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场对低聚呋喃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输运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叶原丰 张密林 +1 位作者 刘洪梅 赵健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一系列不同链长的低聚呋喃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电场的引入提高了呋喃分子共轭性,电场的诱导使偶极增加,SCF能量降低和HOMO-LUMO能隙变窄.进一步通过硫原子...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一系列不同链长的低聚呋喃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电场的引入提高了呋喃分子共轭性,电场的诱导使偶极增加,SCF能量降低和HOMO-LUMO能隙变窄.进一步通过硫原子将呋喃分子与金电极相连接,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其在0.0~2.0V偏压下电子输运特征进行了研究.讨论链长效应对这些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呋喃 电场 电子输运
下载PDF
六角氮化硼纳米带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理论研究
2
作者 叶原丰 王淮庆 +1 位作者 马福秋 赵健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7-182,共6页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一系列不同宽度的锯齿型和扶手椅型六角氮化硼纳米带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带宽度对体系的性质有规律性的影响.随着宽度的增加,纳米带不同位置的硼氮键键长差异逐步减小从而提高了整...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一系列不同宽度的锯齿型和扶手椅型六角氮化硼纳米带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带宽度对体系的性质有规律性的影响.随着宽度的增加,纳米带不同位置的硼氮键键长差异逐步减小从而提高了整个体系的共轭性;锯齿型纳米带的能隙单调减小而扶手椅型纳米带的能隙在减小的同时出现振荡,且振幅随宽度逐渐减小.锯齿型氮化硼纳米带的化学势在特定宽度出现了极值点.前线分子轨道的分布随着宽度的增加出现了非均匀分布,呈现出向边界偏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氮化硼 纳米带 电子性质
下载PDF
磁性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Al_2O_3-Fe_3O_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君 范美青 +2 位作者 杨飘萍 景晓燕 张密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37-1142,共6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固体酸组装制备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Raman、TG-DSC、M)ssbauer、TEM、HRTEM等手段对样品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基质的引入赋予固体超强酸以超顺磁性;Fe3O4、Al2O3粒子弥散在ZrO2基质...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固体酸组装制备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Raman、TG-DSC、M)ssbauer、TEM、HRTEM等手段对样品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基质的引入赋予固体超强酸以超顺磁性;Fe3O4、Al2O3粒子弥散在ZrO2基质中,烧结过程中阻碍了扩散传质的进行以及晶界移动,抑制了ZrO2晶体生长,稳定了四方晶相(T-ZrO2);样品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约为32nm;HRTEM显示T-ZrO2晶体生长取向于(101)方向,晶面间距d(101)=0.29nm;Hammett指示剂法测得经600℃焙烧后产物的酸强度Ho<-13.8,酸强度大于浓硫酸(Ho=-11.93)。以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作为磁性固体超强酸SO42-/ZrO2-Al2O3-Fe3O4催化剂的探针反应,结果表明外磁场的引入提高了柠檬酸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固体酸 超顺磁性 酯化反应
下载PDF
新型功能材料:磁性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MgO-Fe_3O_4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君 范美青 +3 位作者 刘岩峰 景晓燕 张密林 刘天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0,共3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固体酸组装制备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借助XRD、TEM、HR-TEM、TG-DSC、VS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O的掺杂及磁性基质的引入延缓了ZrO2由T-ZrO2向M-ZrO2转化的趋势;样品粒径分布均匀,平均为30nm;HR...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固体酸组装制备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借助XRD、TEM、HR-TEM、TG-DSC、VS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O的掺杂及磁性基质的引入延缓了ZrO2由T-ZrO2向M-ZrO2转化的趋势;样品粒径分布均匀,平均为30nm;HRTEM显示T-ZrO2晶体生长取向于[101]方向,晶面间距d(101)=0.29nm;磁性基质的引入赋予了固体超强酸以超顺磁性;Hammett指示剂法测得经800℃焙烧后产物的酸强度Ho<-13.8,酸性大于浓硫酸(Ho=-1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固体酸 超顺磁性 四方晶相
下载PDF
Fe-Ni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国君 张杰 +1 位作者 韩焕波 张密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6-790,共5页
采用液相KBH4还原法,制备出不同摩尔比例的Fe-Ni纳米微粉,通氢还原得纳米合金.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为Fe-Ni-B-O纳米合金,且元素B的嵌入量随Ni在合金中摩尔比例的增加而增大.XRD表明不同摩尔比例的Fe-Ni-B-O纳米合金各元素在合金中的... 采用液相KBH4还原法,制备出不同摩尔比例的Fe-Ni纳米微粉,通氢还原得纳米合金.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为Fe-Ni-B-O纳米合金,且元素B的嵌入量随Ni在合金中摩尔比例的增加而增大.XRD表明不同摩尔比例的Fe-Ni-B-O纳米合金各元素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呈规律性变化.实验表明还原温度为400℃时,合金表面活性最高,催化性能优良,pH=8时KBH4水解析氢产率可达100%,且当Fe/Ni≤1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NixB,元素Fe改善了合金催化KBH4水解析氢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纳米合金 组份分析 催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