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复合人工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葛建华 贾乐 +5 位作者 段可 李洋 马月 闫吉元 段鑫 巫桂兵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α-半水硫酸钙(α-calcium sulfate hemihydrate,α-CSH)/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人工骨材料(以下简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方法采用水热法将二水硫酸钙脱水制备α...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α-半水硫酸钙(α-calcium sulfate hemihydrate,α-CSH)/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人工骨材料(以下简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方法采用水热法将二水硫酸钙脱水制备α-CSH,可溶性钙盐和磷酸盐反应法制备β-TCP。将α-CSH、β-TCP粉末按照不同比例(10∶0、9∶1、8∶2、7∶3、5∶5、3∶7)混合,分别与浓度为0.1%、0.25%、0.5%、1.0%、2.0%的HA溶液以及去离子水,以液固比0.30、0.35混合,制备HA/α-CSH/β-TCP、α-CSH/β-TCP复合材料。将制备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初凝/终凝时间测定、降解测定、抗压强度测定、溃散情况观察、可注射性实验以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成功制备HA/α-CSH/β-TCP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表面粗糙,不规则片块状颗粒、条状颗粒密集堆积,表面呈微孔结构,孔径主要在5~15μm之间。随β-TCP含量增加,复合材料初凝、终凝时间均增加,降解率降低,抗压强度呈先增加再减弱变化趋势,不同α-CSH/β-TCP比例制备材料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HA可提高复合材料可注射性,且随浓度增加呈增加趋势(P<0.05),但对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HA/α-CSH/β-TCP复合材料细胞毒性等级为0~1级,无细胞毒性。结论HA/α-CSH/β-TCP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理论上可满足临床骨缺损修复需求,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人工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骨材料 α-半水硫酸钙 Β-磷酸三钙 透明质酸
原文传递
改良Skoog法治疗Ⅲ期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月 贾乐 +3 位作者 王冠 许玉林 鲁晓波 葛建华 《四川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回顾改良Skoog法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病例,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骨科两个病区共收治Meyerding分期为Ⅲ期掌腱膜挛缩症患者14例(19肢),病程12~42个月,平均(27.38±9.13)个月,男12例,女2例,年龄42... 目的回顾改良Skoog法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病例,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骨科两个病区共收治Meyerding分期为Ⅲ期掌腱膜挛缩症患者14例(19肢),病程12~42个月,平均(27.38±9.13)个月,男12例,女2例,年龄42~79岁,平均(66.38±9.5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Skoog法行掌腱膜全切,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手功能康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和1975年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手功能与手指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30.00±9.87)个月。10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切口缘部分皮肤坏死,积极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术后伴环指、小指感觉异常,所有患者随访期内未见复发。评定结果:优10例,良3例,中1例。末次随访时,手功能与手指的活动范围较术前明显纠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改良Skoog法行掌腱膜全切治疗Ⅲ期掌腱膜挛缩,效果确切,术后切口愈合及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症 手术切除 Skoog法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葛建华 贾乐 鲁晓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4期167-168,F0003,共3页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在结构优化、人才储备及梯队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资源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防控过程中,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由原有面对面线下教育为主,为适应非常时期转为线上...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在结构优化、人才储备及梯队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资源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防控过程中,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由原有面对面线下教育为主,为适应非常时期转为线上教育为主教育体制及模式转变,其各有利弊。医学教育的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调整及完善,同时也面临新挑战及新机遇,医学学科平衡健康发展,素质教育新模式孕育而生。文章通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代背景探讨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及医学学科平衡发展需求,期望对我国医学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学教育 网络教育 公共卫生
下载PDF
外踝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贾乐 葛建华 +3 位作者 单旭彬 马月 邓勇 鲁晓波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外踝内固定接骨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外踝骨折患者36例临床资料。按选择内固定物不同,分A组(16例)和B组(20例),A组内固定物为新型外踝内固定接骨板,B组为临床常用外踝接骨板,... 目的探讨新型外踝内固定接骨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外踝骨折患者36例临床资料。按选择内固定物不同,分A组(16例)和B组(20例),A组内固定物为新型外踝内固定接骨板,B组为临床常用外踝接骨板,常规手术操作外踝复位分别两种接骨板内固定。术后观察手术切口愈合,评估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康复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各有1例乙级愈合,余均甲级愈合,B组下胫腓联合螺钉断裂1例。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X线片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9个月及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外踝内固定接骨板与临床常用外踝接骨板具有相似的临床操作、影像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建议外踝Weber B型、部分Weber A型或距外踝远端8 cm内Weber C型骨折适合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骨折 接骨板 内固定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