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条件下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日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驰 何连华 +8 位作者 廖爽 高云天 朱世林 李博 周伟 陈勇 胡剑锋 项祖芬 任万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79-1590,共12页
为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日产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丰产对策,以3个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F优498和川优6203为材料,采取毯苗机插栽培方式,在四川的南部、射洪、安州和大邑4个生态点,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 为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日产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丰产对策,以3个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F优498和川优6203为材料,采取毯苗机插栽培方式,在四川的南部、射洪、安州和大邑4个生态点,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全生育期、产量和日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机插杂交籼稻的全生育期、产量和日产量存在差异;随着播期从3月下旬推迟至5月上旬,机插杂交籼稻播种至拔节期天数缩短,抽穗至成熟期天数增加,平均全生育期从159.5 d逐渐缩短至150.7 d,平均产量从10,260.45 kg hm^-2逐渐下降至7795.83 kg hm^-2,平均日产量从64.58 kg hm^-2 d^-1逐渐下降至51.95 kg hm^-2 d^-1。气象因子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和日产量的影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存在差异,产量与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水稻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平均日最低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日产量与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全生育期平均日最低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南部、射洪和大邑与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四川盆地西平原区和中、东北丘陵区,冬水(闲)田或蔬菜茬口水稻最佳播期在3月下旬,选择F优498进行机插栽培可获得较高日产量;麦(油)茬水稻应在前茬收获后尽早抢栽,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选择F优498进行机插栽培可获得较高日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机插 日产量 生态条件
下载PDF
播期对四川盆地杂交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博 张驰 +9 位作者 曾玉玲 李秋萍 任洪超 卢慧 杨帆 陈虹 王丽 陈勇 任万军 邓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60-1371,共12页
为明确播期对四川盆地杂交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F优498和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在四川大邑、南部、射洪3个地点设置大田播期试验,利用米饭食味计和硬度黏度仪,研究了不同地点间播期对杂交籼稻米饭外观、口感、... 为明确播期对四川盆地杂交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F优498和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在四川大邑、南部、射洪3个地点设置大田播期试验,利用米饭食味计和硬度黏度仪,研究了不同地点间播期对杂交籼稻米饭外观、口感、综合评分、以及硬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杂交籼稻的米饭食味品质是地点、品种、播期及其互作共同作用的结果。(2)不同播期间,米饭外观、口感和综合评分均表现为宜香优2115>川优6203>F优498,硬度值则以F优498最高,优质品种宜香优2115米饭食味品质明显较优;不同地点间,适宜推迟播期则可提高米饭外观、口感、综合评分,进而提高米饭食味品质。(3)相关分析表明,综合评分与播种-抽穗期的积温和降雨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与抽穗-成熟期积温和日照时数,以及全生育期降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4)GGE模型分析表明,在大邑播期推迟10 d具有较好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好;在南部和射洪,播期推迟10~20 d具有较高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较好。综合来看,在四川盆地,播期推迟10~20 d可以使水稻灌浆结实期处于较合理的温光环境,进而有效改善杂交籼稻的米饭食味品质,提高综合评分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四川盆地 水稻 食味品质 食味计
下载PDF
玉米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与穗轴特性关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波 孔凡磊 +5 位作者 陈祥 刘佳媛 李小龙 杜霞 陈谋浩 袁继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3-39,共7页
明确玉米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及其与穗轴特性的关系,对于实现高质量粒收,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于2018—2020年在四川中江同一地块,采用同一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分期收获试验,调查籽粒含杂率、各杂质组分绝对含量... 明确玉米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及其与穗轴特性的关系,对于实现高质量粒收,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于2018—2020年在四川中江同一地块,采用同一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分期收获试验,调查籽粒含杂率、各杂质组分绝对含量、穗轴弯曲强度和含水率,探讨各收获期杂质组分和穗轴特性变化规律,以期明确籽粒含杂率与穗轴特性的关系。结果显示,随收获期推迟,籽粒含杂率、杂质中穗轴绝对含量和穗轴含水率显著降低,穗轴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收获期穗轴均是主要的杂质成分,比例达32%~79%,平均为51.45%。籽粒含杂率与穗轴弯曲强度和穗轴含水率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籽粒含杂率与穗轴弯曲强度不相关,与穗轴含水率呈指数关系(y=0.0456e0.0637x,R2=0.7747,n=75),玉米穗轴含水率降低至65.72%以下收获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可降至3%以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相同收获期或穗轴含水率相近时,籽粒含杂率与穗轴弯曲强度关系不大。穗轴作为玉米机械粒收主要的杂质成分,其含水率能很好解释籽粒含杂率的变化。生产上选择和选育玉米穗轴脱水快、含水率低或通过推迟收获期在玉米穗轴含水率较低时进行机械粒收,可显著降低机械粒收含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收获 机械粒收 籽粒含杂率 穗轴弯曲强度 穗轴含水率
下载PDF
“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对西南稻区水稻冠层结构和光能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博 袁玉洁 +13 位作者 何辰延 周星 李秋萍 朱莜芸 何宇欣 黄小凡 艾小凤 陈勇 周伟 程红 王丽 肖洪 任万军 邓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6-274,共9页
【目的】明确“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对西南稻区杂交籼稻冠层结构和光能分布特征的影响,从而为“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在西南稻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在温江和汉源2个生态点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常规... 【目的】明确“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对西南稻区杂交籼稻冠层结构和光能分布特征的影响,从而为“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在西南稻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在温江和汉源2个生态点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常规密植田间配置(THDP,行穴距30.0 cm×12.0 cm,每穴1.5苗,单、双苗错穴移栽)和“减穴稳苗”田间配置(ISRH,行穴距30.0 cm×24.0 cm,每穴3苗)两种配置,研究了不同田间配置对水稻冠层结构、冠层光能分布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1)较常规密植,减穴稳苗显著提高了两生态点单穴茎蘖数,使抽穗期水稻上三叶的叶倾角下降了0.93%~3.97%,进而使单穴叶面积和冠层幅度显著增加80.39%和28.99%。(2)减穴稳苗改善了水稻冠层中下部通透性,使温江生态点冠层3~40 cm处的透光率提高了18.08%~42.55%,汉源生态点冠层3~100 cm处的透光率提高了5.49%~44.22%,进而使抽穗至成熟期冠层底部的日辐射量和光照度分别提高46.74%和11.54%~75.63%。(3)较常规密植,减穴稳苗有效提高了水稻上三叶的光合能力,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6.96%~30.33%、9.35%~16.62%和12.93%~32.76%。【结论】采用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可有效改善宜香优2115的冠层结构,使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明显提高,进而增加冠层底部光能供给,显著提升水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田间配置 西南稻区 冠层结构 光能分布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成效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80
5
作者 雍太文 杨文钰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2年第3期20-22,共3页
2021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2021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支持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加快推广新模式新技术,逐步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多措并施扩面积、提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生产 西南地区 加快推广 三农 兼容发展 攻坚克难 黄淮海
下载PDF
秋闲期秸秆覆盖与氮肥减施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结实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仁才 陈松鹤 +4 位作者 马宏亮 莫飘 肖云 张雪 樊高琼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6-439,共14页
【目的】研究秋闲期秸秆覆盖对旱地小麦播前土壤墒情和小麦生产特性的影响以及减少氮肥用量的可行性,为四川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8年在四川省仁寿县四川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定... 【目的】研究秋闲期秸秆覆盖对旱地小麦播前土壤墒情和小麦生产特性的影响以及减少氮肥用量的可行性,为四川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8年在四川省仁寿县四川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供试作物为冬小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夏玉米秸秆粉碎覆盖(SM)和不覆盖(NM);裂区为氮肥用量,设不施氮(N0)、减氮(120 kg/hm^(2),N120)和常规施氮(180 kg/hm^(2),N180)3个水平。测定了小麦播前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和墒情、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花后叶绿素含量、开花结实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NM处理相比,SM处理在0—10 cm土层有显著增墒效应,其2016—2017年土壤储水量提高了8.0 mm,2017—2018年提高了6.7 mm;2016—2017和2017—2018年0—100 cm土层储水量分别提高20.2和9.1 mm。SM处理较NM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花前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和花后小麦旗叶、倒2叶、倒3叶叶绿素含量,并有效减缓了上层叶片叶绿素降解;SM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前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并降低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SM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总小穗数、有效小穗数、总小花数、可育小花数和总结实率;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两年均值分别较NM提高31.8%、44.4%和92.9%。与常规施氮量相比,减氮对小麦叶面积指数、花后上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和产量均有一定降低作用,但秸秆覆盖的效应大于施氮效应,秸秆覆盖后减氮对产量降低作用不明显。【结论】秋闲期秸秆覆盖可提高冬小麦播前0—10 cm土层储水量,利于冬小麦营养生长并延缓花后叶片衰老,从而促进干物质积累和改善开花结实特性。减少氮肥投入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但秋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底墒 旱地小麦 产量 干物质 结实率
下载PDF
带状套作模式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以玉米大豆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特 崔阔澍 +1 位作者 黄文娟 杨文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70-1775,共6页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优化肥料利用,以最低的肥料成本获得更好的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2020年,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连作(MS1)、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轮作(MS2)、玉米...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优化肥料利用,以最低的肥料成本获得更好的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2020年,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连作(MS1)、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轮作(MS2)、玉米/大豆传统套作(MS3)、单作玉米(M)、单作大豆(S)和休闲地(FL)的土壤为测试对象,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差异。【结果】玉米/大豆套作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有机质(29.19 g/kg)和全氮(10.19 g/kg)含量以MS2最高。FL土壤有机质(1.69 g/kg)和全氮(0.64 g/kg)含量最低。大豆行土壤全氮高于玉米行,不同种植模式下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种植模式相比,在MS2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变化较大,且空间分布最密集。利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系数对土壤进行分级,发现MS1、MS2、MS3、M和S变异中等,FL变异较弱,MS2变异最大。土壤全氮分布以MS2种植模式的大豆行最密集,玉米行全氮空间分布密度均低于大豆行全氮空间分布密度,但全氮与有机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具有相同的分布格局。土壤全氮的中度变异为MS1、MS2、MS3、M和S,弱变异为FL,最大变异为MS2。同时,对土壤氮与有机质变异度相关分析发现,有机质与土壤全氮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全氮与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一致性较好,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在不同种植模式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玉米/大豆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布存在显著差异。MS2是较好的带状套作种植模式,该模式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的单位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碳氮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套作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株叶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何雨桔 刘琼 +4 位作者 王焜 连霁雯 蔡璐舟 梁振宇 樊高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713,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株叶型小麦对四川盆地光照环境的适应性及施氮量的调控效应。【方法】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小叶直立叶型小麦川麦88和大叶披垂叶型小麦蜀麦830为主区,以两个氮处理(150、200 kg/hm^(2))为裂区,探究不同处理下小麦... 【目的】探究不同株叶型小麦对四川盆地光照环境的适应性及施氮量的调控效应。【方法】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小叶直立叶型小麦川麦88和大叶披垂叶型小麦蜀麦830为主区,以两个氮处理(150、200 kg/hm^(2))为裂区,探究不同处理下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结果】品种之间旗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灌浆速率、单株成穗数以及粒叶比差异显著。川麦88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高,粒叶比高,单株成穗率高,源库协调性好,但旗叶易早衰;蜀麦830旗叶面积大,籽粒灌浆速率高,千粒重高,单穗重高,个体优势显著,但穗容量不足;两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增加施氮量均可促进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提高,显著延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对于大穗大叶的蜀麦830尤为显著。【结论】两种株叶型小麦各有优缺点,小叶直立叶型川麦88对四川盆地光照环境适应性良好,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延缓旗叶衰退提高光合生产力,以高成穗率与粒叶比提升群体质量获得高产,大叶披垂叶型蜀麦830则通过增加光合面积提高灌浆速率来增加穗重。增加施氮量可以有效改善小麦旗叶的光合性能,弥补株叶型的不足,同时显著延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小麦株叶型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产量
下载PDF
两种间作模式对玉米根系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黄营 吴强 +7 位作者 邓姝玥 何秀琴 晋云 汪锦 罗凯 谢琛 王甜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19,527,共8页
【目的】为探明不同玉豆间作系统下根系互作对玉米根系形态、地上部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影响,揭示玉米与豆科间根系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盆栽根系分隔试验,设置玉米-大豆(IMS)、玉米-花生(IMP)两种间作模式,塑料膜分隔(SB)、尼龙网分隔... 【目的】为探明不同玉豆间作系统下根系互作对玉米根系形态、地上部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影响,揭示玉米与豆科间根系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盆栽根系分隔试验,设置玉米-大豆(IMS)、玉米-花生(IMP)两种间作模式,塑料膜分隔(SB)、尼龙网分隔(MB)、无分隔(NB)3种根系互作方式,研究不同根系互作与玉豆间作模式下作物的根系生长、叶片光合能力、物质积累特性及竞争能力。【结果】IMP较IMS更有利于玉米根系形态的建成,根重表现为IMS>IMP,玉米相对大豆和花生的竞争力较强(相对于大豆竞争比(CRIMS)=1.05,相对于花生竞争比(CRIMP)=1.85)。IMS和IMP下,与SB相比,成熟期根重MB的降低15.9%、7.0%,而NB的升高47.8%、27.8%。与SB相比,IMS下MB、NB的总根长和总根体积均下降;NB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单叶面积下降;拔节、吐丝期MB、NB地上部的生物量升高,根冠比降低,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降低15.6%、11.0%。与SB相比,IMP下MB、NB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降低,总根体积分别升高13.7%、降低21.9%;MB的叶绿素含量和单叶面积增大、根冠比降低;NB的叶绿素含量和单叶面积减小;地上部生物量表现为MB>NB>SB。【结论】玉豆-大豆根系共生显著影响玉米地下部和地上部的调控及株型塑造,不利于玉米根系伸长,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降低,但由于根系分枝、根冠比和茎物质积累增大,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效率加强,生物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玉米-花生间作 根系分隔 生物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轮作与连作对马铃薯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熊湖 郑顺林 +3 位作者 张德银 向竹清 杜勇利 廖霏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探究长期轮作与连作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5年定点试验,以正茬马铃薯为对照,研究马铃薯和玉米轮作、普通连作(马铃薯春作)、强化连作(马铃薯春秋连作)对马铃薯植株形态、土壤酶活性、土壤全量... 【目的】探究长期轮作与连作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5年定点试验,以正茬马铃薯为对照,研究马铃薯和玉米轮作、普通连作(马铃薯春作)、强化连作(马铃薯春秋连作)对马铃薯植株形态、土壤酶活性、土壤全量养分与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普通连作与强化连作降低了马铃薯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增加了根系长度,而轮作可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大小,且随着生育期推进差异更加显著;整体上土壤酶活性大小为正茬薯作>马铃薯和玉米轮作>普通连作>强化连作,除脲酶外,其余酶活性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均为上升趋势,马铃薯和玉米轮作相比普通连作与强化连作增幅更大;土壤中速效养分受连作方式影响较大,其中成熟期马铃薯和玉米轮作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分别高于普通连作4.98%、6.79%、16.38%,高于强化连作13.02%、15.21%、16.12%,生育期前后养分含量差异也更大。【结论】通过轮作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加速土壤中速效养分转化,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从而缓解长期连作对马铃薯的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轮作 土壤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秋闲期秸秆覆盖与施磷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炜 贺鹏 +4 位作者 马宏亮 雷芳 黄秀兰 樊高琼 杨洪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0-450,共11页
西南冬麦区气候冬干春旱频发、土壤速效磷缺乏,限制冬小麦氮素吸收。本研究探究秋闲期秸秆覆盖与施磷对小麦根系NO3-吸收动力势、氮素吸收利用、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稳产及养分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 西南冬麦区气候冬干春旱频发、土壤速效磷缺乏,限制冬小麦氮素吸收。本研究探究秋闲期秸秆覆盖与施磷对小麦根系NO3-吸收动力势、氮素吸收利用、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稳产及养分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0—2022年在四川仁寿进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秸秆覆盖(SM)和不覆盖(NSM)为主区;3个磷水平0(P0)、75(P75)和120(P120) kg hm-2为裂区。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与施磷显著提高地上部磷素积累量, SM较NSM的小麦根尖NO3-净吸收速率、籽粒氮积累量、氮素转运量、氮素同化量、氮肥偏生产力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8.2%、8.4%、9.0%、41.9%、23.3%和21.9%。与P0相比, P75和P120增加幅度分别达到35.1%~37.6%、12.6%~19.0%、7.1%~9.3%、35.7%~60.5%、17.6%~23.8%、17.2%~23.6%。与NSM相比, SM的小麦旗叶灌浆期叶绿素含量上升,进而提高籽粒产量。综上所述,秸秆覆盖与施磷可促进小麦根尖NO3-吸收,提高叶绿素含量,从而显著增加花后氮素的吸收及营养器官临时贮存氮素向籽粒的再分配,最终提高籽粒产量。考虑经济效益和产量回报,西南地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时,推荐采用秋闲期秸秆覆盖配施磷肥75 kg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覆盖 施磷 根尖NO3-吸收 氮素吸收、分配与利用 籽粒产量
下载PDF
露场叠盘暗化出苗与无纺布覆盖对杂交籼稻成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磊 邓飞 +8 位作者 周涛 李珍珍 贾媛丽 周伟 宋小勤 吕天星 陶有凤 任万军 陈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4,共12页
为探明露场叠盘暗化出苗(darkened emergence by stacked plates in open space,DE)与无纺布覆盖(seedling mulched with non-woven fabric,NM)协同育秧对机插杂交籼稻成苗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于2020—2021年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以杂交籼稻... 为探明露场叠盘暗化出苗(darkened emergence by stacked plates in open space,DE)与无纺布覆盖(seedling mulched with non-woven fabric,NM)协同育秧对机插杂交籼稻成苗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于2020—2021年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以杂交籼稻天优华占为材料,以摆盘出苗(swing-plate emergence,SE)和薄膜覆盖(seedling mulched with film,FM)为对照进行试验,探究DE与NM对出苗微环境与出苗特征以及秧苗素质的影响,并验证其机插适应性。结果表明:1)相对于外界环境,DE提高了出苗微环境的平均温度与平均相对湿度。与SE相比,DE降低了温度与相对湿度变异系数,缩短了种子出苗时间,并大幅提高出苗率与出苗整齐度;较FM,NM改善了秧床微环境,促进秧苗均衡生长;DE+NM有效提高成苗整齐度与成苗率,2 a间成苗整齐度较DE+FM、SE+NM与SE+FM分别增加了7.22~8.91、3.67~5.55和8.29~10.38个百分点(P<0.05),2 a间成苗率分别提高了4.08~8.09、11.79~14.88和20.10~40.02个百分点(除2021年DE+FM外,P<0.05)。2)DE的成苗密度显著优于SE(P<0.05),进而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总根长、白根数、根表面积,及根系盘结力;与FM相比,NM显著增大了单位面积根体积(P<0.05);DE+NM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根体积、根表面积、根生物量,同时提高了根系盘结力(除2020年DE+FM外)。3)较其他3种育秧处理,DE+NM显著降低漏插率与伤秧率(P<0.05),提高3~4苗/穴比例,并增加了每穴苗数。综上所述,DE+NM通过改善育秧环境实现了培育壮秧,秧苗机插效果好,所育秧苗呈现出“齐苗、壮根、宜机插”特性。该育秧技术有效解决了四川稻区传统机插育秧存在的秧苗生长不齐、盘根弱、机插效果差等问题,并兼具低成本、耐粗放、高效低碳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域机插壮秧培育和水稻丰产增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机械化 水稻 杂交籼稻 育秧 露场叠盘暗化出苗 无纺布覆盖 成苗特性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间根系互作效应与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特 崔阔澍 +1 位作者 黄文娟 杨文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58-2771,共14页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2种作物根系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究其种间竞争和促进作用。【方法】大田环境下,采取不同种植模式结合地下分隔试验,测定玉米和大豆的产量、生物量、根长密度(RLD)、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分析作物...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2种作物根系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究其种间竞争和促进作用。【方法】大田环境下,采取不同种植模式结合地下分隔试验,测定玉米和大豆的产量、生物量、根长密度(RLD)、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分析作物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并比较玉米/大豆种间互作效应。【结果】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为1.46~2.00。套作模式中玉米为优势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攻击力(Ams)平均为1.67;相对拥挤系数(Kms)平均为2.66]。玉米/大豆套作促进了2种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分布,玉米根系水平方向上集中分布在0~30 cm,RLD占比89.35%,且与大豆根系有交互作用。玉米根系垂直方向集中分布在0~60 cm,RLD占比93.00%,大豆根系集中在0~20 cm,RLD占比80.46%。与单作相比,套作模式下玉米、大豆的WUE仅分别降低0.71%~18.76%和2.69%~20.39%;玉米/大豆2∶2轮作模式(MS2)WUE降低最少,同时,玉米籽粒产量提高8.00%,大豆产量降低14.78%,增产效果明显,土地利用率最大。【结论】玉米/大豆套作能增强玉米地上物质生产能力,同时改善地下根系分布环境,提高农田土地和水分生产力。玉米/大豆2∶2轮作模式具有最高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优势,适合西南丘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套作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根系分布
下载PDF
西南麦区小麦苗期氮高效品种筛选及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恒 陈艳琦 +2 位作者 任杰莹 杨洪坤 樊高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8,27,共10页
【目的】评价西南麦区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氮素吸收利用差异性,探究氮高效小麦品种苗期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出氮高效型小麦品种。【方法】以西南麦区3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分析小麦品种在高氮(15 mmol/L)和低氮(2.5 mmol/L)水... 【目的】评价西南麦区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氮素吸收利用差异性,探究氮高效小麦品种苗期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出氮高效型小麦品种。【方法】以西南麦区3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分析小麦品种在高氮(15 mmol/L)和低氮(2.5 mmol/L)水平下小麦苗期氮效率相关性状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开展综合评价。【结果】两种氮处理下小麦品种间苗期形态生理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0个评价指标中,根冠比、叶面积、全氮积累量、叶绿素含量、根系面积、根部干重和茎叶干重在两种氮素处理水平下变异系数均高于20.5%,可将其作为小麦苗期氮高效筛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出"云麦53""西科麦8号"等4个品种是低氮高效型品种,"绵麦1419""西科麦8号"等6个是高氮高效型品种。低氮处理下氮高效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全氮积累量、茎叶干重、根系扫描面积、根部干重和叶面积,高氮处理下氮高效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根部干重、茎叶干重、全氮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根系扫描面积,在低氮胁迫或高氮处理下,氮高效小麦品种比氮低效小麦品种能够形成更强大的根系系统和健壮的地上部。【结论】采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用于氮高效型小麦品种指标体系筛选科学有效,在水培条件下,根部干重、茎叶干重、叶面积、全氮积累量和根系面积可作为氮高效型小麦品种苗期评价指标。筛选出4个低氮高效型小麦品种和6个高氮高效型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苗期 氮效率综合值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二氢赤霉素对不同增密条件下蜀麦133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刘雨杭 赵书宏 +7 位作者 祝婷婷 梁振宇 贺大海 陈佳博 任勇 黄林 樊高琼 伍碧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87-2800,共14页
为探究新型赤霉素抑制剂“二氢赤霉素”对不同增密条件下小麦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3两个生长年度选用国审小麦品种蜀麦133在成都大邑县开展二因素裂区大田试验,主区密度分别为250万株hm^(-2)(常规密度,B1)、300万株hm^(... 为探究新型赤霉素抑制剂“二氢赤霉素”对不同增密条件下小麦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3两个生长年度选用国审小麦品种蜀麦133在成都大邑县开展二因素裂区大田试验,主区密度分别为250万株hm^(-2)(常规密度,B1)、300万株hm^(-2)(增密20%,B2)、350万株hm^(-2)(增密40%,B3)和400万株hm^(-2)(增密60%,B4),副区分别为喷施清水(CK0)、200 mg L^(-1)多效唑-甲哌鎓混合剂(CK1)、100 mg L^(-1)二氢赤霉素(C2)和200 mg L^(-1)二氢赤霉素(C3)。结果表明,增密导致小麦冠层光环境变差,从B1增密到B4,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和上部光能截获率(IPAR)分别增加16.7%~61.0%和10.3%~17.9%;旗叶面积、叶夹角、叶绿素含量、下部IPAR和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8.5%~16.8%、3.5%~11.2%、1.6%~6.1%、4.2%~12.0%和2.2%~7.3%。喷施二氢赤霉素显著改善小麦冠层结构,C3显著降低各密度下的旗叶叶面积、叶夹角和上部IPAR,分别达18.5%、17.0%和19.1%;显著提升叶绿素含量、LAI、下部IPAR、光能转换率和光能利用率,分别达18.7%、21.5%、62.2%、23.1%和26.6%。二氢赤霉素显著增加籽粒占比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C3显著提升分别达36.4%和13.3%。增密显著增加有效穗数达23.7%,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喷施二氢赤霉素进一步提升增产潜力,C3显著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收获指数和产量分别达4.4%、12.4%、10.3%和8.5%。因此,二氢赤霉素对增密后的小麦冠层光环境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提高小麦光能截获率与光能利用率,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增密到300万株hm^(-2)配施200 mg L^(-1)二氢赤霉素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二氢赤霉素 种植密度 冠层结构 光能截获率 产量
下载PDF
播期对小麦籽粒储藏蛋白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永恒 曹永立 +4 位作者 马宏亮 祁鹏飞 魏育明 樊高琼 郑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1-821,共11页
为明确播期对四川中、弱筋小麦储藏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以指导该地区专用型中、弱筋小麦生产,本试验以4个中、弱筋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早播(B1)、中播(B2)和晚播(B3)3个处理开展两年两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中、弱筋... 为明确播期对四川中、弱筋小麦储藏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以指导该地区专用型中、弱筋小麦生产,本试验以4个中、弱筋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早播(B1)、中播(B2)和晚播(B3)3个处理开展两年两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中、弱筋小麦品种的谷蛋白、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在崇州点增加,而仁寿点总体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储藏蛋白组分比例在不同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两种筋型小麦的粗蛋白、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在早播和晚播时高于中播,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在晚播时高于早、中播,弱化度在崇州点随播期推迟显著降低,在仁寿点则先降后升。相关性分析表明,谷蛋白大聚合体(GMP)、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总谷蛋白(Glu)含量与加工品质性状相关性较强。主成分分析表明,HMW-GS、ω-醇溶蛋白(ω)、总醇溶蛋白(Gli)含量和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H/L)、(α/β-醇溶蛋白)/Gli[(α/β)/Gli]可概括蛋白组分的主要变化信息;沉降值、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形成时间、湿面筋含量可概括加工品质性状的主要变化信息。综合来看,四川麦区中筋小麦适当推迟播期、弱筋小麦适当提前播期可使小麦处于较适宜的温光环境,储藏蛋白组分处于较为合理的比例,进而改善小麦加工品质。本研究结果为四川专用型小麦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筋型 储藏蛋白 加工品质
下载PDF
二氢赤霉素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刘雨杭 赵书宏 +6 位作者 祝婷婷 梁振宇 杨洪坤 黄秀兰 黄林 樊高琼 伍碧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6-1618,共13页
为探究新型赤霉素抑制剂二氢赤霉素(2HGA 5)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在2021-2022和2022-2023两个生长季,选用小麦品种蜀麦133在成都平原大邑县开展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设置250万株·hm^(-2)(B1)、300万株&#... 为探究新型赤霉素抑制剂二氢赤霉素(2HGA 5)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在2021-2022和2022-2023两个生长季,选用小麦品种蜀麦133在成都平原大邑县开展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设置250万株·hm^(-2)(B1)、300万株·hm^(-2)(B2)、350万株·hm^(-2)(B3)、400万株·hm^(-2)(B4)4个种植密度,副区于拔节期设置100 mg·L^(-1)二氢赤霉素(C2)、200 mg·L^(-1)二氢赤霉素(C3)2个喷施水平,以喷施清水(CK0)和多效唑-甲哌鎓混合药剂(CK1)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小麦倒伏率、倒伏等级、第二节间长度、株高和重心高度均增加,而第二节间直径、壁厚、木质素含量和抗折力均降低。喷施2HGA 5显著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与CK0相比,在B4条件下C3的第二节间长度、株高和重心高度分别降低31.1%、6.6%和10.7%,第二节间直径、壁厚、充实度分别增加11.3%、17.3%和52.6%,木质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络氨酸解氨酶活性、4-香豆酸:CoA连接酶活性、肉桂醇脱氢酶活性和茎秆抗折力分别增加12.2、18.4%、42.6%、27.5%、51.7%和61.4%;与CK1相比,C3的株高和重心高度差异不显著,第二节间长度降低13.9%(P<0.05),直径、壁厚和茎秆充实度分别提高4.5%、4.3%和19.0%(P<0.05),木质素含量和抗折力分别提高9.4%和7.2%。同一种植密度下,有效穗数、产量及收获指数整体表现为C3>C2>CK1>CK0,C3的穗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一喷施浓度下,有效穗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整体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且在B2下达最大。综上所述,在30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配施200 mg·L^(-1)二氢赤霉素可以实现小麦抗倒能力和产量的协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二氢赤霉素 种植密度 抗倒伏 木质素合成 产量
下载PDF
川西平原五种水旱轮作模式旱作季杂草群落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涛 王淘 +8 位作者 周高子 周童露 姬程阳 金春连 刘琦 周伟 邓飞 任万军 陈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3-1283,共11页
为明确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川西平原旱作季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从而为旱作季杂草的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蒜-水稻(GR)、小麦-水稻(WR)、蚕豆-水稻(BR)、油菜-水稻(RR)和马铃薯-水稻(PR)五种水旱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在2022年旱季... 为明确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川西平原旱作季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从而为旱作季杂草的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蒜-水稻(GR)、小麦-水稻(WR)、蚕豆-水稻(BR)、油菜-水稻(RR)和马铃薯-水稻(PR)五种水旱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在2022年旱季采用生态学方法探究了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旱作季农田杂草种类、密度、株高、生物量等杂草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五种轮作模式下杂草田间密度表现为WR>BR>RR>GR>PR,生物量表现为WR>BR>GR>RR>PR,物种多样性表现为GR>BR>RR>PR>WR,物种均匀度表现为GR>PR>BR>RR>WR,群落优势度表现为WR>PR>RR>BR>GR,表明GR杂草群落稳定性最高,WR杂草群落稳定性最低且优势物种发生危害的程度最高,RR的杂草种类数少且不易发生危害;(2)五种水旱轮作模式杂草群落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指数在0.69—0.84之间,WR杂草生活型以一年生单子叶杂草为主,其余四种模式以一年生双子叶杂草为主;(3)WR优势杂草种类最少,为禾本科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其重要值为59.53%;BR优势杂草种类最多,为棒头草、蔊菜(Rorippa indica(L.)Hiern)、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和通泉草(Mazus japonicus(Thunb.)O.Kuntze);GR优势杂草为苣荬菜(Sonchus wightianus DC)和猪殃殃(Galium spurium L);RR和PR优势杂草均为三种,都包括为棒头草和蔊菜。因此,以确保旱作季杂草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应制定不同的杂草防控措施。GR和PR应重点控制以猪殃殃为代表的双子叶杂草,WR应着重控制以棒头草等为代表的单子叶杂草,BR和RR应注重繁殖力强的单双子叶杂草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平原 杂草群落 水旱轮作 物种多样性 优势杂草
下载PDF
配施增效助剂对四川旱地小麦的减氮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俊积 马海艳 +6 位作者 马宏亮 雷芳 邹乔生 祝婷婷 杨洪坤 黄秀兰 樊高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2-318,共7页
为探究增效助剂对四川旱地小麦的减氮效应,设置空白对照(CK0)、常规施氮不追肥(CK1,施氮量187.5 kg/hm2)、常规施氮量下底追比6∶4(CK2,施氮量187.5 kg/hm2)、增效助剂拌常规复合肥,减氮20%(jf—20%),减氮30%(jf—30%)、增效助剂螯合脲... 为探究增效助剂对四川旱地小麦的减氮效应,设置空白对照(CK0)、常规施氮不追肥(CK1,施氮量187.5 kg/hm2)、常规施氮量下底追比6∶4(CK2,施氮量187.5 kg/hm2)、增效助剂拌常规复合肥,减氮20%(jf—20%),减氮30%(jf—30%)、增效助剂螯合脲甲醛减氮20%(jn—20%),减氮30%(jn—30%),减氮40%(jn—40%)、增效助剂螯合脲甲醛肥+卵磷脂有机肥3000 kg/hm2减氮27%(jny—27%)等9个处理,分析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氮素动态、小麦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动态,生长速率、氮素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氮肥利用率等。结果表明:增效助剂处理后显著降低开花期和成熟期土壤中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较CK1开花期降幅分别为6.8%~9.8%和8.7%~14.5%,成熟期降幅分别为14.9%~20.8%和15.9%~20.0%。花后30天叶面积指数以jn—20%与jny—27%最高,分别较CK1、CK2提高5.3%和5.8%,jn—20%与jny—27%处理下,叶面积指数较CK1提高5.83%和5.24%;jf、jn、jny模式花后氮素积累量较CK1、CK2显著增加,幅度分别为33.7%~73.1%和29.8%~68.0%,花后氮素转运量提升幅度分别为116.1%~217.8%和107.1%~204.0%。jf、jn、jny模式小麦开花—成熟期生长速率较CK1提高13.2%~33.8%。配施增效助剂后减氮不减产,jf—20%、jn—20%、jny—27%增产幅度为0.2%~2.9%,以jn—20%和jny—27%处理产量最高,较CK1分别增产2.6%和2.9%,但与CK1和CK2差异不显著。jn、jf、jny模式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与氮肥偏生产力,较CK1分别增加6.7%~24.0%和10.3%~25.8%。增效助剂通过促进养分吸收减少土壤中氮素残留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减氮不减产,施用增效助剂拌肥、增效助剂螯合脲甲醛可以实现减氮20%,增效助剂螯合脲甲醛配合卵磷脂有机肥3000 kg/hm2可实现减氮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增效助剂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素运转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优化栽培管理对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穗型小麦分蘖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云 陈松鹤 +3 位作者 杨洪坤 张雪 郭翔 樊高琼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16-2625,共10页
为探究优化栽培管理对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穗型小麦分蘖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19年,以大穗型品种川麦104和多穗型品种川农16为材料,在秋闲季秸秆覆盖配施干猪粪条件下适期早播形成优化栽培管理,并以当地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 为探究优化栽培管理对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穗型小麦分蘖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19年,以大穗型品种川麦104和多穗型品种川农16为材料,在秋闲季秸秆覆盖配施干猪粪条件下适期早播形成优化栽培管理,并以当地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解析优化栽培管理对小麦分蘖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栽培管理下有效分蘖发生速率提高65.7%,发生期较常规栽培缩短1.6 d,第一、第二叶位分蘖发生率分别提高8.0和27.4个百分点,拔节时第一、第二叶位分蘖叶龄分别达到4.1和3.1;优化栽培管理提高了小麦拔节期N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开花期NSC含量也较常规栽培管理提高1.0~3.4个百分点;优化栽培管理下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主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39.8%、12.7%和9.9%,分蘖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99.2%、35.3%和37.1%,且成熟期分蘖干物质占比较常规栽培管理增加6.2个百分点,收获指数由0.40增加到0.45(两品种两年均值)。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是限制两种穗型小麦产量提升的关键因子,优化栽培管理下川麦104有效穗增加11.0%~18.4%,增产13.5%~30.5%;川农16有效穗增加4.5%~8.7%,增产22.2%~23.7%。研究认为,秋闲季秸秆覆盖配施干猪粪条件下适期早播形成的优化栽培管理,可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促进植株氮素吸收和光合生产,减弱主茎与分蘖的非对称竞争,促进优势分蘖成穗、增产,是适合四川丘陵旱地绿色丰产的栽培管理模式,配合大穗型小麦增产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丘陵旱地 优化栽培 产量 分蘖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