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酒对脑组织Ngb、Hif-1α和Na^+,K^+-ATPase活力影响及其死亡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陆一 高贵山 +3 位作者 于晓军 徐广涛 徐国辉 王晓雁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商品食用白酒灌胃的大鼠脑组织脑红蛋白(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活力变化,探讨急性大剂量给酒及其死亡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56只随机分急性给酒死亡组、急性灌酒组、灌水对照组、... 目的探讨商品食用白酒灌胃的大鼠脑组织脑红蛋白(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活力变化,探讨急性大剂量给酒及其死亡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56只随机分急性给酒死亡组、急性灌酒组、灌水对照组、慢性灌酒组。急性灌酒组一次性灌胃食用白酒(北京红星二锅头,体积分数为56%)15ml/kg,再分酒后0.5、2、4、6和12 h时间点组;急性给酒死亡组,在急性灌酒组剂量基础上,再额外腹腔注射酒至死(剂量约5 ml/只);灌水对照组给予同剂量食用水灌胃;慢性灌酒组连续灌酒1个月,前2周予8 ml/(kg.次)、后2周12 ml(kg.次),2次/d间隔8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Ngb和Hif-1α的表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脑组织Na+,K+-ATPase活力。结果急性给酒死亡组Hif-1αIOD值高于急性灌酒组、慢性灌酒组和灌水对照组(P<0.05),Na+,K+-ATPase活力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Ngb IOD值高于急性灌酒的各时间点组,与最高值的急性灌酒2~4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高于慢性灌酒组和灌水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大剂量给酒后脑组织Ngb、Hif-1α表达增强、Na+,K+-ATPase活力降低,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脑组织氧和能量代谢有关,可能是乙醇中毒及其死亡的重要毒理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脑红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 钠钾三磷酸腺苷酶
原文传递
急慢性酗酒后脑组织Ngb、Hif-1α表达和Na^+,K^+-ATPase活性变化与TSAH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伟聪 于晓军 +3 位作者 高贵山 徐广涛 徐国辉 徐小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酗酒后脑组织脑红蛋白(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和Na+,K+-ATPase活性变化及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146只,随机分为急、慢性模型两大组,每组再各分为灌酒打击、灌水打击及单纯灌酒... 目的探讨急慢性酗酒后脑组织脑红蛋白(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和Na+,K+-ATPase活性变化及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146只,随机分为急、慢性模型两大组,每组再各分为灌酒打击、灌水打击及单纯灌酒3个组,其中各打击组于最后一次灌胃后2h,用单摆式打击装置制作脑震荡模型;断颈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组织Ngb、Hif-1α的表达、用分光光度法检测Na+,K+-ATPase。结果急、慢性灌酒打击组TSAH发生率分别为28.6%和82.4%;各灌酒打击和单纯灌酒组Ngb、Hif-1α-IOD值均显著高于各灌水打击组(P<0.01);急性单纯灌酒组2~4h Na+,K+-ATPas活性明显低于灌水打击组(P<0.01);慢性单纯灌酒组2h Na+,K+-ATPase活性高于急性灌酒组(P<0.01),而低于灌水打击组(P<0.05)。结论急慢性灌酒后,脑组织Ngb、Hif-1α均呈反应性增强,Na+,K+-ATPase活性降低,酒精作用可能参与了TSAH的发生和死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酗酒 脑红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1 αNa+ K+-ATP酶
下载PDF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教学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广涛 郑漾 +3 位作者 朱紫宛 朱影 陈兰茜 朱硕儒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6期760-762,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需求和认知、认可程度,以期指导和调整法医学的教学改革。方法对嘉兴学院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专业学生普遍认同法医学课程,并认为结合具体实际案例进行...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需求和认知、认可程度,以期指导和调整法医学的教学改革。方法对嘉兴学院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专业学生普遍认同法医学课程,并认为结合具体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是较好的教学方式。结论法医学教学应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方面进行相关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教学改革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杭白菊对衰老小鼠肝组织SOD、GSH-PX和MD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于亚威 徐广涛 +2 位作者 潘晓燕 周新妹 沈岳良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杭白菊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以D-半乳糖建立人工致衰老小鼠并给予杭白菊灌胃处理,ICR雌性小鼠64只,每组16只,随机分... 目的:研究杭白菊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以D-半乳糖建立人工致衰老小鼠并给予杭白菊灌胃处理,ICR雌性小鼠64只,每组16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对照组、维生素E处理组和杭白菊处理组,检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的含量。结果:杭白菊处理组血清、肝中SOD、GSH-PX含量均高于D-半乳糖对照组(P<0.01),血清MDA低于D-半乳糖对照组(P<0.01)。杭白菊处理组血清、肝中SOD、GSH-PX、血清MDA含量与维生素E处理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白菊主要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或减少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而实现其保护肝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D-半乳糖 肝脏 小鼠 衰老
下载PDF
兔骨折创伤修复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与凋亡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时荣 严蕊琳 +1 位作者 李玉林 王祖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研究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及其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家免标准骨折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凋亡。结果 :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 ,通过各种方式排至细胞外基质 ,并聚合成胶原原纤维的同时 ,细胞... 目的 :研究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及其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家免标准骨折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凋亡。结果 :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 ,通过各种方式排至细胞外基质 ,并聚合成胶原原纤维的同时 ,细胞质大量丧失。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进行纤维性修复过程中 ,通过大量膜性小泡自胞质脱落至细胞外基质 ,是凋亡的必要准备 ,正是这种分泌功能衰竭的过程导致细胞的消亡 ,即成纤维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 ,进而细胞裂解、消失 ,退出修复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成纤维细胞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PKC-β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婷婷 扬翼 +1 位作者 朱圣炜 潘晓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
本文全面综述了蛋白激酶C-β(Protein kinase C-β,PKC-β)Ⅰ和Ⅱ两种亚型的分子特点和功能,PKC-β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糖代谢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 本文全面综述了蛋白激酶C-β(Protein kinase C-β,PKC-β)Ⅰ和Ⅱ两种亚型的分子特点和功能,PKC-β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糖代谢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等因素对PKC-β的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βⅠ PKC-βⅡ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大鼠急性宫颈扩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中 刘霞 +1 位作者 柴荣奎 张引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浅麻醉下建立大鼠急性宫颈扩张(UC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右颈动脉置管持续监测血压和心率。通过下腹部正中切口,以二细金属钩分别穿过双侧宫颈。一侧固定,一侧悬挂不同质量法码(25... 目的:探讨浅麻醉下建立大鼠急性宫颈扩张(UC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右颈动脉置管持续监测血压和心率。通过下腹部正中切口,以二细金属钩分别穿过双侧宫颈。一侧固定,一侧悬挂不同质量法码(25、50、75及100g)实施UCD刺激。每次刺激持续10s,间隔10min。以每次扩张时与扩张前腹直肌肌电(EMG)曲线下面积(AUC)百分比作为刺激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VMR)。结果:与扩张前基础值(100%±15%)相比,UCD引起刺激程度依赖的腹直肌EMG活动增加(P<0.05),分别为25g:(182±52)%,50g:(249±58)%,75g:(462±113)%,100g:(486±110)%;UCD不影响血压和心率变化(P>0.05)。结论:大鼠UCD模型操作简单可行,可引起明确稳定的V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大鼠 子宫颈 内脏运动反应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扬翼 杨婷婷 潘晓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28-229,共2页
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κB,NF-κB)为一个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是核因子中重要的一组蛋白质,且经多次研究发现,NF-κB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在心肌炎症、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过程中均有其参与。本文重点探讨核因子NF-κB在心肌缺血... 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κB,NF-κB)为一个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是核因子中重要的一组蛋白质,且经多次研究发现,NF-κB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在心肌炎症、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过程中均有其参与。本文重点探讨核因子NF-κ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粗略探讨相关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NF-ΚB 治疗
下载PDF
原位肾低温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宇红 沈瑞林 +4 位作者 徐广涛 马时荣 钱萍 胡泊 何旭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43-1745,F0004,共4页
目的 观察原位肾低温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以及低温灌注对术中肾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制肾动脉阻断灌注装置,建立猪肾在体循环低温灌注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低温灌注组和动脉阻断组(n=8).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 目的 观察原位肾低温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以及低温灌注对术中肾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制肾动脉阻断灌注装置,建立猪肾在体循环低温灌注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低温灌注组和动脉阻断组(n=8).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阻断后0.5 h,动脉阻断组肾出现细胞核及线粒体肿胀,胞质水变性.与假手术对照组和低温灌注组比较,细胞凋亡指数(AI)(1.3±0.4)%及Caspase-3蛋白(IOD:2.42±0.62)明显增高(P<0.05) 低温灌注组肾组织仅出现细胞质水变性,细胞核及线粒体未发生明显变化.阻断1 h后,动脉阻断组肾在光镜下可见部分细胞凋亡、坏死,电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核膜轻度溶解,线粒体高度肿胀 而低温灌注组光镜下未见细胞坏死,仅见细胞核及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结论 该模型简单易行,低温灌注能有效保护肾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灌注 肾脏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急性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ERK1/ERK2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10
作者 王立中 邬万新 +2 位作者 刘霞 柴荣奎 汤蓓蕾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是否参与急性内脏痛的形成。方法第一部分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不行宫颈扩张,UCD25组、UCD50组、UCD75组和UCD100组分别采用25、50、75、100g的...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是否参与急性内脏痛的形成。方法第一部分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不行宫颈扩张,UCD25组、UCD50组、UCD75组和UCD100组分别采用25、50、75、100g的强度进行宫颈扩张10s,10min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颈段(C5-8)、胸段(T5-8)、胸腰段(T12-L2)及腰骶段(L6~S1)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ERK1/ERK2(p-ERK1/ERK2)表达水平。第二部分成年雌性SD大鼠20只,宫颈扩张(强度为75g)10s,于宫颈扩张后10、30、60及120min时分别处死5只大鼠,测定胸腰段(T12-L2)p—ERK1/ERK2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其它各组胸腰段p-ERK1/ERK2表达上调,其中UCD75组和UCD100组最明显(P〈0.05),其他脊髓段p-ERK1/ERK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扩张后60min时胸腰段p-ERK1/ERK2表达达高峰(P〈0.05)。结论胸腰段脊髓背角神经元ERK参与了宫颈扩张诱发大鼠急性内脏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 MAP激酶类 脊髓 疼痛
原文传递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徐广涛 张媚靓 +1 位作者 胡泊 于晓军 《嘉兴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5-28,共4页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一种具有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tPA不仅存在于血液系统内,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它在CNS内具有调节CNS生理功能和参与非止血性角色,并具有潜在的CNS毒性作用.文章就CNS中tPA的生理功...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一种具有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tPA不仅存在于血液系统内,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它在CNS内具有调节CNS生理功能和参与非止血性角色,并具有潜在的CNS毒性作用.文章就CNS中tPA的生理功能以及对CNS的毒性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中枢神经系统(CNS) 毒性作用
下载PDF
胆囊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12
作者 钱萍 胡泊 +3 位作者 徐广涛 马祯一 项伟玲 陈士票 《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例胆囊癌肉瘤患者的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随访结果,回顾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特点。[结果]病理学检查均为腺癌和血管肉瘤同时存在,4例患者因术后肿瘤复发... [目的]探讨胆囊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例胆囊癌肉瘤患者的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随访结果,回顾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特点。[结果]病理学检查均为腺癌和血管肉瘤同时存在,4例患者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胆囊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需要与肉瘤样癌等相鉴别,预后与肿瘤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肉瘤 腺肿瘤 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学
原文传递
表浅性血管黏液瘤一例
13
作者 钱萍 马时荣 徐广涛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1-562,共2页
患者男,60岁。因右足第一趾外伤后经久不愈10年,时有痒感,于2008年4月8日就诊于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检查见右足第一趾背侧有-5cm×5cm×3cm肿块,表面有溃疡形成,肿块境界尚清,质稍硬,易出血。全身检查未见异常。患者... 患者男,60岁。因右足第一趾外伤后经久不愈10年,时有痒感,于2008年4月8日就诊于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检查见右足第一趾背侧有-5cm×5cm×3cm肿块,表面有溃疡形成,肿块境界尚清,质稍硬,易出血。全身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健康,无心脏黏液瘤,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当日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足第一趾肿块,深达骨膜,质稍硬,有包膜,境界较清晰,甲床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黏液瘤 表浅性 心脏黏液瘤 肿物切除术 中医医院 溃疡形成 既往健康 甲床破坏
原文传递
23例电击死尸检取材和法医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锐冰 徐广涛 +4 位作者 吕俊耀 李嘉敏 王典 邓韵 于晓军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在前期动物实验基础上,结合电击死人体尸检病理组织学观察,确定电击死鉴定最佳的组织取材部位。方法选取23例明确"手-足路径"电击死者,明确死于交通事故颅脑损伤和冠心病猝死者各10例为对照组。所有案例提取双腕上前内侧... 目的在前期动物实验基础上,结合电击死人体尸检病理组织学观察,确定电击死鉴定最佳的组织取材部位。方法选取23例明确"手-足路径"电击死者,明确死于交通事故颅脑损伤和冠心病猝死者各10例为对照组。所有案例提取双腕上前内侧、双踝上后部等部位软组织,观察并分析其骨骼肌(Sk MCs)和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SMCs)的核轴比变化。结果 23例电击死案例,年龄19~59岁,男性19例、女性4例;高压电击死3例,日用低压电击死20例;7例出现典型电流斑(31.18%);5例出现胸膜电击纹(22.7%)。电击死组的前腕、内踝的Sk MCs和ASMCs细胞核拉长、扭曲,呈波浪样、栅栏状排列,其核轴比与对照组相同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ROC曲线分析,Sk MCs和ASMCs的核轴比的诊断临界值为分别4.84、3.81。结论在"手-足路径"电击死的最佳取材部位应为机体电流路径中最狭窄位置,即腕、踝部位,该部位Sk MCs和ASMCs细胞核的极向性拉长、靠近呈串珠状或直线状排列,为最具特征性和诊断价值的电损伤形态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电击死 腕踝部软组织 核极向化 新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