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席胜 黄宗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151-154,共4页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优势评价进行总结。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iabetic,treatme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优势评价进行总结。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iabetic,treatme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糖尿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优势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44篇相关文献,8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6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82篇文献中,选用31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其中12篇涉及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31篇涉及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4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导致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高,患病人数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面对巨大的医疗费用的压力,积极寻求有效的防治糖尿病方法已成迫切之事。中西医结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通过中药综合调理作用能延缓并发症、全面控制心血管的危险因素、降低死亡率;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方面中西医结合也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同时中药的抗氧化应激及抗衰老作用为糖尿病的预防也提供了新的策略。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诸多优势,但其有效性尚须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草药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通过AMPK途径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其蔓 刘勇 +1 位作者 徐新禹 徐林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通过AMP激活的蛋白质激酶(AMPK)途径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炎症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DM组)、雷公藤多甙组(DT组)、雷公藤多甙+AMPK抑制剂组(DT+CC组)。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通过AMP激活的蛋白质激酶(AMPK)途径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炎症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DM组)、雷公藤多甙组(DT组)、雷公藤多甙+AMPK抑制剂组(DT+CC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后三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建立糖尿病模型。DT组给予50 mg/(kg·d)的雷公藤多甙灌胃,DT+CC组给予50 mg/(kg·d)的雷公藤多甙及20 nmol的AMPK抑制剂Compound C灌胃,对照组及DM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2周。12周后检测糖代谢指标、肾脏HE染色及肾脏中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AMPK通路分子。结果DM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肾脏病变,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干扰素-γ(IFN-γ)、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量明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及p-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DT组大鼠的肾脏病变明显减轻,肾脏组织中TNF-α、IL-1、IL-6、IFN-γ、MDA的含量及NF-κ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DM组,SOD、GPx的含量及p-AMPK、Nrf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DM组;DT+CC组大鼠的肾脏病变明显加重,肾脏组织中TNF-α、IL-1、IL-6、IFN-γ、MDA的含量及NF-κ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DT组,SOD、GPx的含量及p-AMPK、Nrf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DT组。结论雷公藤多甙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并抑制肾脏组织中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激活AMPK途径是雷公藤多甙发挥上述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糖尿病肾病 雷公藤多甙 AMP激活的蛋白质激酶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中药干预糖耐量低减的可行性及其优势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席胜 黄宗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对糖耐量低减干预的可行性,并对其优势进行总结。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01/2006-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impairedglucosetolerance,treatment,interven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 目的:探讨中药对糖耐量低减干预的可行性,并对其优势进行总结。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01/2006-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impairedglucosetolerance,treatment,interven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6-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糖耐量低减,干预,中医药”,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中药对糖耐量低减干预的可行性及其优势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91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61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6篇涉及预防糖尿病的著名临床研究,1篇涉及目前干预措施的不足,14篇涉及中医药对IGT的干预的可行性和优势,10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已对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鉴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其早期预防便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多项大型预防糖尿病的临床试验,主要分为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两大类。这些研究为糖尿病的预防提供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为更好地开展糖尿病的预防工作,探讨切实可行、依从性好、毒副作用小、更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的预防方法尤为关键。中医药毒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低廉、患者依从性好,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抗衰老等作用。结论:中医药对糖耐量低减干预存在一定可行性和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受不良 干预 中草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