(89例)、VBAC非LGA组(1153例),比较同种分娩方式下LGA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LGA组TOLAC成功率低于非LGA组(71.20%vs.79.41%)(P<0.05)。TOLAC失败两组母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LGA组第二产程时限、子宫收缩乏力比例、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63.46±16.17 min、6.74%、424.65±118.34 mL、4.49%、2.25%)大于VBAC非LGA组(57.34±19.49 min、2.78%、385.27±132.81 mL、1.04%、0.43%)(P<0.05);VBAC两组第三产程时限、肩难产发生率、助产率、III/IV会阴裂伤率、产后尿潴留率、发热比例与新生儿产伤、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转入新生儿科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GA降低了TOLAC的成功率,且在VBAC时,LGA第二产程时限较非LGA延长,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于胎龄儿 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 母婴并发症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
原文传递
子宫动静脉瘘致产褥期阴道出血10例分析
3
作者 蒲敏华 田莉 +3 位作者 马多娜 李俊强 潘峰 潘海英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00-504,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动静脉瘘(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例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并... 目的 探讨子宫动静脉瘘(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例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病人年龄范围为21~36岁,平均28.5岁;均有子宫手术操作史,包括人工流产、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及宫腔镜手术史;此次妊娠7例行剖宫产术;出血量范围为600~2 000 mL,平均1 210 mL;阴道出血距离分娩时间范围为3 h至5周;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确诊,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6例输注血液制品;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9例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阴道出血均停止。随访9例保留子宫病人,均未复发,月经正常来潮,其中2例病人再次妊娠;随访时间0.5~5.7年。结论 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临床少见,但出血量多,易发展成失血性休克,发病与既往子宫手术操作史相关,诊断依赖于CDU、DSA等影像学检查,治疗以保留生育的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为主,疗效确切,不影响月经情况及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疾病 子宫出血 子宫动静脉瘘 子宫动脉栓塞术 阴道出血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李俊强 马多娜 +2 位作者 潘峰 许鑫玥 马婉莹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34例足月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孕产妇资料。按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分为择期组(择期行剖宫产术)426例、第一产程组(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278例...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34例足月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孕产妇资料。按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分为择期组(择期行剖宫产术)426例、第一产程组(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278例、第二产程组(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330例。分析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VBAC孕产妇的产程、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第二产程组子宫收缩乏力比例、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住院天数均大于择期组和第一产程组(P<0.05),而择期组与第一产程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第二、第三产程时限、助产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尿潴留率、发热比例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转入新生儿科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孕产妇再孕阴道分娩时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前次手术时机 阴道分娩 并发症
下载PDF
乳杆菌对HSIL全子宫切除术后HR-HPV清除率及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欧杨 田莉 +3 位作者 罗勇 廖海霞 马多娜 李俊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探讨在因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行全子宫切除术(TH)后经阴道使用乳杆菌对机体清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效率及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3所医院收治的HSIL合并HR-HPV感染行TH的患者120例,... 目的探讨在因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行全子宫切除术(TH)后经阴道使用乳杆菌对机体清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效率及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3所医院收治的HSIL合并HR-HPV感染行TH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定期复查,研究组在TH术后1月开始经阴道给予乳杆菌,疗程5个月。比较两组HR-HPV清除率,术后1月及6月时阴道菌群密集度正常比例、菌群多样性正常比例、乳杆菌数目≥3+比例、阴道pH值正常比例、过氧化氢阴性比例、白细胞酯酶阴性比例、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R-HPV完全清除率和总清除率高于对照组(69.5%vs 44.8%,89.8%vs70.7%)(P<0.05),术后6月时研究组阴道菌群密集度正常比例、菌群多样性正常比例、乳杆菌数目≥3+比例、阴道pH值正常比例、过氧化氢阴性比例、白细胞酯酶阴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乳杆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HSIL合并HR-HPV感染行TH术后使用乳杆菌能更好地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增加机体对HR-HPV的清除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全子宫切除术 乳杆菌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