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炎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与白带清洁度检测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4
1
作者 沈莉 卢红梅 梁芳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阴道炎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与白带清洁度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阴道炎五联检测和常规镜检,对两种方法检测真菌性阴道炎、滴虫... 目的观察和分析阴道炎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与白带清洁度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阴道炎五联检测和常规镜检,对两种方法检测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白带清洁度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常规镜检法和阴道五联检法检测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白带清洁度结果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5.8%、97.7%和83.8%,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方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5.0%,阴道五联检法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镜检法(χ2=16.058,P<0.05)。结论阴道炎五联检测法可提高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阴道炎五联检测 白带常规检查 病原学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的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在临床不常见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茶 屈平华 +13 位作者 顾全 黄彬 张伟铮 穆小萍 张磊 陈默蕊 王露霞 鄂顺梅 叶金艳 唐小龙 蓝锴 罗强 戴小波 袁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2-619,共8页
目的探讨细菌16SrRNA基因的广谱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在临床分离的少见病原菌的鉴定及分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来自7家不同医院和机构,常规方法难以鉴定或具有特殊表型的少见菌48株,以及仪器法连续监测报警阳性、但... 目的探讨细菌16SrRNA基因的广谱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在临床分离的少见病原菌的鉴定及分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来自7家不同医院和机构,常规方法难以鉴定或具有特殊表型的少见菌48株,以及仪器法连续监测报警阳性、但二次传代无细菌生长的液体增菌培养瓶7个,采用细菌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MicroSeq500试剂盒、通用引物27f-1492r、27f-1525r进行广谱PCR扩增及目的片段的基因测序。运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基于局部比对算法的搜索工具(Blast)”,结合“具有法定分类学地位的原核生物名称目录(http://W^Ufir.bacterio.cict.fr/)”提供的分类学信息,比较待鉴定细菌与近缘种模式菌株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参考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M18-A的解释标准,以确定待鉴定细菌的种属及分类学位置。结果采用广谱PCR测定,7份假阳性血培养瓶中,2份扩增到细菌的16SrRNA基因,经序列分析鉴定均为肺炎链球菌。48株不同来源、不同种属的少见菌,均扩增到16SrRNA基因目的片段并成功测序,参考CLSIMM18-A的解释标准,35株(72.9%)直接鉴定到“种”,11株(22.9%)鉴定到“属”,另2株鉴定为可能的新属新种。进一步结合细菌的生化反应特征及其他管家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则可鉴定到“种”的细菌可增加到42株(87.5%),其中包括链杆菌、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玫瑰单胞菌、奴卡菌、弯曲菌、分枝杆菌等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少见菌,以及多株近十年内命名的新细菌,如小不动杆菌、富西亚分枝杆菌、黏液玫瑰单胞菌、Halomonasjohnsoniae等。此外,还发现了1个新亚型的胎儿弯曲菌。结论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能明确提供细菌的遗传学信息,且无种属选择性,对临床少见菌、苛养菌、以及固体培养基不生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核糖体 16S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细菌学技术
原文传递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真菌学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祝建军 叶金艳 +1 位作者 杜玉海 卢红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了解引起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10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诊断为RVVC的病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接种予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采用Rosco纸片扩... 目的了解引起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10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诊断为RVVC的病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接种予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59例RVVC病例中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178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22株(68.5%)、光滑假丝酵母菌49株(27.5%);12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最高的是两性霉素B(100.0%)、克霉唑(100.0%)、制霉菌素(99.2%)、酮康唑(99.2%),最低的是咪康唑(36.9%);56株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最高的是制霉菌素(100.0%)、两性霉素B(98.2%)、益康唑(96.4%),最低的是特比萘芬(0)、氟康唑(60.7%)。结论RVVC的主要致病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明显上升,在治疗RVVC时必须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在无药敏结果时可选用制霉菌素、酮康唑、克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白色假丝酵母菌 抗真菌药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IL-6、IL-1β、TNF-α的影响及其疗效 被引量:24
4
作者 赵岳 李永祥 +2 位作者 凌铿 钱雅琴 张晓燕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IL-6、IL-1β、TNF-ɑ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科室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共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IL-6、IL-1β、TNF-ɑ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科室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共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治疗,随访并记录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评分分别为(8.31±2.05、9.03±2.08)分,均低于对照组(13.96±2.16、13.61±2.14)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和IL-1β分别为(6.59±3.20、5.01±2.83)pg/m L,均低于对照组(10.64±3.86、9.31±3.42)pg/m 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ɑ和hs-CRP值分别为(9.16±2.01)pg/m L、(3.62±1.06)mg/L,均低于对照组(12.30±2.37)pg/m L、(5.29±1.14)mg/L(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对产后抑郁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降低IL-6、IL-1β、TNF-ɑ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小,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氟西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氟西汀 产后抑郁症 白介素-6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陶琪 李永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2114-2117,共4页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自本院就诊的〈6岁儿童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477株,按年龄分为3组(0岁~组、1岁~组、3岁~6岁组),药...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自本院就诊的〈6岁儿童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477株,按年龄分为3组(0岁~组、1岁~组、3岁~6岁组),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K-B)进行,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药敏试验数据。结果 477株流感嗜血杆菌在痰液和咽拭子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2%和9.1%;0岁~1岁组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冬季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6.7%,3年间该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普遍增长趋势,除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外,对多数抗菌药物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在呼吸道中检出率最高,感染人群主要为0岁~1岁婴幼儿,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流感嗜血杆菌 流行病学特征 耐药性
原文传递
Nugent及Donders评分在细菌性阴道病合并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桂军 赵蔚 周建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探讨Nugent及Donders评分在BV合并AV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2例BV合并AV感染患者被随机分成A、B 2组。2组均接受个体化治疗并维持3个月。A组治疗至Nugent评分≤3分、Donders评分≤2分、乳酸杆菌占明显优势、镜检未见... 目的探讨Nugent及Donders评分在BV合并AV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2例BV合并AV感染患者被随机分成A、B 2组。2组均接受个体化治疗并维持3个月。A组治疗至Nugent评分≤3分、Donders评分≤2分、乳酸杆菌占明显优势、镜检未见真菌、滴虫时停药;B组治疗至Amsel正常、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白细胞≤5个/hpf、未见真菌、滴虫时停药。治疗及随访过程中采集522份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Nugent及Donders评分、Amsel及WBC计数等检测。结果与Nugent评分相比,Amsel方法检测BV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为68.35%和87.16%;与Donders评分相比,WBC计数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为41.89%和69.54%,均存在漏诊和误诊。随访至第2个月后,A、B 2组AV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nders及Nugent评分整个检测过程快速,出具临床报告时间短,检测结果能提示乳酸杆菌等情况,对BV、AV及二者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治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氧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Donders评分 Nugent评分
原文传递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黎霞 邹洪兴 +1 位作者 李永祥 周贞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简称黄疸组)和100名健康新生儿(正常对照组)G6PD活性并做比较。依据G6PD缺乏判断标准(<2.5 U/L)将200例新生儿病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简称黄疸组)和100名健康新生儿(正常对照组)G6PD活性并做比较。依据G6PD缺乏判断标准(<2.5 U/L)将2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分为G6PD缺乏组和无G6PD缺乏组,比较两组之间的胆红素浓度和G6PD活性。结果黄疸组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G6P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6PD缺乏组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无G6PD缺乏组(P<0.05)。结论 G6PD缺乏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重要原因。加强对新生儿G6PD的监测可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下载PDF
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傅国强 杜玉海 +1 位作者 王新洲 夏佳芸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2期196-197,202,共3页
目的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肺部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531例,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新生儿分为肺部感染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 目的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肺部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531例,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新生儿分为肺部感染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肺部感染组新生儿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59、18.486、9.437、8.389、10.485,均P<0.05)。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肺部感染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95%CI:0.825~0.920)和0.858(95%CI:0.792~0.925)。Z检验示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肺部感染中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肺部感染中可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肺部感染
下载PDF
CD64、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学龄前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陶琪 于琴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探讨CD64、PCT和CRP的测定在学龄前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儿科病房感染患者,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以健康体检学龄前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研... 目的探讨CD64、PCT和CRP的测定在学龄前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儿科病房感染患者,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以健康体检学龄前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CD64、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CD64、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经有效治疗后,三者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D64、PCT和CRP的阳性率分别为96.3%、91.3%和71.3%,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和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和PCT水平呈正相关(r=0.865,P<0.01)。结论 CD64、PCT和CRP联合检测可及时有效的诊断学龄前儿童早期细菌感染,其中CD64和PCT的诊断效率要优于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学龄前儿童 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大蒜素与不同抗菌药物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晔 张寅英 叶金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545-5547,共3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与抗菌药物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大蒜素与抗菌药物对30株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考察单用两药对MRSA的抗菌活性;以测得的单药... 目的研究大蒜素与抗菌药物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大蒜素与抗菌药物对30株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考察单用两药对MRSA的抗菌活性;以测得的单药MIC为依据,采用棋盘法设计,测定并计算大蒜素和抗菌药物联用对30株MRSA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考察两药联合对MRSA的抗菌活性。结果单用大蒜素对30株MRSA的MIC为(0.30±0.09)mg/mL,与苯唑西林、头孢唑林联用后使其MIC50由64μg/mL和32μg/mL下降到8μg/mL,以协同或相加作用为主;与万古霉素联用后使其MIC50由2μg/mL下降到0.5μg/mL,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大蒜素对MRSA有一定抑制作用,与抗菌药物联合后能增强其抑菌效果,临床上可考虑使用大蒜素作为抗菌药物,特别是万古霉素的增敏剂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严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蒜素 苯唑西林 头孢唑林 万古霉素
原文传递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祝建军 蒋琰瑛 +4 位作者 吴展 刘霞 李英龙 叶金艳 杜玉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65-967,共3页
目的了解引起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寻求RVVC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将诊断为RVVC的病例,进行真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确定个体化的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并对治愈停药... 目的了解引起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寻求RVVC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将诊断为RVVC的病例,进行真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确定个体化的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并对治愈停药后1、3、6、9、12个月回访调查分析。结果67例RVVC病例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占68.4%,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占26.4%;在口服用药中酮康唑敏感率最高(91.04%),特比奈芬敏感率最低(34.33%),在阴道用药中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最高(100.00%),克霉唑次之(91.00%),咪康唑敏感率最低(53.73%);RVVC的治愈率为随访治愈后1个月95.52%、3个月83.58%、12个月72.22%。结论RVVC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治疗RVVC必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根据病程和随访复发情况延长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时间是治愈RVVC的有效措施,在无药敏结果时首选酮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白色假丝酵母菌 抗真菌药物 耐药性 治疗
下载PDF
志贺菌属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金艳 祝建军 +2 位作者 杜玉海 卢红梅 李桂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明确志贺菌属(SHI)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志贺菌属对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sul1、dfrA1、dfrA5、dfrA12、dfrA17);并应用DNA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检出20株志贺菌属对复... 目的明确志贺菌属(SHI)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志贺菌属对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sul1、dfrA1、dfrA5、dfrA12、dfrA17);并应用DNA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检出20株志贺菌属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95.0%;检出复方新诺明sul1、dfrA1、dfrA12、dfrA17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5.0%、100.0%、5.0%、0;dfrA1阳性基因测序比对与美国核酸库(GenBank)已登录的dfrA1序列均100.0%相同。结论志贺菌属对复方新诺明耐药与携带sul1、dfrA1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属 复方新诺明 基因 耐药
原文传递
细菌性阴道病经Amsel、Nugent指导治疗后的远期复发率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桂军 蒋琰瑛 +1 位作者 周建娟 蔡文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125-1127,1133,共4页
目的比较细菌性阴道病(BV)经Amsel、Nugent指导治疗停药后的远期复发率差异。方法 201例BV患者被分成A(62例)、B(59例)、C(80例)三组。三组在治疗、随访过程中同时进行Amsel、Nugent评分检测共1 011例。A组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Amsel正... 目的比较细菌性阴道病(BV)经Amsel、Nugent指导治疗停药后的远期复发率差异。方法 201例BV患者被分成A(62例)、B(59例)、C(80例)三组。三组在治疗、随访过程中同时进行Amsel、Nugent评分检测共1 011例。A组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Amsel正常、Nugent评分≤3分、真菌和滴虫阴性时停药;B组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Amsel正常、Nugent评分4~6分、真菌和滴虫阴性时停药;C组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Amsel正常、真菌和滴虫阴性时停药。三组停药后均随访3个月,并用Amsel法评价BV停药后远期治疗效果。统计分析Amsel、Nugent评分法诊断BV一致性,分析三组BV、RBV患者停药随访3个月BV复发率差异。结果 Amsel、Nugent评分检测BV阳性率分别为27.79%和33.0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随访3个月时B组复发率为42.37%,C组为46.25%,但A组仅为16.13%,A组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随访3个月,三组BV患者复发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三组RBV患者而言,停药随访3个月时,C组全部复发,B组复发率为85.00%,但A组仅为28.57%。A组与B组、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Amsel方法相比,Nugent评分能更好的指导BV后续治疗。BV患者治疗至Nugent评分≤3分且临床症状消失再停止治疗,可明显降低BV远期复发率,但对于治疗至Nugent评分4~6分且临床症状消失BV患者,为减少远期复发率,应进一步治疗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复发 Nugent评分 Amsel检测
原文传递
奥曲肽配合乳果糖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及肠黏膜屏障水平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岳 李永祥 +2 位作者 凌铿 钱雅琴 张晓燕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10-113,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给予奥曲肽配合乳果糖灌肠的疗效,以及该疗法对体内炎性因子及肠黏膜屏障水平的作用。方法将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收治的10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奥曲肽静脉滴注治...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给予奥曲肽配合乳果糖灌肠的疗效,以及该疗法对体内炎性因子及肠黏膜屏障水平的作用。方法将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收治的10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奥曲肽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灌肠治疗。对比2组疗效、临床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6%(P<0.05)。研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禁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及血浆D-乳酸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给予奥曲肽配合乳果糖灌肠疗效确切,同时可显著遏制体内炎性反应,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得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奥曲肽 乳果糖 炎性因子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多重耐药志贺菌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检测及指标聚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金艳 祝建军 +7 位作者 李英龙 李永祥 杜玉海 李桂军 高雯洁 顾蓓青 吴晓燕 宋秀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9-933,共5页
志贺菌(shigella)至今仍是影响人类肠道健康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胃肠道抵抗力弱,对志贺菌更加具有易感性。近年来在抗菌素的压力下志贺菌出现多重耐药,使临床用药显得棘手,而儿科适用药物谱较狭窄,治... 志贺菌(shigella)至今仍是影响人类肠道健康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胃肠道抵抗力弱,对志贺菌更加具有易感性。近年来在抗菌素的压力下志贺菌出现多重耐药,使临床用药显得棘手,而儿科适用药物谱较狭窄,治疗更为困难。有关志贺菌耐药机制的探讨,我们曾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相关基因、氯霉素类基因、β-内酰胺类基因做了研究,由于试验菌株少,不能反应嘉兴地区志贺菌的耐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志贺菌 临床分离株 聚类分析 基因检测 耐药相关基因 细菌性痢疾 复方新诺明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星辰 程攀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76-77,92,共3页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2年3月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本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得...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2年3月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本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得到237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12株,占21.59%;革兰阴性杆菌1683株,占70.95%;真菌177株,占7.4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率小于30%的抗菌药物有: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和亚胺培南,其中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氯霉素和头孢曲松;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小于30%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其中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和氯霉素;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仅亚胺培南为96.65%,其余为100%;革兰阳性球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小于40.1%的抗菌药物有:苯唑西林、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高的为青霉素、红霉素和氯霉素。结论我院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的细菌对同一抗菌药物的敏感差异较大,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病原菌 耐药分析
下载PDF
染色质调节因子对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凌铿 金丽琴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09-813,I0005,I0006,共7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调节因子(CRs)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筛选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Rs,并通过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算法-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根据风险分数(Risk... 目的探讨染色质调节因子(CRs)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筛选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Rs,并通过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算法-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根据风险分数(Risk score)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同时分析风险模型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对每个基因进行单独验证。结果本研究识别了127个在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CRs,并基于16个关键CRs构建了预后风险模型;低风险组患者中年龄≤65岁、StageⅠ~Ⅱ期、Ⅲ~Ⅳ期、T_(0)~T_(1)、T_(2)~T_(3)、N_(0)~N_(1)、N_(2)~N_(3)者总生存期均高于高风险组(均P<0.05)。结论CRs能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调节因子 乳腺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预后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及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交互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桂军 周建娟 蔡文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087-4089,共3页
目的对嗜酸乳杆菌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无乳链球菌间交互作用及pH、乳酸、乙酸、H2O2对其生长影响进行评价,为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经乳杆菌属短期治疗疗效不佳原因提供依据。方法嗜酸乳杆菌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 目的对嗜酸乳杆菌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无乳链球菌间交互作用及pH、乳酸、乙酸、H2O2对其生长影响进行评价,为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经乳杆菌属短期治疗疗效不佳原因提供依据。方法嗜酸乳杆菌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混合培养;4种细菌经不同pH值培养基培养、不同浓度乳酸、乙酸、H2O2作用,检测其浓度变化。结果嗜酸乳杆菌与3种菌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嗜酸乳杆菌抑菌作用时间、浓度依赖性;pH 3. 5-5.0时,嗜酸乳杆菌增殖最快,抑菌作用最强;乙酸、H2O2对4种细菌均具强抑制作用;乳酸对嗜酸乳杆菌无抑制作用,对其他3种细菌均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嗜酸乳杆菌主要是通过代谢产物乳酸等而不是h2o2直接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经乳杆菌短期治疗疗效不佳主要与阴道内乳杆菌定植数量不足、产酸能力低及阴道内存在耐酸的病原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氧菌性阴道炎 大肠埃希菌 嗜酸乳杆菌 无乳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卵巢肿瘤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傅国强 夏佳芸 王光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卵巢肿瘤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9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5)和非感染组(n=634)。主要观察指标为...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卵巢肿瘤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9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5)和非感染组(n=634)。主要观察指标为SAA、hs—CRP、CRP和白细胞。结果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SAA水平显著升高[(104.73±34.74)mg/L比(6.12±0.74)mg/L,t=25.546,P=0.000],hs.CRP水平显著升高[(142.35±43.84)mg/L比(18.45±5.39)mg/L,t=24.595,P=0.000],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11.48±3.59)×10’/L比(7.49±2.83)×10’/L,t=6.305,P=0.000],CRP水平显著升高[(32.58±10.48)mg/L比(16.34±8.47)mg/L,t=8.496,P=0.000]。SAA、hs—CRP、白细胞和CRP在诊断卵巢肿瘤术后感染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95%可信区间为0.825—0.920,P=0.000)、0.858(95%可信区间为0.792~0.925,P=0.000)、0.737(95%可信区间为0.658~0.817,P=0.000)和0.767(95%可信区间为0.713—0.822,P=0.000)。Z检验示SAA和hs—CRP在诊断卵巢肿瘤术后感染中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白细胞和CRP(P〈0.05)。结论SAA与hs-CRP在卵巢肿瘤术后感染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乳酸、乙酸、过氧化氢、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菌丝形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桂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86-289,292,共5页
目的 对乳酸、乙酸、过氧化氢(H_(2)O_(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影响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及菌丝形成进行研究,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及久治不愈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白色假丝酵母菌经含不同浓度乳酸、乙酸、H_(2)O_(2)、... 目的 对乳酸、乙酸、过氧化氢(H_(2)O_(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影响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及菌丝形成进行研究,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及久治不愈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白色假丝酵母菌经含不同浓度乳酸、乙酸、H_(2)O_(2)、TNF-α肉汤培养基培养与含不同浓度乳酸、乙酸、H_(2)O_(2)血清养基,检测其生长、生物被膜及菌丝抑制情况。结果 乳酸、乙酸、H_(2)O_(2)浓度依赖性抑制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与早期形成生物被膜(4 h)相比,3种物质对晚期形成生物被膜(24 h)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乳酸、乙酸浓度依赖性抑制菌丝形成,低浓度H_(2)O_(2)、TNF-α无抑制作用。结论 乳酸、乙酸、H_(2)O_(2)有抑制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形成作用。乳酸、乙酸能抑制菌丝生长。TNF-α无直接杀菌能力。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生及久治不愈可能与阴道微生态失衡,乳酸、乙酸、H_(2)O_(2)浓度下降,减弱或失去抑制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及菌丝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菌丝 乳酸 乙酸 白色假丝酵母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