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 |
赵世林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05
|
|
2
|
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 |
蔡克信
杨红
马作珍莫
|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76
|
|
3
|
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 |
杨振之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2
|
|
4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 |
张博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07 |
131
|
|
5
|
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
罗志田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98
|
|
6
|
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
罗志田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1
|
|
7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 |
李玉臻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9
|
|
8
|
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
罗志田
|
《开放时代》
|
1999 |
85
|
|
9
|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
石硕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7
|
|
10
|
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
蔡云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5
|
|
11
|
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 |
罗志田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7
|
|
12
|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 |
冯汉骥
童恩正
|
《考古学报》
|
1973 |
63
|
|
13
|
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 |
罗志田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62
|
|
14
|
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 |
罗志田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9
|
|
15
|
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 |
罗志田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3
|
|
16
|
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 |
罗志田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7
|
|
17
|
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 |
孔令远
陈永清
|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6
|
|
18
|
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 |
罗志田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7
|
|
19
|
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评估与生计策略选择——以海螺沟景区为例 |
刘俊
张恒锦
金朦朦
李宁馨
|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6
|
|
20
|
白马社区旅游开发个案研究——兼论自然与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 |
连玉銮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