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影葡胺致重度过敏反应1例报告
1
作者 孟凡湘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1年第1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泛影葡胺 重度过敏反应 造影剂 症状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8
2
作者 史利红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036例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光机和CT机进行早期肺部癌症筛查。获得DR胸片和CT影像后由2位医...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036例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光机和CT机进行早期肺部癌症筛查。获得DR胸片和CT影像后由2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影像进行观察并作出诊断。记录肺部结节数量、大小和最终诊断结果。结果采用CT扫描出肺部结节病灶共169例,检出率为16.31%;而采用DR胸片共检出76例,检出率为7.34%。2种方法在肺部结节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36o,P〈0.05),CT扫描检出率优于DR胸片检出率。2种方法在检出肺部不同大小结节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688,P〈0.05)。2种方法在〉10mm结节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77,P〈0.05)。在1036例样本中,CT扫描确诊肺癌20例(1.93%),DR胸片确诊肺癌6例(0.58%)。2种方法在肺癌筛查确诊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826,P<0.05),CT扫描检出肺癌率要优于DR胸片检查。结论针对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工作,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筛查肺部结节和确诊疾病并及时制定临床救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适于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肺癌 筛查 诊断
原文传递
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能谱CT的表现差异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拓 曹立秀 +6 位作者 李会菊 任红亮 陈大鹏 高媛 李志东 赵新斌 董思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小细胞肺癌(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未见确切原发灶的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SCLC组)及纵隔结节病患者26例(结... 目的比较小细胞肺癌(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未见确切原发灶的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SCLC组)及纵隔结节病患者26例(结节病组)为研究对象,行能谱CT增强扫描,对比不同单能量水平下的CT值、碘含量、水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等参数,比较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表现差异。结果SCLC组动脉期40~80 keV段单能量CT值均显著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90~140 keV段单能量CT值与结节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静脉期40~90 keV段单能量CT值显著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100~140 keV段单能量CT值与结节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动、静脉期碘浓度分别为(11.56±4.06)和(13.39±0.87)μg/cm3,均明显大于结节病组的(4.43±3.85)(t=11.564,P=0.026)和(7.23±2.71)μg/cm3(t=13.653,P=0.021);SCLC组动、静脉期水浓度分别为(1040.67±5.62)和(1035.23±8.57)mg/cm3,与结节病组的(1028.87±6.94)(t=3.155,P=1.861)和(1021.53±4.68)mg/cm3(t=3.265,P=1.68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CLC组静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的斜率均明显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两组间动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的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扫描可在动脉期40~80 keV、静脉期40~90 keV单能量CT值,动、静脉期碘浓度及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上显示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结节病 转移淋巴结 能谱CT
下载PDF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林 李会菊 +4 位作者 李晓阳 邢国凤 张德江 陈旭荣 杜雅君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癌性空洞和其他空洞的CT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要点,提高各种疾病空洞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81例伴有空洞的肺疾病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空洞发生的部位、大小、内容物、壁厚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81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肺部癌性空洞和其他空洞的CT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要点,提高各种疾病空洞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81例伴有空洞的肺疾病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空洞发生的部位、大小、内容物、壁厚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81例患者中,肺癌、肺结核、肺脓肿、干酪性肺结核、肺霉菌感染和肺囊肿的空洞位于病灶中心的比例分别为23.8%(10/42)、73.6%(14/19)、25%(2/8)、20%(1/5)、100%(5/5)和50%(1/2);肺癌和肺结核空洞位置偏心的比率分别为76.2%和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空洞部位上叶以干酪性肺炎为最高,为80%,肺癌和肺脓肿部位下叶的比率分别为69.0%和12.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平均直径的测量结果:肺癌和干酪性肺炎两者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与其他类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壁CT强化幅度结果:肺癌与肺脓肿、肺癌与肺霉菌感染CT幅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与其他类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壁平均厚度结果:肺癌、肺结核和肺脓肿的空洞壁平均厚度均比较高。肺癌与肺结核、肺脓肿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空洞性病变的发生部位、空洞壁的厚度及形态对鉴别伴肺癌空洞与其他肺疾病空洞具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空洞 肺疾病
下载PDF
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超选择血管介入+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疗效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建魁 孙虹斐 +3 位作者 赵文献 李建强 李志东 高亚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超选择血管介入+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92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超选择血管介入+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92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给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行超选择血管介入+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87.0%(40/46),高于常规组的67.4%(31/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4/46),低于常规组的26.1%(12/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血管介入+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术后治疗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显著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超选择血管介入 髓芯减压植骨术 手术效果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能谱CT的表现差异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拓 曹立秀 +6 位作者 李会菊 任红亮 陈大鹏 高媛 李志东 赵新斌 董思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淋巴瘤22例和胸腺癌28例,经能谱CT进行平扫和增强检查,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量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及病变部位的碘含量、水含量变化,比较... 目的探讨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淋巴瘤22例和胸腺癌28例,经能谱CT进行平扫和增强检查,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量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及病变部位的碘含量、水含量变化,比较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癌的差异。结果胸腺癌动脉期和静脉期40~80 keV单能量CT值高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7,P=0.042,P=0.034,P=0.002;P=0.016,P=0.013,P=0.018,P=0.024,P=0.012);胸腺癌在90~110 keV单能量CT值与前纵隔淋巴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腺癌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低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37);碘浓度高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0)。结论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在能谱CT检查40~80 keV单能量CT值及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碘浓度上的差异显著,并可以此区分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 淋巴瘤 胸腺癌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联合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分析
7
作者 王龙 郑树成 +2 位作者 张德江 陈頔 陈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MRI)+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6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模态MRI成像检查及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MRI)+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6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模态MRI成像检查及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对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对比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多模态MRI参数,绘制ROC分析多模态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86例鼻咽癌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Ⅰ期6例(6.98%),Ⅱ期24例(27.91%),Ⅲ期39例(45.35%),Ⅳ期17例(19.77%);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多模态MRI成像诊断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10,P<0.05);CT检查诊断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理想(Kappa=0.709,P<0.05);中晚期组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_(e))、速率常数(K_(ep))、运转常数(K_(trens))值高于早期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低于早期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V_(e)、K_(ep)、K_(trens)、ADC、CT检查对鼻咽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714、0.757、0.880、0.731、0.774),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10)。结论多模态MRI、CT对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模态磁共振 CT 临床分期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炎性因子与肺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姚艳敏 王希柱 +2 位作者 宋巧凤 李会菊 杨玉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4对实验性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症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颈静脉穿刺后注射生理盐水2 ml,模型组制备肺栓塞模型后经耳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 ml,干预组制备肺栓塞模型后经耳缘静脉... 目的探讨白介素-4对实验性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症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颈静脉穿刺后注射生理盐水2 ml,模型组制备肺栓塞模型后经耳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 ml,干预组制备肺栓塞模型后经耳缘静脉注入白介素-4(1μg/kg)。观察栓塞前及栓塞后4h各组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动脉血气指标(pH、PO_2、PCO_2)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栓塞后TNF-α、IL-1β及pH水平升高,PO_2、PCO_2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TNF-α、IL-1β及pH水平下降,PO_2、PCO_2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白介素-4通过下调APTE炎性因子水平,对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急性 肺损伤 白介素-4 新西兰兔
下载PDF
不同剂量瘦素对兔急性肺栓塞后TNF-α、IL-8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姚艳敏 王希柱 +5 位作者 宋巧凤 覃泱 李会菊 徐彤彤 张立杰 朱艳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8-8,40,共2页
急性肺栓塞(A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文献报道促炎性因子如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广泛地参与了肺栓塞后肺... 急性肺栓塞(A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文献报道促炎性因子如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广泛地参与了肺栓塞后肺组织损伤等病理过程。要想保护损伤的肺组织,机理在于有效地调控促炎症因子。瘦素的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它在组织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一些炎症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肺栓塞 肺损伤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及纹理分析在鼻咽癌鉴别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郑树成 张德江 +1 位作者 陈頔 王龙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928-933,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和纹理分析在鼻咽癌鉴别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5例鼻咽癌患者(研究组)和同期76例鼻咽部炎性增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和纹理分析在鼻咽癌鉴别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5例鼻咽癌患者(研究组)和同期76例鼻咽部炎性增生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 T2WI和IVIM-DWI序列扫描,形成平扫T2WI图像、DWI、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伪彩图,获取纹理分析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D、D*、f值。比较两组患者和不同临床分期的IVIM-DWI序列扫描参数和纹理分析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IM序列参数和纹理分析参数对于鼻咽癌及其分期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病灶D值[(0.80±0.13)×10^(-3) mm^(2)/s比(1.19±0.27)×10^(-3) mm^(2)/s],f值[(11.3±2.2)%比(15.6±3.3)%],平均ADC值[(0.92±0.17)×10^(-3) mm^(2)/s比(1.16±0.19)×10^(-3) mm^(2)/s]和方差(2189±862比3563±925)均低(均P<0.05),偏度(0.50±0.17比0.31±0.12)、峰度(0.56±0.13比-0.21±0.06)和熵(10.5±2.3比7.1±2.1)均高(均P<0.05)。IVIM序列参数和纹理分析参数鉴别诊断鼻咽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3和0.803,两者联合的AUC为0.86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和86.8%。与Ⅰ~Ⅱ期鼻咽癌患者比较,Ⅲ~Ⅳ期患者病灶D值[(0.75±0.13)×10^(-3) mm^(2)/s比(0.89±0.16)×10^(-3) mm^(2)/s]和f值[(10.8±2.8)%比(12.1±3.0)%]较低(均P<0.05);平均ADC值[(0.90±0.14)×10^(-3) mm^(2)/s比(0.96±0.16)×10^(-3) mm^(2)/s]和方差(2063±831比2431±846)较低(均P<0.05),偏度(0.56±0.15比0.39±0.16)、峰度(0.62±0.15比0.44±0.13)和熵(11.0±2.1比9.1±2.4)均较高(均P<0.05)。纹理分析参数和IVIM序列参数鉴别不同分期鼻咽癌的AUC分别为0.863和0.796,两者联合鉴别的AUC为0.89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和90.7%。结论MRI纹理分析和IVIM定量分析对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和分期有较高的价值,其中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纹理分析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膀胱小梁的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阳 李铁军 李建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分析膀胱小梁的形成机制与MSCT表现,提高对膀胱小梁的认识程度。方法收集膀胱流出型梗阻病例50例,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测量膀胱壁厚度,分析临床和CT表现。结果膀胱流出道梗阻50例,其中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膀胱癌患者8例,女性尿道肉... 目的分析膀胱小梁的形成机制与MSCT表现,提高对膀胱小梁的认识程度。方法收集膀胱流出型梗阻病例50例,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测量膀胱壁厚度,分析临床和CT表现。结果膀胱流出道梗阻50例,其中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膀胱癌患者8例,女性尿道肉阜患者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5例,平均年龄62岁;所有病例均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表现;MSCT均存在膀胱小梁表现,其CT表现为不同程度膀胱壁增厚。结论膀胱流出道梗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膀胱小梁为其次生性疾病。膀胱小梁MSCT表现为膀胱壁不同程度增厚,结合临床较易明确诊断。MSCT不仅可以明确膀胱小梁的形成病因,影像上也有其相应的CT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小梁 膀胱过度活动症 MSCT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丁丁 郑香 +3 位作者 付敬华 史利红 张文艳 钟洪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2期64-67,83,共5页
目的探究3.0T MR定量动态增强MRI预测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学证实,未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共104例,对所有入组患者,采取GE Signa HDx 3.0T MR扫描仪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5天、1个月和2个月... 目的探究3.0T MR定量动态增强MRI预测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学证实,未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共104例,对所有入组患者,采取GE Signa HDx 3.0T MR扫描仪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5天、1个月和2个月进行MR常规扫描以及DWI检查,42例进行MDCE-MRI扫描。通过ADW 4.3工作站测量不同检查时间点相应半定量参数值。根据治疗结束后肿瘤最大径表进化,并将病例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部分缓解(PR)组。对比不同分组治疗前、后参数变化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2个月后肿瘤最大径较小(P<0.05);治疗后15天至治疗后2个月ADC、EADC、MTE、TTP、NEI值逐渐升高,MSI值逐渐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5天、1个月MSD较低,治疗后2个月MSD较高(P<0.05)。与PR组相比,CR组ADC值较低(P<0.05),两组EADC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ADC值较高,EADC值较低(P<0.05)。治疗后15天,CR组与PR组的ADC值及EADC值比较(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5天、1个月及2个月两组MTE、TIP、MSD、NEI增高,MSI降低(P<0.05);与PR组相比,各阶段CR组MTE、TIP、MSD以及NEI较低,MSI较高(P<0.05)。结论定量动态增强MRI对评价及预测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疗效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疗效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利红 李会菊 邢国凤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616-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门诊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8例,全部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进行肺癌的CT征象判断,测定每个患者蜡块组织中Ki67、p53...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门诊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8例,全部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进行肺癌的CT征象判断,测定每个患者蜡块组织中Ki67、p53的表达量,探寻不同CT征象与Ki67、p53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有棘状突起征象的p53阳性表达比例高(χ2=4.60,P=0.032),有毛刺征的p53、Ki67阳性结果比例均高,有相关性(χ2=5.49,P=0.001 9;χ2=4.27,P=0.039),有磨玻璃征的p53阴性比例高,有相关性(χ2=8.22,P=0.004),有淋巴结转移征象的p53阳性结果比例高,有相关性(χ2=11.2,P=0.001),有分叶征与Ki67阴性结果比例高,有相关性(χ2=5.56,P=0.018),其他CT征象与p53、Ki67表达量无相关性。结论棘状突起、毛刺征、磨玻璃征和淋巴结转移征象与Ki67、p53表达有相关性,为肺癌不同征象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CT征象 KI67 P53
下载PDF
血管介入融通术结合髓心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建魁 孙虹斐 +4 位作者 赵文献 李建强 李志东 高亚辉 马宁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92-293,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介入融通术结合髓心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 目的观察血管介入融通术结合髓心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髓心减压植骨术,B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血管介入融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同时,采用Logistics法进行Harris评分多因素分析。结果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疼痛时间、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IC)分型均为影响Harri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管介入融通术结合髓心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年龄、疼痛时间、ARCO分期、JIC分型均为影响髋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针对年龄较小、病情较轻、处于早期疼痛阶段的患者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融通术 髓心减压植骨术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脑疝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多层螺旋CT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晓阳 张立君 +1 位作者 王洪峰 林秋全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脑疝后脑梗死的原因、形成机制、CT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60例脑外伤后脑疝形成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均为颅脑外伤,其中交通伤39例,高处坠落伤13例,头部外伤8例。所有病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 目的 探讨脑疝后脑梗死的原因、形成机制、CT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60例脑外伤后脑疝形成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均为颅脑外伤,其中交通伤39例,高处坠落伤13例,头部外伤8例。所有病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手术时间窗记录清晰,影像资料完整。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 (MSCT)头部扫描,采用螺旋扫描,分析脑疝以及脑疝后脑梗死的影像表现。结果 60例颅脑损伤分别为脑挫裂伤和(或)硬膜外血肿和(或)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责任病灶分别为:脑挫裂伤73处,硬膜外血肿42个,硬膜下血肿22个;脑疝为颞叶钩回疝和(或)大脑镰下疝,60例病例共形成81个脑疝,其中颞叶钩回疝合计24个,大脑镰下疝合计57个;脑疝所致脑梗死60例,CT平扫呈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影,形态分别呈斑片状与椭圆状,长径0.8~3.0 cm不等;梗死灶位置位于同侧丘脑13个,对侧丘脑和基底节42个,胼胝体7个,额叶12个,颞叶7个。结论 脑疝的占位效应是造成脑疝后脑梗死的直接原因,MSCT对脑疝以及脑疝后脑梗死的诊断有较高诊断价值,脑外伤后及时就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脑疝后及早手术是预防脑疝后脑梗死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疝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能谱CT对霍奇金淋巴瘤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
16
作者 任红亮 曹立秀 +4 位作者 李会菊 马拓 陈大鹏 高媛 李志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能谱CT定量分析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就诊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00例,对其行能谱CT定量分析,评估其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结果100例霍奇金淋...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能谱CT定量分析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就诊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00例,对其行能谱CT定量分析,评估其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结果100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0例为纵隔肿大淋巴结,占比60%,其中单发淋巴结肿大13例,包括血管前间隙9例,气管旁4例,多发淋巴结肿大47例,血管前、气管旁、主动脉旁、肺门等处均有分布;能谱CT检出纵隔肿大淋巴结56例,占比56%,准确率为93.33%(56/60),其中单发淋巴结肿大10例,多发淋巴结肿大46例;56例纵隔肿大淋巴结患者,淋巴结边缘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为清晰,其中未出现明显钙化及坏死情况,4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融合,占比73.21%,27例患者邻近组织受压改变,占比48.21%;增强扫描结果显示,39例患者为轻-中度强化,占比69.64%,43例患者为渐进性强化,占比76.79%;纵隔肿大淋巴结动脉期及静脉期的NIC分别为0.15±0.01、0.43±0.06,NWC分别为1.06±0.09、1.11±0.10,Eff-Z分别为7.24±0.86、6.87±0.75,λHU分别为0.78±0.06、1.22±0.14;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能量曲线及λHU、IC、WC、均呈正相关(P<0.05),且动脉期及静脉期的平均能谱曲线CT值随kV的增加而减小;能谱CT检测霍奇金淋巴瘤纵隔肿大淋巴结的灵敏度为80.54%,特异度为74.21%,AUC为0.781。结论能谱CT定量分析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有成效检测出患者纵隔肿大淋巴结,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定量分析 霍奇金淋巴瘤 纵隔肿大淋巴结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郭建魁 赵文献 +2 位作者 李建强 李志东 高亚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9-11,共3页
探究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采取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医院所收治的60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取后侧入路全... 探究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采取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医院所收治的60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取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分别从临床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临床情况封面,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有着更好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试验组(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10.0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明显,患者的住院时间得到显著的降低,术后并发症较少,且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在临床治疗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晚期股骨头坏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外后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郭建魁 赵文献 +2 位作者 李建强 李志东 高亚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53-54,共2页
探讨外后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用于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的观测。方法:以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整一年入我院治疗的患有骨头缺血性坏死生的 位病人作为研究样本,然后利用随机分组设立一定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位病患。对照组选... 探讨外后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用于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的观测。方法:以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整一年入我院治疗的患有骨头缺血性坏死生的 位病人作为研究样本,然后利用随机分组设立一定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位病患。对照组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方案,研究组选择外后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案。对比这2组的手术时长、出血量、引流量、治疗时长和 评分以及术后对生活的影响评分,总结手术后的病发症出现的概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治疗时长都明显的小于对照组;治疗三个月、半年、一年时间,2组的 评分都有显著的提高,2组数据的比较,数据差异都表现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病人身体机能、心理、社会功能和健康情况的得分要大于对照组 。研究组病人的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是发生率为 明显小于对照组的 (X2=0.028,P<0.05)。结论:外后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大幅缩短手术耗时和住院治疗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改善髋关节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中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郭建魁 赵文献 +2 位作者 李建强 李志东 高亚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75-177,共3页
探究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采取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医院所收治的70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生物... 探究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采取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医院所收治的70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分别从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与VAS评分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4.29%)超过对照组(77.14%),有统计学差异(χ2=4.200,P=0.040)。在术中出血量方面,研究组(240.62±30.54)mL少于对照组(324.76±50.25)mL,研究组的手术时间(84.57±14.63)min、住院时间(16.64±2.12)d、恢复时间(3.43±0.22)w均短于对照组(110.58±20.45)min、(23.55±4.89)d、(4.55±0.46)w,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8.465,P=0.000;t=6.120,P=0.000;t=7.670,P=0.000;t=12.995,P=0.000)。在Harris评分方面,研究组(91.18±14.44分)高于对照组(76.53±12.27分),在VAS评分方面,研究组(1.65±0.21分)低于对照组(4.93±0.57分),有统计学差异(t=4.574,P=0.000;t=31.944,P=0.000)。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5.71%)低于对照组(25.71%)(χ2=5.290,P=0.022)。结论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明显,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晚期股骨头坏死 疗效
下载PDF
DSA介入融通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赵文献 郭建魁 +1 位作者 李志东 高亚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55-58,共4页
方法 采用随机投掷法,选取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人66例,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髓核减压移植;研究组对33例患者行 DSA介入融通术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髋部功能得分。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 方法 采用随机投掷法,选取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人66例,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髓核减压移植;研究组对33例患者行 DSA介入融通术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髋部功能得分。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 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Harris评分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明显提高(P<0.05),与较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 Harris得分下降的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髋部的运动和生存质量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应用DSA介入融通疗法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人进行了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介入融通疗法 早期股骨头坏死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