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伟昌 黄君 +1 位作者 郑国安 刘忠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8期1363-1364,共2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分别行前臂动静脉内瘘,鼻烟窝部内瘘及上臂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88例病人手术均1次成功,术后2周以上使用动静脉内瘘均能达到血液透析要求血流量。结论动静脉内...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分别行前臂动静脉内瘘,鼻烟窝部内瘘及上臂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88例病人手术均1次成功,术后2周以上使用动静脉内瘘均能达到血液透析要求血流量。结论动静脉内瘘首选非惯用手鼻烟窝处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其近期并发症最常见是血栓形成,远期常见为吻合口狭窄或闭塞致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透析通路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严四海 李昭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发病原因,以便积极干预和预防。方法根据消化性溃疡的5种主要发病原因,将2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组,并分析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等的主要病因。结果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发病原因,以便积极干预和预防。方法根据消化性溃疡的5种主要发病原因,将2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组,并分析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等的主要病因。结果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也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产生。结论积极的干预和引导对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病因分析 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严四海 李昭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0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并就发病季节、发病性别及年龄进行探讨。方法临床上选取本院近年1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为UGB的常见病因,分别占29.6%、22.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并就发病季节、发病性别及年龄进行探讨。方法临床上选取本院近年1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为UGB的常见病因,分别占29.6%、22.6%、18.3%;冬春季节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中年组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发病率不尽相同,并且出血病因也不完全相同。结论积极的诊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可预防并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钟礼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8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康宝得维,5mg/d,1次/d;氢氯噻嗪,25mg/次,2次/d;复方卡托普利,16mg/次,2-3次/d。治疗组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康宝得维,5mg/d,1次/d;氢氯噻嗪,25mg/次,2次/d;复方卡托普利,16mg/次,2-3次/d。治疗组42例血府逐瘀汤(桃仁、当归、红花、川芎各15g;葛根、钩藤、生地、赤芍、牛膝各10g;枳壳、甘草各6g;血瘀加红花、大丹参各10g;气虚加黄芪30g;痰湿壅盛加茯苓、薏苡仁各20g),1剂/d,水煎200m L,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舒张压、收缩压、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眩晕 血府逐瘀汤 康宝得维 氢氯噻嗪 复方卡托普利片 舒张压 收缩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廖德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6期76-76,78,共2页
目的:观察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7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在... 目的:观察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7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在随访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的人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的治疗疝气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 疝气 并发症 复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