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患者脑MR血流灌注的图像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吕粟 黄晓琦 +8 位作者 孙学礼 邹可 邹翎 李东明 唐鹤菡 杨虹 张体江 李秀丽 龚启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法(ASL)探讨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的脑血流特征。方法选择本院年龄、性别配对的门诊1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37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42名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动敏感交互反转恢复序列(FAIR)进行灌注成像。影... 目的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法(ASL)探讨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的脑血流特征。方法选择本院年龄、性别配对的门诊1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37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42名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动敏感交互反转恢复序列(FAIR)进行灌注成像。影像处理是将标记和未标记影像相减,然后平均得到灌注加权影像。将3组灌注加权影像采用基于像素分析方法(voxel based analysis,VBA)进行分析,统计采用ANOVA方差分析,并将年龄作为参变量。结果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脑血流灌注变化的区域主要包括两个额叶-皮质通路,即灌注降低区域在左额叶和丘脑(边缘.丘脑.皮质通路),而灌注增加区域在双侧海马、右豆状核及左侧扣带回前部(边缘-纹状体-苍白球-丘脑通路)。相比之下,难治性患者灌注降低区域主要涉及两侧额叶区(边缘-丘脑-皮质通路),而无灌注增加的区域。结论该研究揭示了抑郁症患者脑异常灌注区域,并利用ASL技术发现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的灌注异常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抑郁症 灌流
原文传递
首发未治疗成人重型抑郁症患者皮层厚度的MRI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又瑾 陈丽舟 +5 位作者 张文静 孙怀强 邱丽华 孙学礼 吕粟 龚启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索首发未治疗成人重型抑郁症(MDD)患者皮层厚度是否存在异常及其与病程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间招募的37例MDD患者(患者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通过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 目的:探索首发未治疗成人重型抑郁症(MDD)患者皮层厚度是否存在异常及其与病程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间招募的37例MDD患者(患者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通过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SPGR)序列获得3D T1图像。应用FreeSurfer软件完成3D-SPGR图像皮层表面的建造,然后通过自动重建表面、转换、高分辨个体间校准步骤来测量整个皮层的厚度。最后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组皮层厚度进行比较,将患者组全脑皮层厚度与病程及临床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DD患者左侧前、中扣带回,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双侧顶上回,左侧颞极及右侧枕外叶皮层厚度增加(皮层厚度1.89~2.87 mm,皮层表面积34~384 mm^2,P〈0.05);未发现皮层厚度减少区域。此外,MDD患者皮层厚度与病程及临床评分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首发未治疗MDD患者皮层厚度改变的脑区主要位于前额叶-边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大脑皮质
原文传递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与自建模板及微分同胚图像融合方法对近期发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的脑结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黎磊 张华为 +9 位作者 胡新宇 索学玲 雷都 吴敏 李凌江 吕粟 李仕广 黄晓琦 贾志云 龚启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自建模板及微分同胚图像融合(VBM-DARTEL)算法,对比近期发病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和创伤暴露的健康对照(TEC)的脑灰质结构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的体积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自建模板及微分同胚图像融合(VBM-DARTEL)算法,对比近期发病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和创伤暴露的健康对照(TEC)的脑灰质结构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的体积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7-15个月的幸存儿童的高分辨率三维T1WI图像,PTSD患者28例、TEC 26例.采用Matlab 2012b工作平台下SPM8软件的VBM-DARTEL工具包进行图像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应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被试的灰质体积差异(P〈0.005,AlphaSim矫正),用SPSS分析差异脑区的体积与患者临床创伤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APS)评分及PTSD自评量表(PCL)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TEC比较,儿童PTSD患者左侧额下回、辅助运动区、楔前叶和双侧小脑半球灰质体积下降(核团大小分别为230、118、134、298、325个体素,P〈0.005).左侧楔前叶和辅助运动区灰质体积与CAP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2、0.410,P值均〈0.05),左侧辅助运动区灰质体积与PCL评分呈正相关(r=0.383,P=0.049).结论 近期发病儿童PTSD患者脑灰质结构改变以萎缩为主.双侧小脑的灰质萎缩可能是儿童PTSD患者与成人PTSD患者不同的脑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障碍 创伤后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发展综述 被引量:32
4
作者 高家红 雷皓 +5 位作者 陈群 杜一平 梁栋 卓彦 龚启勇 周欣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5-1295,共11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临床医学诊断和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影像学工具之一,具有无损无创、软组织对比度高、成像参数和对比度众多、图像信息丰富等特点.近年来,磁共振成像在仪器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临床医学诊断和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影像学工具之一,具有无损无创、软组织对比度高、成像参数和对比度众多、图像信息丰富等特点.近年来,磁共振成像在仪器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超高场强、超快速和超灵敏磁共振成像等一批尖端成像技术正在走向临床,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诊疗一体化等其他先进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应用研究方面,磁共振成像在肿瘤分子影像、脑功能成像、脑连接组研究等方面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介了磁共振成像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梳理了磁共振成像仪器技术、方法学和应用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我国磁共振成像研究的发展思路和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场强 压缩感知 人工智能 诊疗一体化 脑科学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MR脑结构成像技术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 被引量:27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 龚启勇 吕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不清,缺乏客观的指标用于诊断和预测。前期影像学研究揭示了一系列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客观生物学标记,让临床医师直观地观察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建立检查配置、工作流程...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不清,缺乏客观的指标用于诊断和预测。前期影像学研究揭示了一系列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客观生物学标记,让临床医师直观地观察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建立检查配置、工作流程的规范,制定对精神分裂症MR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的操作规范。本指南依据国内外从事精神分裂症MR脑影像检查的主要机构的数据和经验,对MR脑结构成像技术的具体流程给予详尽的指导,力争实现在精神放射影像领域里有规范化操作的标准可循,以提高精神放射影像学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用的水平,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的MRI检查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安全、有效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患者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尹圆圆 李飞 +2 位作者 龙镜亦 陈嵩 何姝姝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0-355,共6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目前,TMD患者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无...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目前,TMD患者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无伤害性的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性疾病的研究中。本文通过对TMD相关脑功能改变的任务态和静息态fMRI研究进行综述,从神经影像学的角度探讨TMD疼痛患者所存在的疼痛异常感知和调节的神经机制,并总结咬合板治疗对TMD患者脑部的影响,以期为TM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颍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疼痛 磁共振成像 大脑
原文传递
基于精神影像和人工智能的抑郁症客观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也婷 陈桃林 +6 位作者 何度 董再全 程勃超 王淞 汤万杰 况伟宏 龚启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9-899,共21页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上造成首要危害且病因和病理机制最为复杂的精神疾病之一,寻找抑郁症的客观生物学标志物一直是精神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点和难点,而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被认为是目前...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上造成首要危害且病因和病理机制最为复杂的精神疾病之一,寻找抑郁症的客观生物学标志物一直是精神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点和难点,而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中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进展的客观生物学标志物.然而,当前基于精神影像学的潜在抑郁症客观生物学标志物还未得到一致结论 .本文从精神影像学和以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角度,首次从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三大临床实践环节对抑郁症辅助诊疗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我们发现:a.具有诊断价值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楔前叶、扣带回、顶下缘角回、脑岛、丘脑以及海马等;b.具有预防价值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楔前叶、中央后回、背外侧前额叶、眶额叶、颞中回等;c.具有预测治疗反应价值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楔前叶、扣带回、顶下缘角回、额中回、枕中回、枕下回、舌回等.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多中心协作和数据变换提高样本量,同时将多元化的非影像学数据应用于数据挖掘,这将有利于提高人工智能模型的辅助分类能力,为探寻抑郁症的精神影像学客观生物学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证据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成像 精神影像学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生物学标志物
下载PDF
难治性抑郁症神经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彭薇 贾志云 龚启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4-798,共5页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其中约30%的患者对标准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明显缓解,这种情况被称为难治性抑郁症,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神经影像技术可无创探究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被逐渐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其中约30%的患者对标准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明显缓解,这种情况被称为难治性抑郁症,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神经影像技术可无创探究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被逐渐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并发现额叶-边缘系统重要脑区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异常。本文就难治性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难治性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思路及客观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额叶-边缘系统 脑结构 脑功能 脑代谢
原文传递
难治性抑郁症非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彭薇 龚启勇 贾志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0-542,546,共4页
抑郁症是负担最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抑郁症患病人数约为3.2亿,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自杀。抗抑郁药物能显著消除抑郁症状,从而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的首选方案;但其中仍有... 抑郁症是负担最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抑郁症患病人数约为3.2亿,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自杀。抗抑郁药物能显著消除抑郁症状,从而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的首选方案;但其中仍有约30%的患者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称为难治性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惊厥疗法 经颅磁刺激 深部脑刺激法 磁共振成像 综述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脑结构MR数据采集、质控和分析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 李飞 +3 位作者 孙怀强 幸浩洋 吕粟 龚启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8-742,共5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临着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贫困率高而治疗率低的严峻现状,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异质性大,病程进展的演变方式多变,且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一。因此,揭示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生物...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临着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贫困率高而治疗率低的严峻现状,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异质性大,病程进展的演变方式多变,且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一。因此,揭示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生物学标志物,实现早期精准干预,是当前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数据采集 脑结构 MR 专家 质控 药物治疗反应 生物学标志物
原文传递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脑皮层厚度改变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怡 曲海波 +5 位作者 蔡晓唐 宁刚 蒋月薪 伏川 陈锡建 孙怀强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8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基于脑表面分析(surface based analysis,SBA)方法分析磁共振脑结构图像,探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脑皮层厚度改变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0名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4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集MR...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基于脑表面分析(surface based analysis,SBA)方法分析磁共振脑结构图像,探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脑皮层厚度改变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0名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4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集MRI三维T_1加权图像,采用Free Surfer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两组皮层厚度有差异的脑区,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左侧中央后回、岛叶、缘上回、额下回三角部、岛盖、颞中回、额中回喙部、顶上小叶、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上回、额中回尾部、岛叶、枕外侧回的皮层厚度较对照组减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侧额上回的皮层厚度与威斯康辛卡片测试的持续错误数分数呈负相关(r=-0.517)。左侧额中回喙部的皮层厚度与STROOP测试的错误分数呈负相关(r=-0.46)。左侧岛叶的皮层厚度与耶鲁综合抽动症状量表的总分呈负相关(r=-0.4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受损,尤其是抑制性控制受损;左侧岛叶皮层厚度与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儿童 磁共振 皮层厚度 执行功能
下载PDF
敬畏的心理模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小红 童薇 +6 位作者 陈桃林 吴冬梅 张蕾 陈正举 方晓义 龚启勇 唐小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0-530,共11页
敬畏是由神秘、浩大且超出当前认知图式事物引发的复杂情绪体验,具有自我超越性。敬畏的心理学研究近期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敬畏的本质或心理机制是什么等问题还不清楚。针对“敬畏的心理过程是什么”这一科学问题,我们通过文献综述,在厘... 敬畏是由神秘、浩大且超出当前认知图式事物引发的复杂情绪体验,具有自我超越性。敬畏的心理学研究近期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敬畏的本质或心理机制是什么等问题还不清楚。针对“敬畏的心理过程是什么”这一科学问题,我们通过文献综述,在厘清敬畏的概念演变、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拟提出敬畏的心理模型,尝试阐述敬畏的心理过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我们认为敬畏心理涉及预期评估、结果评价和自我超越等认知过程,并且包含浩大感、顺应需求两大核心特征,以及内部与外部、积极与消极两大主要维度。未来亟需在敬畏测量工具的研发、敬畏相关理论的验证及不同文化群体间敬畏行为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多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 浩大感 顺应需求 认知评估 自我超越情绪 神经机制
下载PDF
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静息态默认网络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武瑞芝 张俊然 +5 位作者 邱昌建 孟雅婧 朱鸿儒 龚启勇 黄晓琦 张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经历同源创伤后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脑静息状态默认网络,探索PTSD的发病机制。方法 17例地震PTSD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分别以左、右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并进行组间... 目的研究经历同源创伤后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脑静息状态默认网络,探索PTSD的发病机制。方法 17例地震PTSD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分别以左、右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PTSD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减低的区域包括左额上回、右梭状回,而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包括右楔前叶及右侧颞上回和右侧颞中回。结论 PTS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异常,默认网络异常可能是PTSD的神经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脑 默认网络 静息态 地震
原文传递
产后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羽珊 程勃超 贾志云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7期593-596,共4页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其病理及生理发病机制不明,尤其是产后抑郁症的神经发病机制不明。而随着以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神经影像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磁共振技术来探讨精神障碍的神经发病机制。在这篇综述...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其病理及生理发病机制不明,尤其是产后抑郁症的神经发病机制不明。而随着以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神经影像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磁共振技术来探讨精神障碍的神经发病机制。在这篇综述中综合了产后抑郁症的脑代谢、脑功能及结构的研究结果,为产后抑郁的早期诊断,干预其发生及发展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思路和客观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产后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神经影像技术
下载PDF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脑白质纤维改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念 吕粟 +1 位作者 肖媛 唐碧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9-85,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纤维改变的特征性差异。材料与方法前瞻性采集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27例病程超过5年未治疗、20例利培酮单药及17例氯氮平单药治疗超过5年的稳定期慢... 目的对比分析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纤维改变的特征性差异。材料与方法前瞻性采集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27例病程超过5年未治疗、20例利培酮单药及17例氯氮平单药治疗超过5年的稳定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数据,通过FSL软件提取4组被试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对4组间的FA和MD值采用协方差分析,采用FDR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治疗组和氯氮平治疗组的FA值降低,MD值增加(P<0.05);利培酮治疗组除左钩状束、双弓状束之外(P>0.05),其余17条纤维束的FA值降低(P<0.05),而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治疗组相比,利培酮治疗组除右上纵束、左弓状束之外(P>0.05),其余18条纤维束的FA值升高,双皮质脊髓束、双扣带回-海马通路、双下额枕束、左丘脑前辐射、左扣带-扣带通路、左下纵束、左上纵束、右钩状束、胼胝体膝部的压部和膝部的MD值降低(P<0.05);氯氮平治疗组的FA和M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氮平治疗组相比,利培酮治疗组双丘脑前辐射、双下额枕束、双下纵束、左皮质脊髓束、左钩状束、右弓状束、右扣带回-海马通路、胼胝体压部和膝部的FA值升高;双下额枕束、双钩状束、左下纵束、右扣带回-海马通路的MD值降低(P<0.05)。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FA值呈负相关,与M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长期氯氮平治疗比利培酮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显示出更严重、更广泛的白质微结构损伤,提示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脑白质特征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氯氮平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平均弥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精神障碍的神经电生理循证医学证据 被引量:7
16
作者 汤翔嵘 王晓刚 +4 位作者 陈桃林 张淼辰 郑重 罗跃嘉 龚启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7-1176,共20页
寻找客观标记物是精神医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近期融合了循证医学的神经电生理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较多争议,难以取得一致共识.本文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结合以元分析(meta-... 寻找客观标记物是精神医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近期融合了循证医学的神经电生理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较多争议,难以取得一致共识.本文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结合以元分析(meta-analysis)为代表的循证医学方法和以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为代表的神经电生理技术的精神障碍相关脑电研究成果,将事件相关电位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成分,并结合定量EEG分析,从感知加工、认知控制、情绪反应和社会认知等不同认知过程出发,系统分析和评述了精神障碍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异常情况.我们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从早期到晚期的各种感知、情感和社会认知方面的缺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存在从早期到晚期的认知控制缺陷,焦虑和强迫障碍患者则存在早期的认知控制缺陷,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则存在早期的感知加工和社会认知缺陷.此外,反映注意资源分配和认知加工速度的P300异常特征跨越了多个诊断类型,这表明该脑电成分可能反映了精神障碍的一般性认知缺陷.未来研究可利用多中心大样本数据库探寻精神疾病的神经电生理客观标记物,并融合先进的多模态精神影像技术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进一步增强精神障碍生物标记物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循证医学 元分析 事件相关电位 定量脑电图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卢钟娇 贾志云 +1 位作者 黄晓琦 龚启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4-838,共5页
抑郁症比普通人群有更高的自杀率,如何预防抑郁症自杀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抑郁症自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影像、神经内分泌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抑郁症... 抑郁症比普通人群有更高的自杀率,如何预防抑郁症自杀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抑郁症自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影像、神经内分泌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预防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自杀预防 神经生物学
原文传递
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症海马亚区的结构性磁共振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源 唐碧秋 +5 位作者 祝菲 张文静 赵又瑾 龚启勇 胡娜 吕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5-280,共6页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和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的海马亚区在发病早期沿纵轴的结构性改变。方法纳入79例首发未治疗SCZ患者、48例首发未治疗MDD患者及79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进行...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和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的海马亚区在发病早期沿纵轴的结构性改变。方法纳入79例首发未治疗SCZ患者、48例首发未治疗MDD患者及79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和头部磁共振成像,采用FreeSurfer软件测量海马及原始亚区体积,合并计算纵轴亚区体积,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临床-纵轴亚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与HC相比,SCZ患者海马后部体积缩小(左侧t=-2.69,P=0.01;右侧t=-2.90,P=0.004),MDD患者纵轴亚区体积无差异。SCZ患者的海马后部体积与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左侧r=-0.29,P=0.01;右侧r=-0.23,P=0.04)。结论海马后部缩小可能是早期鉴别SCZ和MDD的影像特征,并可能参与了SCZ发病早期的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度抑郁症 首发未治疗 海马亚区
原文传递
MRI用于胶质瘤神经重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迪 张思敏 +1 位作者 杨喜彪 月强(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0-395,共6页
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复发率高且预后极差。神经重塑是大脑在胶质瘤生长中发生的复杂而精密的适应性反应,深入理解大脑的神经重塑对于改善胶质瘤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三维T1加权成像(3D T1WI... 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复发率高且预后极差。神经重塑是大脑在胶质瘤生长中发生的复杂而精密的适应性反应,深入理解大脑的神经重塑对于改善胶质瘤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三维T1加权成像(3D T1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OLD-fMRI)等技术,同时结合先进的影像分析方法可以探索胶质瘤病人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可塑性及其相关机制。就不同MRI技术对胶质瘤病人结构和功能重塑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 神经重塑
下载PDF
重性抑郁症首发未用药患者的枕叶GABA波谱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哲 黄沛钰 +5 位作者 邱丽华 吴杞柱 龚启勇 张必达 Heberlein Keith 谢鹏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6,共4页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是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由于GABA在普通磁共振波谱(MRS)上为低谱峰信号,且与其他物质的波峰重叠,因此难以准确得出其在脑内感兴趣区的含量。为观察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在首发未用药重性抑郁症(MDD)...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是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由于GABA在普通磁共振波谱(MRS)上为低谱峰信号,且与其他物质的波峰重叠,因此难以准确得出其在脑内感兴趣区的含量。为观察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在首发未用药重性抑郁症(MDD)患者枕叶的含量改变,本研究采用了J-耦合编辑点分辨波谱(MEGA-PRESS)技术检测18例首发未用药重性MDD(17项HAMD评分>18分)患者和23名健康对照被试枕叶皮层的GABA含量。采用双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病例组枕叶GABA含量(11.35±3.26)显著低于对照组(27.30±8.87),P<0.001。病例组枕叶GABA含量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相关性均不显著。首发未用药重性MDD患者的枕叶GABA含量降低,可能导致其视觉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枕叶 Γ-氨基丁酸 磁共振波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