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小水电及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刍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宾 罗泉 +1 位作者 张德威 陈宝华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19,共2页
本文从小水电对农村的重要性出发,着重分析了小水电是我国农村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资源,说明农村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符合我国电力改革的方向,符合国际社会联合电网分散分布式供电的能源战略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农村 小水电 燃料工程 中国 电力改革 能源资源
下载PDF
加入WTO对我国会计行业的冲击与思考
2
作者 古洪平 《现代审计》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会计行业将面临直接面对国际会计市场的大好机遇,但同时也必将经受国际会计市场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会计业应加紧充实和完善自己,尽快适应...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会计行业将面临直接面对国际会计市场的大好机遇,但同时也必将经受国际会计市场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会计业应加紧充实和完善自己,尽快适应国际会计业对中国会计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会计行业 中国 会计中介机构 会计人员 国际接轨
下载PDF
用PSPICE软件分析由运放构成的滤波器电路
3
作者 汤晓青 高犁 章志刚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5期22-24,共3页
简要介绍了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滤波器电路的特点。指出利用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克服传统电路分析方法分析以上电路时,不易获得直观的计算结果等缺点,文章在电路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仿真电路图和仿真程序,并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 运算放大器 滤波器 分析
下载PDF
分布式储能系统参与调压的主动配电网两段式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3
4
作者 张江林 庄慧敏 +3 位作者 刘俊勇 高红均 张里 夏榆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29,共8页
针对主动配电网的电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运行优化的传统调压设备与分布式储能系统(DESS)协调控制方法。第一阶段为模型预测控制,采用较长时间间隔调节网络节点电压,以传统调压设备为控制对象,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 针对主动配电网的电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运行优化的传统调压设备与分布式储能系统(DESS)协调控制方法。第一阶段为模型预测控制,采用较长时间间隔调节网络节点电压,以传统调压设备为控制对象,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锥优化算法高效求解;第二阶段为基于电压灵敏度的DESS分散控制,负责控制频繁波动的关键节点电压,包括无功功率控制和有功充放电控制,除了进行本地控制,还协调中央控制器完成其他关键节点的控制。修改后的IEEE 34节点系统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关键节点电压的频繁波动,阻止网络电压越限,减轻传统调压设备的调压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储能系统 两阶段优化 锥优化算法 分散控制
下载PDF
短时奇异值分解用于局放信号混合噪声抑制 被引量:41
5
作者 周凯 黄永禄 +2 位作者 谢敏 何珉 赵世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35-2443,共9页
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检测是诊断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为了有效抑制局放信号中的多种噪声源并保留局放信号的细节,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奇异值分解的局放信号混合噪声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短时滑动数据窗截取含噪局放信号片段进... 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检测是诊断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为了有效抑制局放信号中的多种噪声源并保留局放信号的细节,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奇异值分解的局放信号混合噪声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短时滑动数据窗截取含噪局放信号片段进行奇异值分解,然后利用最优奇异值阈值对周期性窄带干扰进行甄别重构,并进行混合噪声的抑制。对含有混合噪声的局放仿真信号和实验室及现场实测局放信号进行去噪,并将去噪结果与自适应奇异值分解、形态学小波综合滤波器去噪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去噪方法相比于自适应奇异值分解、形态学小波综合滤波器去噪能取得更好的去噪效果,去噪后波形相似度更高,误差更小,且当数据量较大时,该方法相比于自适应奇异值去噪能显著提高执行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局部放电 周期性窄带干扰 白噪声 短时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禁忌搜索算法在多目标无功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李佳 刘天琪 +4 位作者 李兴源 邢大鹏 李茜 江东林 肖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77,共7页
针对有功网损、电压偏差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多目标无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禁忌搜索算法的多目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以最小特征值模为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建立了3个目标函数的单一妥协模型。应用Kent映射产生的混沌序... 针对有功网损、电压偏差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多目标无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禁忌搜索算法的多目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以最小特征值模为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建立了3个目标函数的单一妥协模型。应用Kent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作为初始种群,保证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和均匀性。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前期计算时,采用凸函数递减惯性权重和自适应学习因子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针对PSO算法搜索精度不高和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在PSO算法后期收敛后引入禁忌搜索算法全局寻优。基于群体适应度方差,引入模糊截集理论将模糊集合转化为经典集合,定义了经典集合下的收敛指标,当其值为0时进入禁忌搜索计算阶段,解决2种算法的切换问题。将所提方法应用于IEEE14、IEEE30和IEEE118节点系统中,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 优化 单一妥协模型 粒子群优化 禁忌搜索 收敛指标 电压控制 模糊集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培训系统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何志鹏 郑永康 +2 位作者 李迅波 廖小君 刘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6,共6页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培训系统的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仿真对象,确定了仿真目标,建立了系统及网络架构。然后从系统的整体展示、通用模拟IED的仿真、SCD可视化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通过该方法能够...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培训系统的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仿真对象,确定了仿真目标,建立了系统及网络架构。然后从系统的整体展示、通用模拟IED的仿真、SCD可视化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通过该方法能够将220 k 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真实地模拟出来。最后从多媒体技术角度实现了二次设备矢量可视化设计。该设计能够为变电运行、检修人员培训提供相应的借鉴,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检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仿真培训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SVD算法的局部放电窄带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饶显杰 周凯 +3 位作者 汪先进 李明志 黄永禄 谢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5-713,共9页
为了解决阈值法和传统奇异值分解(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SVD)方法在局部放电(partialdischarge,PD)周期性窄带干扰抑制过程中存在的窄带干扰抑制不干净和PD波形畸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带引导信号的SVD算法进行PD信号的窄带干扰抑... 为了解决阈值法和传统奇异值分解(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SVD)方法在局部放电(partialdischarge,PD)周期性窄带干扰抑制过程中存在的窄带干扰抑制不干净和PD波形畸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带引导信号的SVD算法进行PD信号的窄带干扰抑制。首先结合PD混合信号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功率谱的特点,引入经典阈值用于判断窄带干扰数,并提出利用3谱线插值对窄带干扰频率进行精确估计;然后构造引导信号加入PD混合信号中,使得窄带干扰的奇异值和PD信号的奇异值便于分离,从而完成PD混合信号的窄带干扰抑制。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周期性窄带干扰并能还原出原始的PD脉冲波形,同时通过和传统SVD方法和FFT阈值滤波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去噪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窄带干扰 FFT功率谱 引导信号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在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凯 饶显杰 +3 位作者 汪先进 谢敏 李明志 奚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46-2954,共9页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源定位是找出电缆局部缺陷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解决传统互相关算法的定位结果受采样频率和电缆相速度频变特性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用于电力电缆局放源定位。首先介绍了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源定位是找出电缆局部缺陷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解决传统互相关算法的定位结果受采样频率和电缆相速度频变特性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用于电力电缆局放源定位。首先介绍了基于距离的互相关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MATLAB建立了局放传播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了不同传播距离,不同采样频率和不同信噪比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利用振荡波测试平台对250 m的10 kV XLPE电力电缆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利用不同方法对局放信号进行定位,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由于该互相关算法是直接以距离为自变量,不需要进行时延估计,因此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互相关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局部放电 互相关算法 定位方法 定位精度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牵引网电气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郭鑫鑫 李群湛 +3 位作者 解绍锋 易东 王辉 宋静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137,共6页
基于电缆牵引网的等效模型推导出短回路内的电流分布特性及电缆牵引网等效阻抗。基于京沪高铁实际线路数据及行车安排,建立高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对补偿系数及系统(包括电力系统和主变压器)漏抗对电缆牵引网电容效应的影响进行了仿... 基于电缆牵引网的等效模型推导出短回路内的电流分布特性及电缆牵引网等效阻抗。基于京沪高铁实际线路数据及行车安排,建立高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对补偿系数及系统(包括电力系统和主变压器)漏抗对电缆牵引网电容效应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并对紧密运行工况下电缆牵引网的电压进行了校验。仿真结果表明,当主变电所的数目分别为3个、4个或5个时,紧密运行工况下牵引网最低电压均满足动车组正常运行电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电缆牵引网 电容效应 阻抗特性 补偿系数 牵引供电系统 模型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实时发电市场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汤晓青 刘辉 +1 位作者 范宇 杨胜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65-71,共7页
实时发电市场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投标与出清,与中长期市场相比时间更紧、价格波动更明显且更容易受到参与者行为的影响。在交易过程中,若单纯采用总购电成本最低进行出清,可能导致少量参与者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或剩余资源,造成市场集中度... 实时发电市场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投标与出清,与中长期市场相比时间更紧、价格波动更明显且更容易受到参与者行为的影响。在交易过程中,若单纯采用总购电成本最低进行出清,可能导致少量参与者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或剩余资源,造成市场集中度偏大。少量机组可利用其市场力操纵市场并获得超额回报,从而影响市场效率及稳定性。为了防止该类情形,提出一种兼顾市场集中度的实时发电市场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监控HHI静态指标以及DHHI动态指标将市场集中度控制在合理水平。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通过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Multi-objective Generic Algorithm,MOGA)实现了快速收敛及有限方案筛选。最后采用IEEE30节点标准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其算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 实时发电市场 市场力 多目标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连续PDC测试的XLPE电缆水树老化判别方法 被引量:18
12
作者 林思衍 周凯 +2 位作者 尹游 李明志 龚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764-6772,共9页
为了判断XLPE电缆绝缘中是否出现水树老化现象,基于水树老化后特有的微观结构及在电场下的力学蠕变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测试的水树老化XLPE电缆检测方法。首先分析水树... 为了判断XLPE电缆绝缘中是否出现水树老化现象,基于水树老化后特有的微观结构及在电场下的力学蠕变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测试的水树老化XLPE电缆检测方法。首先分析水树区域在电场下受到麦克斯韦应力下的力学形变,使得流过这一区域的电流在连续PDC测试过程中逐渐增大。之后,对这一过程下的水树区域进行电流仿真,验证了这一现象。最后,对不同老化形式(水树、热、辐照老化)的电缆样本进行连续PDC测试,分析在连续PDC测试过程中直流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内部出现水树老化的电缆样本,它们均出现了电导率随测试次数增加而明显增加的现象,同时电导率增加的幅度与水树枝平均长度相关,水树枝越长,则电导率增加越明显;而其他老化形式样本(不包含水树)电导率基本保持不变。这一对比分析结果说明:通过对电缆进行连续多次PDC测试并分析其电导率变化情况,能够判断XLPE电缆中是否存在水树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水树老化 蠕变特性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
下载PDF
混合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博怡 李兴源 +1 位作者 胡永银 宋丹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为充分利用传统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与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各自的优点,建立了整流侧采用LCC换流站,逆变侧采用VSC换流站的混合直流(hybrid HVDC)输电系统。对直流系统两侧换流站主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针对该系统设计出双侧功率/... 为充分利用传统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与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各自的优点,建立了整流侧采用LCC换流站,逆变侧采用VSC换流站的混合直流(hybrid HVDC)输电系统。对直流系统两侧换流站主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针对该系统设计出双侧功率/频率调制的辅助控制器。最后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与交流输电线路并行输电和单独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了仿真与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当系统受到扰动时所加辅助控制器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 柔性直流输电 混合直流输电 主控制器 双侧功率/频率调制
下载PDF
基于SCD文件的智能变电站主接线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星宇 吕飞鹏 +2 位作者 钟文 廖小君 郑永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19-125,共7页
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中没有直接描述一次设备及其拓扑关系的信息,不能直接得到主接线图。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SCD文件中智能电子设备(IED)模型信息快速自动生成主接线图的方法。该方法基于IED和一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及复杂的虚连... 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中没有直接描述一次设备及其拓扑关系的信息,不能直接得到主接线图。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SCD文件中智能电子设备(IED)模型信息快速自动生成主接线图的方法。该方法基于IED和一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及复杂的虚连接关系,采用拓扑连接矩阵对设备拓扑关系进行表示,提出了基于预排序遍历树的IED信息处理模型用于设备拓扑连接关系辨识,利用可缩放矢量图和并行计算技术,只需要SCD文件即可实现主接线图自动生成。实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主接线自动生成 虚连接 变电站配置描述 智能电子设备 预排序遍历树
下载PDF
一种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全波傅氏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继维 童晓阳 +4 位作者 廖小君 郑永康 黄忠胜 刘涛 韩花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7,共9页
全波傅氏算法在提取故障电流中基波分量时受衰减直流分量的影响较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全波傅氏改进算法,给出新型衰减直流分量参数估算方法的公式推导。首先利用一个周波内的采样值求出故障电流中衰减直流分量... 全波傅氏算法在提取故障电流中基波分量时受衰减直流分量的影响较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全波傅氏改进算法,给出新型衰减直流分量参数估算方法的公式推导。首先利用一个周波内的采样值求出故障电流中衰减直流分量的初始幅值和衰减时间常数,用采样值减去衰减直流分量值得到修正后的采样值,再利用全波傅氏算法计算出基波分量。分别采用静态模型信号、PSCAD/EMTDC仿真信号检验了该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衰减直流分量的影响。与一般改进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仅需要一个周波的采样数据,计算量小,计算的基波分量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直流分量 参数计算 时间常数 全波傅氏算法 基波分量
下载PDF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变压器油纸绝缘低频介质损耗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凯 李明志 +1 位作者 饶显杰 陈诗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30-2838,共9页
目前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法被用来替代频域介电谱(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法获取变压器油纸绝缘在低频下的诊断信息,以实现有效的频域诊断并节省测试时间。为了研究基于PDC法对... 目前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法被用来替代频域介电谱(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法获取变压器油纸绝缘在低频下的诊断信息,以实现有效的频域诊断并节省测试时间。为了研究基于PDC法对油纸绝缘的频域诊断,制作了不同热老化程度和不同含水量的油纸绝缘模型,并基于PDC的时频变换分析了其低频损耗特性。油纸绝缘的低频介质损耗因数被分为电导损耗因数(tanδconductance)和总极化损耗因数(tanδtotal-pol)两部分,其中总极化损耗因数包括偶极子极化损耗因数(tanδdipole-pol)和界面极化损耗因数(tanδinterface-pol)。结果表明: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增加,油纸绝缘模型的tanδconductance曲线和tanδtotal-pol曲线均有所上移;而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油纸绝缘模型的tanδconductance曲线大幅上移,tanδtotal-pol也有所增加且tanδinterface-pol增加相比于tanδdipole-pol增加更为明显。这说明热老化同时影响了油纸绝缘的电导损耗和极化损耗;而水分则大幅增强油纸绝缘的电导损耗并使得界面极化损耗也有所增加。最后,通过对比实际变压器低频损耗的分析结果和预防性试验结果证明了利用PDC对油纸绝缘低频损耗特性进行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去极化 介质损耗因数 油纸绝缘 绝缘劣化 绝缘老化诊断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模型和机械转矩参数对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佳 刘天琪 +2 位作者 李兴源 邢大鹏 何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24,共6页
基于三阶感应电动机模型,同时考虑机械转矩参数,给出了快速评估法下极限切除时间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转子绕组电磁暂态特性和机械转矩参数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该方法提高了感应电动机模型精度,同时计算更加简便,可用于动态安全评估系... 基于三阶感应电动机模型,同时考虑机械转矩参数,给出了快速评估法下极限切除时间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转子绕组电磁暂态特性和机械转矩参数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该方法提高了感应电动机模型精度,同时计算更加简便,可用于动态安全评估系统的计算。IEEE30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较高的机械转矩次数有利于负荷节点暂态电压稳定,而转子绕组的电磁暂态特性不利于负荷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模型精度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小于机械转矩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模型 机械转矩参数 暂态电压稳定 极限切除时间
下载PDF
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丽萍 《北方经贸》 2015年第6期150-150,158,共2页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本文分析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控制的若干策略,优化与调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关键词 新时期 财务 风险管理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聚类的智能变电站SCD文件内部比对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钟文 吕飞鹏 +1 位作者 廖小君 王星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89,共7页
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文件(SCD)嵌套层次多,包含信息数据量大,查找核对费时费力。现有SCD文件比对大多在同一变电站前后不同版本之间进行,难以发现SCD文件配置错误。提出采用SCD文件描述信息构造样本数据矩阵,对IED分别按变电站间隔与按IE... 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文件(SCD)嵌套层次多,包含信息数据量大,查找核对费时费力。现有SCD文件比对大多在同一变电站前后不同版本之间进行,难以发现SCD文件配置错误。提出采用SCD文件描述信息构造样本数据矩阵,对IED分别按变电站间隔与按IED类型聚类,并基于聚类结果对IED比对分析,便于发现IED配置差异及配置错误。算例表明,马尔科夫随机游走与DBSCAN结合能够良好识别IED间隔与IED类型,在同一SCD文件内对IED配置比对能清晰展示同类间隔、同类IED与双重化配置IED配置差别,减少校验工作量,提高智能站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聚类 IED 虚端子 SCD文件比对
下载PDF
基于改进CFSFDP算法的变频谐振下电缆局部放电脉冲分离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永禄 周凯 +3 位作者 谢敏 李泽瑞 陈诗佳 奚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26-4333,共8页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是电力电缆交接试验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但其无法检出潜伏性缺陷,而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测试作为一种检测潜伏缺陷有效手段在变频串联谐振条件下又面临强干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变频串联谐振下的电...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是电力电缆交接试验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但其无法检出潜伏性缺陷,而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测试作为一种检测潜伏缺陷有效手段在变频串联谐振条件下又面临强干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变频串联谐振下的电缆局部放电脉冲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二阶包络线进行脉冲提取,并采取阈值策略剔除部分干扰;然后对脉冲频域及时域波形特征量进行提取,并利用基于改进的密度峰值快速搜索与聚类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CFSFDP)对其进行自适应聚类及离散噪声剔除,从而实现局放脉冲与干扰信号的分离;最后将聚类结果返回至时域单波及局放相位分布(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 PRPD)谱图,进一步判别局放信号簇。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变频电源强干扰下实现局放信号的分离与检出,为实现电力电缆谐振耐压与局放同步测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谐振 局部放电 电力电缆 干扰 脉冲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