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水肿病人采用静脉改良穿刺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谭宗凤 张泽芳 余兆兰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9期1095-1096,共2页
关键词 穿刺法 水肿病 皮下淤血 液体外渗 针尖斜面 进入血管 持针 疼痛感 间隔时间 针柄
下载PDF
肿节风注射液与几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邓代全 张昊 冯碧敏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临床常用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酸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与其中4种药物配伍后pH值有明显改变,与其它12种药物配伍后外...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临床常用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酸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与其中4种药物配伍后pH值有明显改变,与其它12种药物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收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肿节风注射液与酚磺乙胺、三氮唑核苷、青霉素、甲硝唑应谨慎配伍,与其它12种药物可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注射液 药物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 紫外吸收 三氮唑核苷 临床常用 配伍应用 酚磺乙胺 酸度计 pH值 青霉素 甲硝唑 外观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重度脑创伤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包长顺 夏佐中 +3 位作者 王强 梁平 李映良 翟喧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重度脑创伤大鼠其脑组织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探讨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高压氧组及脑创伤组。采用高压气体冲击脑组织制作大鼠局部脑创伤模型。分...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重度脑创伤大鼠其脑组织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探讨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高压氧组及脑创伤组。采用高压气体冲击脑组织制作大鼠局部脑创伤模型。分别于术后3h、1d、3d、5d及7d时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脑创伤组及高压氧组在上述各时间点时脑内TNF-α、IL-6、IL-8及IL-10的水平。结果当大鼠发生脑创伤后,上述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高压氧治疗后,发现炎性细胞向脑组织内浸润现象减缓,并有大量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聚集、增生,而且高压氧组大鼠脑组织内上述炎性细胞因子在各时间点均较脑创伤组降低(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可抑制炎性细胞向脑创伤组织处浸润,降低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促进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聚集、增生,具有保护受损脑组织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大鼠 脑创伤 炎性反应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3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綦晓龙 傅仲学 邓靖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Flt-4,酪氨酸激酶受体-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直肠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术后肿瘤组织标本中VEGF-C...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Flt-4,酪氨酸激酶受体-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直肠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术后肿瘤组织标本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果本组88例患者均获得5年以上犤62~88(平均75.4)个月犦的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70.5%、63.6%。有46例患者VEGF-C表达阳性(52.3%)、40例VEGFR-3表达阳性(45.5%)。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生存率相关(P<0.05~P<0.01),与性别、肿瘤大小、侵犯肠壁深度无关(P>0.05)。VEGF-C的表达与直肠癌患者年龄相关(P<0.05)。结论VEGF-C和VEGFR-3的检测,对术前预测直肠癌的淋巴转移、术后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并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VEGFR-3 直肠癌 VEGF—C 患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癌组织中 酪氨酸激酶受体
原文传递
大鼠脑创伤后脑组织中促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包长顺 夏佐中 +3 位作者 王强 李映良 梁平 翟喧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4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促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6、IL 8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 10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①采用气体冲击致大鼠局部脑创伤模型 ;②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 ;③采用放射免疫检测 (radioimmunoassay ,RIA)技术测定...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促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6、IL 8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 10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①采用气体冲击致大鼠局部脑创伤模型 ;②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 ;③采用放射免疫检测 (radioimmunoassay ,RIA)技术测定假手术组和创伤组大鼠脑组织内TNF α、IL 6、IL 8和IL 10在各时段的含量。结果 :①脑创伤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TNF α、IL 8和IL 10从 3h ,IL 6从2 4h开始 ,含量显著性升高 ,并均持续较长时间 (本实验为 168h) ;②促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6与抗炎症细胞因子IL 10呈相关性。结论 :促炎症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均参与了继发性脑损伤 ,其具体作用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创伤 炎症细胞因子 抗炎 IL-10 大鼠 IL-6 TNF-α 显著性 变化 放射免疫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新型的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8-1111,共4页
采用供心胸腔内下腔静脉替代肺动脉构建移植心的血液流出道,以建立新型的小鼠的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共行82例新型术式移植以及47例传统术式移植,新型术式中受体手术时间为(41.5±1.5)min,供心下腔静脉―受体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8... 采用供心胸腔内下腔静脉替代肺动脉构建移植心的血液流出道,以建立新型的小鼠的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共行82例新型术式移植以及47例传统术式移植,新型术式中受体手术时间为(41.5±1.5)min,供心下腔静脉―受体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8.4±0.6)min,供心冷缺血时间为(32.3±0.4)min。心脏复跳时间为(1.5±0.2)min,上述各指标均优于传统术式组(P<0.001或P<0.05)。术后100d移植心生存率为93.9%,HE以及Picro-sirus red染色提示新型术式移植心肌结构基本正常,无慢性排斥反应现象发生。该研究发现,新型的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能避免传统手术模型中的部分缺点,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易于掌握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心脏移植 异位移植 动物模型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