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诱导条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陆长青 王勇 王凡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诱导 软骨细胞 定向 多向分化潜能 骨髓基质细胞 成纤维细胞 cell 静脉注射 炎症细胞 可塑性 不溶性 实验室 造血 染料 动物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本斯 王凡 +2 位作者 邓力 羊惠君 李瑞祥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方法 ,分析其部分表型特点。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传代扩增 ,测定生长曲线 ,形态学观察 ,免疫细胞化学及图像分析测...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方法 ,分析其部分表型特点。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传代扩增 ,测定生长曲线 ,形态学观察 ,免疫细胞化学及图像分析测定细胞表面抗原和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SCs属骨髓中单个核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MSCs在含 10 %小牛血清的L DMEM中生长性状相对稳定 ,1、 3、 5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一致 ,增殖速度快。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 ,均一表达CD4 4、CD5 4、纤维粘连蛋白 (Fibronectin ,FN)、Ⅰ型胶原 (CollagenⅠ )。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MSCs的方法 ,MSCs稳定表达CD4 4、CD5 4、FN、Collagan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纯化 表型
下载PDF
自体血与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邓世山 王松 +2 位作者 张本斯 王中亮 周德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为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治疗等的研究提供有效可靠的疾病动物模型及相关指标。方法本研究在大鼠尾状核分别注入自体血 5 0 μl和胶原酶 0 .3units,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的脑出血模型。 结果通过两种方法建立的大鼠脑出血模型在神经学功... 目的 为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治疗等的研究提供有效可靠的疾病动物模型及相关指标。方法本研究在大鼠尾状核分别注入自体血 5 0 μl和胶原酶 0 .3units,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的脑出血模型。 结果通过两种方法建立的大鼠脑出血模型在神经学功能、组织病理学变化、血肿体积大小、血肿产生的机制、水肿带体积大小、血肿吸收情况以及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由于两种方法建立的脑出血模型各种指标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自体血 胶原酶 脑出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淫羊藿对家兔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道德 王凡 +2 位作者 李健 李宁 叶纯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淫羊藿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制作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淫羊藿煎液口服,对照组给自来水,通过X光片及组织形态学观察两组骨折愈合的差异,并作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淫羊... 目的 探讨淫羊藿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制作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淫羊藿煎液口服,对照组给自来水,通过X光片及组织形态学观察两组骨折愈合的差异,并作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淫羊藿实验组的骨痂生长、骨质重建、髓腔再通均早于对照组;骨折后24天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显色实验组均明显深于对照组,骨折后34天TGF—β1实验组显色更深,而VEGF两组显色无明显差异,骨折后42天,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显色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淫羊藿通过促进VEGF及TGF—β1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的再生、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破骨细胞的数量与活性,从而最终促进了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家兔 骨折愈合 实验 X光片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表型和功能特点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本斯 王凡 +4 位作者 邓力 顿爱社 董立华 李健 羊惠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8-741,共4页
目的 建立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方法 ,探讨其表型和功能特点。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 MSCs,传代扩增 ,测定生长曲线 ,通过形态学观察 ,细胞化学... 目的 建立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方法 ,探讨其表型和功能特点。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 MSCs,传代扩增 ,测定生长曲线 ,通过形态学观察 ,细胞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大鼠骨髓 MSCs的表型和功能特点。结果  MSCs属骨髓中单个核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骨髓 MSCs,在含 10 %小牛血清的 L - DMEM中 ,1、3、5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同 ,增殖快 ,每传代一次细胞约增加 2 .2倍。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 ,表达CD4 4、CD54、纤维粘连蛋白 (fibronectin,FN )、 型胶原 (collagen I)。加入地塞米松 (Dex 10 - 8m ol/ L )、β-甘油磷酸钠(β- GP10 mm ol/ L)、抗坏血酸 (AA5 0 μg/ ml)可诱导 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 P)活性增高 ,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点 ,建立了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下载PDF
VEGF-C和VEGFR-3在喉鳞状细胞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中亮 陈尧 +3 位作者 梁传余 周斌 李瑞祥 张林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64-66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VEGFR 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喉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 ,对 3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正常喉黏膜组织、喉癌组织及颈...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VEGFR 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喉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 ,对 3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正常喉黏膜组织、喉癌组织及颈淋巴结组织中的VEGF C、VEGFR 3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VEGF C、VEGFR 3在喉癌组织、颈淋巴结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在喉癌组织中 ,VEGF C、VEGFR 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级有关 (均P <0 .0 5 ) ,与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T分期无关 (均P >0 .0 5 )。结论 :VEGF C、VEGFR 3联合检测可望作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喉肿瘤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黄芪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董立华 王勇 +1 位作者 陆长青 王凡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7-420,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黄芪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从大鼠骨髓中分离有核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分离纯化,传代扩增。采用含黄芪的无血清L-DMEM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观察细...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黄芪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从大鼠骨髓中分离有核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分离纯化,传代扩增。采用含黄芪的无血清L-DMEM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分化细胞中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用RT-PCR方法半定量分析相关基因neurogenin-1(Ngn-1)和Wnt-1基因在诱导过程中的表达。结果经传代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纤维细胞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经黄芪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nestin、NSE和GFAP表达阳性,分化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样细胞。Ngn-1和Wnt-1基因在黄芪诱导后明显上调。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体外分离、培养,并在黄芪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Ngn-1和Wnt-1基因在其分化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黄芪 诱导分化
下载PDF
会厌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加林 王力红 +3 位作者 项涛 刘世喜 梁传余 羊惠君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36-9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汉族成人尸体会厌滋养血管的显微解剖观察,为喉移植、修复、重建以及会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头颈部正常、身体无明显畸形和外伤的成年尸体30具(男27具,女3具... 目的通过对中国汉族成人尸体会厌滋养血管的显微解剖观察,为喉移植、修复、重建以及会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头颈部正常、身体无明显畸形和外伤的成年尸体30具(男27具,女3具),常规颈部解剖下从舌骨至气管2~4环取下喉。在体式解剖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喉上动脉及其分支的分布、走行及形态,并将喉上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附近分出的一支分布、走行于会厌的动脉命名为“会厌动脉”。结果30具(60侧)尸体中会厌动脉均起源于喉上动脉。喉上动脉分支处外径平均(^-x±s,以下同)为(1.06±0.16)mm,会厌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79±0.13)mm。男性喉上动脉分支处外径平均为(1.09±0.12)mm,男性会厌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81±0.11)mm。会厌动脉起始处到甲状软骨上角的垂直距离(27.16±3.85)mm。会厌动脉向上行于会厌前间隙的黏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内,于会厌谷或杓会厌皱襞附近形成会厌动脉袢,再发出2~5个分支。动脉袢位于甲状舌骨膜处或会厌谷黏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中,呈“M”、“N”、“Ω”“U”等形状。60侧中仅1侧在甲状舌骨膜外侧发出会厌动脉袢。结论会厌动脉袢是手术中会厌动脉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在使用会厌瓣作为喉功能重建时应注意避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厌 颈动脉 解剖学 局部
原文传递
兔心肌梗塞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及其在MRI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江民 李瑞祥 +5 位作者 羊惠君 孔古雅 靳升荣 李爱冬 李肖 张日见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0-644,共5页
目的 对兔心肌缺血的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并探讨其在 MRI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和同时低位结扎 L AD及左冠状动脉旋支 (L Cx)建立兔心肌梗塞模型 ,并在术后行 MRI检查 ,对取材后心肌标... 目的 对兔心肌缺血的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并探讨其在 MRI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和同时低位结扎 L AD及左冠状动脉旋支 (L Cx)建立兔心肌梗塞模型 ,并在术后行 MRI检查 ,对取材后心肌标本行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及病理检查。结果  1L AD组 2 0 % (5 / 2 5 )发生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L AD +L Cx组无一例发生室颤死亡。 2 L AD组 EKG改变明显者占 5 6 % (14 / 2 5 ) ,其中 2 1.4 3% (3/14 )在即刻就有 EKG明显改变 ,并在 30分钟后恢复正常 ;EKG改变不明显者占 4 4 % (11/ 2 5 ) ;L AD +L Cx组 10 0 %有 EKG明显改变 ,且 30分钟后亦无明显恢复。 3L AD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小 ,并均限于左室前壁 ,室间隔前部损害 ;而 L AD+L Cx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且累及左室前壁及侧壁 ,无一例有室间隔前部损害。4 L AD组中有 30 % (6 / 2 0 )不能显示小灶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 ,16 .6 7% (3/ 18)无法分辨早期小梗塞灶的 MRI信号变化 ;而 L AD+L Cx组均能显示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及梗塞灶早期的 MRI信号变化。结论 低位结扎兔心 L AD+L Cx,手术死亡率低 ,EKG改变明显 ,梗塞面积较大 ,是 MRI研究中一种较理想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心肌梗塞 MRI
下载PDF
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坤龙 朱磊 方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总结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耻骨联合分离的研究文献,从解剖基础、生物力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耻骨联合分离治疗方法较多,旨在重建骨盆前环的稳定性。外固定支架常用于创伤急救时的... 目的总结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耻骨联合分离的研究文献,从解剖基础、生物力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耻骨联合分离治疗方法较多,旨在重建骨盆前环的稳定性。外固定支架常用于创伤急救时的临时固定;钢丝张力带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差;单枚重建钢板固定存在钢板、螺钉易松动、断裂的问题;箱式钢板固定可增加骨盆前环稳定性,但手术创伤大;锁定钢板近年来逐渐用于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尤其是伴骨质疏松骨折,但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经皮空心螺钉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良好选择。结论耻骨联合分离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微创治疗是发展趋势。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但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及解剖学通道的研究仍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联合分离 外固定架 钢板 空心螺钉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段建钢 项涛 +1 位作者 陈红 刘鸣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从胎鼠大脑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的作用。方法1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加血清诱导其分化。2在NSCs培养基和DMEM/F12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1,观察...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从胎鼠大脑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的作用。方法1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加血清诱导其分化。2在NSCs培养基和DMEM/F12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1,观察GM1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1与不含GM1的NSCs培养基相比,在NSCs培养基中加入低浓度的GM1,NSCs的生长无明显改变,随着GM1浓度的增加,NSCs克隆球体积逐渐减小,细胞逐渐死亡;2在DMEM/F12培养基中单独加GM1而不加血清,NSCs克隆球均未见继续生长,也未见分化,而是迅速的死亡。结论在NSCs培养基中,低浓度(12.5μg/mL)GM1对N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较高浓度的GM1对NSC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GM1不能诱导NSCs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增殖 分化 GM1
下载PDF
含淫羊藿血清对SD大鼠骨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健 叶纯 +1 位作者 刘道德 王凡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含淫羊藿血清对SD大鼠骨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含淫羊藿血清,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含药血清大鼠体外骨培养系统是否建立成功。改良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反映成骨情况。结果 含药血清SD... 目的 探讨含淫羊藿血清对SD大鼠骨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含淫羊藿血清,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含药血清大鼠体外骨培养系统是否建立成功。改良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反映成骨情况。结果 含药血清SD大鼠体外骨培养系统组股骨的长度及总面积、骨干长度及面积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传统用小牛血清的体外骨培养系统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含淫羊藿血清体外培养组培养的骨器官处于持续生长状态。结论 含淫羊藿血清对体外培养的骨器官有促进其成骨发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药血清 淫羊藿 SD大鼠 骨生长发育 中药 药理学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FASN和A-FAB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兰 赵玉华 +2 位作者 王晓东 蒋素芳 李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N)与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和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FASN与A-FABP的相关性及其与癌细胞侵袭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F...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N)与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和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FASN与A-FABP的相关性及其与癌细胞侵袭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FASN与A-FABP在58例IDC组织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根据阳性细胞数百分率及阳性沉淀物的显色程度计算阳性表达百分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SKBR3和MCF-7细胞的迁移侵袭性,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ASN与A-FABP细胞在SKBR3和MCF-7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FASN和A-FAB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12)和16.7%(1/6),58例IDC组织中FASN、A-FAB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42/58)、79.3%(46/58),FASN和A-FABP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ID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FASN和A-FABP在IDC有淋巴结转移、且肿瘤直径>2cm组织中阳性表达百分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cm组织中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IDC组中FASN与A-FABP表达具有相关性(r=0.797,P<0.001)。SKBR3细胞迁移率在划痕12、24h高于MCF-7细胞(P<0.05),FASN在SKBR3细胞中表达较MCF-7高。结论 FASN和A-FAB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且在IDC组织中FASN与A-FABP表达存在相关性。在乳腺癌细胞株中FASN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 肿瘤大小
原文传递
淫羊藿水提液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叶纯 刘道德 +2 位作者 李健 宋军 王凡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淫羊藿水提液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3月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组)、去势组(2组)和实验组(3组)。2组及3组均切除双侧卵巢,3组给予淫羊藿水提液灌胃处理;1组给予假手术处理。分别于手术后4周... 目的 探讨淫羊藿水提液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3月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组)、去势组(2组)和实验组(3组)。2组及3组均切除双侧卵巢,3组给予淫羊藿水提液灌胃处理;1组给予假手术处理。分别于手术后4周、12周,随机处死三组大鼠中各5只,取第五腰椎,脱钙后包埋切片。Van Gieson染色,图像分析骨小梁结构;HE染色,计数多核巨噬细胞/破骨样细胞。结果 去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周时出现骨小梁厚度下降,12周时骨小梁面积百分比下降明显,骨小梁分离度增加。实验组在骨小梁计量上与对照组相似,与去势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去势组多核巨噬细胞/破骨样细胞计数多于正常对照组及实验组,有显著意义。结论 淫羊藿水提液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能有效地预防大鼠卵巢切除后所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水提液 大鼠 骨质疏松症 实验 卵巢切除 中医
下载PDF
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本斯 王凡 +2 位作者 王松 杨开明 邓世山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2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损伤的风险 ,并分析损伤后感觉缺失情况。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 5 0侧常规防腐固定成年尸体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及其分支作解剖 ,观测和绘图。结果  2 4 % (12侧 )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 目的 探讨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损伤的风险 ,并分析损伤后感觉缺失情况。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 5 0侧常规防腐固定成年尸体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及其分支作解剖 ,观测和绘图。结果  2 4 % (12侧 )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浅出点在外踝前缘水平 ,10 % (5侧 )的腓肠神经横切过外踝尖 ,78% (39侧 )的标本可识别来自这两条神经的踝支 (其中 2 8%同时具有两个来源 ) ,腓肠神经管理 38% (19侧 )标本的足及足趾的外侧半。结论 外踝术中很容易损伤来自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踝支 (可能性为 78% ) ,损伤神经主干的风险较小 ,但有 2 4 %的可能损伤在外踝前缘浅出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 ,10 %的可能损伤外踝尖处的腓肠神经 ,而且损伤后感觉缺失范围差异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术 腓肠神经 腓浅神经 应用解剖
下载PDF
MMPs及TIMPs在ACC-M、ACC-2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卢友光 丁林灿 +4 位作者 周鸿鹰 邓世山 王启明 熊若虹 羊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裸鼠移植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表达。方法:采用ACC-M、ACC-2细胞株,建... 目的:探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裸鼠移植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表达。方法:采用ACC-M、ACC-2细胞株,建立ACC-M、ACC-2细胞株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2组模型中,每组随机取3只裸鼠,用半定量RT-PCR分析移植瘤中MMP-2、MMP-7、MMP-9、TIMP-1、TIMP-2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个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MMP-2、MMP-7、MMP-9、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测并记录其积分光密度值。所有检测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均数t检验处理。结果: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MMP-2、MMP-7、MMP-9、TIMP-1的表达为ACC-M显著高于ACC-2(P<0.05);TIMP-2在2个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7、MMP-9、TIMP-1的表达差异可能与ACC-M、ACC-2转移能力的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estin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晓松 周德明 周东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Nestin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h后不同再灌注时间段(6h、12h、24h、72h、7d、14d)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stin的表达。结果脑...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Nestin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h后不同再灌注时间段(6h、12h、24h、72h、7d、14d)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stin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6h,Nestin+表达即有增加,至3d时Nestin+表达显著增强,Brdu+/Nestin+细胞也已明显可见,至7d时Nestin+表达、Brdu+/Nestin+细胞数目均达顶峰,至再灌注14dNestin+表达及Brdu+/Nestin+细胞数目均已明显回落。结论脑缺血可引发大鼠Nestin的表达上调,并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蛋白 5-溴脱氧尿苷 缺血再灌注 增殖 大鼠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张本斯 陈红 +2 位作者 王松 邓世山 王凡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方法 ,为MSCs的进一步诱导分化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筛选合适培养基及适宜血清含量 ,传...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方法 ,为MSCs的进一步诱导分化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筛选合适培养基及适宜血清含量 ,传代扩增 ,测定生长曲线和贴壁率 ,形态学观察 ,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膜抗原和细胞基质蛋白属性。结果MSCs属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MSCs在含 10 %小牛血清的L DMEM培养液中生长性状相对稳定 ,1、3、5代细胞生长曲线、贴壁率基本相同 ,增殖速度快 ,群体倍增时间约为 3 4小时 ,贴壁存活率高 ,适应性强 ,传代后 12小时贴壁率达 89%。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 ,表达CD44、CD5 4、纤维粘连蛋白 (Fibronectin ,FN)、Ⅰ型胶原 (CollagenI)。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在含 10 %小牛血清的L DMEM培养液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下载PDF
2-脱氧葡萄糖对乳腺癌MCF7/ErbB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越 贺丽 +3 位作者 李华 陈璟若 徐硕 赵玉华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1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探讨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对乳腺癌MCF7/ErbB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2-DG(0,0.5,1,2,4,8,16,32mM)处理MCF7/ErbB2细胞48h后,用MTS试剂盒测定细胞的增殖;用Transwel... 目的探讨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对乳腺癌MCF7/ErbB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2-DG(0,0.5,1,2,4,8,16,32mM)处理MCF7/ErbB2细胞48h后,用MTS试剂盒测定细胞的增殖;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2-DG(0,0.5,1,2mM)对MCF7/ErbB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不同浓度2-DG(0,0.5,1,2mM)处理MCF7/ErbB2细胞48h后,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和乳酸浓度,并计算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用1mM 2-DG处理MCF7/ErbB2细胞0、4、8、12、24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己糖激酶II(hexokinase II,HKI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2-DG未处理组比较,2-DG(0.5~32mM)能抑制MCF7/ErbB2细胞的增殖;2-DG(0.5,1,2mM)能显著抑制MCF7/ErbB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1),同时显著降低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P<0.001),而且上述抑制作用均表现出对2-DG剂量的依赖性;1mM 2-DG显著下调MCF7/ErbB2细胞中HKII的蛋白水平。结论 2-DG通过下调HKII蛋白表达降低糖酵解水平,从而抑制乳腺癌MCF7/ErbB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葡萄糖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糖酵解
下载PDF
干扰乳酸脱氢酶A表达对ErbB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贺丽 李梦龙 +3 位作者 申越 马雪娇 余蓉 赵玉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干扰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高表达乳腺癌SK-BR-3和MDA-MB-45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si LDHA转染(以转染scramble siRNA为阴性对照)SK-BR-3和MDA-MB-453细胞干扰LDHA的表... 目的探讨体外干扰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高表达乳腺癌SK-BR-3和MDA-MB-45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si LDHA转染(以转染scramble siRNA为阴性对照)SK-BR-3和MDA-MB-453细胞干扰LDH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DHA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细胞的LDH活性;采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和乳酸浓度,计算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 LDHA下调SK-BR-3和MDA-MB-453细胞LDHA的蛋白水平(P<0.01);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01);下调SK-BR-3细胞的LDH活性,减少两种细胞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LDHA表达通过降低糖酵解从而抑制ErbB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小干扰RNA 乳酸脱氢酶A 糖酵解 迁移与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