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照射对脑血栓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丁立新 张周良 +1 位作者 杨永辉 侯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4年第5期366-368,共3页
作者以紫外线(50cm,剂量为298.48mW/cm2,照射面积为120cm2)分别不同体表部位照射3组脑血栓患者1次,其中1组照射前静脉注射氨甲苯酸0.05g,分别观察3组照射前、照射后2h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PF... 作者以紫外线(50cm,剂量为298.48mW/cm2,照射面积为120cm2)分别不同体表部位照射3组脑血栓患者1次,其中1组照射前静脉注射氨甲苯酸0.05g,分别观察3组照射前、照射后2h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PFL)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以及其中1组紫外线照射后PFL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组照射后PFL较照射前减低;照射后ELT比照射前缩短(P均<0.01);照射部位或脑血栓病期的不同,其结果均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应用氨甲苯酸组照射后PFL不再比照射前降低,照射后ELT不再比照射前缩短(P均>0.05),实验证明,1次强红斑量紫外线局部照射能够激活脑血栓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且其激活作用不受脑血栓病期以及照射部位的影响;其作用机理推测与紫外线照射促进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有关.本实验对探讨紫外线应用于脑血栓的预防和溶栓、抗凝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脑血栓 纤维蛋白 溶解系统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局部体表对体外血栓形成效应的研究
2
作者 丁立新 武志耀 +2 位作者 杨永辉 张周良 张旭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288-290,共3页
作者以紫外线(UV)(50cm,剂量为261.17mJ/cm ̄2,照射面积为120cm ̄2)局部照射9名脑血栓恢复期患者左侧臀部1次,结果UV照射后2h时,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及湿、干重均较UV照前明显地缩短或减轻(P... 作者以紫外线(UV)(50cm,剂量为261.17mJ/cm ̄2,照射面积为120cm ̄2)局部照射9名脑血栓恢复期患者左侧臀部1次,结果UV照射后2h时,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及湿、干重均较UV照前明显地缩短或减轻(P均<0.0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较UV照前显著地缩短(P<0.01);体外血小板粘附率、最大聚集率和聚集坡度较UV照前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证明,UV局部照射不能影响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UV抑制体外血栓形成,与其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体外血栓 紫外线照射 疗效
下载PDF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3
作者 郭珊 郭克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33,共3页
目的: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研究较多,从临床角度出发,对有关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动物模型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研究动向进行综述,期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3-12期间与抑郁症相关的文章... 目的: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研究较多,从临床角度出发,对有关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动物模型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研究动向进行综述,期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3-12期间与抑郁症相关的文章,关键词“Depression,Neuroendocrine,Psychologicaltreatment,Drugtherapy。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相关杂志2002-01/2004-10期间的与抑郁症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关键词“抑郁症;神经内分泌学;动物;药物疗法;心理治疗过程”。资料选择:纳入标准为实验研究类文章,对是否应用了中随机、盲法、对照等条件未作限制。对观察性文章、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等文献不予采用。资料提炼:共收集49篇关于抑郁症方面的研究原著,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了21篇,11篇因系重复研究,7篇因实验结论不确定,3篇为一般的分析研究文章。资料综合: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方面的改变是一种交互作用,中枢神经肽的改变继而影响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在药物研究方面筛选了一些作用靶点明确,副作用小的药物。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较为重要,单纯的药物和心理治疗都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强调心理加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内分泌学 动物 药物疗法 心理治疗过程
下载PDF
心理与药物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34
4
作者 郭克锋 郭珊 +1 位作者 杨文清 张建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期412-413,共2页
目的:探讨焦虑症的心理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明确诊断的焦虑症123例,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组42例、心理加药物治疗组41例,心理学量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经8周治疗后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焦虑症多伴有恐惧... 目的:探讨焦虑症的心理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明确诊断的焦虑症123例,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组42例、心理加药物治疗组41例,心理学量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经8周治疗后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焦虑症多伴有恐惧、抑郁、人际敏感、强迫、躯体化等。治疗效果以心理+药物治疗组最佳,症状缓解率分别为:心理治疗组46%、药物治疗组58%、心理+药物治疗组89%,心理+药物治疗组与心理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心理+药物治疗组SCL-90的焦虑、恐怖、抑郁、强迫、人际敏感、躯体化等症状因子明显降低(P<0.01),心理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症状因子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治疗焦虑症心理疗法药物干预是必须的,心理加药物治疗是焦虑症治疗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药物治疗 焦虑性神经症 睡眠障碍 精神卫生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肖群 刘睿 +4 位作者 郎红娟 金葵花 宋艳 杨敏 刘朝晖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CCM模式干预的功能锻炼,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tage,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rl Index,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CCM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日常护理中,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状态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协同护理模式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影响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心理康复的因素 被引量:24
6
作者 郭克锋 郭珊 +3 位作者 杨文清 朱银星 关菊香 张建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7期3704-370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性神经症心理康复的心理和相关因素,提高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明确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的患者,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的相关量表和自制影响心理康复因素表,进行心理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根...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性神经症心理康复的心理和相关因素,提高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明确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的患者,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的相关量表和自制影响心理康复因素表,进行心理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心理疏导、家庭治疗、社会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影响抑郁性神经症治疗效果的心理因素有性格特征、心理应对方式、合并病等,其他因素有家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治疗方法和时间等。有针对性心理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复发次数和发病程度明显减轻。经治疗后MMPI相关量表的分值明显降低。结论: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效果不佳,与诸多影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性神经症 心理康复 影响因素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性格特征 心理应对方式 合并病
下载PDF
水蛭提取物对大鼠脑血栓后脑组织MDA,SOD和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杨文清 王俊卿 +5 位作者 XIE Yan-Hua YANG Wen-Qing WANG Si-wang 谢艳华 WANG Jun-Qing 王四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探讨光化学法诱导大鼠脑血栓形成中丙二醛(MDA) ,NO和 SOD含量的变化及水蛭提取物 (EFH )对其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理 .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脑血栓形成模型 ,观察脑缺血后及药物作用后 4h,2 4h脑组织匀浆中 ... 目的 探讨光化学法诱导大鼠脑血栓形成中丙二醛(MDA) ,NO和 SOD含量的变化及水蛭提取物 (EFH )对其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理 .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脑血栓形成模型 ,观察脑缺血后及药物作用后 4h,2 4h脑组织匀浆中 MDA,SOD和 NO的含量变化 .结果 大鼠脑缺血后 4h时 MDA的含量增高 ,2 4h明显增高 ;2 4h时 EFH治疗组 MDA含量明显降低 ,由 (4 .77± 0 .2 4) mol·L- 1降为 (2 .5 1± 0 .44 ) mol· L- 1 (P<0 .0 5 ) ,与模型组相比2 4h时 SOD的活性明显增高 (P<0 .0 5 ) . NO含量在脑缺血后 4h降低 ,2 4h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 (P<0 .0 1) .结论 光化学诱导大鼠脑血栓形成 ,其脑组织的损伤与 MDA及 NO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有关 ,EFH可清除 MDA的生成 ,减少 SOD消耗 ,降低 NO的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丙二醛 一氧化氮 水蛭提取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26
8
作者 郭克锋 郭珊 +1 位作者 闫凯麟 吴群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4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的程度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12/2005-0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理门诊被确诊的抑郁症患者86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评定。共90条是非题,患者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的程度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12/2005-0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理门诊被确诊的抑郁症患者86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评定。共90条是非题,患者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回答“是”或“否”。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2分。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评价的家庭特征包括:①亲密度。②情感表达。③矛盾性。④独立性。⑤成功性。⑥知识性。⑦娱乐性。⑧道德宗教观。⑨组织性。⑩控制性。各分量表得分计算方法不同。对86例患者的家属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以76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量表共有74个分条目组成,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共分20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受试者生活治疗的某一方面,20个因子分别为:①住房。②社区服务。③生活环境。④经济状况。⑤睡眠与精力。⑥躯体不适。⑦进食功能。⑧性功能。⑨运动与感觉功能。⑩精神紧张。輥负性情绪。輥正性情绪。輥认知功能。輥自尊。輥社会支持。輥人际交往能力。輥工作与学习。輥业余娱乐生活。輥婚姻家庭。輦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同时对患者家属还进行自编影响生活质量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86例,抑郁症患者家属86例,正常对照76例,所有问卷均有效。①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明显的丧失或下降,与常模组比较,亲密度和情感表达低(P<0.01),矛盾性较常模组高(P<0.01),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较常模组低(P<0.01),知识性和道德宗教与常模比较无差异(P>0.05)。②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总体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差,并涉及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家庭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建社 常冬梅 +4 位作者 王俊卿 孙玉娇 朱银星 汤永全 吴群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疗法,观察组训练前行CST。治疗前后采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改良Bart...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疗法,观察组训练前行CST。治疗前后采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改良Barthel指数(MBI)、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TEF、MBI、TC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ST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核心稳定性训练 运动再学习 上肢 运动
下载PDF
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偏瘫伴心理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文清 郭克锋 +1 位作者 王志江 朱银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偏瘫伴心理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26例脑卒中偏瘫伴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3例(在常规运动疗法训练中增加自我效能的方法)、常规运动疗法组13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偏瘫伴心理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26例脑卒中偏瘫伴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3例(在常规运动疗法训练中增加自我效能的方法)、常规运动疗法组13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自我效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运动功能;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GSE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1个月后GSES评分提高63%,与运动疗法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与1个月时自身前后相比增高幅度为10%。治疗前简化Fugl-Meyer评定评分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1个月后综合治疗组由(53.08±13.04)上升为(90.07±6.54),运动疗法组由(56.46±12.95)上升为(81.77±8.51),有显著性差异(F=85.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抑郁、焦虑、强迫、敌对因子分与运动疗法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脑卒中偏瘫伴心理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能充分调动其自身潜能,增加患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心理障碍 自我效能 康复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克锋 张嘉锋 杨文清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学检测,分析患者的个性特征,并结合中医学的个性理论和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辩证分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学检测,分析患者的个性特征,并结合中医学的个性理论和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辩证分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对照研究。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外向情绪不稳定型多见(38.58%),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共有147例,占74.62%。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肝火亢盛型多(48.7%)。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个性特征有明显的关系,且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肝火亢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辩证分型 艾森克个性问卷
下载PDF
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卫生状况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克锋 郝淼旺 +1 位作者 朱银星 关菊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心理学基础。方法以无认知和精神障碍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和EPQ为心理学研究工具,SCL-90以国内常模为对照进行t检验。结果研究组SCL-90的S、Is、D、...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心理学基础。方法以无认知和精神障碍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和EPQ为心理学研究工具,SCL-90以国内常模为对照进行t检验。结果研究组SCL-90的S、Is、D、A、H、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PQ结果显示P分≥60者占38.1%,N分≥60者占40.2%;性格类型以抑郁质为多。表明患者人格改变者较多,心理卫生状况较差。结论脑动脉硬化症可以改变神经功能,引起人格改变和心理卫生状况不佳,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心理卫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症 人格特征 心理卫生 心理学 精神障碍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建社 刘朝晖 +4 位作者 常冬梅 李源莉 朱银星 张文东 王仙丽 《中国康复》 201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CST)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MRP,观察组在训练前进行CST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CST)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MRP,观察组在训练前进行CST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治疗后行步行能力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MBI及T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步行相关参数比较,观察组最大步行速度、步长及步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长和步行速度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CST结合MRP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运动再学习疗法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磁场对神经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丁立新 胡三觉 《中华理疗杂志》 1996年第1期49-51,共3页
磁场对神经元效应研究进展丁立新,胡三觉大量实验证明,磁场具有神经系统生物学效应,但这方面的实验结果目前仍缺乏一致性。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为了更深入地探讨磁场对神经系统的生物学作用,开展磁场对神经元... 磁场对神经元效应研究进展丁立新,胡三觉大量实验证明,磁场具有神经系统生物学效应,但这方面的实验结果目前仍缺乏一致性。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为了更深入地探讨磁场对神经系统的生物学作用,开展磁场对神经元作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一、恒磁场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神经元
下载PDF
银杏叶片合并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克锋 郭珊 闫凯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合并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及其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1/2004-04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89例,按就诊及确诊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45),双号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合并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及其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1/2004-04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89例,按就诊及确诊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45),双号为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剂量20mg,1次/早,口服。观察组除给予20mg帕罗西汀治疗外,同时合并银杏叶片19.2mg,3次/d,口服。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包括24项症状,归纳为7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某一方面症状的严重程度。大部分项目采用0~4的5级评分,少数项目采用0~2的3级评分,总分=各项目评分之和,因子分=该因子各项目评分总和/该因子项目数。经过治疗,总分降到7分以下为疗效显著,降为8~10分为好转。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后对两组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定,一次评定15~20min。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纳入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分别脱落5、6例,脱落病例均为不能及时复查和进行心理检测者。剩余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患者均完成定期的复诊和心理检测,量表检测经检验均符合要求,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结果:两组治疗第6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6周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第6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后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日夜变化为低于治疗前(P<0.01~0.05),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差异不显著。治疗第6周后对照组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0.05)。③不良事件及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帕罗西汀 银杏
下载PDF
紫外线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和血液流变学性质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立新 杨永辉 +1 位作者 张周良 侯瑜 《中华理疗杂志》 1995年第1期3-4,共2页
以全光谱紫外线(UV)5~11个生物剂量照射3组健康青年人,①组照射右侧臀部,②组照射左侧前臂屈侧,结果两组照射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PFL)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均低或短于照射前;③组UV照射胸前区之前,静脉... 以全光谱紫外线(UV)5~11个生物剂量照射3组健康青年人,①组照射右侧臀部,②组照射左侧前臂屈侧,结果两组照射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PFL)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均低或短于照射前;③组UV照射胸前区之前,静脉给予止血芳酸0.1g,照射后PFL不再降低。UV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S)活性可能与其影响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有关。我们并观察到,UV局部照射皮肤可明显降低脑血栓患者血液粘度,抑制体外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FS 脑血栓 血液流变学 体外 血栓形成
下载PDF
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治疗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文清 郭克锋 +1 位作者 王俊卿 朱银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心理特征及康复训练的同时综合性心理治疗与单纯的康复训练的差异。方法:18例符合截瘫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实施截瘫康复治疗的同时,施加心理治疗)。Health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王征宇引进并修订...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心理特征及康复训练的同时综合性心理治疗与单纯的康复训练的差异。方法:18例符合截瘫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实施截瘫康复治疗的同时,施加心理治疗)。Health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王征宇引进并修订的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个性特征评定采用由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康复效果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截瘫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倾向。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经截瘫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后,治疗组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F=10.396~40.549,P<0.01)。治疗组的患者人格特征比较稳定P维度(精神质)和N维度(情绪性)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18.502,18.453,P<0.01)。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可达85,明显高于对照组(F=19.376,P<0.01)。结论:截瘫患者的康复水平除与损伤平面、时间的长短有关外,与心理、家庭因素有明显的关系,患者的心理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截瘫患者的康复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心理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 心理治疗 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 精神卫生
下载PDF
西安市城乡结合部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及抑郁症患病率的调查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克锋 郭珊 +4 位作者 关菊香 杨文清 朱银星 吴群强 张建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4-5,共2页
目的:调查西安市城乡结合部人群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方法:2004-04/10整群抽取西安市灞桥区城乡结合部的两个社区650户16~59岁的居民2016人。采用两阶段法调查: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分组上门发放心理卫生问卷,由被调查者... 目的:调查西安市城乡结合部人群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方法:2004-04/10整群抽取西安市灞桥区城乡结合部的两个社区650户16~59岁的居民2016人。采用两阶段法调查: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分组上门发放心理卫生问卷,由被调查者本人进行填写,重点对自己2个月来的心理、躯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对抑郁的调查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第二阶段,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对流调用抑郁量表自评总分>15分者逐个进行抑郁症的诊断。分析城乡结合部居民抑郁症的患病率和抑郁症患病的年龄因素。结果:在有效调查的1953名居民中,有抑郁症状者占21.76%,抑郁症患病率为1.18%。46~55岁年龄组抑郁症的患病率(41.5%)高于16~25岁(16.0%)、26~35岁(15.5%)、36~45岁(21.9%)和56~59岁年龄组(14.6%)。结论:西安市城乡结合部的人群抑郁状态发生率占被调查群体的1/5(425/1953),抑郁症患病率高发年龄组集中于46~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社区精神病学 患病率
下载PDF
小鼠小肠RNA对人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任东青 赵涛 +1 位作者 曾桂英 杨文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研究小鼠小肠RNA对受照人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修复的作用。 方法 采用四唑盐 (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结果 照后 4d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 ,人肠上皮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 ;照后给予小肠RNA组的LD5 0 为 14 2Gy ... 目的 研究小鼠小肠RNA对受照人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修复的作用。 方法 采用四唑盐 (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结果 照后 4d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 ,人肠上皮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 ;照后给予小肠RNA组的LD5 0 为 14 2Gy ,照射对照组的LD5 0 为 12 6Gy ,DMF为 1 13;照后 2 4h ,小肠RNA组的G2 期细胞增多 ,而G1 期细胞减少。 结论 小鼠小肠RNA可提高受照人肠上皮细胞存活率 ,其机理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人肠上皮细胞 小肠RNA 细胞存活率 细胞周期 修复
下载PDF
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克锋 郭珊 +2 位作者 杨文清 朱银星 张建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6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为女性抑郁的治疗和预防奠定心理学基础。方法:将明确诊断的女性抑郁症患者46例与男性抑郁症46例,进行对照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B),选用10个临床量表2个研究量表进行对... 目的:探讨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为女性抑郁的治疗和预防奠定心理学基础。方法:将明确诊断的女性抑郁症患者46例与男性抑郁症46例,进行对照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B),选用10个临床量表2个研究量表进行对照研究,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女性抑郁症患者与男性比较,抑郁本质是相同的,但女性患者的心理特征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癔症、病态人格、偏执、神经质因素等方面,4项量表分与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74,12.39,7.05,6.93,P均<0.01)。患者常常自我中心,依赖性强,多疑、敏感、应激和适应能力差。结论:女性抑郁症患者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与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女性趋向于表现为抑郁和紧张。在进行心理分析、心理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心理特征,给予更加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抑郁症 心理特征 心理治疗 心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