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检测MPO、IL-6和hs-CRP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成桂 彭端亮 +4 位作者 罗俊 刘于嵩 谢国明 李扑 涂植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061-2065,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3种血清炎性标志物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对38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0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2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3种血清炎性标志物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对38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0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2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114例]和337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non-coronary heart disease,NCHD)187例和健康体检者150例],分别用选择抑制法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组MPO、IL-6、hs-CRP均显著高于SAP、NCHD和健康组(P=0.000)。MPO以AMI组最高,UAP组其次,SAP组再次,均明显高于NCHD和健康组(P<0.05)。UAP组与SAP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AMI组,高于NCHD及健康组(P<0.05)。SAP、NCHD、健康体检者3组间hs-CRP无统计学差异,但显著低于UAP组及AMI组(P<0.05)。AMI患者MPO多轻度升高(89.52%)并伴IL-6和hs-CRP重度升高(分别达90.48%和96.19%),UAP患者MPO多轻度升高(80.86%)并伴IL-6和hs-CRP中度升高(分别为67.28%和78.40%)。SAP患者MPO和hs-CRP轻度升高率分别为48.25%和53.51%,IL-6中度升高率为54.39%。单项炎性标志物对ACS的诊断灵敏度均较高,但特异性均不理想。串联分析3种炎性标志物诊断ACS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4.53%、79.82%、89.64%、57.23%和76.12%。结论联合检测MPO、IL-6和hs-CRP可鉴别诊断冠心病不同病理阶段,提高诊断ACS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有助于冠心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危险分层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端亮 刘成桂 +2 位作者 邓耀 钟浩宇 孔婷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067-4069,共3页
目的探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对宫颈癌及其癌变前期的筛查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2 852例患者进行HPV DNA检测,同时进行病理活检,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考察不同年龄、区域(... 目的探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对宫颈癌及其癌变前期的筛查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2 852例患者进行HPV DNA检测,同时进行病理活检,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考察不同年龄、区域(农村和城市)和肥胖对HPV DNA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病理分型HPV DNA检测结果,分析HPV DN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漏诊率。结果 18~<35岁组患者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35~<50岁组和50~58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50岁组患者的HPV阳性率与50~58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组患者的HPV阳性率明显低于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组和体质量超标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筛查阳性患者病理检查癌变前期检出率为28.60%,癌症检出率为1.60%;HPV DNA检测灵敏度为87.79%,特异度为86.98%,阳性预测值为30.20%,阴性预测值为99.11%,漏诊率为12.21%。结论 HPV DNA检测对于宫颈病变筛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病变 癌变前期 筛查
下载PDF
老年肺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鹃 陈敏敏 彭端亮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常规检测老年肺炎早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37例,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同时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统计比较hs-CRP、hs-CRP联合血常规及单纯血常...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常规检测老年肺炎早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37例,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同时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统计比较hs-CRP、hs-CRP联合血常规及单纯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结果老年肺炎患者血清hs-CRP及血常规联合hs-CRP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常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联合hs-CRP检测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hs-CRP检测阳性率。结论血常规联合hs-CRP检测对老年肺炎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作为诊断老年肺炎的常规检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
下载PDF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端亮 赵鹃 刘于嵩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695-697,共3页
目的对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急诊门诊接受治疗的72例患者进行静脉血抽取,抽取静脉血6m L,其中3m L不加入抗凝剂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提取(血清样品组),3m ... 目的对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急诊门诊接受治疗的72例患者进行静脉血抽取,抽取静脉血6m L,其中3m L不加入抗凝剂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提取(血清样品组),3m L加入肝素抗凝作为试验组(肝素抗凝血血浆组)。应用HITACHI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标本的急诊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对两组标本的急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除K+外,其余指标检测结果(Na+、Cl-、GLU、AMY、Cr、BUN、AST、LDH、CK、CK-M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K+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诊检验项目测定结果间的相关性和回归方程显示二者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两者血钾浓度相关系数r=0.990。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项目的检验中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其还具有血浆分离快速、结果回报时间短等优点,能够及时为急诊患者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为临床干预提供更多时间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血浆 血清 急诊处理
下载PDF
以优化凝血为导向个体化治疗阿司匹林相关性脑出血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金周 曹德乾 +3 位作者 刘发健 刘齐东 丁少川 杨陈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阿司匹林相关性脑出血患者和55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患者以是否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为以优化凝血功能的...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阿司匹林相关性脑出血患者和55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患者以是否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为以优化凝血功能的个体化治疗组(41例)和普通治疗组(42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手术方式、再出血、3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入院时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功能,个体化治疗组的MA值为(30.85±10.49)mm,AA抑制率(67.50±5.16)%;普通治疗组的MA值为(54.83±8.34)mm,AA抑制率(34.64±6.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个体化治疗组中有36例患者系血小板功能障碍,予以血小板输注;输入前后的MA值与AA抑制率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在3个月时GOS评分分类中恢复好与死亡率比较,个体化治疗组与普通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常规化治疗组(均P<0.05)。结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再出血发生率高于未服用阿司匹林脑的出血患者。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与凝血状态进行针对性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与时机,可以降低再出血率,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出血 血小板抑制率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胶体金法检测A群轮状病毒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彭端亮 赵鹃 +2 位作者 肖慈然 杨浩 周小芳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分析胶体金法对A群轮状病毒临床检测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7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取患儿的新鲜粪便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即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与患儿的性别、年... 目的分析胶体金法对A群轮状病毒临床检测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7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取患儿的新鲜粪便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即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与患儿的性别、年龄、年份、月份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1970例腹泻患儿中,男性患儿的阳性率为29.85%,女性患儿的阳性率为3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29%、30.10%、29.01%,经统计学检验,三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岁、0.5~2岁、2~3岁、3~5岁、≥5岁的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0.48%、39.43%、38.56%、15.95%、16.54%,经统计学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0.5~2岁,2~3岁阳性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3~5岁、≥5岁年龄段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其它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各月份的阳性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1月份~2月份患儿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6.25%、45.72%、42.75%、38.40%,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以3月、4月、5月、10月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4.320%、25.0%、19.65%、17.20%,显著高于6月、7月、8月、9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6月、7月、8月、9月的阳性率最低,分别为:8.65%、7.87%、5.71%、4.35%,显著低于其它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患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使用胶体金法对腹泻患儿进行A群轮状病毒临床检测,发现2013年至2015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病毒感染与患儿性别无关,与年龄和月份有关,其中3岁以下为高发年龄,11月份至2月份为高发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法 A群轮状病毒 检测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PTH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鹃 杨银忠 张建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应用于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2例CRF患者作为CRF组,同时选取164例其他非慢性肾衰竭(NCRF)患者和167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NCRF组和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应用于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2例CRF患者作为CRF组,同时选取164例其他非慢性肾衰竭(NCRF)患者和167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NCRF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PTH水平,根据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CRF的诊断价值。结果 CRF组PTH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NCR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对CRF的诊断界值为75.0nmol/L时,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Youden指数分别为0.92、80.20%、97.80%、36.45和78.00。结论 PTH对CRF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以75.0nmol/L作为PTH诊断CRF的临床诊断界值,可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慢性肾衰竭 诊断界值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活化调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杨海青 张盛 +2 位作者 况小串 杨银忠 邱发麒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的Toll样受体7(toll like receptor 7,TLR7)通路活化后,是否会增加UCMSC的免疫原性。方法用TLR7的激动剂CL264刺激UCMSC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CMSC表面共刺激抗原...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的Toll样受体7(toll like receptor 7,TLR7)通路活化后,是否会增加UCMSC的免疫原性。方法用TLR7的激动剂CL264刺激UCMSC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CMSC表面共刺激抗原〔人白细胞抗原-E(HLA-E),CD80,CD86〕和干细胞标志物(CD29,CD59,CD90)的表达变化;定量PCR检测CL264刺激UCMSC后多个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细胞分化实验检测TLR7活化后对UCMSC分化能力的影响;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并与UCMSC共培养,用细胞杀伤实验检测免疫细胞对UCMSC的免疫杀伤效应。结果 CL264活化TLR7通路后,可明显刺激UCMS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和HLA-E的表达;定量PCR结果表明CL264诱导多个促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干扰素(IFN)-β,IFN-γ,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并抑制多个干细胞标志物〔Kruppel样因子4(Klf4),巢蛋白(Nestin),胚胎干细胞关键蛋白质(Sox2),RNA结合蛋白质(Lin28)〕表达;TLR7通路活化不影响UCMSC的分化潜能;CL264活化TLR7通路后增加免疫细胞对UCMSC的免疫攻击。结论 TLR7激动剂CL264可增加UCMSC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TOLL样受体7 CL264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检测RhE抗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1例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彭端亮 赵鹃 缪晓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1期185-186,共2页
Rh抗原缺失是非常罕见的由RhD基因删除、RhCE基因突变失去活性所致疾病,现在报道的有D-、De-、DCW-、-。本院收治1例由于母亲Rh血型系统中E抗原缺失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HDN)患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抗原诊断 检测 RH血型系统 RHD基因 h抗原缺失 基因突变 E抗原
下载PDF
Taqman定量PCR检测宫颈癌样本中CXCL12和CXCR4基因表达水平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端亮 刘成桂 +3 位作者 缪晓燕 刘于嵩 宋建 钱金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CXCL12和CXCR4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病变筛查中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及其淋巴结转移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宫颈癌患者113例为癌症组,另选同期正常宫颈组织20例作为正常对照。观察不同病理分型中CX... 目的探讨CXCL12和CXCR4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病变筛查中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及其淋巴结转移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宫颈癌患者113例为癌症组,另选同期正常宫颈组织20例作为正常对照。观察不同病理分型中CXCL12和CXCR4检测结果,以及CXCL12和CXCR4 mRNA检测准确性、特异性以及重复性等指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宫颈癌样本和正常宫颈样本中CXCL12和CXCR4 mRNA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多重荧光定量体系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检测线性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标准曲线法评估试剂的重复性。结果显示,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梯度和重复性。对实际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确定宫颈癌组织中CXCR4 mRNA表达量和正常组织中上调明显,2^(-ΔCt)等于或大于(3.01±0.09),不同临床分型结果或者肿瘤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淋巴结组织中出现转移的情况下,CXCL12的下调至(0.09±0.02),与无淋巴组织转移的肿瘤(0.1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L12和CXCR4可以作为早期生物标志物,可以在宫颈癌早期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结合2^(-ΔCt)计算方法具有理想的效果,适合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XCL12 CXCR4 基因表达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定量PCR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肺组织标本病原真菌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彭端亮 刘成桂 +2 位作者 张建英 钟浩宇 钱金凤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技术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肺组织标本病原真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行手术切除且病理诊断为真菌感染的肺组...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技术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肺组织标本病原真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行手术切除且病理诊断为真菌感染的肺组织标本33例和同期非真菌感染的正常肺组织标本10例为研究对象,设计针对真菌的通用引物和针对隐球菌属和曲霉菌的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和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测序)检测石蜡包埋肺切除组织中的真菌。结果实验组33例真菌感染的肺组织标本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与病理诊断相符,Sanger测序可以鉴定真菌到种别。PCR检测与Sanger测序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与Sanger测序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与镜检的种属鉴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与Sanger测序的种属鉴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PCR检测用于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肺组织标本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侵袭性真菌感染 肺组织 双脱氧链终止法
下载PDF
4种中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12
作者 赵鹃 曾雪斌 丁少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A02期54-56,共3页
目的通过黄芩等4种中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检测,探讨传统中药及给药途径对常见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抑菌作用的开发。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黄芩、连翘、黄连、金银花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不... 目的通过黄芩等4种中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检测,探讨传统中药及给药途径对常见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抑菌作用的开发。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黄芩、连翘、黄连、金银花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MIC均值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的MIC相近;其中黄连的抑菌作用最强;而且泰能耐药与泰能敏感的菌株抑菌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4种传统中药对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抑菌作用的研究,提示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发挥传统中药的抗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菌 中药 泰能耐药 泰能敏感 铜绿假单胞茵 体外抑菌
下载PDF
1例血型抗-Fya不规则抗体的鉴定及临床评价
13
作者 程文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期252-252,256,共2页
抗-Fya是Kidd血型系统常见的抗体,但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引起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报道较少,这与许多实验室遇到交叉配血试验不合时没有更进一步进行鉴定有关;
关键词 血型 Fya抗体 输血
下载PDF
两种不同生化检测系统对13项常规生化结果的偏倚评估
14
作者 罗俊 钟浩宇 孔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2739-2740,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生化分析系统对13项常规生化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按CLSI EP9-A2文件要求,以日立7080生化分析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新成XC-8001生化分析系统为待评检测系统(实验方法),分别测定40例患者新鲜血清标本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生化分析系统对13项常规生化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按CLSI EP9-A2文件要求,以日立7080生化分析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新成XC-8001生化分析系统为待评检测系统(实验方法),分别测定40例患者新鲜血清标本13项常规生化指标的浓度。计算实验方法(Y)与比较方法(X)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1/2TEa)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经离群值检查,所有数据均未超出可接受范围。两个检测系统13项生化结果的相关回归分析,r为0.979 2~0.999 7(均大于0.975)。AST、ALT、TP、ALB、GGT、TBil、Crea、UA、TC、TG、Glu在低值、中值及高值处的SE%均小于1/2TEa。在中值和高值处,Urea、DBil的SE%均小于1/2TEa;在低值处,Urea的SE%为6.0%,大于1/2TEa(4.5%),但小于TEa,临床可接受;DBil在低值处的SE%为20.5%,大于TEa(20%),临床不可接受。结论 AST、ALT、TP、ALB、GGT、TBil、Urea、Crea、UA、TC、TG、Glu在日立7080生化分析系统与新成XC-8001生化分析系统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对 偏倚 检测系统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蛋白酶3抗体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晋 张蜀澜 +4 位作者 胡朝军 柳乐 李庆春 李梦涛 曾小峰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研究全自动、定量和随机上样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全自动、定量和随机上样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242例常规申请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ANCA)检测的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筛查的同时,应用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平行检测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LIA与ELISA针对抗MPO抗体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和符合率,其中总符合率为93.8%,阳性符合率81.9%,阴性符合率98.8%,一致性结果显示kappa=0.84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以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66。两种方法学在检测抗PR3抗体时一致性和符合率表现较低,其中总符合率为86.8%,阳性符合率为35.1%,阴性符合率为96.1%。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39;抗PR3抗体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经第三方试剂验证结果显示,CLIA检测结果与第三方试剂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LISA检测结果与第三方试剂验证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LIA检测结果与IFA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60.8%、阴性符合率为94.8%、总符合率为79.8%。而ELISA检测结果与IFA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则分别为73.6%、77.2%和75.6%。结论与ELISA比较,CLIA检测抗MPO抗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符合率,而检测抗PR3抗体时一致性和符合率偏低。在检测抗PR3抗体和抗MPO抗体时,CLIA的特异性均优于ELISA。建议实验室开展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检测方法选择时,应同时结合IFA抗体筛查试验、样本临床信息以及方法学自身特点等因素进行严格的判断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蛋白酶3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血清特种蛋白增高患者前清蛋白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晋 吴春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7期809-81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C反应蛋白(CRP)、人免疫球蛋白E(IgE)及类风湿因子(RF)增高与前清蛋白(PA)浓度的变化,比较其与PA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血清ASO、CRP、IgE、RF增高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C反应蛋白(CRP)、人免疫球蛋白E(IgE)及类风湿因子(RF)增高与前清蛋白(PA)浓度的变化,比较其与PA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血清ASO、CRP、IgE、RF增高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分为健康对照组和实验组,用Beckman-coun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PA,分析各组与PA的关系,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各实验组PA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实验组仅CRP,升高组中CRP与PA有相关性(r=-0.49,P<0.05)。30例ASO升高者中,PA下降者10例,占33.3%;30例CRP增高标本中,PA下降18例,占60%;30例IgE升高者中PA下降者14例,占46.7%;24例RF升高者中PA下降者16例,占53.3%。结论 ASO、CRP、IgE、RF增高患者血清PA均有下降。PA浓度与CRP含量呈负相关性,与ASO、IgE、RF无相关性。血清PA下降原因可能与其相关疾病及肝脏合成PA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清蛋白 抗链球菌溶血素“O” C反应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E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致血小板假性降低4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春香 马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8期2400-2400,共1页
全血细胞分析在临床检测中应用广泛。血小板计数成为临床血栓、出血性疾病诊疗的重要依据,也是手术患者术前检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国际血液标准委员会(ISCH)推荐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然而,某些人... 全血细胞分析在临床检测中应用广泛。血小板计数成为临床血栓、出血性疾病诊疗的重要依据,也是手术患者术前检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国际血液标准委员会(ISCH)推荐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然而,某些人群会发生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血小板 假性降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