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的CHS-DRG分组效果,分析费用结构和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变异系数(CV)和方差减少量(RIV)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成都...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的CHS-DRG分组效果,分析费用结构和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变异系数(CV)和方差减少量(RIV)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成都市2所三甲医院的406例PLWHA患者CHS-DRG分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计算不同病例组的费用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各组医疗效率,以医疗效率较好的病例组为对照,通过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分析各病例组的费用结构;运用SPSS 17.0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PLWHA共分为5个CHS-DRG病例组,各病例组住院费用CV均<1,组间RIV<0.4;除YC13组外,其余病例组费用消耗指数均>1;各病例组药品费所占比重较高,相较于YC13,YC11、YC15、YR11和YR29的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9.42%、11.82%、11.54%和7.23%;影响PLWHA费用异常的因素为其它诊断个数、手术个数和住院时间倍率。结论需继续优化成都地区PLWHA患者CHS-DRG分组方案的本土适用性,调整YC11等药品费比重较高病例组费用结构,细化PLWHA患者DRG分组并根据异常费用影响因素加强绩效考核,降低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不同时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成年期增重与肥胖相关乳腺癌风险标志物的关联,为乳腺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西南社区女性乳腺癌筛查随访队列,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序贯抽样从中抽取符合条...目的探讨中国女性不同时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成年期增重与肥胖相关乳腺癌风险标志物的关联,为乳腺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西南社区女性乳腺癌筛查随访队列,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序贯抽样从中抽取符合条件的筛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危险因素信息,测定身高、体质量及血浆标志物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分析成年早期(20岁)、成年后期BMI及成年期增重与标志物的关联。标志物浓度均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纳入模型。结果442名对象的平均年龄49(45,54)岁,平均成年早期、后期BMI为21.47(19.56,23.11)kg/m^(2)、24.10(22.59,25.97)kg/m^(2),平均成年期增重6.60(2.00,11.00)kg。成年后期BMI与脂联素水平呈负向相关(β=-0.026,95%CI:-0.045~-0.008,P=0.006),与C反应蛋白(β=0.095,95%CI:0.054~0.137,P<0.001)及瘦素受体水平(β=0.090,95%CI:0.063~0.117,P<0.001)呈正向相关,暂未发现与抵抗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关联。成年早期BMI仅与成年后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负向相关(β=-0.039,95%CI:-0.068~-0.010,P=0.009)。进一步分析自20岁以来的成年期增重情况发现,成年期年均增重与脂联素水平存在负向关联,与其他4种标志物水平存在正向关联。此外,成年期增重>5.00 kg组的脂联素水平较体质量稳定组更低(β=-0.185,95%CI:-0.320~-0.049,P=0.00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β=0.389,95%CI:0.183~0.594,P<0.001)及瘦素受体(β=0.245,95%CI:0.048~0.442,P=0.015)水平更高。结论成年期增重与肥胖相关乳腺癌风险标志物的变化密切相关,女性应在整个成年期保持体质量稳定,且最好增重不超过5.00 kg。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的CHS-DRG分组效果,分析费用结构和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变异系数(CV)和方差减少量(RIV)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成都市2所三甲医院的406例PLWHA患者CHS-DRG分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计算不同病例组的费用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各组医疗效率,以医疗效率较好的病例组为对照,通过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分析各病例组的费用结构;运用SPSS 17.0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PLWHA共分为5个CHS-DRG病例组,各病例组住院费用CV均<1,组间RIV<0.4;除YC13组外,其余病例组费用消耗指数均>1;各病例组药品费所占比重较高,相较于YC13,YC11、YC15、YR11和YR29的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9.42%、11.82%、11.54%和7.23%;影响PLWHA费用异常的因素为其它诊断个数、手术个数和住院时间倍率。结论需继续优化成都地区PLWHA患者CHS-DRG分组方案的本土适用性,调整YC11等药品费比重较高病例组费用结构,细化PLWHA患者DRG分组并根据异常费用影响因素加强绩效考核,降低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
文摘目的探讨中国女性不同时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成年期增重与肥胖相关乳腺癌风险标志物的关联,为乳腺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西南社区女性乳腺癌筛查随访队列,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序贯抽样从中抽取符合条件的筛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危险因素信息,测定身高、体质量及血浆标志物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分析成年早期(20岁)、成年后期BMI及成年期增重与标志物的关联。标志物浓度均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纳入模型。结果442名对象的平均年龄49(45,54)岁,平均成年早期、后期BMI为21.47(19.56,23.11)kg/m^(2)、24.10(22.59,25.97)kg/m^(2),平均成年期增重6.60(2.00,11.00)kg。成年后期BMI与脂联素水平呈负向相关(β=-0.026,95%CI:-0.045~-0.008,P=0.006),与C反应蛋白(β=0.095,95%CI:0.054~0.137,P<0.001)及瘦素受体水平(β=0.090,95%CI:0.063~0.117,P<0.001)呈正向相关,暂未发现与抵抗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关联。成年早期BMI仅与成年后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负向相关(β=-0.039,95%CI:-0.068~-0.010,P=0.009)。进一步分析自20岁以来的成年期增重情况发现,成年期年均增重与脂联素水平存在负向关联,与其他4种标志物水平存在正向关联。此外,成年期增重>5.00 kg组的脂联素水平较体质量稳定组更低(β=-0.185,95%CI:-0.320~-0.049,P=0.00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β=0.389,95%CI:0.183~0.594,P<0.001)及瘦素受体(β=0.245,95%CI:0.048~0.442,P=0.015)水平更高。结论成年期增重与肥胖相关乳腺癌风险标志物的变化密切相关,女性应在整个成年期保持体质量稳定,且最好增重不超过5.00 kg。
文摘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儿童及青少年的新发焦虑症状,分析影响该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依托成都儿童正向成长(Chengdu Positive Child Development,CPCD)队列,纳入成都市5所中小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共5566例,分别建立儿童和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纵向研究队列并开展2轮调查。第一轮调查(基线调查)的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月,通过促进儿童青少年正面成长研究学生调查问卷收集队列成员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第二轮调查(随访调查)的时间为2020年2—7月,补充收集队列成员的新冠病毒感染史,以及饮食、学习、社交和娱乐活动是否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等信息。利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新发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CARED评估结果显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成都儿童及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为13.47%;其中儿童新发焦虑症状纵向研究队列中的发病率为11.91%,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纵向研究队列中的发病率为14.25%。χ^(2)检验的结果显示,儿童新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在年龄、本人或家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饮食、学习和社交活动是否受到影响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在性别、年级、年龄、居住地区,以及饮食、学习、社交和娱乐活动是否受到影响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对儿童来说,6~8岁是其新发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而本人或家人感染过新冠病毒、学习活动受到影响是其危险因素(均P<0.05);对青少年来说,男性、居住在城镇、年级≤6是其新发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而学习活动受到影响是其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儿童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