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翻译符号学的符号分类与转换 被引量:14
1
作者 贾洪伟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以往的符号学及相关研究以语言文字为参考点,将人类用以载意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但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互动不足以覆盖翻译广义范畴的所有符号转换类型,故而有必要以物质介质为参考点,将人类表意符号分为依存... 以往的符号学及相关研究以语言文字为参考点,将人类用以载意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但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互动不足以覆盖翻译广义范畴的所有符号转换类型,故而有必要以物质介质为参考点,将人类表意符号分为依存于外部物质介质的有形符号和依存于大脑内部介质的无形符号。这两类符号之间存在的三种转换(即有形符号转换为有形符号、有形符号转换为无形符号,以及无形符号转换为有形符号),构成了翻译符号学有关符号活动范畴与类别、符指过程等领域的思想基础,既可丰富符号学有关符号类型划分的相关思考,还可拓展人类交际过程和文本阐释研究的视角,更可以为翻译学有关翻译类型、翻译过程、译者思维与心理、机器翻译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符号学 有形符号 无形符号 符号分类与转换
下载PDF
专业区分度 课程建设 职业前景——关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再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安江 《东方翻译》 2018年第3期4-8,共5页
面对社会各界对翻译专业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种质疑,翻译专业建设需要凸显其专业区分度以及有这种意识的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此同时,翻译专业课程建设也必须围绕专业区分度来进行构建和调整。唯有如此,翻译专业人才在职业前景... 面对社会各界对翻译专业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种质疑,翻译专业建设需要凸显其专业区分度以及有这种意识的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此同时,翻译专业课程建设也必须围绕专业区分度来进行构建和调整。唯有如此,翻译专业人才在职业前景上才能真正摆脱与英语专业毕业生角色混淆的尴尬境遇,也才能真正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课程建设 翻译专业 职业前景 区分度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英语专业 毕业生
原文传递
翻译符号学的信念界定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贾洪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0-65,共6页
欧美学界对信念问题早有论及。1877年,美国实效哲学家皮尔士从科学逻辑角度专门探讨信念的确定问题,但没有界定"信念"的概念和本质,也未划分属性和层次类别,故有必要以当前视角加以概念厘定,从属性角度划分出善恶信念,从层级... 欧美学界对信念问题早有论及。1877年,美国实效哲学家皮尔士从科学逻辑角度专门探讨信念的确定问题,但没有界定"信念"的概念和本质,也未划分属性和层次类别,故有必要以当前视角加以概念厘定,从属性角度划分出善恶信念,从层级角度划分出国家、群体和个体三个类别,并从群体和个体层面阐述翻译符号学的理论信念。翻译符号学以符号转换活动为对象,考察符号转换的过程、本质、现象、规律等,旨在构建以符号转换相关论题为焦点的符号学分支学科,信念属于翻译符号学的宏观、外部因素,在国家、群体和个体层面起规范和制约符号活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效哲学 翻译符号学 国家信念 群体信念 个体信念
下载PDF
翻译安全:界定、问题与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贾洪伟 《译苑新谭》 2019年第2期45-50,共6页
根据史料,翻译涉及安全的问题最早出现在西周,属于国内民族之间的安全问题。汉唐之际,尤其清朝中后期,翻译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领土、军事等层面的安全问题。本文以历史上借用翻译手段和形式涉及的政治、经济等... 根据史料,翻译涉及安全的问题最早出现在西周,属于国内民族之间的安全问题。汉唐之际,尤其清朝中后期,翻译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领土、军事等层面的安全问题。本文以历史上借用翻译手段和形式涉及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安全问题为参考点,以中国知网相关数据为基础,梳理当前翻译安全研究的发展脉络,从学理层面探究翻译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安全机制角度重新界定翻译安全这一术语,区分了翻译安全学与安全翻译学的边界与内涵,揭示了翻译安全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研究、翻译研究所具有的启示以及现实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安全 安全机制 问题与启示
原文传递
典籍回译研究之理性思考
5
作者 贾洪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9-13,共5页
在中国,自唐朝就已出现佛教典籍回译现象,典籍回译的历史可谓久矣,但有关回译问题,国内学界仍尚未达成共识,因而有必要以学科史视角,回顾回译研究的历程,梳理回译的定义,总结回译的特点,分析回译的发生机制,凸显广义回译(返译)与狭义回... 在中国,自唐朝就已出现佛教典籍回译现象,典籍回译的历史可谓久矣,但有关回译问题,国内学界仍尚未达成共识,因而有必要以学科史视角,回顾回译研究的历程,梳理回译的定义,总结回译的特点,分析回译的发生机制,凸显广义回译(返译)与狭义回译(逆译)之间的异同,将返译与逆译做区别性的学科化理性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回译 发生机制 理性考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