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致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共1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用药6个月、12个月后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患者基本资料...目的分析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致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共1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用药6个月、12个月后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患者基本资料,肝病家族史、肾小球滤过率(eGFR)、HBV-DNA载量、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应用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致肾功能损伤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用药6个月后,发生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共16例,发生肾损伤次数为(2.43±1.02)次;用药12个月后,发生肾功能损伤患者24例,发生肾损伤次数(2.72±1.11)次。二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5岁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损伤组(P<0.05)。二组肝病家族史、HBV-DNA载量发生情况、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功能损伤组60(ml/min per 1.73m)<eGFR<90(ml/min per 1.73m)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损伤组(P<0.05)。与其他用药方案比较,ADV用药发生肾功能损伤的占比显著更高(P<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45岁、60(ml/min per 1.73m)<eGFR<90(ml/min per 1.73m)、ADV药物,为导致乙肝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OR=4.257、4.246、5.569,均P<0.001)。结论eGFR水平介于60~90(ml/min per 1.73m)之间、年龄>45岁、阿德福韦酯(ADV)药物均为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此种情况,以有效预防肾功能发生损伤。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致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共1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用药6个月、12个月后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患者基本资料,肝病家族史、肾小球滤过率(eGFR)、HBV-DNA载量、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应用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致肾功能损伤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用药6个月后,发生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共16例,发生肾损伤次数为(2.43±1.02)次;用药12个月后,发生肾功能损伤患者24例,发生肾损伤次数(2.72±1.11)次。二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5岁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损伤组(P<0.05)。二组肝病家族史、HBV-DNA载量发生情况、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功能损伤组60(ml/min per 1.73m)<eGFR<90(ml/min per 1.73m)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损伤组(P<0.05)。与其他用药方案比较,ADV用药发生肾功能损伤的占比显著更高(P<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45岁、60(ml/min per 1.73m)<eGFR<90(ml/min per 1.73m)、ADV药物,为导致乙肝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OR=4.257、4.246、5.569,均P<0.001)。结论eGFR水平介于60~90(ml/min per 1.73m)之间、年龄>45岁、阿德福韦酯(ADV)药物均为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此种情况,以有效预防肾功能发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