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笔迹检验关键性特征在侦查中的运用
1
作者 熊妮娜 罗志安 《中国检察官》 2009年第7期60-62,共3页
核心提示:全文通过描述并配以笔迹特征检验(比对)记录图片,总结出在笔迹鉴定中存在的较为常见的摹仿笔迹、他人代写、故意变换书写方法三种形式,分析这三种形式各自存在的特征并如何运用这些关键性的特征以提高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以及在... 核心提示:全文通过描述并配以笔迹特征检验(比对)记录图片,总结出在笔迹鉴定中存在的较为常见的摹仿笔迹、他人代写、故意变换书写方法三种形式,分析这三种形式各自存在的特征并如何运用这些关键性的特征以提高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以及在鉴定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迹检验 侦查 笔迹特征 摹仿笔迹 笔迹鉴定 书写方法 鉴定结论 鉴定过程
原文传递
“盲井案”之犯罪防控——以情境预防理论为视角
2
作者 贾银生 张丽萍 《犯罪研究》 2017年第4期53-62,共10页
"盲井案"近年大量爆发,社会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从犯罪防控的角度而言,情境预防理论是妥当而必要的防控对策。基于此,要规范媒体报道,避免诱发犯罪动机;要加大对智力障碍人士以及"五保户"人士的监管与权... "盲井案"近年大量爆发,社会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从犯罪防控的角度而言,情境预防理论是妥当而必要的防控对策。基于此,要规范媒体报道,避免诱发犯罪动机;要加大对智力障碍人士以及"五保户"人士的监管与权力保障力度,降低犯罪预期收益;要落实地方政府对煤矿安全的监管责任,建立具有犯罪预防功能的物质空间,增大犯罪难度;要建立健全煤矿企业之间人员信息与矿难事故的相互通报制度,提高犯罪被发现的风险;要加大对煤矿企业的普法教育与治安监察力度,整治煤矿企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井案” 成因 情境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