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9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3
1
作者 杨世民 廖尔华 +2 位作者 袁继超 陶永清 李代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通过研究玉米密度与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对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也很大 ,其次是千粒重、行粒数 ,对穗长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攀西地区及其类似地区的玉米高产密度不... 通过研究玉米密度与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对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也很大 ,其次是千粒重、行粒数 ,对穗长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攀西地区及其类似地区的玉米高产密度不宜超过 876 0 8株 /hm2 ,最佳经济生产密度为 80 0 0 0~ 85 0 0 0株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栽培密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 被引量:184
2
作者 杨文钰 雍太文 +3 位作者 任万军 樊高琼 牟锦毅 卢学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大豆供求失衡,振兴大豆产业势在必行。北方大豆正面临单位土地产出率低带来的比较效益低下、产销分离引起的成本增加、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带来的减产严重、油酯和蛋白质含量不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 中国大豆供求失衡,振兴大豆产业势在必行。北方大豆正面临单位土地产出率低带来的比较效益低下、产销分离引起的成本增加、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带来的减产严重、油酯和蛋白质含量不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地多熟种植模式的主体作物,具有与主要粮食作物和谐共存,蛋白质含量高、利于食用和加工业的发展,减轻季节性干旱的危害、实现抗旱增收等优点,发展潜力巨大。作者认为稳定北方大豆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南方套作大豆是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必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大豆 大豆产业 振兴 南方大豆
下载PDF
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茎秆理化特性与抗倒伏性的影响 被引量:171
3
作者 杨世民 谢力 +2 位作者 郑顺林 李静 袁继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103,共11页
以杂交稻金优527为材料,分别在中低海拔地区雅安(600m)和高海拔地区西昌(1590m)进行了以氮肥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为副区的田间裂区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节间变细长,茎壁变薄,秆型指数降低,茎鞘... 以杂交稻金优527为材料,分别在中低海拔地区雅安(600m)和高海拔地区西昌(1590m)进行了以氮肥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为副区的田间裂区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节间变细长,茎壁变薄,秆型指数降低,茎鞘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降低,充实度变差;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还影响茎秆中氮、钾、硅、钙、镁、铁、锌、铜、锰等矿质元素的含量,从而影响茎秆的倒伏指数和抗倒伏能力。水稻基部茎秆的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和基部各伸长节间的长度及氮、镁含量正相关,与茎粗、茎壁厚、比茎重、秆型指数及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钾、钙含量负相关,与茎秆硅含量呈二次函数关系,适宜的硅含量为4.5~4.8mg kg^-1。由于生态条件不同,两试点水稻茎秆抗倒能力和受氮肥水平与栽插密度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高产、抗倒栽培要因地制宜。金优527基部节间的临界倒伏指数为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水平 栽插密度 茎秆 理化特性 抗倒伏性
下载PDF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4
4
作者 王昌全 魏成明 +1 位作者 李廷强 孙凤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通过 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多年双免耕作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劳动力投入 ,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连续 8年双免可使土壤有机质高达 5 0 8... 通过 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多年双免耕作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劳动力投入 ,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连续 8年双免可使土壤有机质高达 5 0 8g/kg ,全氮含量高达 3 1g/kg ,速效磷提高 95 8% ,速效钾提高 6 1 0 %。同时能增加土壤孔度和促进团聚体的形成 ,达到高产节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土壤理化性状 水稻 小麦
下载PDF
鱼腥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2
5
作者 吴卫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7-368,共2页
综述了鱼腥草在分布、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鱼腥草 栽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开发
下载PDF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8
6
作者 杨文钰 王兰英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阐述了秸秆还田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现有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分析,指出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作物 秸秆还田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基于MaxEnt的西藏飞蝗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28
7
作者 王茹琳 李庆 +1 位作者 封传红 石朝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556-8566,共11页
西藏飞蝗是青藏高原本地特有物种,为青稞和牧草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危害范围有扩大蔓延趋势。研究并明确西藏飞蝗在中国的适生区域,对制定该虫的早期监测、预警及控制措施意义重大。近年来最大熵理论在物种适生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 西藏飞蝗是青藏高原本地特有物种,为青稞和牧草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危害范围有扩大蔓延趋势。研究并明确西藏飞蝗在中国的适生区域,对制定该虫的早期监测、预警及控制措施意义重大。近年来最大熵理论在物种适生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西藏飞蝗的分布信息和环境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对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用ROC曲线检测模型精度、刀切法(jackknife test)筛选主导环境变量及其适宜值。两次模拟的AUC值分别为0.996和0.993,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度很高。西藏飞蝗在中国的高适生区主要位于四川的甘孜州,西藏的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及拉萨市,中适生区则以高适生区为中心向外扩散,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海拔、8月份平均雨量、1月份平均雨量、等温性、12-2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影响西藏飞蝗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飞蝗 MaxEnt模型 适生分析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0
8
作者 张光伦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根据有关文献和作者研究,分析了果树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项及影响果实品质的直接和间接生态因子,概述了热、光、水、土、地形等主要生态因子对果实大小、形状、色泽、质地、风味及内含物、芳香等方面的生态效应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今后研... 根据有关文献和作者研究,分析了果树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项及影响果实品质的直接和间接生态因子,概述了热、光、水、土、地形等主要生态因子对果实大小、形状、色泽、质地、风味及内含物、芳香等方面的生态效应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果实 品质 生态因子
下载PDF
弱光对水稻籽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0
9
作者 任万军 杨文钰 +2 位作者 徐精文 樊高琼 马周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5-790,共6页
研究了灌浆期弱光对 3个杂交稻组合的籽粒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4 9%遮荫及 6 9%遮荫下 ,籽粒空粒率升高 ,籽粒最终生长量、灌浆速率、灌浆相对起始势降低 ,以弱势粒及全穗籽粒受到的影响更大。遮荫处理后 ,糙米率、精米率... 研究了灌浆期弱光对 3个杂交稻组合的籽粒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4 9%遮荫及 6 9%遮荫下 ,籽粒空粒率升高 ,籽粒最终生长量、灌浆速率、灌浆相对起始势降低 ,以弱势粒及全穗籽粒受到的影响更大。遮荫处理后 ,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胶稠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组合间有差异 ;垩白米率、垩白度显著或极显著地升高 ,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 水稻 籽粒生长 品质 影响因素 杂交稻 空粒率 生长量 灌浆速率
下载PDF
水稻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 被引量:112
10
作者 祁栋灵 韩龙植 张三元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6-230,235,共6页
土壤盐/碱化是盐/碱稻作区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提高水稻耐盐/碱性,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减轻盐/碱胁迫导致的水稻减产,许多学者广泛开展了水稻耐盐/碱性的基因型差异、生理生化、遗传及定位等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 土壤盐/碱化是盐/碱稻作区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提高水稻耐盐/碱性,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减轻盐/碱胁迫导致的水稻减产,许多学者广泛开展了水稻耐盐/碱性的基因型差异、生理生化、遗传及定位等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在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方面还缺乏统一标准,这影响着水稻耐盐/碱性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至今所采用的水稻耐盐/碱性鉴定方法、耐盐/碱指标和分级标准等,以期为我国水稻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以及水稻耐盐/碱性种质资源鉴定、生理生化分析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碱性 鉴定 评价指标 水稻生产 鉴定方法 评价方法 耐盐 碱性 生理生化分析
下载PDF
植物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108
11
作者 陈锋 孟永杰 +5 位作者 帅海威 罗晓峰 周文冠 刘建伟 杨文钰 舒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6,共11页
化感现象作为植物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在农林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合理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化感物质可促进或抑制不同物种种子的萌发过程,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 化感现象作为植物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在农林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合理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化感物质可促进或抑制不同物种种子的萌发过程,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其生态学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一方面,在阐述化感作用影响种子萌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化感物质抑制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包括:化感物质通过抑制胚根和胚轴的伸长,破坏亚细胞结构,干扰植物激素及活性氧的合成与代谢,造成细胞损伤,从而阻碍种子萌发;抑制种子中储存物质的代谢,阻碍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以及能量转换,导致种子萌发受阻等。另一方面,本文从化感作用在抑制农田杂草及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化感物质调控种子萌发的生态学意义。讨论了农作物的化感抑草作用,农林业生产中的化感自毒作用以及化感作用造成的生物入侵等,以期为农林业生产提供借鉴。最后,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对本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种子萌发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05
12
作者 林文雄 陈鸿飞 +4 位作者 张志兴 徐倩华 屠乃美 方长旬 任万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形成 发育遗传特性 人工收割 机械化收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 被引量:91
13
作者 童平 杨世民 +4 位作者 马均 吴合洲 傅泰露 李敏 王明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511,共7页
对12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两类生态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比生态区域间的差异更显著.产量与总干物质量和... 对12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两类生态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比生态区域间的差异更显著.产量与总干物质量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84和0.590,与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相关不显著.与低光强地区相比,高光强地区叶片厚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降低.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产量中来自于后期光合积累物质的比例较大;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产量中来自于前期干物质积累及其转运的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生态条件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红花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14
作者 杨玉霞 吴卫 郑有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红花是传统的药用植物 ,也是新型的油用和工业用资源。本文综述了红花在遗传资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因素、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红花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
关键词 红花 遗传资源 细胞和组织培养 化学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从小麦EST序列中开发新的SSR引物 被引量:66
15
作者 陈军方 任正隆 +1 位作者 高丽锋 贾继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小麦EST数量的迅速增加为开发新的SSR标记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本实验从国际小麦族EST协作网 (ITEC)上公布的 10 380条EST序列中检索到 4 4 4条含有SSR的序列 ,检出率为 4 1%。其中含二核苷酸重复单元和三核苷酸重复单元的SSR ESTs... 小麦EST数量的迅速增加为开发新的SSR标记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本实验从国际小麦族EST协作网 (ITEC)上公布的 10 380条EST序列中检索到 4 4 4条含有SSR的序列 ,检出率为 4 1%。其中含二核苷酸重复单元和三核苷酸重复单元的SSR ESTs分别为 34条 (7 7% )和 347条 (78 0 % )。利用这些SSR ESTs序列共设计 135对cSSR引物 ,其中 82对在小麦上有扩增产物 ,占所设计引物总数的 6 0 8%。利用小麦缺体 四体 ,32对cSSR引物被定位到小麦除 2D、4B和 4D外的 18条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 SSR-ESTs cSSR引物 小麦
下载PDF
玉/豆套作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7
16
作者 王竹 杨文钰 吴其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02-1507,共6页
在"玉/豆"套作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株型玉米遮阴对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株型玉米下大豆生长的温、湿度和透光率是导致大豆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在四叶期后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田间光照不足导致大豆叶面积... 在"玉/豆"套作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株型玉米遮阴对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株型玉米下大豆生长的温、湿度和透光率是导致大豆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在四叶期后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田间光照不足导致大豆叶面积指数增加,比叶重减小,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b值降低,且荫蔽越严重,光合能力越弱,产量越低。玉米收获后,大豆前期遭受的光合抑制得到缓解,光合生产逐渐恢复,恢复能力最强的为紧凑型玉米下的大豆,其生育后期的光合能力已接近单作大豆。初花期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随着荫蔽程度的加重,大豆叶片变薄,表皮细胞体积变大,角质层变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细胞间隙增大。总之,与紧凑型玉米套作,可减缓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弱光胁迫,保证全年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大豆 玉米株型 光合特性 解剖结构 产量
下载PDF
影响糯玉米鲜食品质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7
17
作者 宋雪皎 马兴林 +1 位作者 关义新 李首成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根据国内外目前有关鲜食糯玉米研究的现状,就与糯玉米鲜食品质密切相关的适宜采收期、速冻保鲜技术、栽培技术措施等因素,以及造成口感差异因子的研究作一简要总结,并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糯玉米 鲜食品质 营养品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行距配置对作物生物量、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5
18
作者 杨峰 娄莹 +5 位作者 廖敦平 高仁才 雍太文 王小春 刘卫国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2-650,共9页
空间配置是影响间作套种作物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固定玉米–大豆套作带宽200 cm,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设置4个玉米窄行行距为20 cm(A1)、40 cm(A2)、60 cm(A3)和80 cm(A4)套作处理,2个玉米和大豆净作对照处理,研究行距... 空间配置是影响间作套种作物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固定玉米–大豆套作带宽200 cm,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设置4个玉米窄行行距为20 cm(A1)、40 cm(A2)、60 cm(A3)和80 cm(A4)套作处理,2个玉米和大豆净作对照处理,研究行距配置对套作系统中玉米和大豆生物量、根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红光/远红光比值均低于净作,且随着玉米窄行的增加而降低。套作系统中大豆地上地下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从第三节龄期(V3)到盛花期(R2)逐渐增加,但随着玉米窄行的增加而降低。套作玉米地上地下生物量从抽雄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加,根体积却逐渐降低,但这些参数随玉米窄行的变宽而增加。玉米和大豆在带状套作系统中产量均低于净作,且随玉米窄行的变宽,玉米产量逐渐增加,2012和2013两年最大值平均为6181 kg hm–2,而大豆产量逐渐降低,两年最大值平均为1434 kg hm–2,产量变化与有效株数和粒数变化密切相关。此外,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群体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3,最大值出现在A2处理,分别为1.59(2012年)和1.61(2013年),且最大经济收益也出现在A2处理(2年每公顷平均收益为1.93万元)。因此,合理的行距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中作物的生长、产量构成和群体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套作 空间配置 土地当量比
下载PDF
遮光对杂交水稻组合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6
19
作者 朱萍 杨世民 +2 位作者 马均 李树杏 陈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03-2009,共7页
对6个光敏感性不同的杂交稻组合在遮光处理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其对逆境的适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通过抽穗期遮光处理(80%遮光率)15d,及恢复自然光照15d后,水稻的产量显著降低;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增加,恢复生长15d后,并未... 对6个光敏感性不同的杂交稻组合在遮光处理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其对逆境的适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通过抽穗期遮光处理(80%遮光率)15d,及恢复自然光照15d后,水稻的产量显著降低;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增加,恢复生长15d后,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弱光降低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减少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运输,增加丙二酫(MDA)含量和叶面积指数,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一。杂交水稻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是由自身因素决定的,组合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弱光胁迫下剑叶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量子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较低的MDA含量、SOD活性,是耐弱光水稻品种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光合特性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合成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68
20
作者 文涛 熊庆娥 +1 位作者 曾伟光 刘远鹏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3,共3页
以红桔砧 10年生罗伯逊脐橙为试材 ,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有机酸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 ,柠檬酸合成酶(C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活性与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 以红桔砧 10年生罗伯逊脐橙为试材 ,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有机酸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 ,柠檬酸合成酶(C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活性与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不仅证明脐橙果实中存在通过CO2 固定合成有机酸的途径 ,还说明CS、PEPC是有机酸合成的关键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果实 有机酸 柠檬酸合成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