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碘适宜地区吸烟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戴雨桑 时立新 +11 位作者 张巧 彭年春 陈璐璐 连小兰 刘超 单忠艳 施秉银 童南伟 王曙 翁建平 赵家军 滕卫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6个碘适宜地区不同吸烟状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关系。方法在6个城市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常住居民8 187人,最终纳入7 448人,详细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采集血样检测促甲状腺激素(... 目的探讨中国6个碘适宜地区不同吸烟状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关系。方法在6个城市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常住居民8 187人,最终纳入7 448人,详细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采集血样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组TSH均值、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均低于从不吸烟组(均P<0.01)。主动吸烟组人群中,吸烟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TSH值下降0.023个单位。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组对比不吸烟组,TgAb和TPOAb阳性率均降低(均P<0.01)。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者甲减的患病率降低(均P<0.01)。在女性人群中,主动吸烟组和被动吸烟组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病的风险降低。在吸烟指数大于70的情况下,亚临床甲减患病的风险明显下降。在男性人群中,主动吸烟组和被动吸烟组亚临床甲减患病的风险降低,且在吸烟指数大于70的情况下,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患病风险明显下降。结论碘适宜地区吸烟可能降低TSH水平及TPOAb、TgAb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解读 被引量:6
2
作者 吴绮楠 童南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3-1161,共9页
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均已逐渐成为中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两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中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致死率高、预后不良,肿瘤患者中血糖升高很常见。部分恶性肿瘤可导致高血糖和(或)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应... 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均已逐渐成为中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两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中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致死率高、预后不良,肿瘤患者中血糖升高很常见。部分恶性肿瘤可导致高血糖和(或)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应激、化疗药物、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多种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等)过程中可能出现高血糖和(或)糖尿病,统称为肿瘤相关性高血糖。肿瘤相关性高血糖在临床上管理难度大,血糖控制情况的好坏与恶性肿瘤患病风险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南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和管理。因此,恶性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规范化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内分泌科及肿瘤科专家的重视,临床上也迫切需要就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管理进行规范化的指导。有鉴于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和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综合国内肿瘤学和内分泌学多位专家的意见起草了《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该指南除归纳和总结糖尿病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关系,肿瘤导致高血糖和(或)糖尿病的病因,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流行病学,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概念,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外,还重点介绍了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规范化管理,包括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总体评估方法和原则,个体化控制目标,住院期间的管理(入院前准备,住院期间患者的血糖管理措施,胰岛素疗法,重症监护病房和非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低血糖的处理,围手术期血糖管理,非进食肠内或肠外营养情况下血糖的管理,妊娠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的管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的管理,临终关怀,从住院到门诊的过渡,用药注意事项,出院前处理等情况),多种降糖药物对恶性肿瘤的影响,肿瘤治疗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 管理 指南解读
下载PDF
ADA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最新立场声明的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钰琪 邓丽莎 童南伟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s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心力衰竭、微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较为常见,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在近日发布立场声明,更新了对...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s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心力衰竭、微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较为常见,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在近日发布立场声明,更新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和评估。为借鉴ADA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法,本文对其立场声明进行解读和评价,以帮助中国医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参考相关指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糖尿病学会 糖尿病 高血压 立场声明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评价
4
作者 陈大伟 冉兴无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8年第11期656-660,共5页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两种药物即马来酸罗格列酮和盐酸二甲双胍,其复合片剂现已成功上市。本品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减轻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两种药物即马来酸罗格列酮和盐酸二甲双胍,其复合片剂现已成功上市。本品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减轻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等作用,可改善脂肪代谢和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因子及相关标志物水平等。本文简要综述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制备及其生长因子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袁南兵 王椿 +4 位作者 王艳 余婷婷 龙洋 张翔迅 冉兴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方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gel,APG)的方法,通过改变离心速度比较不同的离心力对PLT富集的影响;分析全血和APG中5种生长因子浓度。方法对13例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行APG治疗。取11例自身...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方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gel,APG)的方法,通过改变离心速度比较不同的离心力对PLT富集的影响;分析全血和APG中5种生长因子浓度。方法对13例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行APG治疗。取11例自身外周静脉血,分别用3种离心速度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A组(n=6):先以529×g离心4min,再以854×g离心6min;B组(n=5):先以313×g离心4min,再以1252×g离心6min;C组(n=5):先以176×g离心5min,再以1252×g离心5min。将离心后制得的PRP与凝血酶-钙剂以10∶1混合凝固后制备APG,用于患者皮肤溃疡的治疗。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各组全血和PRP中PLT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和APG中PDGF-BB、VEGF、IGF-1、EGF和TGF-β15种生长因子浓度。结果A组PRP中PLT数量为(779.67±352.39)×109/L,较全血的(263.50±76.63)×109/L提高(2.98±1.4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回收率为51.5%±22.2%。B组PRP中PLT数量最高,为(1363.80±919.74)×109/L,较全血的(232.80±127.99)×109/L提高(5.91±2.0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回收率为75.2%±21.0%,明显高于A组(P<0.05)。全血和APG中PDGF-BB、EGF、IGF-1以及TGF-β1浓度分别为:(145.94±133.24)、(503.81±197.86)pg/mL,(160.73±71.10)、(265.95±138.43)pg/mL,(14.54±35.34)、(110.56±84.36)ng/mL,(3.31±2.27)、(5.67±4.8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浓度升高,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数转换后的PLT数量与PDGF-BB、TGF-β1浓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7和0.437(P<0.05)。13例患者共行18次APG治疗,其中9例治疗12周溃疡愈合,愈合率为69.2%;10例窦道愈合,愈合率为83.3%。结论以313×g离心4min,再以1252×g离心6min是制备PRP的最佳方法;APG中生长因子浓度高于全血;PLT数量与PDGF-BB、TGF-β1浓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PLT浓度 生长因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4
6
作者 袁南兵 龙洋 +1 位作者 张祥迅 冉兴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治疗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于APG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5d取溃疡局部肉芽组织并观察溃疡面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组织中PDGF-BB、VEGF、...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治疗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于APG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5d取溃疡局部肉芽组织并观察溃疡面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组织中PDGF-BB、VEGF、IGF-1、EGF和TGF-β,5种生长因子浓度。结果溃疡面积在APG治疗后第3d及第9~15d缩小明显(P〈0.05),5种生长因子浓度均在治疗后第3d开始升高,PDGF-BB浓度在第3d达高峰,较治疗前升高1.89倍(P〈0.05);VEGF、IGF-1和TGF-β1在第9d达高峰,分别较治疗前升高2.10、1.95、1.67倍(P〈0.05);EGF也在第9d达高峰,较治疗前升高1.75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G治疗难治性溃疡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APG中血小板激活后逐步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导致溃疡组织局部生长因子浓度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生长因子 糖尿病 难治性皮肤溃疡
下载PDF
普通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覃 陈德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儿童佝偻病和成年后骨软化会促发并加重年老后发生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因此,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证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反映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指标是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其水平与骨密度、... 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儿童佝偻病和成年后骨软化会促发并加重年老后发生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因此,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证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反映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指标是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其水平与骨密度、骨折风险和跌倒风险呈负相关。最优化的25(OH)D范围为30~50μg/L,20~〈30μg/L为不足,低于20μg/L为缺乏。推荐老年人每天补充800~1000U普通维生素D,骨质疏松患者、肥胖、缺乏日照和吸收不良的人可酌情增加至2000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骨质疏松 骨折 跌倒
原文传递
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者血糖水平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何利平 王椿 +9 位作者 钟莉 杨阎峙 龙洋 张祥迅 舒世清 喻红玲 余婷婷 王维萍 王煜 冉兴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NGT)者血糖水平变化特征。方法纳入50例NGT(男、女各25例)受试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分析日内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餐后...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NGT)者血糖水平变化特征。方法纳入50例NGT(男、女各25例)受试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分析日内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餐后血糖峰值(PP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三餐PPGE的均值(M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波动的时间百分比。结果受试者血糖水平呈波动性变化,夜间及3餐前是血糖较低时段,日内血糖高峰多于餐后1~2h显现,尤以中、晚餐后为甚,且老年人群午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最大;本组NGT者MBG(5.9±1.2)mmol/L,MAGE(1.7±0.7)mmol/L,LAGE(4.4±1.9)mmol/L,PPG(8.7±1.7)mmol/L,MPPGE(2.3±1.6)mmol/L,MODD(0.75±0.79)mmol/L;78%(39例)的受试者血糖波动>7.8mmol/L,10%(5例)的血糖波动<2.8mmol/L,血糖波动于4.1~8.8mmol/L所占的日内时间百分比为95%(77%~100%)。结论成都地区NGT受试者存在血糖波动,CGMS有助于观察血糖波动并及时发现高血糖和无症状的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血糖波动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筛查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德才 卢春燕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6-13,共8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在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的当今社会,其对个人健康、家庭负担和社会资源消耗的影响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由于各种原因,骨质疏松症并未得到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其在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在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的当今社会,其对个人健康、家庭负担和社会资源消耗的影响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由于各种原因,骨质疏松症并未得到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其在临床上漏诊、误诊现象突出。加强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早期、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应该首先根据国内外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治的相关指南意见和患者的具体表现,确定骨质疏松症筛查对象。其次,临床医生需熟悉骨质疏松症的各种筛查方法,合理评估筛查结果,对骨质疏松症进行确诊。再次,由于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的多样化,导致患者可能就诊于各个临床科室,临床各科医生都应该成为骨质疏松症筛查的主体,肩负起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责任,全面保障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论断 筛查
下载PDF
一个中国人Liddle综合征家系的SCNN1G基因新突变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瑾瑜 陈香 +2 位作者 任艳 龙洋 田浩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2个Liddle综合征家系上皮细胞钠通道编码基因SCNN1B及scNN1G的基因突变。方法收集2个临床诊断为Liddle综合征的家系,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上皮细胞钠通道8亚单位编码基因SCNN1B和γ亚单位编码基因SC... 目的分析2个Liddle综合征家系上皮细胞钠通道编码基因SCNN1B及scNN1G的基因突变。方法收集2个临床诊断为Liddle综合征的家系,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上皮细胞钠通道8亚单位编码基因SCNN1B和γ亚单位编码基因SCNN1G第13外显子,产物直接DNA测序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例1 SCNN1B基因第13外显子的扩增片段经双向测序显示第564密码子存在CGA-TGA(R-X)杂合无义突变,其家系成员均未发现这一基因突变;例2 SCNN1G基因第567密码子存在CAGTAG(Q-X)杂合无义突变,2个家系成员携带此突变基因,这一突变位点尚未在国内外报道过,50名无关正常人中未发现此突变基因。结论对临床诊断的Liddle综合征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确定诊断及早期筛查出家系中的其他患者。编码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钠通道7亚单位基因SCNN1G第13外显子第567密码子CAG—TAG(Q-X)杂合无义突变可能会导致Liddle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DLE综合征 上皮细胞钠通道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口服胰岛素制剂载体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惠文 余叶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5-1427,1432,共4页
国内外研究者一直致力于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的新剂型研究,胰岛素口服是治疗糖尿病的最理想的给药方式。本文阐述口服胰岛素制剂临床应用价值和载体材料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分析各种制剂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局... 国内外研究者一直致力于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的新剂型研究,胰岛素口服是治疗糖尿病的最理想的给药方式。本文阐述口服胰岛素制剂临床应用价值和载体材料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分析各种制剂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局限性,并对口服胰岛素制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口服给药 糖尿病 生物利用度
原文传递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赟 张祥迅 +4 位作者 史瑾瑜 陈涛 龙洋 陶世彬 田浩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0-515,共6页
目的观察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否分化为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或者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来自同种异体大鼠的MSCs,移植前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否分化为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或者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来自同种异体大鼠的MSCs,移植前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大鼠对照组(DM组);经左心腔注射移植MSCs糖尿病大鼠组(MSCs组);经左心腔注射移植MSCs并行环孢霉素A灌胃的糖尿病大鼠组(MSCs+CsA组)。分别于造模前、成摸时和移植细胞后7、14、28天时检测OGTT和体重;每周固定时间测一次随机血糖;处死大鼠前从心脏取血测胰岛素;移植细胞后7、14和28天时,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行增殖细胞核抗原和Brdu免疫组化。结果移植MSCs后7天和14天都可在MSCs组和MSCs+CsA组大鼠胰腺的血管内及其周围、胰腺外分泌组织和/或胰岛内发现Brdu阳性细胞。移植MSCs后14天MSCs+CsA组OGTT的2h血糖值较DM组有下降趋势(P=0.069);三组糖尿病大鼠间胰岛素水平和体重无明显差异;移植MSCs未使MSCs和MSCs+CsA组胰岛中增殖细胞明显增多。结论通过左心室注入的大鼠MSCs可以迁移到损伤的胰腺组织中,植入的MSCs使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下降不显著,不能证明能分化为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也未促进胰岛细胞增殖;在胰岛损伤高峰期移植细胞,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 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胰岛素粉雾剂与注射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IAA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椿 张祥迅 +5 位作者 余婷婷 袁南兵 喻红玲 龙洋 田浩明 冉兴无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评价胰岛素粉雾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发生情况。方法保持原口服降糖药不变,试验组加吸入型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加sc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3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IAA,并在... 目的评价胰岛素粉雾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发生情况。方法保持原口服降糖药不变,试验组加吸入型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加sc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3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IAA,并在试验结束后6个月随访复查IAA。结果两组的HbA1c分别下降了0.73%、1.19%,两组均未发现呼吸道的不良反应;试验组较对照组IAA阳性率更高(28.5%比18.2%),但停止使用吸入胰岛素后6个月,所有患者抗体滴度明显下降,1例抗体转阴,2/3的患者抗体滴度降至接近正常。试验组抗体滴度与吸入剂量和使用疗程相关,但与疗效无关。结论胰岛素粉雾剂与sc胰岛素的降糖疗效相当,但吸入胰岛素后产生胰岛素抗体的几率更高,所产生的抗体与吸入的剂量、疗程相关。因此,长期使用吸入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监测是否有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吸入 2型糖尿病 胰岛素自身抗体
下载PDF
铁超负荷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14
作者 吕雪梅 高赟 +3 位作者 杨波 陈涛 龙洋 田浩明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观察铁超负荷对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铁干预组)、B组(次氮三乙酸二钠对照组)、C组(铁干预加去铁组)和D组(空白对照组)。于实验开始、第10周时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10周后采血... 目的观察铁超负荷对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铁干预组)、B组(次氮三乙酸二钠对照组)、C组(铁干预加去铁组)和D组(空白对照组)。于实验开始、第10周时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10周后采血测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针对NF-κB、PPAR-γ、Caspase-3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核酸原位杂交。结果 A组胰岛中NF-κB、Caspase-3蛋白、NF-κB和Caspase-3 mRNA较其它三组明显增加(P<0.05);A组胰岛中PPAR-γ蛋白和mRNA较B组和D组明显减低(P<0.05);A组胰岛细胞凋亡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了铁超负荷引起胰岛细胞凋亡过程;去铁措施对胰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超负荷 胰岛细胞 凋亡
下载PDF
高浓度棕榈酸对正常肝细胞株糖皮质激素受体α-亚型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吴青 龙洋 +1 位作者 王蕴红 田浩明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研究高浓度棕榈酸对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亚型(GR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有10%小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正常肝细胞株L02。1.0×105细胞接种到6孔板中,并用含有200 mmol/L棕榈酸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72 h,24 h换液1次... 目的:研究高浓度棕榈酸对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亚型(GR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有10%小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正常肝细胞株L02。1.0×105细胞接种到6孔板中,并用含有200 mmol/L棕榈酸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72 h,24 h换液1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分析GRαmRNA。结果:高浓度棕榈酸培养72 h后,肝细胞内GRαmRNA水平是对照组(用含10%、不含脂肪酸牛血清白蛋白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72 h)的1.67倍。结论:高浓度棕榈酸可以刺激肝细胞GRα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糖皮质激素 代谢综合征X 肝细胞 棕榈酸类
下载PDF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419
16
作者 童南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9-385,共7页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总患病率为10.8%,因此同糖尿病一样,CKD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筛查白蛋白尿以知晓肾脏和心血管危险研究(DEMAND)显示,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中白蛋白尿的检出...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总患病率为10.8%,因此同糖尿病一样,CKD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筛查白蛋白尿以知晓肾脏和心血管危险研究(DEMAND)显示,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中白蛋白尿的检出率为56%,高于白种人(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国成人 肾脏病 临床诊断 专家 慢性肾脏疾病 公共卫生问题 白蛋白尿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内防控的华西紧急推荐 被引量:189
17
作者 李舍予 黄文治 +16 位作者 廖雪莲 李典典 杜凌遥 宋佳佳 周毅武 赵淑珍 王颖 曹晓翼 王晶 刘佳利 王雨宁 朱仕超 李玲 郝秋奎 宗志勇 孙鑫 李为民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我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突发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医院作为疾病诊治重要组成单位,疫情期间合理的医院内工作流程调整对控制病毒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推荐针对2019-nCoV感染流行期间医院内防控的7个关键临床问题,结合... 我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突发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医院作为疾病诊治重要组成单位,疫情期间合理的医院内工作流程调整对控制病毒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推荐针对2019-nCoV感染流行期间医院内防控的7个关键临床问题,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及管理经验制定了紧急推荐意见,并结合国内的临床实际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在2019-nCoV感染期间合理调整院内工作流程进行院内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公共卫生事件 感染控制 医院管理 灾难医学 华西紧急推荐
原文传递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64
18
作者 李饶 袁丽 +5 位作者 郭晓蕙 楼青青 赵芳 沈犁 张明霞 孙子林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09-913,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144所医院的596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足部护理知识、足部自我护理行为。调查工具...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144所医院的596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足部护理知识、足部自我护理行为。调查工具包括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足部护理知识问卷、足部自我护理行为问卷。结果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总体情况分别为中等和较差。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是否定期复查、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并发症教育是足部护理知识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得分与足部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呈正相关性(r=0.27,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现状不容乐观。教育者可结合患者自身特点,运用"知信行"理论鼓励患者定期复查并参加健康教育,帮助其提高足部护理知识水平,促进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自我护理 知识 行为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66
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共7页
糖尿病是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病之一,虽然不同年代流行病学研究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不一,但其在我国人群中患病人数和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若任其自然发展,我国将面对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健康、医疗支出与社会... 糖尿病是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病之一,虽然不同年代流行病学研究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不一,但其在我国人群中患病人数和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若任其自然发展,我国将面对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健康、医疗支出与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即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亟待解决且意义重大之事.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 被引量:137
20
作者 童南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9-195,共7页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于2011年5月发表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HbA1c控制目标,强调不要因为要求HbA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于2011年5月发表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HbA1c控制目标,强调不要因为要求HbA1c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或使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或使患者死亡等风险增加虽然对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管理不可能以HbA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中国成人 高血糖 管理目标 专家 HBA1C 2型糖尿病 控制目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