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D检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仁军 刘英 杨加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3期4653-4655,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2例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ICAex血管正常... 目的分析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2例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ICAex血管正常的病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血管搏动指数(PI),并判断侧支循环开放类型。结果 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变,与健侧相比,患侧MCA、ACA血流速度明显下降,频谱形态呈弥散圆钝状,PSV和PI值明显下降(P<0.01);患侧PCA血流速度明显上升,PSV和PI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OA血流方向逆转,血流速度相对升高,PI减低;TCD检测的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及程度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出结果基本一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可以检测到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为临床及时选择适宜治疗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内动脉颅外段 重度狭窄 闭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杜培培 郭爱红 +5 位作者 王萌 丁江博 刘越 张瑶 李杰 王丙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3期270-273,共4页
肠道菌群不仅对维持肠道稳态十分重要,还直接或间接参与除胃肠道以外的全身多系统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本文就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研... 肠道菌群不仅对维持肠道稳态十分重要,还直接或间接参与除胃肠道以外的全身多系统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本文就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微生物-肠-脑"轴的上下信号传导机制、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与靶向治疗等内容,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预后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缺血性脑卒中 微生物-肠-脑轴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及超声造影检查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英 杨加惠 +3 位作者 郭磊磊 胡礼桂 曾敏 赵仁军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S0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及超声造影检查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3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73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分别接受超声引导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及超声造影检查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3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73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分别接受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及超声造影检查,统计分析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癌的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情况、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等。结果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超声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与超声造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超声造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取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进行诊断可提升诊断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误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术 超声造影
下载PDF
夹闭及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胡新永 来海鸥 +2 位作者 姬利 殷成龙 刘芯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夹闭与栓塞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伴有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夹闭与栓塞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伴有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动脉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3d、7d、14d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d、3d、7d、14d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5%(χ~2=11.039 5,P<0.01)。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够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较开颅夹闭术治疗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新永 来海鸥 +2 位作者 夏辉 祁占宁 刘芯磊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水平,同时使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和NIHS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MSE、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莫地平可以更有效缓解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尼莫地平 认知功能训练 预后
原文传递
奥扎格雷钠联合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新永 姬利 +2 位作者 殷成龙 来海鸥 刘芯磊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2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黛力新对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的病情的治愈效果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给予奥扎格雷钠+黛力新... 目的探讨利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黛力新对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的病情的治愈效果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给予奥扎格雷钠+黛力新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MBI)、神经功能(CN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黛力新对脑梗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焦虑 抑郁 奥扎格雷钠 黛力新
原文传递
吴茱萸碱衍生物纳米粒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兰 万坤 +4 位作者 杨建波 晏声蕾 张奇娆 张景勍 胡雪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4-2118,共5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EAB)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loaded lipid nanoparticles,EABLN)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并比较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EABLN,...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EAB)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loaded lipid nanoparticles,EABLN)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并比较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EABLN,将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ig EAB或EABLN(100 mg/kg),并在给药后的各个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EAB的血药浓度;用DAS软件分析各药动学数据并比较生物等效性。结果EABLN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72 h、Cmax和tmax分别为(11 535.39±261.08)μg·h/L、(886.73±15.40)μg/L和(2.00±0.17)h,EABLN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3%。EAB和EABLN的AUC0~72 h和Cmax生物等效性合格,但tmax生物等效性不合格。结论EABLN改善了EAB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明显提高了EAB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且EABLN与EAB之间不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 固体脂质纳米粒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原文传递
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及在体胃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兰 万坤 +4 位作者 杨建波 晏声蕾 张奇娆 张景勍 胡雪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4-728,共5页
目的制备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EBD)和吴茱萸碱丁酰衍生物固体脂质纳米粒(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EBDLN),并研究它们的体外释放特征以及在体胃肠吸收的能力。... 目的制备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EBD)和吴茱萸碱丁酰衍生物固体脂质纳米粒(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EBDLN),并研究它们的体外释放特征以及在体胃肠吸收的能力。方法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EBD,经薄膜分散法制备EBDLN。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EBD和EBDLN的体外释药特征,并用单向灌流法研究吴茱萸碱(evodiamine,EDM)、EBD和EBDLN的胃肠道吸收。结果在同种释放介质中,EBD和EBDLN的释药趋势完全一致,但EBDLN相对于EBD而言其释药速度更慢。EBDLN在各个肠道的K_a值和P_(app)值均明显大于EDM和EBD。且EBDLN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中的K_a值分别为EDM的110.14、56.70、51.23、45.70、127.23倍,EBDLN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中的P_(app)值分别为EDM的9.74、4.48、3.82、11.30倍。结论EBDLN具有缓释效应,增加了EDM和EBD在胃肠道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吴茱萸碱丁酰衍生物 固体脂质纳米粒 体外释放 在体胃肠吸收 吸收速率常数 表观渗透系数
下载PDF
基于EEG信号的卷积神经网络在癫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舒雯 郝锋丽 +1 位作者 喻良 赵雄飞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3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信号的卷积神经网络在癫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来自癫痫EEG信号数据CHB-MIT数据库中的8例患者的EEG信号;EEG信号分为3类:发作间期、发作前期(发作前持续时间至10 min)... 目的 探讨基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信号的卷积神经网络在癫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来自癫痫EEG信号数据CHB-MIT数据库中的8例患者的EEG信号;EEG信号分为3类:发作间期、发作前期(发作前持续时间至10 min)和癫痫发作期状态;开发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功率谱密度能量图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CNN)的癫痫EEG信号分类方法(EEG sign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EEGC),并对癫痫状态进行分类;将在线硬示例挖掘(Online hard example mining, OHEM)损失函数集成到EEGC方法中以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结果 本研究提出的EEGC方法对癫痫状态分类的准确度较高,但发作前期没有像其他两种状态那样准确分类;当将OHEM损失函数集成到EEGC方法中时发作前期的分类准确度提高了3%,并且它对3种癫痫状态(发作间期、发作前期和癫痫发作)的分类具有很高的敏感度(97.8%、93.6%和95.8%)和特异度(99.2%、97.1%和99.3%)。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EEGC方法具有较高的癫痫状态分类准确率,可辅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癫痫状态的类别,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卷积神经网络 癫痫 功率谱密度能量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