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王鑫 吴琼 +5 位作者 胡益民 许秀丽 王喆 张海辉 韩双印 李修岭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2期59-64,共6页
目的 探讨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3例高分化R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内镜下治疗、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随访情况和预后。... 目的 探讨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3例高分化R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内镜下治疗、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随访情况和预后。以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为标准,根据病理分期,将83例患者分为G1期组(72例)和G2期组(11例);根据患者瘤体数,将83例患者分为单发RNET组(77例)和多发RNET组(6例);比较两种分组之间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和CD56的表达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分组时,G1期组CgA阳性率明显高于G2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40);根据瘤体数分组时,多发RNET组CgA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RN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17);Syn和CD56在以上两种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分化RNET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单发直肠G1期,ESD切除安全性高,预后良好,G1期患者中CgA阳性率较高,多发RNET患者中CgA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化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 临床病理特征 嗜铬粒蛋白A(CgA) 预后
下载PDF
泮托拉唑与多潘立酮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益民 许秀丽 丁一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多潘立酮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胃食管反流病66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泮托拉唑20 mg,2/d,多潘立酮10 mg,3/d,口服。对照组32例,给予法莫替丁20 mg,2/d,多潘立酮10 mg,3/d,口服。...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多潘立酮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胃食管反流病66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泮托拉唑20 mg,2/d,多潘立酮10 mg,3/d,口服。对照组32例,给予法莫替丁20 mg,2/d,多潘立酮10 mg,3/d,口服。于治疗后2、4、6周观察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炎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85.29%、94.12%,对照组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6.25%、65.63%、68.7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6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分别达81.25%、71.43%、75.00%,对照组治疗6周后内镜下A、B级食管炎内镜下治愈率分别为40.00%、30.77%,C-D级食管炎治愈率为零,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泮托拉唑与多潘立酮联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泮托拉唑 多潘立酮 质子泵抑制剂
下载PDF
伪膜性肠炎16例的内镜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益民 许秀丽 薛爱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90-2391,共2页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7年来诊治的1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使用之后出现以腹泻为主的临床表现,全部病例进行了内镜检查和活检标本革兰...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7年来诊治的1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使用之后出现以腹泻为主的临床表现,全部病例进行了内镜检查和活检标本革兰染色后的显微镜下观察以及粪便细菌培养和活检标本的厌氧菌培养,内镜检查轻度2例、中度12例、重度2例;显微镜下全部病例均发现大量革兰阳性杆菌,粪便细菌培养显示球菌/杆菌比例失调,活检标本的厌氧菌培养结果是12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阳性,阳性率7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特别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大手术后病人以及恶性肿瘤病人。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使用之后出现以腹泻、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现象,要高度怀疑伪膜性肠炎的发生,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活检标本革兰染色后的显微镜下观察以及粪便细菌培养和活检标本的厌氧菌培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伪膜性 结肠镜检查 抗生素
下载PDF
舒林酸联合内镜治疗结直肠多发性腺瘤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胡益民 许秀丽 丁运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多发性腺瘤的治疗方法。方法12例经结肠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及热活检钳治疗结束后即口服舒林酸400mg/d,疗程为1年;对照组仅采用单纯内镜下... 目的探讨结直肠多发性腺瘤的治疗方法。方法12例经结肠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及热活检钳治疗结束后即口服舒林酸400mg/d,疗程为1年;对照组仅采用单纯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及热活检钳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腺瘤的数目、类型、异型增生程度以及治疗前后腺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治疗组于6个月和12个月腺瘤消退率分别为94.96%和98.01%,而对照组分别为34.89%和13.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混合性腺瘤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0%和1.89%,对照组分别为14.88%和10.07%,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腺瘤Ⅱ级和Ⅲ级异型增生程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尤其是Ⅲ级异型增生腺瘤。治疗后治疗组腺瘤细胞凋亡指数为(28.6±6.5)%,对照组为(5.3±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林酸治疗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有效,对于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患者应先行内镜下治疗,再服用舒林酸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林酸 结直肠多发性腺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