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银花 杨丽 +3 位作者 王蕴晗 程瑞洪 王春梅 白上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96-100,共5页
目的 分析人工瓣膜置换术(HVR)后再次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探讨超声心动图对HVR术后再次手术患者心功能及再次手术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HVR术后需再次手术的30例患者,根据再次手术原因分为瓣膜异常组16例,术后重度... 目的 分析人工瓣膜置换术(HVR)后再次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探讨超声心动图对HVR术后再次手术患者心功能及再次手术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HVR术后需再次手术的30例患者,根据再次手术原因分为瓣膜异常组16例,术后重度三尖瓣反流(TR)组1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2周,以及术后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三尖瓣及TR程度变化。结果 术后6、12个月,2组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右心房最大长轴径(RA_(mla))、右心室径(RVD)、右心室游离壁厚度(RVWT)均小于术前,右心室容积变化分数(RVFAC)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右室心肌功能指数(RIMP)下降,术后3个月开始升高,术后12个月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心脏结构及右心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2组三尖瓣瓣环舒张期末内径(TVAEDD)、三尖瓣瓣环收缩期末内径(TVAESD)均较术前降低,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TVAEDD、TVAESD、三尖瓣瓣环缩短分数(PSTVA)、TAP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TR程度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周以及术后3、6、12个月TR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通过多个角度观察HVR术后再次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脏形态结构,全面评估右心功能,评价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再次手术 右心功能 瓣膜异常
下载PDF
抑制HMGB1基因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超声血流特征及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卫云峰 郭道宁 +2 位作者 刘琼 代艳 丁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575-578,584,共5页
目的:研究抑制高迁移族蛋白1(HMGB1)基因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超声血流特征及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MGB1抑制组,后2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式建立糖尿病模型,HMGB1组给... 目的:研究抑制高迁移族蛋白1(HMGB1)基因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超声血流特征及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MGB1抑制组,后2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式建立糖尿病模型,HMGB1组给予HMGB1-shRNA慢病毒尾静脉注射干预。干预后4周,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末流速峰值(PSV)、舒张期末流速峰值(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视网膜组织中HMGB1、bcl-2、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TNF-α、MCP-1、ICAM-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PSV、EDV的水平及bcl-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RI、PI的水平及HMGB1、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TNF-α、MCP-1、ICAM-1的含量高于对照组;HMGB1抑制组大鼠PSV、EDV的水平及bcl-2的表达高于模型组,RI、PI的水平及HMGB1、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TNF-α、MCP-1、ICAM-1的含量低于模型组。结论:抑制HMGB1基因表达能够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并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迁移族蛋白1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改良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氧合状态及呼吸支持模式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海 廖宏伟 +1 位作者 李莉 任盛普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2期953-955,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肺部超声评分(LUS)与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氧合状态和呼吸支持模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6例RDS新生儿,于出生24 h内和出生第2、3、5、7、10、14、21、28天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改良LUS与氧合状态(S/F)、呼吸支持模... 目的 探讨改良肺部超声评分(LUS)与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氧合状态和呼吸支持模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6例RDS新生儿,于出生24 h内和出生第2、3、5、7、10、14、21、28天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改良LUS与氧合状态(S/F)、呼吸支持模式的相关性;比较前后肺野改良LUS评分的差异。结果 改良LUS与S/F呈负相关(r=-0.635,P<0.001),组内相关系数0.94(95%可信区间0.93~0.95),Cronbach’s α=0.99,组间一致性良好。不需要补充氧气且可自主呼吸的RDS新生儿改良LUS为2(0,4)分,补充氧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有创通气(标准间歇正压通气和高频振荡通气)RDS新生儿对应的改良LUS分别为6(4,8)分、10(7,12)分、14(12.5,15.5)分。后肺野和前肺野改良LUS评分分别为4.0(3.8,4.1)分、2.2(2.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改良LUS与RDS新生儿氧合状态和呼吸支持模式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估RDS新生儿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改良评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后肺野
下载PDF
超声Tei指数与肿瘤患者胸部放疗后心脏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卫云峰 郭道宁 +2 位作者 丁倩 张羽 朱一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708-711,716,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Tei指数与肿瘤患者胸部放疗后心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胸部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计算Tei指数,采集血清并测定心脏... 目的:研究超声Tei指数与肿瘤患者胸部放疗后心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胸部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计算Tei指数,采集血清并测定心脏损伤标志物、炎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介质;对照组体检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计算Tei指数,采集血清并测定心脏损伤标志物、炎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介质。结果:观察组放疗后的左心Tei指数、右心Tei指数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细胞介素-6(IL-6)、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放疗前及对照组,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含量均明显低于放疗前及对照组;Tei指数与血清CK、CK-MB、cTnI、IP-10、IL-6、IL-10、TGF-β1、8-OhdG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T-AOC、SOD、GPx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超声Tei指数对肿瘤患者胸部放疗后的心脏损伤具有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心脏损伤 TEI指数 炎症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脐带、胎盘超声诊断用于产科诊风险评价中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正 漆家高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7期236-236,242,共2页
目的:探析脐带,胎盘超声诊断用于产科诊风险评价中的效果。方法:择选50例脐带,胎盘超声产前诊断异常产妇为观察组,同一时间择选脐带,胎盘超声产前诊断正常产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脐带,胎盘超声诊断在产科诊风险评价中的效果。结果:两组比... 目的:探析脐带,胎盘超声诊断用于产科诊风险评价中的效果。方法:择选50例脐带,胎盘超声产前诊断异常产妇为观察组,同一时间择选脐带,胎盘超声产前诊断正常产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脐带,胎盘超声诊断在产科诊风险评价中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RI与S/D值较高(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短,新生儿Apgar较低(P<0.05)。观察组顺产率较高,剖宫产率、胎儿羊水污染率较低(P<0.05)。结论:产科急诊风险评估中运用脐带、胎盘超声产前诊断,改善各项分娩指标,优化分娩结局,降低胎儿羊水污染的概率,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胎盘 超声 产科诊风险评价 效果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
6
作者 韩小军 谢刚 +1 位作者 冯宇 郭道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5期360-360,共1页
患者男,73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1个月伴咽痛于我院就诊。5个月前于外院行颈部淋巴瘤切除术,PET检查提示全身未见确切恶性病变征象。今入院体格检查:右颈部肿胀,触及一条形质韧肿块,边界较清,轻压痛,余未见异常。常规超声检查:右侧胸锁乳... 患者男,73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1个月伴咽痛于我院就诊。5个月前于外院行颈部淋巴瘤切除术,PET检查提示全身未见确切恶性病变征象。今入院体格检查:右颈部肿胀,触及一条形质韧肿块,边界较清,轻压痛,余未见异常。常规超声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增厚,肌肉纹理弥漫性增粗,肌束间隙回声减低(图1),CDFI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右侧胸锁乳突肌回声改变,性质待定。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胸锁乳突肌穿刺活检,病理免疫组化:高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倾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图3),提示为生发中心来源,CD20(+),Bcl-2(+),Bcl-6(+),Ki67(+,约60%~80%)。入院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瘤Ⅰ期,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分,遂行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颈部包块明显缩小,化疗间隙期颈部包块再次增大。更改化疗方案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再予颈部局部放疗,患者包块明显缩小出院,于肿瘤科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胸锁乳突肌 利妥昔单抗 颈部肿胀 生发中心 局部放疗 间隙期 肌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