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艳艳 陈琴 +4 位作者 李治熹 蔡志清 周青 巨学明 王玉婷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X线组各62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X线组采用X射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X线组各62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X线组采用X射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超声组复位成功率为93.55%,X线组复位成功率为88.71%,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67.42%)复位用时<30 min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X线组(27.27%),超声组(1.72%)复位用时为60~90 min的患儿比例明显低于X线组(9.09%),超声组(25.68%)复位用时间为30~60 min的患儿比例与X线组(41.82%)组没有差异,超声组(1.72%)复位用时间为>90 min的患儿比例与X线组(9.09%)没有差异。超声组复位时间少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49,P<0.01)。两组患儿复位后复发率比较,超声组(6.90%)明显低于X线组(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且具有耗时少、无放射损害、复发率低的优点,同时还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超声引导 生理盐水灌肠
下载PDF
对尿道下裂分期手术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绍基 唐耘熳 +1 位作者 王学军 毛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14-16,共3页
在尿道下裂学知识积累、技术进步、术式多样化的今天,一期完成矫治的技术越趋成熟,但少数重型病例及多次手术失败后的残废性尿道下裂病例,需要重建尿道长度大,阴茎阴囊发育差,局部可用重建尿道替代材料短缺,且合并其他畸形,如阴茎阴囊... 在尿道下裂学知识积累、技术进步、术式多样化的今天,一期完成矫治的技术越趋成熟,但少数重型病例及多次手术失败后的残废性尿道下裂病例,需要重建尿道长度大,阴茎阴囊发育差,局部可用重建尿道替代材料短缺,且合并其他畸形,如阴茎阴囊转位、阴囊对裂、阴茎隐匿、前列腺小囊等,进行一期修复,则可能重建外形差,并发症率较高,再手术更为困难,对其选择分期矫治手术并采用恰当的策略是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手术 修复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被引量:12
3
作者 覃道锐 唐耘熳 +2 位作者 王学军 毛宇 陈绍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采用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46例UPJO。...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采用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46例UPJO。左侧采用经结肠系膜途径或侧腹膜途径,右侧采用经侧腹膜途径手术。分离显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后悬吊并切除病变段,裁剪多余肾盂,采用Anderson-Hynes技术常规吻合肾盂输尿管。结果43例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获得成功,3例操作困难改为两部位三通道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8例,输尿管高植入3例,输尿管息肉5例。手术时间94~152 min,平均128 min。术中出血量2~15 ml,平均5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6 d。术后6个月患侧肾盂前后径(20.4±0.4)mm,较术前(34.2±2.4)mm明显缩小(t=40.282,P=0.000);分肾功能(36.0±2.1)%,较术前(32.0±4.1)%明显改善(t=-5.710,P=0.000)。手术成功率100%结论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手术治疗小儿UPJO安全、有效,脐外无肉眼可见瘢痕,但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选择合适的病所并结合术者自身技术水平合理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肾盂积水 小儿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下载PDF
小儿(普)胸外科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文英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9-15,共7页
小儿(普)胸外科医师面对的多为先天性疾病,这类疾病一般种类较多,但单病种病例数却较少。各种先天性畸形表现各异,甚至有些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师终其一生也很难遇见。在成年人胸外科比较常见而且病例数较集中的疾病为肿瘤,但食管癌、... 小儿(普)胸外科医师面对的多为先天性疾病,这类疾病一般种类较多,但单病种病例数却较少。各种先天性畸形表现各异,甚至有些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师终其一生也很难遇见。在成年人胸外科比较常见而且病例数较集中的疾病为肿瘤,但食管癌、肺癌等疾病在儿童中发生却非常罕见。此外,小儿(普)胸外科的发展也面临许多基础问题的挑战,如疾病的治疗受医学发展水平、患儿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险体制及社会医学伦理,甚至对患儿性别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便是小儿(普)胸外科必须面对的与成年人胸外科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加大对小儿(普)胸外科的普及力度,让小儿(普)胸外科从业医师接受专业培训,使更多医师掌握与认识小儿(普)胸外科的特点,以提高对专科疾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普)胸外科 先天性 儿童
原文传递
不同水压在超声引导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蒋文军 马俊梅 +1 位作者 李治熹 曹李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48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在X射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48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在X射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复位平均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且具有复位用时较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B超 水压灌肠
下载PDF
基于泌尿系统扩张分级系统对影响胎儿肾积水转归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覃道锐 田伟 +4 位作者 巨学明 毛宇 王学军 刘愉 唐耘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评估泌尿系统扩张(UTD)分级系统作为新的胎儿肾积水分级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胎儿肾积水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7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诊断的胎儿肾积水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 目的评估泌尿系统扩张(UTD)分级系统作为新的胎儿肾积水分级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胎儿肾积水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7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诊断的胎儿肾积水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对所有纳入研究的肾使用UTD分级系统重新划分级别。随访入组患儿的临床转归,以出现手术指征而接受手术治疗或未接受手术治疗但年龄满2周岁为观察终点。评估UTD分级系统预测胎儿肾积水在胎儿出生2年内接受需外科干预风险的有效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可能影响胎儿肾积水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共有94例患儿(136只肾)纳入观察。在观察期内,43只肾出现临床手术指征而接受手术干预,余93只肾在观察期结束之前未手术。对孕中期发现的胎儿肾积水超声结果按照UTD分级系统分级后UTD A1级51只,其中观察期内接受手术7只(13.73%);UTD A2-3级74只,其中观察期内接受手术治疗35只(47.30%)。孕晚期UTD A1级54只,其中观察期内接受手术3只(5.56%);UTD A2-3级82只,其中观察期内接受手术40只(48.78%)。多因素分析显示,32周前肾实质厚度变薄和孕晚期UTD A2-3级是胎儿肾积水出生后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UTD分级系统对于评价胎儿期肾积水较可靠。孕晚期UTD A2-3级、孕32周前超声检查发现肾实质变薄是肾积水胎儿出生2年内需接受手术治疗的风险因素。基于UTD分级系统的胎儿肾积水数据分析及规范随访可有效管控胎儿肾积水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产前诊断 胎儿 预后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先天性尿道下裂和单纯性阴茎下曲患者阴茎皮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安宇 刘雪辉 +4 位作者 唐耘熳 刘竞 李俊 罗一钊 邱明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1-465,共5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尿道下裂和单纯性阴茎下曲患者阴茎皮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不同程度尿道下裂和阴茎下曲中的表达特征及规律。方法以2005年8月-2007年1月行矫正术的2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和4例单纯... 目的观察先天性尿道下裂和单纯性阴茎下曲患者阴茎皮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不同程度尿道下裂和阴茎下曲中的表达特征及规律。方法以2005年8月-2007年1月行矫正术的2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和4例单纯性阴茎下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阴茎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和尿道板组织。尿道下裂患者年龄1岁11个月~19岁,平均3岁7个月;阴茎下曲患者年龄3岁6个月~16岁,平均7岁1个月。以18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的正常背、腹侧包皮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检测标本A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先天性尿道下裂、单纯性阴茎下曲和正常包皮组织中均有AR表达。正常阴茎背、腹侧包皮AR表达核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2.94%±5.40%、62.87%±5.33%;先天性尿道下裂阴茎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及尿道板组织分别为59.00%±3.75%、58.46%±4.14%、52.30%±3.53%,AR表达均低于正常背、腹侧包皮(P<0.05);且尿道板组织AR表达显著低于自身背、腹侧包皮皮肤(P<0.05),自身背、腹侧包皮皮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背、腹侧包皮比较:远、中段型尿道下裂阴茎背侧包皮A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道板组织AR表达显著降低(P<0.05);近段型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及尿道板组织AR表达均降低(P<0.05);下曲<45°者阴茎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A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曲≥45°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道板组织AR表达均降低(P<0.05)。单纯性尿道下曲患者阴茎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及尿道板组织AR表达核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9.69%±2.73%、55.71%±1.67%、51.92%±1.87%,与正常包皮组织比较,AR表达呈减弱趋势。结论先天性尿道下裂及单纯性阴茎下曲阴茎皮肤组织AR表达低于正常阴茎,尿道板组织AR缺陷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尿道下裂 单纯性阴茎下曲 雄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儿童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萌 覃道锐 +3 位作者 杨博 谢敏 刘云飞 苏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究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应用于儿童尿道下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行尿道下裂成型术的男性患儿(0~4岁)随机分为R组(骶管阻滞:0.20%罗哌卡因1 mL/kg)以及HR组(骶管阻滞:氢吗啡酮10μg/kg+0.20%罗哌卡因1 mL/k... 目的探究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应用于儿童尿道下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行尿道下裂成型术的男性患儿(0~4岁)随机分为R组(骶管阻滞:0.20%罗哌卡因1 mL/kg)以及HR组(骶管阻滞:氢吗啡酮10μg/kg+0.20%罗哌卡因1 mL/kg),每组55例。比较2组患儿术后镇痛时间,术后1、6、12、18、24 h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与R组相比,HR组患儿术后镇痛时间更长(P<0.01),术后12 h和18 h CHEOPS评分更低(P<0.05),2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能够安全地应用于小儿骶管麻醉,并有效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改善患儿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罗哌卡因 尿道下裂 儿童 骶管阻滞
下载PDF
影响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方一圩 宋宏程 +29 位作者 孙宁 张潍平 唐耘熳 王学军 黄鲁刚 曾莉 杨屹 刘鑫 潮敏 张晔 马洪 刘红 张敬悌 康磊 张旭辉 孟庆明 李守林 谢谨谨 周学锋 李宁 陈超 苏成 何大维 刘星 吴文波 唐静 谢华 吴旻 关勇 王欣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9-337,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多中心尿道下裂解剖学数据及术后随访结果,了解我国尿道下裂诊治现状,探讨影响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15家儿童... 目的:通过分析多中心尿道下裂解剖学数据及术后随访结果,了解我国尿道下裂诊治现状,探讨影响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15家儿童医学中心首诊收治的包括随访在内数据完整的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术式选择依据及不同术式并发症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选取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计算OR值以及95%C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检验尿道缺损长度对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分辨能力,并根据约登指数来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儿共1011例,按Barcat分型分为远端型248例、中间型214例、近侧型549例。其中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组336例,并发症8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4/336),包括尿道瘘53例(15.8%,53/336)、尿道狭窄29例(8.6%,29/336)、尿道憩室3例(0.9%,3/3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茎头宽度、尿道板舟状窝宽度、尿道板纵切后宽度是TIP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手术时年龄、阴茎长度、阴茎头长度、尿道缺损长度、尿道板平整度及弹性不是TIP术式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尿道板纵切后宽度(OR=0.836,95%CI:0.742~0.942,P=0.003)及阴茎头宽度(OR=0.851,95%CI:0.749~0.965,P=0.012)是TIP术式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尿道板纵切后宽度的ROC曲线图(AUC=0.649,P<0.001),计算出约登指数最大时获得临界值为11.5 mm。根据阴茎头宽度的ROC曲线图(AUC=0.630,P<0.001),计算出约登指数最大时获得临界值为15.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尿道板重建分期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初治重型尿道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毛宇 陈绍基 +3 位作者 唐耘熳 夏梦 王学军 覃道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 总结尿道板重建分期卷管尿道成形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尿道板重建分期卷管尿道成形手术的初治患者55例,其中会阴型32例,阴囊性23例。55例分期手术患者32例完成第二期手术,第二期手术采用尿道... 目的 总结尿道板重建分期卷管尿道成形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尿道板重建分期卷管尿道成形手术的初治患者55例,其中会阴型32例,阴囊性23例。55例分期手术患者32例完成第二期手术,第二期手术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TIP)手术4例,采用原位尿道板卷管尿道成形(Duplay)手术28例。术后安置尿管9~11天,随访18~68个月。结果 55例患者第一期手术后1例出现尿瘘(1.81%),1例出现尿道裂开(1.81%),无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等其他并发症。32例完成第二期手术,其中1例出现阴茎头裂开(3.12%),3例出现瘘(9.37%),1例出现狭窄(3.12%),1例出现尿道裂开(3.12%),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结论 尿道板重建分期卷管尿道成形手术较易掌握,并发症发生率低,外观较好,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板重建 分期手术
下载PDF
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艳桃 张薇 +1 位作者 唐耘熳 杨琴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偶遇抽样法,选择2014年1~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18例尿道下裂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尿道下裂患儿及...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偶遇抽样法,选择2014年1~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18例尿道下裂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尿道下裂患儿及家属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调查疾病导致家庭负担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常用的《家庭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本组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并统计学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18套,回收有效问卷318套,本次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家庭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结果显示,本组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得分为(22.1±7.6)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7.1±4.6)分。本调查有关患儿家庭负担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419,P=0.012)。其中,家庭负担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513,P=0.004),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498,P=0.032),与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关系(r=-0.632,P=0.008)。结论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家庭负担越低。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尿道下裂患儿家庭的社会支持水平,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代价 社会支持 尿道下裂 儿童
原文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尿道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短缩尿道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宇 唐耘熳 +3 位作者 谭树林 黄建林 熊国兵 李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5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尿道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短缩尿道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2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尿道型阴茎弯曲患者阴茎背侧、腹侧皮肤和纤维短缩尿道组织(尿道型阴茎弯曲组),以包皮过长患者18例作... 目的探讨尿道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短缩尿道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2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尿道型阴茎弯曲患者阴茎背侧、腹侧皮肤和纤维短缩尿道组织(尿道型阴茎弯曲组),以包皮过长患者1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包皮环切术中正常阴茎背侧、腹侧包皮组织。组织标本经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后检测EGF、EGFR表达特征。结果正常阴茎包皮及尿道型阴茎弯曲组织EGF、EGFR均存在阳性表达。尿道型阴茎弯曲背侧、腹侧包皮EGF及EGFR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道型阴茎弯曲自身背侧、腹侧包皮EGF及EGFR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弯曲纤维短缩尿道与轻中度弯曲比较,EGFR表达显著减低(P<0.05),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短缩尿道组织中EGF和EGFR表达无显著减少,重度弯曲纤维短缩尿道EGFR表达存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弯曲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食管超声监测下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85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冰 牟玲 +1 位作者 李文华 刘文英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超声监测下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对适合的漏斗胸病例采用食管超声监测下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共85例患儿,其中男61例,女24例。年龄7岁8个月至17岁5个月... 目的探讨食管超声监测下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对适合的漏斗胸病例采用食管超声监测下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共85例患儿,其中男61例,女24例。年龄7岁8个月至17岁5个月,平均13岁2个月。胸廓指数(Hallerindex)在3.6~14.2之间,平均4.1。79例为初次漏斗胸手术,6例为复发漏斗胸,64例患儿置入1根钢板,21例置入2根钢板。结果8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8-70min,平均40min出血量10-40ml,平均15ml。全部患儿术后未出现伤121感染,恢复顺利,术后5~7d出院,平均6d。本组22例患儿术后钢板安置满3年已手术移除钢板。8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23个月。患儿疼痛消失,活动量增加,无不适表现,患儿和家属满意矫形效果。结论使用食管超声监测,术中能够比较清楚的反映术中心脏大血管及心包的状态,可以有效的发现并避免术中严重的并发症,食管超声在漏斗胸手术中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手术 食管超声监测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阑尾炎的手术方法及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李明 徐冰 +1 位作者 杨纲 刘文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阑尾炎的手术方法及治疗经验。方法对35例儿童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情况。结果 34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儿因盲肠后位阑尾、一般情况较差,中转开腹;术中无严重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阑尾炎的手术方法及治疗经验。方法对35例儿童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情况。结果 34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儿因盲肠后位阑尾、一般情况较差,中转开腹;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8.38±4.78)min,住院天数(4.29±0.84)d,术中出血量(7.12±2.53)ml。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阑尾炎安全可行,且手术创伤更小,切口更为隐蔽,患儿恢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儿童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冰 曹李明 +2 位作者 王学军 杨纲 刘文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不用胸腔镜辅助的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非胸腔镜辅助下对36例漏斗胸患者行Nuss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耗时平均40分钟左右,平均出血10 ml... 目的探讨不用胸腔镜辅助的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非胸腔镜辅助下对36例漏斗胸患者行Nuss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耗时平均40分钟左右,平均出血10 ml左右。32例获得术后1~6月的随访,患者和家属满意矫形效果。结论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安全可行,并且不用进入胸腔操作,手术创伤更小,耗时也更短,微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手术 非胸腔镜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预防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薇 尹艳桃 张雯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196-199,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出现发热、腹泻、腹胀、恶臭粪便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菌谱变化参与...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出现发热、腹泻、腹胀、恶臭粪便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菌谱变化参与了HAEC的发病机制。鉴于此,一些研究者提出采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能起到预防HAEC的作用。本文对益生菌制剂的菌种选择、应用剂量、应用疗程、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HAEC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肠道菌群 儿童
下载PDF
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在尿道下裂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庚生 毛宇 +2 位作者 陈绍基 王学军 唐耘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在尿道下裂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修复再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纵瓣尿道成形4例(其中1例岛状皮瓣卷管间置),纵瓣联合原位阴茎皮瓣(Duplay式... 目的探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在尿道下裂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修复再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纵瓣尿道成形4例(其中1例岛状皮瓣卷管间置),纵瓣联合原位阴茎皮瓣(Duplay式)尿道成形3例;重建尿道2.5~6.0 cm,平均3.7 cm,其中纵瓣尿道成形2.5~4.0 cm,平均3.2 cm。术后随访3周至4月,1例出现阴茎阴囊交界区尿瘘,经盐浴3周后自愈;1例尿道外口轻度狭窄,经尿道扩张(每周一次)3周后改善并稳定;其余病例阴茎外观良好,无明显弯曲,尿道尿线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于尿道下裂术后残留尿道性下曲病例,需重建较长段尿道;背侧包皮较丰富者,可以考虑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修复尿道,指征选择适当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 尿道下裂 再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下不同固定方法治疗小儿回结型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比较
18
作者 周应成 刘文英 +1 位作者 周涛 王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回盲部-侧腹膜固定术与腹腔镜回肠-升结肠固定术治疗小儿回结型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23年2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回结型肠套叠117例,根据术中不同的固定方式分为回盲部-侧腹膜固定组(A组)62例...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回盲部-侧腹膜固定术与腹腔镜回肠-升结肠固定术治疗小儿回结型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23年2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回结型肠套叠117例,根据术中不同的固定方式分为回盲部-侧腹膜固定组(A组)62例及回肠-升结肠固定组(B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效果、患儿家属满意度、住院费用及远期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耗时、术后进食等待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B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升高,B组CRP水平高于A组(P<0.05);A组切口感染、切口疝及迟发性肠穿孔、坏死、粘连、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回盲部-侧腹膜固定术与回肠-升结肠固定术治疗小儿回结型肠套叠均可能够获得良好效果,而回盲部-侧腹膜固定方法手术耗时、术后进食等待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回盲部与侧腹膜固定 回肠与升结肠固定 小儿回结型肠套叠 围术期指标 预后
下载PDF
外科治疗小儿脓胸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李明 徐冰 刘文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的外科治疗方式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3例小儿脓胸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14天出院,平均9天。术后随访1~1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小儿脓...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的外科治疗方式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3例小儿脓胸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14天出院,平均9天。术后随访1~1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小儿脓胸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儿病程、病情、手术耐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早诊断早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胸 手术
下载PDF
成人尿道下裂37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宇 陈绍基 +2 位作者 唐耘熳 王学军 李治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162-163,共2页
目的总结成人尿道下裂治疗的经验。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7例16~41岁成人尿道下裂患者,其中11例为初治患者,26例为再手术患者,幼年时经过一次或者多次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或正在进行分期手术。所有患者均行手术矫治,术后... 目的总结成人尿道下裂治疗的经验。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7例16~41岁成人尿道下裂患者,其中11例为初治患者,26例为再手术患者,幼年时经过一次或者多次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或正在进行分期手术。所有患者均行手术矫治,术后随访3~15月。结果 37例患者中1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5.1%。11例初始患者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7.2%;26例再手术患者中有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其余患者均获得较好外观及功能。结论尽管成人尿道下裂与儿童尿道下裂治疗在手术步骤和方法上相同,但最终结果却有很大差异。多次手术的患者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在成人尿道下裂治疗中应更加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成人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