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5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石斑胚胎及仔鱼急性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何斌 何利君 +2 位作者 杜军 龙治海 陈先均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5,106,共3页
探讨了Cu2+、Hg2+、Cd2+、Pb2+对淡水石斑胚胎及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Hg2+、Cd2+、Cu2+、Pb2+对淡水石斑仔鱼的96h LC50为0.069、0.481、0.978、3.421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069、0.00481、0.00978、0.0342 mg/L。急性毒性强度为Hg2+&... 探讨了Cu2+、Hg2+、Cd2+、Pb2+对淡水石斑胚胎及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Hg2+、Cd2+、Cu2+、Pb2+对淡水石斑仔鱼的96h LC50为0.069、0.481、0.978、3.421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069、0.00481、0.00978、0.0342 mg/L。急性毒性强度为Hg2+>Cd2+>Cu2+>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石斑 胚胎 仔鱼 重金属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鱼类肠道结构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辉 周剑 叶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鱼类 肠道 消化酶
下载PDF
大口鲇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江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6-27,共2页
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原名南方大口鲇,俗称河鲇,大河鲇,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约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以上。它与分布很广的那种小个子鲇(俗称土鲇)是同属不同种... 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原名南方大口鲇,俗称河鲇,大河鲇,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约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以上。它与分布很广的那种小个子鲇(俗称土鲇)是同属不同种。大口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我所从1985年起即开始对其进行了移养驯化和池塘人工养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鲇 生物学特性 人工养殖
下载PDF
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和肝脏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剑 赵仲孟 +7 位作者 黄志鹏 赵瀚 李强 张露 柯红雨 苏旭涛 肖宇 杜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9,共8页
通过对池塘和稻田2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对肌肉和肝胰腺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从而对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粗蛋白和粗脂肪无显... 通过对池塘和稻田2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对肌肉和肝胰腺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从而对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粗蛋白和粗脂肪无显著性差异(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水分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0.05),而粗灰分显著低于稻田模式(P<0.05)。在2种模式下肌肉和肝胰腺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2种养殖模式下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占氨基酸总量(WEAA/WTA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胰腺中池塘养殖模式WEAA/WTAA值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克氏原螯虾肌肉和肝胰腺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胱氨酸,肌肉中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肝胰腺中第二限制氨基酸为亮氨酸。另外,在肌肉中检测出20种脂肪酸,而在肝胰腺中检测出24种脂肪酸,其中,肌肉和肝胰腺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C16: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C18:1n9c)。研究表明,池塘和稻田2种养殖模式下的克氏原螯虾,肌肉和肝胰腺均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池塘 稻田 营养价值 比较分析
下载PDF
白甲鱼生物学特征与繁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先均 周剑 李孟均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223,共2页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常生活于0~36℃的中下层流水水体中,最适摄食生长温度为18~28℃,植物食性,以高等植物碎片、丛生藻类为主,3龄以上性成熟,绝对怀卵量为9~26粒/g,...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常生活于0~36℃的中下层流水水体中,最适摄食生长温度为18~28℃,植物食性,以高等植物碎片、丛生藻类为主,3龄以上性成熟,绝对怀卵量为9~26粒/g,成熟卵直径1.99~2.31mm,产卵季节为2~4月,产卵水温18~27.5℃。可以通过人工授精进行种苗繁殖和分段培养,体长3cm时放养密度为4000~5000尾/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生物学特征 人工繁殖
下载PDF
达氏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亚 杨锐 +6 位作者 陈叶雨 宋明江 颜其贵 龚全 李强 杨焕超 赖见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5-1241,共7页
【目的】查明引起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对患病达氏鲟的鳃、心脏、肝脏和肠道等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 【目的】查明引起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对患病达氏鲟的鳃、心脏、肝脏和肠道等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与16S r R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明确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并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达氏鲟的肝脏组织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AD-AV201606),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 R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以维氏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达氏鲟,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临床症状,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为50%~80%,且病鱼集中在感染后1~3 d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达氏鲟维氏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等7种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和利福平已产生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对达氏鲟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肝脏、肠道及鳃组织。【结论】维氏气单胞菌对达氏鲟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引起肝脏、肠道及鳃等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而造成机体损伤甚至死亡,生产上可选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鲟 维氏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Cu^(2+)、Hg^(2+)、Cd^(2+)、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李孟均 《水产养殖》 CAS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试验探讨了Cu2+、Hg2+、Cd2+、Pb2+4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表明:Hg2+、Cd2+、Cu2+和 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96hLC50分别为0.069 mg/L、0.48 mg/L、0.928 mg/L和3.42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069 mg/L... 试验探讨了Cu2+、Hg2+、Cd2+、Pb2+4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表明:Hg2+、Cd2+、Cu2+和 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96hLC50分别为0.069 mg/L、0.48 mg/L、0.928 mg/L和3.42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069 mg/L、 0.00481 mg/L、0.00978 mg/L和0.0321 mg/L。急性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Cd2+>Cu2+>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石斑鱼仔鱼 HG^2+ CD^2+ CU^2+ PB^2+ 急性毒性 LC50 安全浓度
下载PDF
长吻(鱼危)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哲 敬庭森 +4 位作者 李雨 陆安帅 周剑 罗辉 叶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5,共8页
为探究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15尾14月龄的长吻(鱼危),测定其体质量(Y)、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头长(X_(5))、头高(X_(6))、头宽(X_(7))、吻长(X_(8))... 为探究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15尾14月龄的长吻(鱼危),测定其体质量(Y)、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头长(X_(5))、头高(X_(6))、头宽(X_(7))、吻长(X_(8))、尾柄长(X_(9))、尾柄高(X_(10))和躯干长(X_(11))共12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1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27)0.01);全长、头宽、体长、吻长和尾柄高5个性状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27)0.05),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全长、头宽、尾柄高、体长和吻长的共同决定系数总和为0.911,说明这5个性状是影响长吻(鱼危)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以体质量(Y)为因变量,全长(X_(1))、体长(X_(2))、头宽(X7)、吻长(X8)和尾柄高(X_(10))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Y=–301.368+5.888X_(1)+5.988X_(2)+21.482X7+16.408X8+34.878X_(10)。本研究可为长吻(鱼危)生长相关性状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长吻(鱼危)优良个体选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吻(鱼危)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体质量 形态性状
下载PDF
喹乙醇诱导鲤肝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汪开毓 赵德明 +2 位作者 耿毅 黄小丽 刘光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3-737,共5页
Hepatic cells apoptosis induced by olaquindox in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were studied. The test was conducted for 30 days, with dose of 200mg·kg-1 fee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 Hepatic cells apoptosis induced by olaquindox in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were studied. The test was conducted for 30 days, with dose of 200mg·kg-1 fee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end labeling (TUNEL), electronic microscopic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apoptosi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hepatic cells apoptosis were indentifi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with TUNEL staining; chromatin condensation, chromosal clumping and margination, and apoptotic bodies were observed under electronic microscope; and sub-G1 PEAK (AP peak) in hepatic cells could b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ic method. The apoptotic rate measured by flow cytomtry increased with dye-poison time, on the 7th,14th,20th,25th and 30th day, the apoptotic rate was 2.05%, 6.25%, 9.49%, 13.31% and 17.4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喹乙醇 肝细胞
下载PDF
鲈鲤胚胎及胚后发育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赖见生 杜军 +4 位作者 赵刚 邓晓川 李华 何兴恒 赵海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26-1331,共6页
显微观察并拍摄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chang)]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描述了鲈鲤早期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成熟鲈鲤卵呈球形、桔黄色,为粘性卵,卵径2.2 mm,卵膜遇水膨胀后,最大外膜径达3.2 ~ 3.8 mm.受精卵在水... 显微观察并拍摄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chang)]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描述了鲈鲤早期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成熟鲈鲤卵呈球形、桔黄色,为粘性卵,卵径2.2 mm,卵膜遇水膨胀后,最大外膜径达3.2 ~ 3.8 mm.受精卵在水温(18±0.5)℃条件下,受精2 h 28 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5 h 23 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126 h 28 min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为10.4 mm,卵黄囊大而侧扁.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鲈鲤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连续阶段,32个时期.在水温18.8 ~25.0℃下,鲈鲤从出膜仔鱼至幼鱼历时93 d.根据其胚后发育的形态、生态特征可分为3个阶段:卵黄囊期仔鱼、晚期仔鱼、稚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受精卵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夏季鱼塘水温变化特征及预报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伟 李强 +3 位作者 刘秀 王玲玲 周剑 杨荣国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0-990,共11页
基于四川盆地南部富顺县水产养殖气象服务试验基地2017−2019年水温资料和同步气温资料,分析鱼塘夏季(6−8月)不同时间尺度上各层水温最高时段特征;以预报某日气温、前1日气温和水温作为预报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夏季典型晴天状况下... 基于四川盆地南部富顺县水产养殖气象服务试验基地2017−2019年水温资料和同步气温资料,分析鱼塘夏季(6−8月)不同时间尺度上各层水温最高时段特征;以预报某日气温、前1日气温和水温作为预报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夏季典型晴天状况下鱼塘各层平均水温、最高水温预报模型,并对模型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夏季日内各层水温最高值出现在18:00−19:00,较气温滞后1~3h;水温≥32℃的时段主要集中在16:00−22:00,该时段内10、50和100cm深处水层逐时平均水温分别在32.9~33.1℃、32.6~32.7℃和32.1~32.3℃。夏季各层水温随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水温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下旬;水温≥32℃的日数平均为23d,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中旬,该时段内10、50和100cm水层逐日平均水温分别在28.5~34.4℃、28.2~34.1℃和27.9~33.9℃。通过2017−2018年回带检验和2019年预报检验,模型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0.3~0.8℃,平均相对误差在2.6%以内,预报效果较好,能较好地应用于夏季鱼塘水温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鱼塘水温 变化特征 预报
下载PDF
全人工繁殖达氏鲟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亚 龚全 +2 位作者 李强 杜军 赵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86-1692,共7页
【目的】为探讨达氏鲟胚胎在各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和发育过程。【方法】用Leica EZ4 HD体视显微镜和Leica DM2500正置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分别对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和组织切片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全人工繁殖达氏鲟... 【目的】为探讨达氏鲟胚胎在各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和发育过程。【方法】用Leica EZ4 HD体视显微镜和Leica DM2500正置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分别对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和组织切片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呈球形、灰褐色或淡黄色、不透明,卵径2.6~3.2 mm。受精卵在水温为16~18℃下历时159 h后开始出膜,整个发育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阶段,34个发育时期。整个胚胎发育过程所需总积温为2322~2544℃*h。【结论】总体而言,达氏鲟胚胎发育阶段经历鲟形目鱼类普遍存在的辐射状卵裂方式,与其它鲟鱼胚胎发育早期阶段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鲟 全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形态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石爬(鱼兆)属鱼类的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寄夔 杜军 +1 位作者 王春 赵刚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2,共2页
在岷江汶川、茂县江段,进行了石爬鮡属鱼类繁殖生物学野外调查研究。石爬鮡常生活在水流湍急的山涧溪流中,属急流产卵鱼类。繁殖季节为6-7月,繁殖水温15-18℃。雄鱼具有特殊的生殖器官,表现为发达的、延伸于体内并可伸缩的生殖乳突,行... 在岷江汶川、茂县江段,进行了石爬鮡属鱼类繁殖生物学野外调查研究。石爬鮡常生活在水流湍急的山涧溪流中,属急流产卵鱼类。繁殖季节为6-7月,繁殖水温15-18℃。雄鱼具有特殊的生殖器官,表现为发达的、延伸于体内并可伸缩的生殖乳突,行体内授精方式。雌鱼生殖腺为封闭卵巢1个。成熟卵的受精和产出是非同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爬鮡属 鱼类 繁殖生物学 繁殖行为 生殖器官 产卵
下载PDF
白甲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剑 陈先均 李孟均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3,107,共2页
对自然水域获取的白甲鱼进行消化器官的解剖和食性分析。白甲鱼以刮食固着藻类为主,在其食物组成中,硅藻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绿藻、植物碎片。白甲鱼是以低等藻类为主要食物的植食性鱼类,食谱较广。
关键词 白甲鱼 食性 藻类
下载PDF
养殖水体中水质净化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静 熊焰 李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106,共2页
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和淤泥中筛选出4株优良的水质净化菌。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flavescen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它们对... 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和淤泥中筛选出4株优良的水质净化菌。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flavescen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它们对模拟养殖水体中高达5mg/L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均能达到80%和90%以上,其中假单胞菌属还具有反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 净化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祁连山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雌雄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仲孟 黄志鹏 +5 位作者 赵瀚 张露 段元亮 牟成艳 周剑 李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5期142-147,共6页
为快速准确鉴定野生祁连山裸鲤性别,分析了甘肃疏勒河流域的100尾祁连山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的形态学性状,建立了雌雄个体的判别模型。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高、体厚、背... 为快速准确鉴定野生祁连山裸鲤性别,分析了甘肃疏勒河流域的100尾祁连山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的形态学性状,建立了雌雄个体的判别模型。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高、体厚、背吻距、背鳍基长、头厚、眼后头长、眼径、口裂宽8个标准化性状和体长体重在两性群体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均显示雌雄个体差异主要集中在体形大小方面。通过逐步判别法筛选出15个性状构建的判别方程对两性群体识别的正确率达到92%。分析结果可知,祁连山裸鲤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体型大,体高、体厚均大于雄性,但口裂和眼径小、背鳍短。该研究结果可解决祁连山裸鲤性别鉴定问题,为其繁育和养殖过程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裸鲤 性别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岩原鲤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剑 杜军 +3 位作者 龙治海 刘光迅 陈先均 赵刚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47,共2页
从金沙江、嘉陵江等水系中收集野生岩原鲤,1999—2006年进行亲鱼培育及人工催产并获得成功。水温在19—21℃时,效应时间为14—20h,孵化时间为78~106h。刚出膜的仔鱼呈淡黄色,侧卧水底,经过5—6d,鱼苗才能自由平游。
关键词 岩原鲤 亲鱼培育 人工繁殖
下载PDF
长江上游河川沙塘鳢的PCR鉴定
18
作者 汪斌 徐飞 +1 位作者 杨飞 周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65-68,共4页
沙塘鳢属(Odontobutis)鱼类是一种小型底栖淡水鱼类,形态特征是常用的种属鉴别手段,但非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形态特征差异从而增加种属鉴定的难度。为实现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沙塘鳢属鱼类进行高效准确的种属鉴定,本研究基于8种沙... 沙塘鳢属(Odontobutis)鱼类是一种小型底栖淡水鱼类,形态特征是常用的种属鉴别手段,但非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形态特征差异从而增加种属鉴定的难度。为实现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沙塘鳢属鱼类进行高效准确的种属鉴定,本研究基于8种沙塘鳢属鱼类的12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对岷江宜宾段发现的5个沙塘鳢属样品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所有试验样品均扩增获得预期大小的单一条带,测序无双峰。人工校正后的序列与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同源性最高,使用MEGA软件通过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本次鉴定的样品与河川沙塘鳢聚为一支,表明本次需要鉴定的沙塘鳢属鱼类为河川沙塘鳢,同时也是岷江首次报道河川沙塘鳢入侵,研究为沙塘鳢属鱼类的分子鉴定及沙塘鳢入侵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河川沙塘鳢 分子生物学 种属鉴定 生物入侵
下载PDF
鲈鲤胚胎发育特征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赖见生 杜军 +3 位作者 何兴恒 赵刚 邓晓川 李华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11,25,共4页
观察了水温(18±0.5)℃条件下,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 chang )]的胚胎发育特征。结果显示:成熟鲈鲤卵呈球形、桔黄色,为粘性卵,卵径2.2mm,卵膜遇水膨胀后,最大外膜径达3.2-3.8mm。受精卵在水温(18±0... 观察了水温(18±0.5)℃条件下,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 chang )]的胚胎发育特征。结果显示:成熟鲈鲤卵呈球形、桔黄色,为粘性卵,卵径2.2mm,卵膜遇水膨胀后,最大外膜径达3.2-3.8mm。受精卵在水温(18±0.5)℃条件下,受精2h28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5h23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126h28min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为10.4mm,卵黄囊大而侧扁。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鲈鲤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连续阶段。32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 CHANG )] 受精卵 胚胎发育 孵化
下载PDF
四川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综述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瀚 叶先林 +11 位作者 黄志鹏 李强 张露 赵仲孟 柯红雨 苏旭涛 李华东 李中 刘阳 王新宇 刘超 周剑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56-58,共3页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适应广温广盐,与罗氏沼虾、斑节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虾类。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从美国引进,并于1992年突破育苗难关,进行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迅速被国...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适应广温广盐,与罗氏沼虾、斑节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虾类。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从美国引进,并于1992年突破育苗难关,进行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迅速被国内消费市场接受。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提升与海水养殖疾病爆发,淡水养殖南美北对虾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1]。四川作为对虾消费大市场,养殖潜力巨大,早在10年前已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但受制于地域环境与养殖技术水平等条件,并未取得大面积养殖成功。本文就四川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四川省 养殖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