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普通女性化妆品消费者的皮肤基础状况调查
1
作者 程锋伟 王曦 +2 位作者 李洪海 Carlos Galzote 李利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凋查分析成都市普通女性消费者(使用市场价25元以下的面霜背)的皮肤基础状况。方法选择长期使用中低端化妆品的25~45岁成都女性,将其分为4个年龄组,非干预性测试不同年龄组的皮肤水分含最、透皮水分丢失率、肤色、粗糙程度、... 目的凋查分析成都市普通女性消费者(使用市场价25元以下的面霜背)的皮肤基础状况。方法选择长期使用中低端化妆品的25~45岁成都女性,将其分为4个年龄组,非干预性测试不同年龄组的皮肤水分含最、透皮水分丢失率、肤色、粗糙程度、皱纹、pH值等;同时,由皮肤科医师对皱纹、弹性和整体肤色等特征指标评分,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阶层女性普遍关心的皮肤问题和心目中理想肌肤的诉求。结果不同的年龄组之间在皮肤的颜色、纹理和弹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问卷结果.困扰成都女性的皮肤问题主要是干燥、肤色和皱纹等;对于理想皮肤的期望根据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保湿度高、光泽和皮肤白皙。结论女性皮肤在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类似的护肤习惯条件下。不同的年龄组之间在皮肤的颜色、纹理和弹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35岁开始,皮肤新陈代谢减慢,自身的修复能力也和逐步减弱,具体表现在皮肤颜色、弹性和粗糙程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基础状况 调查 女性
原文传递
含马齿苋及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对敏感性皮肤辅助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4
2
作者 何黎 温海 +12 位作者 徐丽敏 李利 杨春俊 涂颖 李娜 起珏 朱红梅 周爱民 李虹 尹斌 蒋献 刘盛秀 林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价含马齿苋及水溶性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10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干、中性敏感性皮肤受试... 目的:评价含马齿苋及水溶性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10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干、中性敏感性皮肤受试者80例,油性敏感性皮肤受试者30例)面部分别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每日2次,连续使用1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5 d、30 d分别对受试者皮肤进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同时对乳酸试验、皮损恢复情况、受试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0 d后,干性、中性敏感性皮肤组受试者角质层含水量由治疗前71.53%±3.34%增加至74.49%±2.87%,油脂含量由治疗前(74.30±29.19)μg/cm^2增加至(90.01±11.45)μg/cm^2。油性皮肤组受试者含水量由治疗前71.95%±2.34%增加至75.09%±1.67%,油脂含量由治疗前(247.13±41.90)μg/cm^2下降至(223.23±40.19)μg/cm^2,治疗前后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皮肤弹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试验分值由治疗前4.39±0.82降至2.58±0.4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改善者87例,占79.09%;与使用前相比(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对干、湿性敏感性皮肤有辅助治疗作用,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敏感性 护肤品 医学 马齿苋 甘草提取物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敏 汪盛 +1 位作者 张谊之 黎静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作为判断银屑病病情及疗效新指标的可信性。方法:采用DLQI研究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并与传统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研究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作为判断银屑病病情及疗效新指标的可信性。方法:采用DLQI研究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并与传统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进行比较。结果:女性患者的DLQI评分明显高于男性,未婚者的DLQI评分高于已婚者,面部受累者的DLQI评分高于面部未受累者(P<0.05)。DLQI和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3,P<0.001)。治疗后随着临床病情的改善,PASI和DLQ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DLQI改善率和PASI改善率呈显著正相关(r=0.722,P<0.001)。结论: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DLQI可作为判断银屑病病情及疗效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
下载PDF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与舒敏保湿修复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娜 施为 +13 位作者 杨森 赖维 陶娟 陈周 李利 涂颖 肖志平 刘盛秀 谢小元 李延 王曦 张丹 潘然 何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95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在皮损处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薇诺娜舒敏保湿修...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95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在皮损处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每天2次,连续28 d,并在治疗第7 d、14 d和28 d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乳酸刺激试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及安全性评估。结果:28 d时,观察组完全改善8例(17.02%),对照组完全改善5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乳酸刺激试验评分观察组(1.97±1.54)分较治疗前(5.12±0.89)分低,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8 d时评分(2.63±1.48)分,乳酸刺激试验刺痛开始时间观察组(6.25±2.05)min比治疗前(3.00±1.39)min晚,也较对照组(4.89±1.95)min晚(P<0.05)。观察28 d,观察组经表皮水分丢失(TWEL)(19.15±0.67)g/(cm^2·h)、表皮含水量(27.20±1.58)%及皮脂含量(93.60±2.14)μg/cm^2与对照组[TWEL(19.17±1.04)g/(cm^2.h),表皮含水量(27.61±2.68)%,皮脂含量[(94.2±1.4)μg/cm^2]结果相似(P>0.05),但比治疗前[TWEL(25.35±1.95)g/(cm^2·h),表皮含水量(22.50±1.50)%,皮脂含量(89.95±2.68)μg/cm^2]隋明显改善(P<0.05)。整个观察过程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2例出现刺激反应,不良反应比率为4.44%。结论: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能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提高皮肤的耐受性,缓解敏感性皮肤症状,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敏感性 护肤品 医学 透明质酸
下载PDF
2002—2003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绍熙 刘维达 +8 位作者 郭宁如 廖万清 李若瑜 王家俊 章强强 席丽艳 冉玉平 赖维 郑岳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32-633,共2页
目的:调查2002—2003年我国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情况。方法:在全国进行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自2002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统一培养基,多点接种法进行研究。结果:从1084例患者965个培养基中分离出739株致病菌,其中皮癣菌占首位,而皮癣菌中... 目的:调查2002—2003年我国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情况。方法:在全国进行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自2002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统一培养基,多点接种法进行研究。结果:从1084例患者965个培养基中分离出739株致病菌,其中皮癣菌占首位,而皮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56.4%,须癣毛癣菌占5.5%,犬小孢子菌占0.3%,石膏样小孢子菌占2.6%,絮状表皮癣菌占1.5%,紫色毛癣菌占0.1%等;酵母菌居第2位,其中白念珠菌占10.0%,光滑念珠菌占5.1%,热带念珠菌占4.5%,近平滑念珠菌占5.8%,克柔念珠菌占1.9%等;霉菌居第3位。结论:甲真菌病致病菌中酵母菌类日益增多,故治疗应个体化,宜选用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皮癣菌 酵母菌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女性黄褐斑102例临床分析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 被引量:29
6
作者 牟韵竹 李利 +2 位作者 张正中 陈星 熊心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方法对102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检测了4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黄褐斑发病与日晒、遗传、内分泌因素等相关;病例组血清雌二醇、... 目的探讨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方法对102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检测了4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黄褐斑发病与日晒、遗传、内分泌因素等相关;病例组血清雌二醇、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晒是黄褐斑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部分黄褐斑患者可存在性激素水平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性激素 危险因素 女性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左西替利嗪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涛 余瑶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871-874,906,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左西替利嗪对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CU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左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均持续4周。于治疗前(T1...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左西替利嗪对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CU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左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均持续4周。于治疗前(T1)及治疗4周后(T2)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前白蛋白(PA)、补体(C3、C4)]水平、红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分布情况,观察两组患者CU症状和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时,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红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CU症状和生活质量检测或评估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T2时,两组血清细胞因子(MCP-1、Eotaxin)水平、红细胞免疫相关指标(RBC-C3bRR、RBC-ICR)、CD8^+、CU症状积分和DLQI评分均较T1时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时相反应蛋白(PA、C3、C4)水平、CD4^+则均较T1时显著上升,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左西替利嗪可调节CU患者免疫功能和防御机制、改善其疾病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于病情转归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左西替利嗪 慢性荨麻疹 免疫功能 防御机制
下载PDF
静脉滴注阿昔洛韦与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翟志芳 李惠 +8 位作者 郭在培 游弋 方红 顾恒 林能兴 赵恒光 熊琳 丁颖果 郝飞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19,共3页
阿昔洛韦(acyclovir,ACV)是治疗带状疱疹经典的抗病毒药物,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10%--20%,常需静脉给药以提高血药浓度。盐酸伐昔洛韦(valaciclovirhydrochloride,VACV)是ACV的前体药物,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达ACV的3... 阿昔洛韦(acyclovir,ACV)是治疗带状疱疹经典的抗病毒药物,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10%--20%,常需静脉给药以提高血药浓度。盐酸伐昔洛韦(valaciclovirhydrochloride,VACV)是ACV的前体药物,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达ACV的3。5倍,成为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方法。我们组织开展了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比较静脉滴注ACV与口服VACV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口服生物利用度 盐酸伐昔洛韦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静脉滴注 治疗 抗病毒药物
原文传递
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及毛孔粗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青 周成霞 +2 位作者 孟慧敏 王曦 李利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5-868,共4页
目的制定一套不同程度的面部毛孔标准照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招募毛孔粗大志愿者,拍摄鼻正面、鼻翼和颊部的微距照片,制定标准照片,进行信度评价;由皮肤科医师对毛孔粗大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毛孔粗大情况进行临床评价,采用累加lo... 目的制定一套不同程度的面部毛孔标准照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招募毛孔粗大志愿者,拍摄鼻正面、鼻翼和颊部的微距照片,制定标准照片,进行信度评价;由皮肤科医师对毛孔粗大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毛孔粗大情况进行临床评价,采用累加logit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志愿者115例,收集面部毛孔微距照片562张用于标准照片制定,对照片的评价和对志愿者的评价均显示出较高的信度。调查了年龄在18~70岁健康人群1011人,毛孔粗大程度与性别、年龄、皮肤类型(油性)、防晒、应用抗老化产品等因素有关。结论面部毛孔评价的标准照片,信度较高。性别、年龄、油性皮肤是面部毛孔粗大的危险因素,防晒、应用抗老化产品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孔 标准照片 性别 年龄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伟 张然 +1 位作者 叶光荣 邓旭 《中国性科学》 2012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多项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外周血... 目的:探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多项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白介素4、6、10、TNF-α、IFN-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及NK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IgA、IgM及IgG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患者的变化幅度要大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处于炎性反应状态,且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对其研究对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炎性因子 免疫状态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斑贴试验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周成霞 李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34-735,共2页
斑贴试验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实验诊断方法,也作为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后的诊断依据。斑贴试验逐步采用更为先进的试验材料,相关机构对市售变应原的浓度及基质定期进行修正,规范斑贴试验方法。作为皮肤科医师正确进行斑贴... 斑贴试验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实验诊断方法,也作为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后的诊断依据。斑贴试验逐步采用更为先进的试验材料,相关机构对市售变应原的浓度及基质定期进行修正,规范斑贴试验方法。作为皮肤科医师正确进行斑贴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判读,了解目前的进展对临床工作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变态反应 刺激反应
下载PDF
白芨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世琴 熊丽丹 +2 位作者 何海伦 曾从刚 李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76-178,共3页
白芨作为一种珍惜的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具有生肌治疮、收敛止血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止血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脑出血、阴... 白芨作为一种珍惜的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具有生肌治疮、收敛止血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止血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脑出血、阴道出血、气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肛瘘、肛周脓肿、结核病及黄褐斑的治疗。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针对白芨的上述功效进行归纳总结,为白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莲 张自辉 蒋献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玫瑰痤疮是一组主要累及面中部的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在外界刺激因素下,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紊乱共同参与导致。该文就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玫瑰痤疮 机制 进展
下载PDF
四城市407例女性皮肤颜色测定和分级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玮 王学民 +8 位作者 赖维 李利 张萍 吴琰瑜 吕瑛 李艳 田燕 吴艳 陈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72-773,共2页
皮肤颜色分级(skin colour categories)由Chardon等于1991年提出,采用国际照明学会(CIE)规定的L*a*b*色度空间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1].这种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反映肤色空间多位的改变,简单无创,因而在皮肤光生物学研究、皮肤色素研究以及... 皮肤颜色分级(skin colour categories)由Chardon等于1991年提出,采用国际照明学会(CIE)规定的L*a*b*色度空间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1].这种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反映肤色空间多位的改变,简单无创,因而在皮肤光生物学研究、皮肤色素研究以及化妆品功效研究等许多领域内具有应用价值[2].我们于2004年4-5月间采用上述经典分级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个城市的407例健康成年女性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颜色 成年女性 颜色测定 城市 生物学研究 色度空间 分级方法 皮肤色素 色空间 化妆品
原文传递
Kaposi水痘样疹的诊断治疗 被引量:23
15
作者 罗汉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44-645,F003,共3页
关键词 KAPOSI水痘样疹 异位性湿疹 小儿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女性人群皮肤类型调查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玮 赖维 +8 位作者 王学民 李利 田燕 吕瑛 吴琰瑜 李艳 张萍 吴艳 陈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0-423,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数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的变化。结果:接受调查的404名城市女性在引导性调查和自主性调查中,Ⅲ型皮肤分别占71.1%和74.3%,Ⅱ型分别占14.7%和25.6%,Ⅳ分别占14.2%和1.0%。未见Ⅰ、Ⅴ、Ⅵ型皮肤。上述皮肤类型和所测定的MED值和MPPD值有较好的对应变化关系,即从Ⅱ型到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所调查的中国女性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次是Ⅱ型和Ⅳ型。皮肤类型和所测的MED、MPPD值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类型 最小红斑量 最小持续黑化量 女性 中国
下载PDF
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谢军 蒋献 +6 位作者 刘刚 王思宇 严蕾 杨超 袁晓慧 张楠 郭晓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87-2290,共4页
目的:研究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_2激光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例)和研究组(n=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 目的:研究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_2激光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例)和研究组(n=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1次治疗后、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及疗效,误工期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ECCA评分为(69.48±18.31)分,一次治疗后为(50.48±16.48)分,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治疗前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治疗后为(38.73±15.53)分,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ECCA评分为(68.27±20.58)分,一次治疗后为(55.52±12.90)分,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治疗前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治疗后为(39.03±10.05)分,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对照组一次治疗后与治疗前、两次治疗后与一次治疗后的ECCA评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两次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一次治疗总有效率(P〈0.05),研究组患者两次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一次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一次治疗后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两次治疗后疗效对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误工期为(10.60±3.87)d,研究组患者误工期为(7.91±3.37)d,两组患者误工期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雪苷霜软膏联合CO_2激光可有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可缩短误工期,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点阵CO_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凹陷性瘢痕 积雪苷霜软膏 点阵CO2激光 疗效
下载PDF
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村建 王莉 +3 位作者 郭在培 涂亚庭 卢念祖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0-42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每日2次口服...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每日2次口服,共服10d。用药后第3、6和10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28例,全分析集(FAS)分析128例,符合方案集(PPS)分析118例。治疗后第3、6和1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值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组时疼痛VAS值≥8的患者,FAS集分析显示,在治疗后第6、10天VAS值下降两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PS集分析显示治疗后第10天VAS值下降,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8%和12.50%,主要为嗜睡和恶心。结论:增加伐昔洛韦用量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与较低剂量伐昔洛韦组相比,对疼痛程度较严重的患者能更显著地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伐昔洛韦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女性面部皮肤皱纹相关因素研究——1004例成都地区汉族女性调查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利 王曦 +1 位作者 刘蔚 牟韵竹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国女性面部皱纹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由皮肤科专业医师以问卷表的形式调查受检者的职业、光敏感、月经史、使用护肤品 (保湿霜、抗皱霜、防晒霜 )化妆等习惯。同时检查眼角、眉间、口周皱纹的发生情况。皱纹... 目的 了解中国女性面部皱纹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由皮肤科专业医师以问卷表的形式调查受检者的职业、光敏感、月经史、使用护肤品 (保湿霜、抗皱霜、防晒霜 )化妆等习惯。同时检查眼角、眉间、口周皱纹的发生情况。皱纹分级采用Daniell分级标准。结果 共调查 1 0 0 4例年龄为 1 8~ 70岁的汉族女性。皱纹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外眦部、眉间、口周。皱纹的级别越高 ,所对应的平均年龄就越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闭经(OR >3,P <0 .0 5 )和未防晒 (OR >1 ,P <0 .0 5 )与面部皱纹有关。结论 年龄的增长和闭经 ,是促使面部皱纹出现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 年龄 闭经 防晒
下载PDF
医学护肤品的概念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何黎 涂颖 李利 《皮肤病与性病》 2011年第2期74-76,共3页
随着皮肤美容、精细化工以及化妆品研发的不断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化妆品(尤其是修复类护肤品)不仅仅局限于对皮肤进行简单的气味或色彩的修饰美化,还赋予了化妆品更多的功效性及安全性。化妆品中的某些有效成分能够穿透角质层进入皮... 随着皮肤美容、精细化工以及化妆品研发的不断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化妆品(尤其是修复类护肤品)不仅仅局限于对皮肤进行简单的气味或色彩的修饰美化,还赋予了化妆品更多的功效性及安全性。化妆品中的某些有效成分能够穿透角质层进入皮肤,通过改变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修复皮肤屏障,辅助治疗和预防皮肤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肤品 临床应用 皮肤美容 医学 化妆品 有效成分 皮肤屏障 辅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