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持续性系统性炎症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雪莲 胡旭 +2 位作者 钟萍 黄成亮 范贤明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542,共7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是否存在持续性系统性炎症(PSI),找出影响P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5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和70例无吸烟史健康体检者。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8和激活素A的浓... 目的分析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是否存在持续性系统性炎症(PSI),找出影响P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5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和70例无吸烟史健康体检者。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8和激活素A的浓度,同时对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和一般资料的收集,并对受试者于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将健康非吸烟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值定义为临界值,即正常上限值,大于该值即为异常。慢阻肺患者每次血清中如都有2个及2个以上的炎症因子的浓度升高(超过临界值)则说明存在PSI。在慢阻肺患者中按有0个、1个、2个及2个以上的炎症因子浓度升高分成3个组。在基线(初次招募时)、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4个时间点上,持续为2个及2个以上炎症因子浓度升高的慢阻肺患者定义为PSI亚组,持续为0个炎症因子浓度升高的慢阻肺患者定义为非系统性炎症亚组。结果经过2年的随访,22例慢阻肺患者(14.7%)存在PSI,60例慢阻肺患者(40.0%)没有表现出有任何一个炎症因子浓度升高。PSI亚组的体重指数(BMI)更高,吸烟指数更高,纳入前1年的急性加重次数更多,随访2年期间存在持续急性加重高风险的人数更多,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评分总分更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降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降低(均P<0.05)。较高的BMI和存在持续急性加重高风险为影响PS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1486、28.960,均P<0.05),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本地区部分慢阻肺患者存在PSI,这部分患者可能构成一种新的慢阻肺表型——全身炎症表型。较高的BMI和存在持续急性加重高风险为影响PSI的危险因素,针对这类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预防急性加重以及适当的体重控制可能是更好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持续性系统性炎症 急性加重 体重指数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与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李 杨烈 +1 位作者 杨柳 贺玉华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3例,按术式分组,其中30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A组,33例行腹腔镜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3例,按术式分组,其中30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A组,33例行腹腔镜下双吻合器术直肠前切除术患者为B组。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排便能力、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以(x±s)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累积生存率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排便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较B组短(P<0.05);术后6个月时排便优良率显著优于B组(χ2=4.237,P=0.039),住院费用显著低于B组(t=8.290,P=0.000);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69)。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或行双吻合器术直肠前切除术,在并发症、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排除能力改善更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改良直肠癌根治术
原文传递
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
3
作者 刘普 卓红平 陶光举 《肝脏》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于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按穿刺病理结果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于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按穿刺病理结果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测量T1WI及增强扫描肝胆期图像肝右前叶、右后叶、左叶、尾状叶及右侧竖脊肌的平均信号值,计算肝实质在肝胆期的相对强化程度。分析肝实质相对强化程度(RE)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55例,女47例,平均年龄35岁。根据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S0期21例,S1期18例,S2期29例,S3期20例,S4期14例。乙型肝炎患者S0、S1、S2、S3及S4期肝纤维化肝胆期RE分别为(86.2±9.7)%、(74.1±12.6)%、(70.9±10.7)%、(62.5±13.4)%及(45.6±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期RE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ROC曲线的结果显示AUC为86%,最佳截断值为55.4%,敏感性为67.8%,特异性为91.1%。在明显肝纤维化患者中,肝胆期RE为(52.7±6.1)%,低于不明显肝纤维化患者的RE(78.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Gd-EOB-DTPA增强MRI上肝实质在肝胆期的相对强化程度越低。因此,Gd-EOB-DTPA增强MRI有助于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影响因素及与血清sHLA-G、ACA水平关系
4
作者 凌艳娟 王芳 +1 位作者 涂春燕 邹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83-1887,共5页
目的:探索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保胎结局分为保胎失败组与保胎成功组... 目的:探索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保胎结局分为保胎失败组与保胎成功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sHLA-G、ACA水平,经单因素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因素及与血清sHLA-G、ACA水平关系。结果:两组年龄、既往流产史、合并阴道炎、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等方面有差异;保胎失败组sHLA-G(7.43±1.20 U/ml)水平低于保胎成功组(50.14±4.56 U/ml),ACA阳性率(74.1%)高于保胎成功组(20.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既往流产史、合并阴道炎、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sHLA-G水平低、ACA阳性率高均是影响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重要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年龄、既往流产史、合并阴道炎、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与血清sHLA-G水平呈负相关,与ACA阳性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可能与高龄、既往流产史、合并阴道炎、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sHLA-G水平及ACA阳性率有关,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密切关注,并通过监测sHLA-G水平及ACA阳性率的变化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以确保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保胎结局 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 抗心磷脂抗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部位样本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旭辉 林胜 +3 位作者 王华国 刁雪 付英 郭琴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85-689,共5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流行,患者感染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不一,甚至呈现为无症状感染状态,这给整个疫情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COVID-19诊断的主要手段,在抗击疫情...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流行,患者感染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不一,甚至呈现为无症状感染状态,这给整个疫情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COVID-19诊断的主要手段,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关注。本文报告一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但粪便及肛拭子核酸检查持续阳性的COVID-19病例。患者为武汉某大学在校学生,在校期间即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放假回家,因病情加重而就诊入院,根据病情发展和诊疗需要,该患者进行了多次核酸检测,在症状明显好转,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后,其痰液、肛拭子及粪便样本的核酸检测仍持续阳性,由此,讨论多部位样本核酸检测对COVID-19诊疗的临床意义,并探讨疫情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原文传递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潇 李盈 +1 位作者 阳志慧 晋舒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组在对...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复方甘草酸苷,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纯音听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突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因子表达,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复方甘草酸苷 血液流变学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9次核酸检测终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旭辉 郭琴 +3 位作者 林胜 刁雪 付英 王华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20-1122,共3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严峻,并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构成巨大挑战,快速准确的诊断COVID-19对疫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COVID-19患者的调查和确诊过程,以对COVID-19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严峻,并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构成巨大挑战,快速准确的诊断COVID-19对疫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COVID-19患者的调查和确诊过程,以对COVID-19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患者为赴渝务工于2020年1月23日返乡人员,在渝期间,其同工地的一同事确诊为COVID-19,之后该工地接连有另外8位同事被确诊。患者返乡后2月2日被当地疫情防控单位采取医学隔离。患者于隔离后不久出现咳嗽,阵发性,干咳为主,偶可咳出黄色痰液等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遂被当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疗单位收治,后经市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专家组远程视频会诊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患者先后经历9次核酸检测,在前8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情况下,于第9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月21日最终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假阴性
原文传递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孙诗黠 何文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141-1143,共3页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水肿风团反复发作,超过6 w即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CU)[1]。CU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与可诱导性荨麻疹,其中CSU最为常见,约占到CU的90%以上。目前CSU的发病...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水肿风团反复发作,超过6 w即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CU)[1]。CU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与可诱导性荨麻疹,其中CSU最为常见,约占到CU的90%以上。目前CSU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荨麻疹 发病机制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反应递质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朱建军 张远军 +1 位作者 朱建华 张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反应递质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4例,依据随机对照试验(单盲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反应递质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4例,依据随机对照试验(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疗效,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炎性反应递质及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 86%)高于对照组(69.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咯痰、喘息、咳嗽、哮鸣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炎性反应递质和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可治注射液 布地奈德气雾剂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疗效 症状体征评分 炎性反应递质 肺功能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栓塞程度和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马青松 张静 +2 位作者 罗露露 李静 周小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9期1731-1734,1757,共5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栓塞程度和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CTPA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的APE患者100例记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高危组(57例)...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栓塞程度和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CTPA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的APE患者100例记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高危组(57例)和非高危组(43例),同时根据观察组患者肺栓塞部位及预后将患者分为中心肺栓塞死亡组(8例)、中心肺栓塞存活组(38例)、周围肺栓塞组(54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CTPA检查的无肺栓塞患者50例记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的右心功能参数[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MSA)、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MSA)以及二者的比值(RV:LV)],计算APE患者的CT肺动脉阻塞指数,并分析APE患者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与右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RVMSA、RV:L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的CT肺动脉阻塞指数、RVMSA、RV:LV均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5)。中心肺栓塞死亡组的CT肺动脉阻塞指数、RVMSA、RV:LV均明显高于中心肺栓塞存活组和周围肺栓塞组,中心肺栓塞存活组的CT肺动脉阻塞指数、RVMSA、RV:LV均明显高于周围肺栓塞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PE患者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与RVMSA、RV:LV均呈正相关(P<0.05),与LVMSA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CTPA检查可有效评估APE患者的栓塞程度和右心功能,且栓塞程度与右心功能存在相关性,CTPA检查有助于APE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急性肺栓塞 栓塞程度 右心功能 评估价值
原文传递
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部分肩袖损伤的修复: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岩 张皓序 +3 位作者 刘付龙 周梅 何成奇 何红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7-492,共6页
背景:对于分型为部分肩袖损伤的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具有极大的潜力。目的:总结目前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部分肩袖损伤的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以"PRP,platelet-rich plasma,p... 背景:对于分型为部分肩袖损伤的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具有极大的潜力。目的:总结目前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部分肩袖损伤的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以"PRP,platelet-rich plasma,partial RCT,partial rotator cuff tear"为关键词,检索了2008年至2018年PubMed、MedLine、Springerlink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初检得到文章74篇,筛选后对其中12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目前,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部分肩袖损伤的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均较少。在完全撕裂的肩袖损伤的关节镜手术中及术后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的临床试验较多,但绝大多数临床试验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②一些文献显示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较注射激素在对于肩袖损伤的临床试验中有更好的结果,其对于部分肩袖损伤的修复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③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方法多种多样,是否精确注射至损伤部位同样重要,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部分肩袖损伤修复其使用方法及效果有待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肩袖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脂肪组织衍生细胞 超声引导 组织构建 肩关节 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肠黏膜损伤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唐光群 万娟 +1 位作者 钟晓梅 张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4期2665-2668,共4页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肠炎肠黏膜损伤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86例,采用随...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肠炎肠黏膜损伤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86例,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工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工干扰素α1b+无乳糖饮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心肌酶谱检测指标及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以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3%vs. 85. 7%)(P <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3. 43±3. 62 U/L vs. 39. 61±5. 63 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130. 27±32. 46 U/L vs. 167. 07±31. 35 U/L)、乳酸脱氢酶(LDH)(210. 43±19. 91U/L vs. 232. 53±20. 6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 74±2. 46 U/L vs. 21. 13±3. 00 U/L)以及肌酸激酶(CK)(110. 51±12. 24 U/L vs. 156. 82±16. 51 U/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GEs(165. 43±21. 52 ng/L vs. 243. 64±35. 23 ng/L)、EXT(0. 37±0. 06 EU/ml vs. 0. 77±0. 15 EU/ml)、DAO(0. 62±0. 21 U/L vs. 1. 33±0. 65 U/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临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RV感染性肠炎进行治疗能对心肌起到明显保护作用,有效改善肠黏膜损伤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无乳糖 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 肠黏膜损伤 心肌酶谱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用于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敏 邓晓冬 +1 位作者 张子雨 谢国凤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分析医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干预,比较管理前(即计划阶段,P)与管理中(即执行阶段,D)抗菌药物的使用量、金额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结果与计划...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分析医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干预,比较管理前(即计划阶段,P)与管理中(即执行阶段,D)抗菌药物的使用量、金额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结果与计划阶段相比,执行阶段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渐合理,抗菌药物滥用情况得到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及抗菌药物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均达到了原卫计委规定的标准;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升高(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效果较好,可改善合理用药状况,提高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抗菌药物 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黎俊 李莉 林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PHPT患者均行^(99)mTc-MIBI双时像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PHPT患者均行^(99)mTc-MIBI双时像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20例PHPT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为PHPT(28个病灶),其中甲状旁腺腺瘤16例(21个病灶),甲状旁腺增生2例(5个病灶),异位甲状旁腺腺瘤1例(1个病灶),甲状旁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1例(1个病灶)。^(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敏感性分别为64.3%和85.7%,两种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是诊断PHPT的有效方法,其临床价值高于^(99)mTc-MIBI双时像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文雯 陈艳 +3 位作者 凌天金 郭海志 张天林 余能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4-746,766,共4页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予以20%甘露醇注射液每次250mL,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予以20%甘露醇注射液每次250mL,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每次20 mg,qd,静脉滴注+布美他尼注射液每次2 mg,qd,静脉注射。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42例/49例)和67.35%(33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OD分别为(64.71±8.19)和(59.65±8.52)k U·L^(-1),IL-6分别为(54.03±7.53)和(65.49±6.93)ng·L^(-1),TNF-α分别为(8.59±0.89)和(9.54±1.00)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和尿检异常,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电解质紊乱和尿检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布美他尼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脑水肿 安全性
原文传递
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及MR灌注成像对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黎俊 黄学伟 +2 位作者 杨林 罗鹏 陈皓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5期4940-4943,4895,共5页
目的:研究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CT及MR灌注成像对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其中A级32例为轻度肝硬化(记为A组),B级16例、C... 目的:研究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CT及MR灌注成像对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其中A级32例为轻度肝硬化(记为A组),B级16例、C级12例为中重度肝硬化(记为B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记为C组,对三组受试者分别进行DWI检查、CT及MR灌注成像,对比各组ADC值、肝脏动门脉灌注比率[SSr(ct)及SSr(m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ADC值整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的ADC值较C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SSr(ct)、SSr(mr)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Sr(ct)及SSr(mr)较A、C两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两组的SSr(ct)及SSr(m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SSr(ct)与SSr(mr)呈正相关(r=0.687,P=0.000)。结论:CT以及MR灌注成像均可较好地反映出肝硬化的病变程度,且二者较DWI成像的诊断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扩散加权成像 MR灌注成像 肝硬化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琴 刘兴德 万俊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0-664,共5页
目的:比较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为青少年近视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06/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6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在验光后给予常规框架眼镜治... 目的:比较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为青少年近视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06/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6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在验光后给予常规框架眼镜治疗,观察组53例则给予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LogMAR)、验光指标(等效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眼生物学参数(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结果:治疗1a后观察组裸眼视力(LogMAR)优于对照组(0.51±0.12 vs 0.73±0.15),等效球镜度数(-0.23±0.05 vs-5.32±1.35D)及柱镜度数均小于对照组(-1.53±0.22 vs-1.97±0.35DC)(P<0.001)。治疗1a后两组眼轴长度较治疗前增长且治疗后对照组眼轴更长(25.53±0.84 vs 25.95±0.83mm);治疗后观察组晶状体厚度较治疗前增加(3.39±0.19 vs 3.31±0.15mm)(P<0.05)。治疗1a后观察组调节幅度(14.29±1.37 vs 12.90±1.07D)、调节灵敏度(11.05±2.09 vs 7.59±1.82cpm)、总角膜上皮点染率(15.1%vs 1.9%)均较对照组更高,调节滞后量较对照组更低(0.55±0.11 vs 0.97±0.30D)(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3197.23±249.66 vs 3207.41±258.14cells/mm 2)、角膜内皮细胞面积(309.27±28.04 vs 312.62±24.95mm 2)、并发症发生率(5.7%vs 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可改善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视力,降低等效球镜度数及柱镜度数,并可改善调节相关参数且对角膜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青少年近视 疗效对比
下载PDF
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汝林 张惠玲 +2 位作者 周德伟 林志武 樊建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45-949,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NSCLC的... 目的探究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T分期、N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9.17%、90.83%、87.10%、88.33%,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89、0.792、0.787、0.776)。120例NSCLC患者中,98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57例患者接受肺楔形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41例患者接受全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接受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接受全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量少于接受全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全肺叶切除术的患者(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老年NSCLC术前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诊断均具有较高准确度,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患者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郝建强 谢飞 +4 位作者 刘欢 何森 叶勇强 刘红彬 薛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102例患者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5)进行1∶1配...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102例患者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5)进行1∶1配对选择同期行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未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102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影响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基础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直径≥5 mm(OR=2.106,95%CI:1.573~2.782)、部分栓塞(OR=1.830,95%CI:1.382~2.431)、多发颅内动脉瘤(OR=2.902,95%CI:2.117~3.328)、有吸烟史(OR=2.084,95%CI:1.625~2.813)、术前血小板计数<130×10^(9)/L(OR=2.254,95%CI:1.718~2.911)、肌酐高于正常范围(OR=2.790,95%CI:2.016~3.255)、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2.095,95%CI:1.647~2.811)为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受动脉瘤直径、栓塞程度、动脉瘤数量、吸烟史、术前血小板计数、肌酐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临床上可通过控制上述因素以降低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置入术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丁苯酚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MMP-9、NF-κ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文雯 陈艳 +2 位作者 凌天金 郭海志 张天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7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酚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及神经功能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尼莫地平... 目的:探讨丁苯酚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及神经功能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口服丁苯酚软胶囊,疗程均为3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MMP-9、NF-κB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2(93.99%)vs 37(82.2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MMP-9、NF-κ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1.51±14.76 vs 137.09±14.71;0.14±0.04vs0.24±0.05](P<0.05),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明显高于对照组[37.09±5.91 vs 33.54±6.74](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15.31±7.61 vs18.54±5.21](P<0.05),认知功能评分(MMSE)明显高于对照组[27.54±4.21vs23.72±5.75](P<0.05)。结论:丁苯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尼莫地平片单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和认知功能,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MMP-9、NF-κB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酚 尼莫地平 急性脑出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核转录因子KAPPA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