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3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被引量:625
1
作者 徐锡伟 闻学泽 +17 位作者 叶建青 马保起 陈杰 周荣军 何宏林 田勤俭 何玉林 王志才 孙昭民 冯希杰 于贵华 陈立春 陈桂华 于慎鄂 冉勇康 李细光 李陈侠 安艳芬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7-629,共33页
震后应急野外考察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以兼有右旋走滑分量... 震后应急野外考察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以兼有右旋走滑分量的逆断层型破裂为主,最大垂直位移6.2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4.9m;沿灌县-江油断裂连续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72km,最长可达90km,为典型的纯逆断层型地表破裂,最大垂直位移3.5m;另外,在上述两条地表破裂带西部还发育着1条NW向带有逆冲垂直分量、左旋走滑性质的小鱼洞地表破裂带,长约6km。这一地表破裂样式是近期发生的特大地震中结构最复杂的一次逆断层型地表破裂,地表破裂的长度也最长。利用已有的石油地震剖面,结合余震分布和地表破裂带特征等资料构建的三维发震构造模型表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现今和第四纪时期以地壳缩短为主,斜滑逆冲型地震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的水平运动在华南地块与巴颜喀拉地块之间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转化为地壳的缩短和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三维发震构造模型 青藏高原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下载PDF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被引量:590
2
作者 张培震 徐锡伟 +1 位作者 闻学泽 冉勇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6-1073,共8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次6~6(?)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因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次6~6(?)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因机制是什么?本文在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利用震前的GPS观测结果,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结果表明,5.12汶川大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地表上形成200多公里长的地表破裂带;灌县—江油断裂在地震中也发生了破裂,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60多公里.震前的GPS观测表明,横跨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滑动速率不超过~2 mm/yr,单条断裂的活动速率不超过~1 mm/yr,与地震地质研究结果和历史地震记录相一致.利用地震地质考察和地震波反演得到的最大同震位移可以获得相当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强震复发周期为2000~6000年.龙门山断裂带发育在破裂强度很大的变质杂岩体中,断裂带本身在剖面上呈"犁形"或"铲形"结构,有利于能量积累,形成破坏性巨大的地震.所以,5.12汶川大地震是一次低滑动速率、长复发周期和高破坏强度的巨大地震,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的地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高破坏强度 新地震类型
下载PDF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 被引量:437
3
作者 徐锡伟 闻学泽 +3 位作者 郑荣章 马文涛 宋方敏 于贵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4期151-162,共12页
基于“活动块体”的基本概念,综合历史地表破裂型地震的空间分布、主干活动断裂和次级活动断裂的展布特征等,川滇地区可划分出4个一级块体:马尔康块体(Ⅰ)、川滇菱形块体(Ⅱ)、保山-普洱块体(Ⅲ)和密支那-西盟块体(Ⅳ)等;受次级北东向... 基于“活动块体”的基本概念,综合历史地表破裂型地震的空间分布、主干活动断裂和次级活动断裂的展布特征等,川滇地区可划分出4个一级块体:马尔康块体(Ⅰ)、川滇菱形块体(Ⅱ)、保山-普洱块体(Ⅲ)和密支那-西盟块体(Ⅳ)等;受次级北东向断裂的切割,川滇菱形块体(Ⅱ)可进一步划分为川西北(Ⅱ_1)和滇中(Ⅱ_2)2个次级块体,保山-普洱块体(Ⅲ)包括保山、景谷和勐腊等3个次级块体(Ⅲ_1,Ⅲ_2,Ⅲ_3)。通过断错地貌学的定量研究,厘定了川滇地区各级块体主干边界活动断裂的基本类型和长期滑动速率值;运用矢量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块体的运动状态,并讨论了变形协调性问题,指出川滇地区各级块体运动是平移、转动和隆升等3种基本运动的复合或叠加,其中马尔康块体、川西北和滇中两个次级块体南东向或南南东向平移速率1~5mm/a,顺时针转动角速率1.4~4°/Ma,隆升速率1mm/a左右;保山-普洱和密支那-西盟两块体也发生过大规模的顺时针转动.它们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印度板块北移引起板块边缘或内部变形局部化和差异运动的应交响应。由于存在横向活动逆断裂带对东向或南东向平移分量的吸收和转换,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逃逸量或挤出量是有限的,为“叠瓦状道冲转换-有限挤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活动块体 块体转动 构造变动 地表破裂型地震 构造动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GPS资料约束反演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 被引量:209
4
作者 王阎昭 王恩宁 +9 位作者 沈正康 王敏 甘卫军 乔学军 孟国杰 李铁明 陶玮 杨永林 程佳 李鹏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2-597,共16页
以GPS数据给出的川滇地区(96°~108°E,21°~35°N)速度场为约束,依据研究区已知断裂分布情况建立连接断层元模型,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了该地区主要活动断层的现今错动速率.结果显示,印藏碰撞引起的北北东向推... 以GPS数据给出的川滇地区(96°~108°E,21°~35°N)速度场为约束,依据研究区已知断裂分布情况建立连接断层元模型,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了该地区主要活动断层的现今错动速率.结果显示,印藏碰撞引起的北北东向推挤和高原隆升引起的重力势能作用造成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遇到来自稳定华南块体的阻挡后,高原东南部物质相对稳定欧亚板块转向南东方向继而向南运动,使得川滇地区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作顺时针转动,造成川滇地块东侧断裂作左旋走滑活动,而其西侧断裂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其中甘孜.玉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小江断裂及其向南西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打洛.景洪、湄沾断裂构成青藏高原东南部东向挤出的东北边界和东边界,左旋速率分别为0.3~14.7,8.9~17.1,(5.1±2.5),(2.8±2-3),(7.1±2.1),(9.4±1-2),(10.1±2.0),(7.3±2.6)和(4.9±3.0)mm/a.青藏高原东南部东向挤出的西南边界似乎不是由单一断裂带构成,而是在较宽范围内形成的一条右旋剪切带.位于红河断裂北东侧的南华-楚雄-建水断裂和西南侧的无量山断裂带、龙陵.澜沧断裂活动性较强,分别具有(4.2±1.3),(4.3±1.1)和(8.5±1.7)mm/a的右旋走滑活动.但金沙江断裂目前基本不活动,红河断裂的活动性不强.龙门山一带没有发现明显的地壳活动,而其西北方向的活动带(龙日坝断裂)约有(5.1±1.2)mm/a的右旋走滑分量.川滇菱形块体内部的一些断裂表现出较强的活动性,其中理塘断裂左旋走滑速率为(4.4±1.3)mm/a,拉张速率(2.7±1.1)mm/a;玉农希断裂及其周边地区右旋剪切形变速率为(2.7±2.3)mm/a,地壳缩短速率(6.7±2.3)mm/a.丽江-小金河断裂中段活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GPS 连接断层元 断裂活动速率
原文传递
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7
5
作者 陈国光 计凤桔 +4 位作者 周荣军 徐杰 周本刚 黎小刚 叶友青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7-673,共17页
NE向展布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是由后山断裂等4条主干断裂及其控制的冲断构造岩片组成的具前展式发育特点的推覆构造带。它形成于印支运动,此后多次活动,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但不同地段活动程度具有明显的非... NE向展布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是由后山断裂等4条主干断裂及其控制的冲断构造岩片组成的具前展式发育特点的推覆构造带。它形成于印支运动,此后多次活动,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但不同地段活动程度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根据地貌、地质构造、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活动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1)以位于虎牙—北川—安县一线的近SN向虎牙断裂和擂东断裂为界划分出断裂带西南段和东北段,其活动性迥然不同,西南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中小地震频繁;东北段第四纪活动微弱,仅偶有小震分布。2)在青藏高原被挤压隆升和块体侧向滑移的作用下,川青地块向SEE滑动,使它东缘发育的岷山隆起与被其截切的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一起构成了川青地块东部的活动边界,而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则被遗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活动性分段 晚第四纪
下载PDF
川西及其邻近地区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与强震复发模型 被引量:179
6
作者 徐锡伟 张培震 +3 位作者 闻学泽 秦尊丽 陈桂华 朱艾斓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6-461,共16页
川西及其邻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川滇、巴颜喀拉和华南三大活动块体的交接部位,发育着多组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裂。由于横向次级活动断裂的存在,川滇块体可进一步划分为滇中和川西北2个次级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可划分出东端的龙门山次... 川西及其邻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川滇、巴颜喀拉和华南三大活动块体的交接部位,发育着多组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裂。由于横向次级活动断裂的存在,川滇块体可进一步划分为滇中和川西北2个次级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可划分出东端的龙门山次级块体。深部探测反映出川滇和巴颜喀拉块体地壳中均存在着低速-高导层(体),它们是上地壳多震的原因之一。地质研究和现今GPS观测表明:各级块体均存在着SE向或SSE向平移运动、顺时针转动和隆升运动,但量值存在着一定差异。文中还给出了各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地质或GPS滑动速率,讨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活动块体 强震复发模型 川西
下载PDF
四川西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 被引量:166
7
作者 闻学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9-249,共11页
依据多种资料分层次剖析了川西鲜水河 -安宁河 -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性及其原因 ,并将该断裂带划分为 12个特征地震破裂段。断裂带上持久性和非持久性的破裂边界各占约 ;持久性及重要的破裂边界可依据断裂几何结构及活动习性... 依据多种资料分层次剖析了川西鲜水河 -安宁河 -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性及其原因 ,并将该断裂带划分为 12个特征地震破裂段。断裂带上持久性和非持久性的破裂边界各占约 ;持久性及重要的破裂边界可依据断裂几何结构及活动习性标志进行判定 ,它们均以局部体积变化的方式来终止破裂的扩展 ;非持久性的破裂边界则可依据地震破裂与复发行为、断裂现今活动习性空间差异、松驰障碍体与较小尺度几何障碍的复合体等进行判定 ,其位置可随时间变化。地震破裂时间间隔短的 ,相邻破裂的重叠量较小 ;时间间隔长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带 地震破裂 发段性 段边界 四川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逆冲作用的地貌标志 被引量:153
8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1 位作者 A. L. Densmore M. A. Ellis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51,共12页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拉分盆地、断层偏转...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拉分盆地、断层偏转、砾石定向带、坡中槽、弃沟和断塞塘等活动构造地貌和断裂带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地貌测量,利用精确的地貌测量数据和测年数据,定量计算了龙门山主干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结果表明在晚新生代时期龙门山构造带仅具有微弱的构造缩短作用,其中逆冲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1mm/a,走滑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46mm/a,表明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的比率介于6:1—1.3:1之问,以右行走滑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对各主干活动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北西向南东4条主干断裂的最大逆冲分量滑动速率具有变小的趋势,而走滑分量的滑动速率则具有逐渐变大的趋势,显示了从龙门山的后山带至前山带主干断裂的走滑作用越来越强。由此推测现今的龙门山及其前缘盆地不完全是由于构造缩短作用形成的。而主要是走滑作用和剥蚀卸载作用的产物。另外,根据沉积、构造、盆地充填体的几何形态、地貌、古地磁等标定和对比了龙门山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走滑方向,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中生代与新生代之交走滑方向发生了反转,即由中生代时期的左行变为新生代时期的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走滑作用 逆冲作用 地貌标志 晚新生代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0
9
作者 刘启元 李昱 +5 位作者 陈九辉 郭飚 李顺成 王峻 张绪奇 齐少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M_S8.0地震.历史上,同类地震在大陆内部极为罕见.该地震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川西地区布设的大规模密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M_S8.0地震.历史上,同类地震在大陆内部极为罕见.该地震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川西地区布设的大规模密集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和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了沿北纬31°线的19个台站下方12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及台站下方地壳的平均泊松比.该观测剖面穿越了主震区,总长度约为420 km. 我们的结果揭示了川滇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盆地三个不同地块构造差异.上述三个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1)四川盆地前陆壳幔界面向西侧倾斜并有较为明显的横向变形.地壳厚度存在46-52 km的横向变化,中下地壳S波速度存在横向变化,地壳平均泊松比值较高(0.28-0.31),但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显示了坚硬地壳的特征,地壳平均泊松比仅为0.2;(2)松潘—甘孜地块地壳厚度由西侧靠近鲜水河断裂的60 km,向东减薄为52 km,在14-5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S波速度2.75-3.15 km/s的楔状低速区,其厚度由西侧的-30 km向东逐渐减薄为-15 km,相应区域的地壳平均泊松比高达。0.29-0.31;(3)鲜水河断裂西侧,川滇地块地壳结构相对简单,地壳厚度为58 km,并在26 km深度存在约10 km厚度的高速层,地壳内平均泊松比约为0.25; (4)汶川大震区在12-23 km深度上具有近乎4.0 km/的S波高速结构.而其下方的地壳为低速结构.地壳平均泊松比0.31-0.32,汶川大震的余震序列主要分布在高速介质区域内. 本文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相对软弱;而且并不存在四川盆地向西侧的俯冲.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东向挤压的长期作用下,四川盆地强硬地壳的阻挡作用可导致松潘—甘孜地块内部蓄积很大的应变能量以及上、下地壳在壳内低速层顶部边界的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接收函数反演 泊松比 流动地震台阵 地壳上地幔结构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 被引量:143
10
作者 周荣军 李勇 +4 位作者 Alexander L Densmore Michael A Ellis 何玉林 王凤林 黎小刚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51,共12页
青藏高原东缘由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构成。以活动构造地貌学为主线,在解析该地区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的基础上,对一批断裂运动学和史前强震活动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岷山断块中,虎牙断裂的平均左... 青藏高原东缘由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构成。以活动构造地貌学为主线,在解析该地区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的基础上,对一批断裂运动学和史前强震活动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岷山断块中,虎牙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为1.4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 mm/a。岷江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37 mm/a^0.53 mm/a之间,左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大致相当;在龙门山构造带中,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均在1 mm/a左右,且几条主干断裂的右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相当。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和GPS测量资料,建立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南东方向逸出的构造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貌 滑动速率 强震复发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四川芦山7.0级强震:一次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 被引量:143
11
作者 徐锡伟 闻学泽 +12 位作者 韩竹军 陈桂华 李传友 郑文俊 张世民 任治坤 许冲 谭锡斌 魏占玉 王明明 任俊杰 何仲 梁明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887-1893,共7页
芦山地震区发育着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双石-大川断裂、盐井-五龙断裂、耿达-陇东断裂等活动断层.地震现场应急科学考察表明,沿这些活动断层及其邻近地段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可见到一些脆性水泥路面挤压破... 芦山地震区发育着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双石-大川断裂、盐井-五龙断裂、耿达-陇东断裂等活动断层.地震现场应急科学考察表明,沿这些活动断层及其邻近地段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可见到一些脆性水泥路面挤压破裂现象,说明在双石镇、太平镇、龙门乡、隆兴乡等地存在着NW-SE向局部的地壳缩短,结合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等资料,推测芦山地震属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尚未发生历史地震破裂的地震空段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地震地表破裂带 盲逆断层型地震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被引量:136
12
作者 张培震 闻学泽 +13 位作者 徐锡伟 甘卫军 王敏 沈正康 王庆良 黄媛 郑勇 李小军 张竹琪 马胜利 冉勇康 刘启元 丁志峰 吴建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44-953,共10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次逆冲型地震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逆冲断裂之上,与有历史记载以来所发生的逆冲型特大地震是不同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震源机制、余震定位、地震破裂过程、同震地壳形变...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次逆冲型地震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逆冲断裂之上,与有历史记载以来所发生的逆冲型特大地震是不同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震源机制、余震定位、地震破裂过程、同震地壳形变、强地面运动等的综合研究,认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3个地质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川西高原作为变形单元震前发生长期持续的变形,并且将变形转换为积累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力;龙门山断裂带作为闭锁单元震前变形缓慢但积累很大的应力,当其超过断裂的摩擦强度或岩体的破裂强度时就突发破裂,形成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四川盆地作为支撑单元对川西高原和龙门山的向东运动产生阻挡,是汶川地震孕育不可缺少的元素.汶川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可以用多单元组合模型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多单元组合模式 龙门山断裂 地震破裂 地震机理
原文传递
甘孜-玉树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与近代大地震破裂 被引量:135
13
作者 闻学泽 徐锡伟 +2 位作者 郑荣章 谢英情 万创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4期199-208,共10页
野外调查获得甘孜-玉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近代地震破裂的新证据,由7个地点的断错地貌及其相关沉积物年龄确定出近5万年来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122)mm/a,该结果与鲜水河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估值很接近,反映了沿川滇~羌塘活动地... 野外调查获得甘孜-玉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近代地震破裂的新证据,由7个地点的断错地貌及其相关沉积物年龄确定出近5万年来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122)mm/a,该结果与鲜水河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估值很接近,反映了沿川滇~羌塘活动地块的北~东北边界的晚第四纪水平运动总体上是协调的,沿断裂的3个段落均发现近代大地震地表破裂的遗迹,其中,北西段1896年破裂至少长70km,相应地震的矩震级为7.3;中段的最新破裂长约180km,是一次矩震级约为7.7、未知年代的大地震形成的;东南段未知年代的最新破裂长约65km,最大同震左旋位移5.3m,估计相应地震的矩震级约为7.3,已根据调查资料推断了后两次大地震可能分别发生在1854年和1866年,这些证明该断裂的不同段落均具有发生大地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玉树断裂 平均滑动速率 近代大地震 地震破裂 晚第四纪 矩震级 破裂长
原文传递
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 被引量:126
14
作者 王椿镛 韩渭宾 +2 位作者 吴建平 楼海 白志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9-241,共13页
位于川西地区的奔子栏—唐克深地震测深剖面以NNE走向穿越松潘—甘孜造山带 .根据人工地震记录分析得到的震相走时和相关的振幅信息 ,确定了该剖面二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 .剖面的地壳结构可分为 5层 ,其中第 1,2 ,3层为上地壳 ;第 4 ,5层... 位于川西地区的奔子栏—唐克深地震测深剖面以NNE走向穿越松潘—甘孜造山带 .根据人工地震记录分析得到的震相走时和相关的振幅信息 ,确定了该剖面二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 .剖面的地壳结构可分为 5层 ,其中第 1,2 ,3层为上地壳 ;第 4 ,5层为下地壳 .上地壳中部普遍存在低速异常带 ,但龙日坝以北 ,这一低速带与其上覆的低速基底合为一体 .同时 ,沿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具有较强的横向变化 .据此 ,可将剖面分为 4段 ,即甘孜—理塘断裂以南、甘孜—理塘断裂至鲜水河断裂、鲜水河断裂至龙日坝断裂和龙日坝断裂以北 .这与区域构造划分基本一致 .地壳厚度沿测线从南西向北东逐渐减薄 ,即从金沙江畔的 6 2km减小到黄河附近的 5 2km .根据PmP震相分析 ,莫霍界面深度在鲜水河断裂两侧没有明显变化 .全剖面的地壳平均速度较低 ,为 6 .30km/s.奔子栏—唐克剖面揭示了该地区的“造山带”型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剖面的中部 ,该地区的上地壳速度为正异常 ,而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存在负异常 .笔者认为 ,这是一类有利于强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造山带 地壳速度结构 地震测深剖面 人工地震记录 震相走时 振幅信息 PmP震相分析 青藏高原 地壳上地幔结构 降升机制
下载PDF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127
15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11 位作者 梁明剑 张会平 赵敏 叶有清 张致伟 祁玉萍 王思维 宫悦 乔惠珍 汪智 邱桂兰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83-4097,共15页
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但无明显地表破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震构造的确定和后续地震危险性判定.本文基于截止至2017年8月14日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主震及余震进... 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但无明显地表破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震构造的确定和后续地震危险性判定.本文基于截止至2017年8月14日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主震及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M7.0主震与13次M_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进而初步分析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九寨沟M7.0地震的矩震级M_w6.4,震源矩心深度5 km,表明主震发生在上地壳浅部,与2003年伊朗巴姆(Bam)M_w6.5地震特征极为相似;12次M_L≥4.0级余震的震源矩心深度6~12 km,显示这些余震发生在主震下部,仅1次例外.重新定位后的余震震中呈NW-SE向窄带展布,位于近NS向的岷江断裂与近EW向的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分支塔藏断裂所夹持的区域,余震带长轴长约38 km,主震位于余震带中部.根据余震震中分布、主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等,推测本次九寨沟M7.0地震及其余震的主发震构造为位于岷江断裂与塔藏断裂之间的树正断裂.震源机制解揭示,树正断裂呈左旋走滑,走向约152°,近SE,倾向SW,倾角约70°,该断裂应属于东昆仑断裂东端的分支断裂之一,或与东南侧的虎牙断裂构成统一断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M7.0地震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树正断裂
下载PDF
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 被引量:125
16
作者 闻学泽 杜方 +6 位作者 易桂喜 龙锋 范军 杨攀新 熊仁伟 刘晓霞 刘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61-3372,共12页
川滇交界东段NE向昭通、莲峰断裂带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了解该断裂带是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危险背景,我们基于区域活动构造与动力学、重新定位的小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历史地震破裂区、GPS形变场、现代地震活动及其参数图像等多学... 川滇交界东段NE向昭通、莲峰断裂带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了解该断裂带是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危险背景,我们基于区域活动构造与动力学、重新定位的小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历史地震破裂区、GPS形变场、现代地震活动及其参数图像等多学科的信息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昭通、莲峰断裂带是川滇-华南活动块体/地块边界带的一部分,也是活动及变形的大凉山次级块体与相对稳定的华南地块之间的边界带;结构上表现为2个平行展布、朝南东推覆的断裂带,现今运动为带有显著逆冲分量的右旋走滑性质.沿昭通断裂带无大地震的时间至少为1700余年,目前存在地震空区.GPS变形图像反映昭通、莲峰断裂带已不同程度闭锁.另外,昭通断裂带的鲁甸附近以及莲峰断裂带的南段分别存在异常低b值区或高应力区.已由低b值区和小震空白区识别出昭通断裂带上的鲁甸—彝良之间存在高应力闭锁段,并估计出其潜在地震的最大矩震级为MW7.4.本研究因此认为昭通断裂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而莲峰断裂带的危险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带 地震空区 GPS形变场 地震活动性 地震危险背景
下载PDF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的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 被引量:124
17
作者 闻学泽 张培震 +1 位作者 杜方 龙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454,共11页
为了了解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S8.0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背景,本文综合历史与现代地震资料,从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其邻区的视野研究了汶川地震前1-2千年的强震活动性,以及震前20年的地震活动性背景.结果主要表明:(1)至少在2008年之前的110... 为了了解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S8.0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背景,本文综合历史与现代地震资料,从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其邻区的视野研究了汶川地震前1-2千年的强震活动性,以及震前20年的地震活动性背景.结果主要表明:(1)至少在2008年之前的1100-1700年中,龙门山断裂带未发生M≥7的地震,相对其南、北两侧的其他活动断裂带(或段)形成一个地震空区,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发生在该空区中;(2)17世纪以来,在由龙门山断裂带大部分地区、川北岷江—虎牙断裂带以及甘南文县—武都断裂带组成的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上共发生了12次M=6.5-8.0地震,显示出一个已持续了近400年、逐渐加速的应变能释放过程,2008年汶川M_S 8.0地震属于该过程中两次巨大地震之一;(3)汶川地震前20年,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不存在背景地震活动的平静,反而显示出比曾经发生过1879年M_S 8地震的一甘南文县—武都断裂带还略高的地震活动背景水平;(4)2008年汶川地震的强度远远超出龙门山断裂带的历史最大地震,说明仅基于数百年至一、两千年的历史地震记载,远不足以正确评估较低滑动速率的、大型活动断裂带的潜在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 地震空区 龙门山断裂带 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
下载PDF
巴颜喀拉地块东部龙日坝断裂带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20
18
作者 徐锡伟 闻学泽 +1 位作者 陈桂华 于贵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9-542,共14页
在青藏高原东缘NE向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约200km的巴颜喀拉地块东部,由GPS复测发现存在一条宽阔的NE向右旋剪变带,变形速率达4-6mm/a.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表明:这一右旋剪切带对应了以往被忽略的、新生的NE向龙日坝断裂带.龙日... 在青藏高原东缘NE向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约200km的巴颜喀拉地块东部,由GPS复测发现存在一条宽阔的NE向右旋剪变带,变形速率达4-6mm/a.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表明:这一右旋剪切带对应了以往被忽略的、新生的NE向龙日坝断裂带.龙日坝断裂带北东段由走向N54°±5°E、相距约30km的两条平行分支断层组成.这两条分支断层沿线晚第四纪断错地貌发育,北支龙日曲断层具有较大的逆冲分量,南支毛尔盖断层为纯右旋走滑断层.依据矢量合成原理可知,龙日坝断裂带北东段晚更新世以来平均右旋滑动速率为(5.4±2.0)mm/a,垂直滑动速率约0.7mm/a,地壳缩短率约0.55mm/a.龙日坝断裂带的存在和发现可以很好地解释青藏高原东缘的大地构造与动力学特征:以龙日坝断裂带为界,巴颜喀拉地块分为西部阿坝和东部龙门山两个次级块体;龙门山次级块体的整体缩短和隆升反映出从龙门山断裂带到龙日坝断裂带是巴颜喀拉地块南东向运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华南地块的强烈阻挡而形成的后展式推覆构造系统,并成为青藏高原东缘承载新生代晚期至今地壳变形的一种活动地块边界构造类型.龙日坝断裂带正是这一系统中晚第四纪新生的活动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活动地块 新生断裂带 断层滑动速率 推覆构造
原文传递
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动态过程 被引量:120
19
作者 江在森 方颖 +3 位作者 武艳强 王敏 杜方 平建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518,共14页
利用GPS等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的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应变积累,以及大区域地壳运动微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同震位移场分布等分析、讨论了汶川地震前近10年区域地壳变形的表象所反映的大震孕震最后阶段的物理过程.结... 利用GPS等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的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应变积累,以及大区域地壳运动微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同震位移场分布等分析、讨论了汶川地震前近10年区域地壳变形的表象所反映的大震孕震最后阶段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发生汶川8.0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1999-2004年相对稳定的华南地块无明显的相对运动,2004-2007年有一定程度的相对运动显示,以右旋活动为主,年速率为1. 6mm/a.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的巴颜喀拉地块东部为右旋剪切为主兼有推挤的大尺度缓慢变形状态,右旋扭动变形率为2.1±0.2(10^(-8)/a),地壳总体缩短变形率为-0.7±0.1(10^(-8)/a).由GPS基准站资料计算的基线时间序列显示,2005年以来大尺度北东向地壳缩短的相对运动明显增强,青藏块体相对华南地块的北东向运动明显增强.对汶川大地震前应变积累的特殊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是四川盆地西缘的龙门山断裂带受到其西侧巴颜喀拉地块推挤导致大尺度、长时期、缓慢的地壳应变积累的结果.在发震前不仅龙门山断裂带为显著闭锁状态,且孕震区域可能存在地壳弹性变形趋于极限后难以发生变形的相持阶段,大尺度地壳运动与动力环境的动态变化对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有促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GPS 地壳运动与变形 动态过程 孕震过程
下载PDF
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及其与汶川地震关系讨论 被引量:120
20
作者 徐锡伟 陈桂华 +4 位作者 于贵华 程佳 谭锡斌 朱艾斓 闻学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0,共10页
芦山地震发生在巴彦喀拉块体与华南块体之间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野外考察表明,芦山地震在震中区没有形成具有构造地质意义的地震地表破裂带,仅在各山前陡坡地带出现平行于山麓陡坡的张性地裂缝、山地基岩崩塌、滑坡等边坡震动失稳现... 芦山地震发生在巴彦喀拉块体与华南块体之间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野外考察表明,芦山地震在震中区没有形成具有构造地质意义的地震地表破裂带,仅在各山前陡坡地带出现平行于山麓陡坡的张性地裂缝、山地基岩崩塌、滑坡等边坡震动失稳现象和震动引起的砂土液化现象。重新定位的芦山地震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和地表构造地质等分析表明,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为一条现今尚未出露地表、其上断点仍埋藏在地下9km以下地壳中的一条盲逆断层,走向212°,倾向NW,倾角38°±2°,上断点以上至地表的构造变形符合断层扩展背斜模型。根据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地震破裂过程、深浅构造关系等差异反映出它们是分别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和南段的两次独立地震破裂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发震断层 断层扩展背斜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