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佳 代百东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3期48-50,共3页
对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介绍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及器官组织切片法。其中,肝细胞体外温孵法是当今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的热点,对新药研究与开发及正确指导临床合并用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 对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介绍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及器官组织切片法。其中,肝细胞体外温孵法是当今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的热点,对新药研究与开发及正确指导临床合并用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将对其进行重点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肝代谢 肝微粒体 肝细胞 离体肝灌流 组织切片
下载PDF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徐丽丽 高世勇 季宇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1361-1363,共3页
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系列蛋白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其中,bcl-2家族、caspase家族、p53蛋白、survivin蛋白都是重要的凋亡调节因子,在细胞凋亡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本文探讨了bcl-2家族、caspase家族、p5... 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系列蛋白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其中,bcl-2家族、caspase家族、p53蛋白、survivin蛋白都是重要的凋亡调节因子,在细胞凋亡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本文探讨了bcl-2家族、caspase家族、p53蛋白、survivin蛋白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BCL-2家族 CASPASE家族 P53 SURVIVIN
下载PDF
人参中人参皂苷Rg_1,Rb_1在体肠吸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文兰 南莉莉 +2 位作者 季宇彬 孙向明 孙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627-2632,共6页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人参中人参皂苷Rg1,Rb1肠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循环灌流法,应用HPLC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人参皂苷Rg1,Rb1的浓度,UV法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即时酚红浓度。结果:人参皂苷Rg1,Rb1分别在0.075...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人参中人参皂苷Rg1,Rb1肠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循环灌流法,应用HPLC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人参皂苷Rg1,Rb1的浓度,UV法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即时酚红浓度。结果:人参皂苷Rg1,Rb1分别在0.075~0.75g·L-1和0.03~0.3g·L-1,各浓度的吸收量与药物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且吸收速率常数(Ka)、累积吸收百分率(A%)及t1/2无显著性差异;pH对人参皂苷Rg1,Rb1吸收均无显著影响;各个肠段人参皂苷Rg1的吸收量,Ka,A%及t1/2值无显著性差异,而人参皂苷Rb1在空肠循环的各参数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5);此外,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人参皂苷Rb1的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而对人参皂苷Rg1无此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1,Rb1在肠道的吸收均呈一级动力学过程,推断为被动扩散;人参皂苷Rg1无特定的吸收部位,而人参皂苷Rb1在空肠段具吸收部位选择性;人参皂苷Rb1为P-gp底物,可通过与P-gp抑制剂合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Rb1 在体肠吸收 HPLC
原文传递
五味子中木质素类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白晶 于治国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5期43-44,55,共3页
本文建立了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一水梯度系统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8nm。... 本文建立了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一水梯度系统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8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线性范围分别为19.92~398.4、6.24~124.8、12.5~250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8.6%、98.5%。结论:本法可用于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莱菔硫烷诱导HepG-2细胞G_2/M期阻滞及其对Cdk1和CyclinB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邹翔 曲中原 +2 位作者 高鹏 孙胜男 季宇彬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G2/M期的阻滞作用,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0、20、40μmol·L-1的SFN处理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株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FN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SFN对H...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G2/M期的阻滞作用,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0、20、40μmol·L-1的SFN处理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株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FN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SFN对HepG2细胞内Cdk1、p-Cdk1(Thr14)和CyclinB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SFN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随着SFN浓度的增大,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当SFN浓度达到40μmol·L-1时,G2/M期细胞比例达到31.95%,且出现凋亡峰;随SFN浓度的增大,细胞内Cdk1和CyclinB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同时p-Cdk1(Thr1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SFN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G2/M期阻滞;SFN可通过下调HepG-2细胞内Cdk1和CyclinB1蛋白的表达、上调p-Cdk1(Thr14)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Cdk1-CyclinB1复合物的形成和活化使人肝癌HepG-2细胞阻滞在G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人肝癌HEPG-2细胞 G2/M阻滞 CDK1 p-Cdk1(Thr14) CYCLINB1
下载PDF
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玲 孙桂波 +1 位作者 陈荣昌 孙晓波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4,共4页
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在相关药物作用机制及新药物发现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由于各种心肌细胞模型的形成机制不同,合理的选择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对于药物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的研... 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在相关药物作用机制及新药物发现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由于各种心肌细胞模型的形成机制不同,合理的选择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对于药物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心血管药物研究中细胞损伤模型的客观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损伤模型
原文传递
羧甲基壳聚糖抗胃溃疡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秀明 王佳 谢佳宁 《高师理科学刊》 2009年第6期64-67,共4页
为了探讨羧甲基壳聚糖的抗胃溃疡作用及其机制,将小鼠分为羧甲基壳聚糖高、中、低单个剂量组(800,400,200 mg/kg.d-1),雷尼替丁组(42 mg/kg.d-1),对照组和空白组等6个实验组,分别用消炎痛(18 mg/kg)灌胃的方法造小鼠胃溃疡模型,连续给药... 为了探讨羧甲基壳聚糖的抗胃溃疡作用及其机制,将小鼠分为羧甲基壳聚糖高、中、低单个剂量组(800,400,200 mg/kg.d-1),雷尼替丁组(42 mg/kg.d-1),对照组和空白组等6个实验组,分别用消炎痛(18 mg/kg)灌胃的方法造小鼠胃溃疡模型,连续给药13 d后,计算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通过溃疡指数的计算和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羧甲基壳聚糖高、中、低剂量3组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5),抑制率可分别达到50.9%,82.5%,34.39%,雷尼替丁组效果略好于羧甲基壳聚糖给药组,抑制率可达83.75%.同样,与对照组相比,连续给药羧甲基壳聚糖13 d能明显降低MDA的质量分数(p<0.05),提高SOD的活性(p<0.05),并能提高GSH的质量分数(p<0.05),其中羧甲基壳聚糖高剂量组SOD活性和GSH的质量分数均略高于雷尼替丁组.羧甲基壳聚糖可以促进消炎痛引起的小鼠实验性溃疡愈合,能够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因此其促进溃疡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胃溃疡 抗氧化
下载PDF
活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董宪喆 张鹏 毕明刚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9-171,共3页
活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肿瘤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遗传学、植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也广泛应用于中药性状鉴定,成分分析及中药药理研究等方面。常用于定位、定性和定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 活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肿瘤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遗传学、植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也广泛应用于中药性状鉴定,成分分析及中药药理研究等方面。常用于定位、定性和定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成分变化、生理功能改变,对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进行形态观察等。本文以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实时动态监测肿瘤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为例简要介绍了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中药药理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线粒体 膜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