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位调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龙跃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9,共8页
协同演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路径。为提高集群协同演化耦合协调度和稳定性,融合协同学、生态学等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归结为集群内自组织协同演化、政府调控下他组织协同演化两种生态关系,构建耦... 协同演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路径。为提高集群协同演化耦合协调度和稳定性,融合协同学、生态学等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归结为集群内自组织协同演化、政府调控下他组织协同演化两种生态关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的组织种群协同演化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表明:组织种群影响因子、最大生态位等因素对组织种群生态位扩张及演化均衡态具有正向反馈作用;通过构建"自组织+他组织"集群协同演化模式,以集群自组织为核心,借助政府他组织,调节组织种群生态位,有助于提高集群演化均衡和耦合协调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调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协同演化
下载PDF
企业创新网络机会主义行为及非正式治理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余维新 顾新 王涛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9,共6页
企业创新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成员之间存在着不对称依赖关系和知识竞争协作关系,二者在契约不完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包括知识共享不足、核心知识窃取、搭便车和要挟。本文从非正式治理的角度,从信任、声誉、合作文化和联合... 企业创新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成员之间存在着不对称依赖关系和知识竞争协作关系,二者在契约不完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包括知识共享不足、核心知识窃取、搭便车和要挟。本文从非正式治理的角度,从信任、声誉、合作文化和联合制裁四个方面探讨企业创新网络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机制。非正式治理机制从隐性激励、群体约束两个方面来建立共同期望和社会规范,进而实现行为的自我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合作关系 机会主义行为 非正式治理
原文传递
企业创新网络中非正式治理的途径与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芮 王涛 《决策咨询》 2018年第3期51-56,共6页
为了研究企业创新网络中非正式治理的途径及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对比正式与非正式治理机制,指出了非正式治理途径在企业创新网络治理机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列举了四种非正式途径:信任、... 为了研究企业创新网络中非正式治理的途径及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对比正式与非正式治理机制,指出了非正式治理途径在企业创新网络治理机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列举了四种非正式途径:信任、声誉、合作文化与联合制裁。在每种非正式治理途径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治理 企业创新网络 信任 声誉 合作文化 联合制裁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39
4
作者 李久平 姜大鹏 王涛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139,共4页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内涵及特点,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知识整合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雪婷 顾新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文化冲突的概念和特征,从组织内部、组织间和环境3方面分析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冲突的因素,借鉴学习型组织思想,提出了基于跨组织模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融合策略。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一个层次分析框架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创新环境的剧烈变化,推动着创新模式从传统线性创新1.0、耦合交互创新2.0迈向创新生态系统3.0。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研究主体和对象,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划分为内核层、核心层、扩展层和衍生层4类,分别概括了4大层次创新生态系统的研... 创新环境的剧烈变化,推动着创新模式从传统线性创新1.0、耦合交互创新2.0迈向创新生态系统3.0。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研究主体和对象,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划分为内核层、核心层、扩展层和衍生层4类,分别概括了4大层次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焦点和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层次
下载PDF
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魏奇锋 顾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33-137,共5页
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界定为产学研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过程,并将该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与知识优势形成3个阶段,由此建立了... 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界定为产学研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过程,并将该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与知识优势形成3个阶段,由此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流动SCA理论模型。通过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流动的特性以及知识流动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知识流动 SCA理论模型
下载PDF
“互联网+”战略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3
8
作者 顾晓雪 顾新 王涛 《决策咨询》 2016年第3期80-85,共6页
本文首先对我国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从国家政策和典型电商及物流企业的角度,对"互联网+"战略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电商与传统物... 本文首先对我国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从国家政策和典型电商及物流企业的角度,对"互联网+"战略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电商与传统物流业开始加快融合,物流领域的供应链管理正在转型升级,电子商务逐渐在农村市场普及,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成为各大电商和物流企业的新战场。最后,从相关产业融合、信息平台建设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等方面对"互联网+"战略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商务 物流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内涵、来源与形成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6,共4页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优势是某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优于对手的、可持续的、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知识与技能,来源于知识生产、知识协同和知识战略的共同作用,主要形成路径包括:(1)产学研合作知识生产优势知识产权专有性知识...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优势是某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优于对手的、可持续的、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知识与技能,来源于知识生产、知识协同和知识战略的共同作用,主要形成路径包括:(1)产学研合作知识生产优势知识产权专有性知识优势;(2)产业链整合知识协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学习经济的知识运作体系成本领先知识优势;(3)市场与客户导向知识战略利益领先的优势产品/服务利益领先知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知识优势 内涵 来源 形成路径
下载PDF
影响因素、知识优势与创新绩效——基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视角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63,共8页
知识优势的获取是提升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下的知识优势分为专有性、成本领先和利益领先3个维度,影响因素分为知识、能力、社会资本、利益和外部环境5个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知识优势-创新绩... 知识优势的获取是提升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下的知识优势分为专有性、成本领先和利益领先3个维度,影响因素分为知识、能力、社会资本、利益和外部环境5个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知识优势-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实证验证了知识优势由3个类型维度构成;5个影响因素与3类知识优势全部或部分显著正相关;3类知识优势与创新绩效全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深入挖掘潜能、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形成高价值知识优势,实现卓越创新绩效提供管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知识优势 影响因素 创新绩效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创新环境和开放程度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园园 顾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7,共4页
文章引入创新环境和开放程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区域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文章运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除外)2012年的区域创新的相关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 文章引入创新环境和开放程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区域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文章运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除外)2012年的区域创新的相关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与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提高是显著正相关;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发程度与科技创新产出具有正相关关系;同时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显著,但是东中西部呈现出不均衡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环境 开放程度 区域科技创新产出 调节效应
下载PDF
产学研联盟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长轶 曾婷 顾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2,共6页
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和模式,产学研联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产学研联盟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联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产学研联盟以推动我国... 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和模式,产学研联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产学研联盟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联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产学研联盟以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学研联盟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外部创新源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涛 黄兰兰 周正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3,73,共5页
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150家企业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条件下,外部创新源的六个子分类即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外部创新源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中介变量
下载PDF
智慧数据驱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管网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琳 顾新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8,共4页
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活动过程,在以大数据为背景的知识管理视阈下,提出了知识流动的"数据—人—知识"框架,探讨了智慧数据的内涵,并通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的知识库分析、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网模型,阐释了... 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活动过程,在以大数据为背景的知识管理视阈下,提出了知识流动的"数据—人—知识"框架,探讨了智慧数据的内涵,并通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的知识库分析、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网模型,阐释了基于智慧数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智慧数据 知识管网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综述与评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龙跃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92-97,共6页
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主要路径。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产业技术储备不足与市场培育相对滞后并存的问题,从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等理论以及与生态学融合发展视角,综述了... 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主要路径。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产业技术储备不足与市场培育相对滞后并存的问题,从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等理论以及与生态学融合发展视角,综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探寻现有理论研究的一般规律以及存在的"缺口",并分析了下一步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即结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特点,将生态位理论嫁接、融合到产业集群理论中,重点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技术生态位—市场生态位"协同跃迁的作用机理,由此提出相关的机制、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 生态 协同发展
下载PDF
信任演化视角下知识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悦 顾新 王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32-136,共5页
信任可以通过调节知识网络中各组织在知识转移活动中的行为与策略,进而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效率。通过分析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关系演化过程,并据此作为时间维度,探讨了知识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构建了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 信任可以通过调节知识网络中各组织在知识转移活动中的行为与策略,进而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效率。通过分析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关系演化过程,并据此作为时间维度,探讨了知识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构建了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演化—知识转移"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网络 知识转移 信任演化
下载PDF
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程强 顾新 全力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8,67,共6页
知识链的知识协同可以提高知识流动和共享效率,也是产生知识增值效应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知识链是产学研和供应链组织的集合。据此,在产学研和供应链的知识协同模式基础上,从共建经营实体、共建研发机构和虚拟知识协同三方面,探索了... 知识链的知识协同可以提高知识流动和共享效率,也是产生知识增值效应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知识链是产学研和供应链组织的集合。据此,在产学研和供应链的知识协同模式基础上,从共建经营实体、共建研发机构和虚拟知识协同三方面,探索了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模式,并分别阐述了三种模式下知识链的知识协同运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链 知识协同 模式
下载PDF
知识流动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悦 张莉 +1 位作者 顾新 涂振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8-136,共9页
产学研协同创新强调异质性组织的协同合作,并质性的知识组织特征可以促使知识跨越产学研组织边界在各创新主体之间不断地循环流动,而"协同"作为一种驱动过程演化的自组织调节机制,能够通过控制、引导、激励知识流的变化,自动... 产学研协同创新强调异质性组织的协同合作,并质性的知识组织特征可以促使知识跨越产学研组织边界在各创新主体之间不断地循环流动,而"协同"作为一种驱动过程演化的自组织调节机制,能够通过控制、引导、激励知识流的变化,自动调节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演变。从跨组织知识流动的视角探讨了这种协同作用在不同的知识流动阶段,是如何通过控制、引导、激励知识流的变化来调节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进而促进知识在产学研之间顺利流动的机理特征,以期丰富和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动 产学研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过程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企业创新网络声誉治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芸 顾新 王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声誉治理对企业创新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声誉治理研究相关文献,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理清企业创新网络声誉的内涵及特征;明晰企业创新网络声誉治理动因,归纳企业创新网络的声誉治理机制,总结企业创新网络的声誉治理绩效... 声誉治理对企业创新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声誉治理研究相关文献,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理清企业创新网络声誉的内涵及特征;明晰企业创新网络声誉治理动因,归纳企业创新网络的声誉治理机制,总结企业创新网络的声誉治理绩效;最后探析当前企业创新网络声誉治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企业创新网络声誉 声誉治理 机会主义 声誉机制
下载PDF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技术产业化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涛 顾晓雪 +1 位作者 胡园园 顾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7,共5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产业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因数据不全,西藏除外)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技...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产业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因数据不全,西藏除外)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技术产业化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归纳出其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技术产业化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