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窒息50例
1
作者 谢永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2-,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全文增补中
高危川崎病伴多系统损害1例
2
作者 石艳 杨尧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3年第1期95-95,94,共2页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小儿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是生身小血管的炎症.易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伤.在众多的并发症中以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最为严重.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多,但MCLS台并多...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小儿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是生身小血管的炎症.易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伤.在众多的并发症中以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最为严重.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多,但MCLS台并多系统损害的报道并不多见.我院近期收治一例MCLS并发心血管系统、呼设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损害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多系统损害 儿童 病毒感染 变态反应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启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5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择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择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21/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氨茶碱 新生儿呼吸暂停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地区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边程鹏 杨尧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地区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25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经血培养分离出的254株阳性菌... 目的探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地区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25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经血培养分离出的254株阳性菌株进行构成比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状况分析(本研究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254株检出菌中,革兰阳性(G+)菌为237株,占93.3%,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82.3%(195/237),占总分离率的76.8%(195/254);革兰阴性(G-)菌为17株,占6.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占总分离率的5.5%(14/254)。本组检出率最高的3种G+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及检出率最高的G-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MZ-TMP),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G-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其次为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及氯霉素;对亚胺培南敏感性很高。结论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G+菌为主,CNS是主要G+病原菌,G-菌则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该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胸部平扫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前后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前后图像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者69例,患者均进行了胸部CT平扫及X线检查,收集69例大叶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计算胸部CT平扫与胸部X... 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前后图像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者69例,患者均进行了胸部CT平扫及X线检查,收集69例大叶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计算胸部CT平扫与胸部X线检查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对比接受临床治疗前后患者CT平扫图像变化情况。结果胸部CT平扫对大叶性肺炎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0%、98.55%,明显高于胸部X线82.60%、8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充血期患者胸部X线平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变期患者胸部X线平片检查图像表现为大片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外观形态、范围与受累肺叶和肺段相同,出现'空气支气管征'。充血期大叶性肺炎病变CT平扫呈磨玻璃样密度影,病变区域边缘模糊,实变期中,CT平扫图像提示致密实变影多沿着大叶、肺段分布,其内多见'空气支气管征',多数患者实变起自肺叶外周并紧挨胸膜,然后向肺野中心逐渐散开。治疗后,患者病变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CT平扫表现为实变影密度减低。结论胸部平扫诊断儿童大叶性肺炎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清晰显示治疗前后大叶性肺炎影像特征,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大叶性肺炎 诊断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5期689-691,共3页
目的对胸腺肽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1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胸腺肽+布地奈德)75例和... 目的对胸腺肽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1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胸腺肽+布地奈德)75例和对照组(布地奈德)7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程度,慢性持续期日间症状及夜间症状,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14.52,P<0.05)。观察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75和-7.63,均P<0.05),发作程度较对照组轻(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52.5,P<0.05)。慢性持续期日间症状、夜间症状、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喘 胸腺肽 布地奈德气雾剂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白血病患儿细致性护理对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姜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研究细致性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74例白血病患儿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细致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SDS)、焦虑(SAS)、症状... 目的:研究细致性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74例白血病患儿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细致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SDS)、焦虑(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PedsQLTM)评分、依从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SDS评分(t=-6.696,P〈0.001)、SAS评分(t=-6.125,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SCL-90精神病性(t=-9.867,P〈0.001)、躯体化(t=-9.578,P〈0.001)、偏执(t=-6.622,P〈0.001)、强迫症(t=-5.365,P〈0.001)、敌对性(t=-6.698,P〈0.001)、恐怖(t=-9.405,P〈0.001)、人际关系(t=-7.887,P〈0.001)、抑郁(t=-8.773,P〈0.001)、焦虑(t=-7.112,P〈0.001)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edsQLTM3.0总分(t=10.716,P〈0.001)、PedsQLTM4.0总分(t=10.532,P〈0.001)、依从率(χ~2=4.723,P=0.0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χ~2=5.736,P=0.017)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白血病患儿给予细致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负面心理及情绪,优化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与化疗配合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致性护理 白血病 患儿 心理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浅谈手足口病的防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燕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特别是有效防治可以避免小儿手足口病大规模流行及暴发。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6年10月凉山州小儿手足口病发病人数。采用病例报道的研究方法,设计病例调查表,收集发病人数、重症患儿、...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特别是有效防治可以避免小儿手足口病大规模流行及暴发。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6年10月凉山州小儿手足口病发病人数。采用病例报道的研究方法,设计病例调查表,收集发病人数、重症患儿、死亡人数等。结果 2014年凉山州小儿手足口病发病人数、重症患儿及死亡人数明显增多,具有流行趋势。但经过有效防治2015年及2016年发病人数、重症患儿及死亡人数明显下降。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诊断治疗,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及症状体征的变化。对重症患儿及时采取对策,经过有效防治能够避免大规模流行及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某院新生儿血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嘉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65-2967,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以及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状况,为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新生儿血培养分离出的123株病原菌组成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株占86....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以及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状况,为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新生儿血培养分离出的123株病原菌组成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株占86.2%,革兰阴性菌株占13.8%。前6位病原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73.2%、大肠埃希菌8.9%、金黄色葡萄球菌3.3%、肠球菌3.3%、棒状杆菌2.4%和革兰阳性需氧芽孢杆菌2.4%。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红霉素、苯唑青霉素、亚胺培南耐药。对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利福平有较高敏感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在60%以上。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亚胺培南、喹诺酮类、丁胺卡那霉素较敏感。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特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明显上升。目前第3代头孢、喹诺酮类、利福平、万古霉素仍为敏感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血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新生儿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敏 季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0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年龄段分为<6岁组和≥6岁组,各30例。制定统一的临床和实验室观...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0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年龄段分为<6岁组和≥6岁组,各30例。制定统一的临床和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患儿热程、年龄的关系。结果:2组IM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6岁患儿组与≥6岁患儿组在发热持续时间、最高体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持续时间均在3~31 d,最高体温在37.5~40.1℃范围内。60例IM患儿中发热54例(90.00%),淋巴结肿大47例(78.33%),皮疹10例(16.67%),咽峡炎患儿40例(66.67%)。<6岁患儿组在脾大、肝大症状上发生率较高,与≥6岁患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在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比例三项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患儿中代表肝功能的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6岁组患儿低(P<0.05)。2组IM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肝功能损害、肺炎、心肌损害、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出现肝功能损害47例(78.33%)。且2组患儿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水平与患儿热程相关,发热时间越长,ALT异常率越高,肝损害程度越大。患儿年龄在ALT异常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IM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肝功能损害且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肝损害 实验室检查 儿童
下载PDF
氧气驱动雾化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启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3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2年4月本科收治的12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3)与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氧气驱动雾化氨溴...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2年4月本科收治的12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3)与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氧气驱动雾化氨溴索。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氨溴索可加速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恢复速度,并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边程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9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窒息新生儿54例(其中轻度窒息38例,重度窒息16例)作为窒息组,另选正常新生儿1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生后24h内,窒息组新生儿血清天冬...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窒息新生儿54例(其中轻度窒息38例,重度窒息16例)作为窒息组,另选正常新生儿1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生后24h内,窒息组新生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重度窒息新生儿上述生化指标水平要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可作为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及有无心肌损害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心肌酶 新生儿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及与心功能参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海 黎明 方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260-2264,共5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儿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与心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儿278例,按照改良Ross分级评分分为心力衰竭组84例(观察组),无心力衰竭组19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儿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与心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儿278例,按照改良Ross分级评分分为心力衰竭组84例(观察组),无心力衰竭组194例(对照组);检测血清25-(OH)D3、脑钠肽(BNP)及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和左心室质量(LVM),经体表面积标化推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和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以LVM/身高^2.7( g/m^2.7)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25-(OH)D3不足或缺乏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BNP水平、LVEDDI、LVEDVI和LVMI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血清25-(OH)D3水平与BNP(r=-0.82,P<0.01)、LVEDDI(r=-0.703,P=0.015)、LVEDVI(r=-0.119,P=0.018)和LVMI(r=-0.714,P=0.017)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心力衰竭患儿血清25-(OH)D3水平降低,与BNP、LVEDDI、LVEDVI和LVMI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D3 儿童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西昌地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天菊 杨尧 +2 位作者 王西蓉 王勤 陈雪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517-1518,共2页
目的探讨西昌地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特征,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在西昌地区进行ADHD流行病学调查所检出的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各随机抽取50例,采用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 目的探讨西昌地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特征,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在西昌地区进行ADHD流行病学调查所检出的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各随机抽取50例,采用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检测智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DHD组儿童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对照组(P<0.01);ADHD组儿童VIQ明显低于PIQ(P<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智力发育落后及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言语能力落后于操作能力,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智力结构 儿童
原文传递
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1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4期681-682,共2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的诊治及其预后,为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例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液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用以下液体补钾:1/2张含钠... 目的分析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的诊治及其预后,为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例婴幼儿严重低钾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液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用以下液体补钾:1/2张含钠糖盐水、1/3张含钠糖盐水、1/4张含钠糖盐水。补钾浓度为0.3%的含钾液。比较3组不同的输入液体盐浓度和血钾上升快慢,病情恢复及预后。结果 11例严重低血钾病人中,以1/2张含钠糖盐水补钾3例,第1天均好转,第2天1例因值班医生接到严重低钾报告后以10%纯糖水200mL补钾5mL,故补液张力降为1/4张,并于当天死亡,其余2例病人每天均有好转。以1/3张含钠糖盐水补钾4例,第1天好转2例,无变化2例,第2天、第3天3例好转,1例无变化;1/4张含钠糖盐水补钾4例,3天均无好转。3种不同张力的含钠糖盐水组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1/2张含钠糖盐水组治疗效果最优(x^2=13.636,P<0.05)。结论在严重低钾血症时,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应使用含盐较多液体以促进代谢性碱中毒的纠正,促进低钾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低钾血症 含钠糖盐水 疗效
下载PDF
20例危重儿合并高渗血症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高渗血症的病情诊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0例危重儿合并高渗血症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液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高渗补液组和低渗补液组,比较两组的输液浓度和血... 目的探讨婴幼儿高渗血症的病情诊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0例危重儿合并高渗血症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液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高渗补液组和低渗补液组,比较两组的输液浓度和血渗透压下降速度,病情恢复及预后。结果严重高渗血症24小时血渗透压下降值〉20mmol/L较24小时血渗透压下降值〈20mmol/L的死亡率高(X^2=4.5,P〈0.05)。结论严重高渗血症病死率高,血渗透压、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的速度过快,有导致病情加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血症 血渗透压 血糖浓度 回顾分析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补体C_3,C_4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西蓉 杨尧 +5 位作者 边程鹏 石艳 谢永国 徐嘉莉 简和 王晓曦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病因的鉴别诊断意义及脑脊液补体C3,C4与血清补体C3,C4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38例病毒性脑炎(A组)、10例化脓性脑膜炎(B组)、18... 目的探讨脑脊液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病因的鉴别诊断意义及脑脊液补体C3,C4与血清补体C3,C4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38例病毒性脑炎(A组)、10例化脓性脑膜炎(B组)、18例结核性脑膜炎(C组)及22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照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B组、C组、A组、对照组脑脊液C3阳性率分别为100.00%,88.88%,5.20%,0;脑脊液C4阳性率分别为80.00%,44.44%,0,0。B组、C组与A组及对照组脑脊液C3,C4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组与B组、A组及对照组脑脊液C3,C4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血清C3,C4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同组脑脊液C3,C4无正相关。3B组、C组脑脊液CRP值和血清CRP值与A组及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补体C3,C4,CRP及血清CRP值,对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脑脊液补体C3,C4与血清中补体C3,C4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脑脊液 血清 补体C3 C4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肌酸激酶同工酶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王启萍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监测的意义及其同肝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n=36)及轻度窒息组(n=48),并选择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30),患儿出生后第1天、出生后第3天及第7天检测... 目的:探讨新生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监测的意义及其同肝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n=36)及轻度窒息组(n=48),并选择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30),患儿出生后第1天、出生后第3天及第7天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肝功能及肾功能,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趋势及其同肝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出生后第1天CK-MB、AST及ALT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3天CK-MB、AST、ALT、BUN及Cr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及对照组,重度窒息组第7天CK-MB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及对照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儿CK-MB水平同AST、ALT、BUN及Cr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新生儿窒息CK-MB水平变化同肝肾功能损伤具有相关关系,动态监测对患者肝肾功能损伤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肝功能 肾功能 相关性 动态监测
下载PDF
新生儿急性肺出血高危因素分析(附30例报告)
19
作者 贺莉 杨尧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12X期43-44,共2页
急性肺出血症多见于新生儿,但亦能见于其他年龄组小儿,国内报道大多为新生儿肺出血,而其他年龄组病例则不多,我院于1996~1998共收治肺出血30例,现将其病因进行探讨,并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出血距入院时间:【3天1... 急性肺出血症多见于新生儿,但亦能见于其他年龄组小儿,国内报道大多为新生儿肺出血,而其他年龄组病例则不多,我院于1996~1998共收治肺出血30例,现将其病因进行探讨,并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出血距入院时间:【3天16例,3天6例,】3天8例。症状:新生儿多表现为拒乳、哭声无力、呻吟、呼吸窘迫、呼吸浅慢不规则、面色苍白或青紫、突然肺部出现细湿罗音、口吐鲜血;小儿常在原发疾病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罗音增多、口吐鲜红色液体;体温(腋温)【35.5℃10例,36~37.5℃12例,】39℃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急性肺出血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不典型斑疹伤寒23例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简和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2-352,F00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儿童 不典型斑疹伤寒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