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在减速顶滑动油缸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桂芬 邱洪涛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减速顶滑动油缸挤压加工后经过QPQ盐浴复合处理后其光度、耐磨性、抗蚀性均得到提高 ,通过两种加工工艺的对比进一步说明QPQ盐浴复合处理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减速顶 滑动油缸 生产 QPQ盐浴复合处理 技术特点 技术原理 加工工艺 铁路 信号设备
下载PDF
豆制食品加工机械设计中的新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东胜 《大豆科技》 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
本文通过对食品工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趋势的分析,结合作者在哈尔滨泛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产品设计的实践,提出了食品加工机械设计中适应新形势、新趋势的新观念和新思考,并提出了提高食品加工机械设计水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食品机械 设计 观念 思考
下载PDF
TDJGS601-15活塞工艺路线的改进
3
作者 宁士才 徐玉杰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TDJGS6 0 1- 15活塞的M 2 7× 1- 6H螺纹孔和2 5 5 孔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很高 ,以前采用一次装夹分步加工工艺 ,生产效率低 ,质量差 ,成为该零件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变换定位基准和采用高效加工工艺 ,我们对原工艺路线进行... TDJGS6 0 1- 15活塞的M 2 7× 1- 6H螺纹孔和2 5 5 孔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很高 ,以前采用一次装夹分步加工工艺 ,生产效率低 ,质量差 ,成为该零件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变换定位基准和采用高效加工工艺 ,我们对原工艺路线进行了改进 ,使该部位加工的效率提高几十倍 ,而且消灭了废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JGS601—15活塞 工艺路线 加工工艺 车削 技术改进 减速顶 铁路 驼峰 信号设备
下载PDF
一种提高减速顶壳体螺栓孔钻模适应性的方法
4
作者 宁士才 朱婉铮 徐玉杰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04年第1期10-13,21,共5页
通过仔细的分析和计算 ,我们对已有的TDJT10 1— 0 2停车顶壳体钻模做了一些改动 ,可用来加工夹角变化了的新型减速顶壳体的螺栓孔。该方法简单 ,费用低廉 ,不但能满足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 ,而且质量稳定可靠。
关键词 停车顶 壳体 钻模 螺栓孔 坐标尺寸 铁路信号
下载PDF
加速顶缸盖螺纹孔坐标检测方法的改进
5
作者 王维成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11年第4期29-30,共2页
就加速顶气缸盖安装孔的坐标,设计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测量,该方法十分简单方便,能准确测量气缸盖安装孔的坐标,其目的是节省目前使用的三坐标检测所带来的高昂费用。这一测量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获得了检测部门的好评。
关键词 加速顶 缸盖 坐标 检测
下载PDF
坚持创新发展、作好豆制品加工机械的开发研制工作
6
作者 李东胜 《应用能源技术》 2009年第11期13-16,共4页
通过哈尔滨泛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原哈尔滨酿造食品机械厂)多年来在研制开发酿造食品机械、豆制品加工机械的过程中,坚持按照市场需求创新、坚持技术工艺创新、坚持按照"三化"原则创新的实践,研制开发各种类型的豆制品加工机... 通过哈尔滨泛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原哈尔滨酿造食品机械厂)多年来在研制开发酿造食品机械、豆制品加工机械的过程中,坚持按照市场需求创新、坚持技术工艺创新、坚持按照"三化"原则创新的实践,研制开发各种类型的豆制品加工机械,特别是外形美观、功能齐全、性能优良、操作方便的豆腐系列加工机械和豆腐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控制的做法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 豆制品加工机械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滑动油缸外径高频淬火代替氮化,降成本、增效益
7
作者 王维成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10年第2期25-26,共2页
总结了减速顶滑动油缸外径采用高频淬火代替氮化的效果,并从工艺性和经济效益、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详尽阐述。
关键词 高频淬火 滑动油缸 经济效益 氮化 外径 降成本 生产效率 减速顶
下载PDF
停车顶油液泄漏问题的改进
8
作者 王维成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09年第4期25-27,共3页
本文按照六西格玛改进的流程分析了停车顶油液泄漏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 停车顶 油液 泄漏 测量 分析 控制 流程图
下载PDF
减速顶产品漏气问题改进
9
作者 朱婉铮 宁士才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05年第4期27-27,29,共2页
通过总结减速顶滑动油缸及活塞杆等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经验,提高了减速顶滑动油缸组合件的密封性能,找到了以往减速顶油缸组合件经常发生漏气的原因和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减速顶 漏气 密封 装配 油缸
下载PDF
活塞杆尾部化学镀镍工序的安排
10
作者 朱婉铮 宁士才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介绍采用化学镀方式镀镍的原理和方法,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毒、无污染,可用来对活塞杆尾部进行防腐蚀保护。
关键词 减速顶 停车顶 化学镀 镀镍 活塞杆
下载PDF
提高减速顶滑动油缸内孔质量的新方法
11
作者 李清艳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11年第2期31-32,共2页
通过学习和实践,成功地找到了一种提高减速顶滑动油缸内孔光洁度的新工艺—挤压方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这种方法具有科学性,经济性。
关键词 减速顶 油缸 挤压 粗糙度
下载PDF
多孔材料抑制瓦斯爆炸火焰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魏春荣 徐敏强 +2 位作者 王树桐 孙建华 范宏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13,共8页
为研究适合煤矿使用的抑爆材料,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30cm×30cm方形实验管道,对不同参数的多孔材料衰减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温度效果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丝网、泡沫陶瓷、多孔泡沫铁镍金属几种多孔材料均有很好的衰减瓦... 为研究适合煤矿使用的抑爆材料,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30cm×30cm方形实验管道,对不同参数的多孔材料衰减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温度效果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丝网、泡沫陶瓷、多孔泡沫铁镍金属几种多孔材料均有很好的衰减瓦斯爆炸火焰温度的作用;金属丝网对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温度最大衰减率为8.7%~26.9%,泡沫陶瓷为23.1%~36.2%,多孔泡沫铁镍金属为7.1%~65.7%;研究发现多孔材料的厚度、孔径、相对密度是影响火焰温度衰减效果的重要因素,同种材料中,厚度大,孔径小,相对密度大的材料试件对火焰温度衰减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金属丝网 泡沫陶瓷 泡沫金属 瓦斯爆炸
原文传递
近液相线挤压铸造工艺对ADC12铝合金支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绍著 赵密 +5 位作者 胡茂良 吉泽升 李欣 王云龙 Sumio SUGIYAMA Jun YANAGIMOTO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8-1434,共7页
以ADC12铝合金为原料,采用近液相线挤压铸造生产汽车铝合金支架,研究近液相线挤压铸造技术工艺参数对汽车承力件铝合金支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液相线挤压铸造可获得均匀细小的球状组织。在595到625℃的浇注温度范围内,... 以ADC12铝合金为原料,采用近液相线挤压铸造生产汽车铝合金支架,研究近液相线挤压铸造技术工艺参数对汽车承力件铝合金支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液相线挤压铸造可获得均匀细小的球状组织。在595到625℃的浇注温度范围内,球状组织逐渐长大为蔷薇状晶及树枝晶,球状系数降低,晶粒尺寸升高,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均有所降低。在断口分析中,韧窝的数量减少,解理面的数量增多;随着压强由90 MPa上升到180 MPa,球状晶生长时间逐渐减少,最后以球状晶形式存在,球状系数升高,晶粒尺寸减小,抗拉强度及伸长率逐渐升高;随着保压时间从10 s延长到25 s,抗拉强度及伸长率有所增加。近液相线挤压铸造的最佳工艺为:浇注温度为605℃、压力为150 MPa、保压时间为20 s。由于铝液的流动,球状晶长大成孪生的蔷薇状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液相线挤压铸造 ADC12铝合金 铝合金支架 球状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水陆两栖车水动力性能与防浪板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少新 王涵 +2 位作者 金国庆 巩秋野 李鹏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了两栖车水中航行运动的数值模型,计算其在静水环境中、不同航速下运动的水动力性能,包括阻力、垂荡和纵摇性能。此外,研究了防浪板在不同航速下的受力特性,包括纵向、垂向受力以及板上不同位置...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了两栖车水中航行运动的数值模型,计算其在静水环境中、不同航速下运动的水动力性能,包括阻力、垂荡和纵摇性能。此外,研究了防浪板在不同航速下的受力特性,包括纵向、垂向受力以及板上不同位置的力矩。基于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的CFD数值模型可以较好的实现两栖车水中运动模拟与性能预报,与拖曳试验结果的对比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由于高航速下两栖车抬首现象严重,防浪板顶部承受力矩较大,工程设计中需重点加强顶部连接杆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车 CFD 重叠网格 防浪板
下载PDF
铝合金挤压铸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吉泽升 张永冰 +3 位作者 姜博 宋伟生 李欣 王云龙 《铸造工程》 2020年第2期39-45,共7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金属材料挤压铸造成型技术的特点,具体地分析了液态金属在压力下结晶的物理冶金行为,综述了挤压铸造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轻量化设计、数值模拟、挤压铸造装备方面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列举了挤压铸造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应... 本文简要介绍了金属材料挤压铸造成型技术的特点,具体地分析了液态金属在压力下结晶的物理冶金行为,综述了挤压铸造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轻量化设计、数值模拟、挤压铸造装备方面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列举了挤压铸造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应用实例,结合为丰田配套经验,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间接挤压铸造成型技术的发展方向及今后需要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挤压铸造 工艺 设备 应用
下载PDF
挤压铸造压力对6061铝合金铸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鲁 吉泽升 +3 位作者 姜博 徐松 许红雨 张永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8-41,共4页
以6061铝合金为原料,以某车型发动机支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挤压铸造工艺生产铸件,利用X射线探伤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不同压力对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由90 MPa升到130 MPa时,铸... 以6061铝合金为原料,以某车型发动机支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挤压铸造工艺生产铸件,利用X射线探伤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不同压力对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由90 MPa升到130 MPa时,铸件中缩松、缩裂等铸造缺陷有效减小,铸造组织得到细化,抗拉强度由115 MPa增加到174 MPa,伸长率由4.5%提高至9.1%,断口中缩松缺陷显著减少;当压力由130 MPa升到150 MPa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挤压铸造 铸造缺陷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双车厢两栖车静水直航下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少新 金国庆 +2 位作者 王涵 孙蕊 刘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4-441,共8页
近年来开发了双车厢的水陆两栖车以提高其运载能力。研究基于某型号双车厢水陆两栖车的实尺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多体运动的数值仿真模型,双车厢之间采用具有3自由度的球形铰接点进行连接。计算双车厢两栖车... 近年来开发了双车厢的水陆两栖车以提高其运载能力。研究基于某型号双车厢水陆两栖车的实尺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多体运动的数值仿真模型,双车厢之间采用具有3自由度的球形铰接点进行连接。计算双车厢两栖车在静水中运动的水动力性能,分析前后车体的阻力、纵摇、垂荡运动性能以及球铰连接对车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拖曳水池试验的总阻力结果基本一致;基于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和多体重叠网格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双车厢两栖车水动力性能的数值预报;静水直航工况下两栖车的纵倾角度保持在1°以内,纵摇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 双车厢 静水直航 水动力性能 重叠网格 球铰 纵摇
下载PDF
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焕武 赵博锌 《通讯世界(下半月)》 2016年第6期218-219,共2页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制造业也越开越发达,尤其是数控机工技术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着眼于数控机床加工与普通机床加工的优势、怎样对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原则以及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工艺设计原则 工艺设计方法
下载PDF
固溶时间对ADC12铝合金挤压铸造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博 吉泽升 +3 位作者 胡茂良 张永冰 王云龙 王绍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31,共9页
研究了固溶时间对挤压铸造ADC12铝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显微组织中粗大片状共晶Si和针状Al_5FeSi相均细化为细小颗粒状,长宽比(L/B)值由8.9降到2.0;合金的抗拉强度由挤压铸态的227 MPa增加到固... 研究了固溶时间对挤压铸造ADC12铝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显微组织中粗大片状共晶Si和针状Al_5FeSi相均细化为细小颗粒状,长宽比(L/B)值由8.9降到2.0;合金的抗拉强度由挤压铸态的227 MPa增加到固溶时间为10 h的274 MPa;维氏硬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固溶时间为4 h时达到最大值110HV,之后趋于稳定。ADC12铝合金断裂形式由准解理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12铝合金 间接挤压铸造 固溶时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铸锻复合对ADC12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熊禹 吉泽升 徐丽娟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217,共4页
通过铸锻复合工艺加工ADC12铝合金,该工艺包括间接挤压铸造和锻造,分别对重力铸造态、挤压铸造态和铸锻复合态的ADC12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挤压铸造的ADC12铝合金具有更细的Al-Si共晶组织,针状共晶组织减少... 通过铸锻复合工艺加工ADC12铝合金,该工艺包括间接挤压铸造和锻造,分别对重力铸造态、挤压铸造态和铸锻复合态的ADC12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挤压铸造的ADC12铝合金具有更细的Al-Si共晶组织,针状共晶组织减少,其平均晶粒尺寸为37.25μm,较重力铸造态降低了36.51%,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40MPa和1%,较重力铸造的分别提高了34.08%和14.9%;铸锻复合后,组织进一步细化,Al-Si共晶组织被压碎,其平均晶粒尺寸为26.54μm,较重力铸造降低了28.75%,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87.75 MPa和4.4%,较挤压铸造态分别提高了19.8%和340%。从拉伸断口形貌上可发现,铸态断口为典型的脆性断口,挤压铸造和铸锻复合后,都属准解理断裂,但是铸锻复合后,韧窝更浅而小,解理面和撕裂棱变得细小,断裂单元变小,韧性断裂趋势增加。经分析,晶粒细化及Al-Si共晶组织分布状态的改变是ADC12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挤压铸造 锻造 铸锻复合 ADC12合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