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星淇 王鹏阁 +1 位作者 何松 孙铁为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549-554,共6页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占了其绝大多数。尽管已经成熟的内镜技术下临床医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了较强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但急性出血患者的预后仍不尽人意。治疗急性非静...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占了其绝大多数。尽管已经成熟的内镜技术下临床医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了较强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但急性出血患者的预后仍不尽人意。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需要多学科交叉配合,以达到最佳的预后。近些年来,新兴的内镜技术层出不穷,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时给了临床医生更多的选择,但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有待研究。本文主要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治疗 止血 高风险
原文传递
急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星淇 王鹏阁 +1 位作者 何松 孙铁为(审校)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657-662,共6页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病理改变,其并发症包括门脉高压症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肝性脑病、脾大及脾亢进等。其中最凶险的肝硬化并发症是急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虽然近些年随着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该疾病的治疗研究...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病理改变,其并发症包括门脉高压症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肝性脑病、脾大及脾亢进等。其中最凶险的肝硬化并发症是急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虽然近些年随着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该疾病的治疗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患者死亡率仍然非常高,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本文就急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有关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静脉曲张性出血 内镜下治疗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2
3
作者 迟营 耿淑玲 邢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6期180-181,1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两年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2组均给予相关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加用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两年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2组均给予相关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情况、病痛程度、住院天数、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在精神状态和情绪情况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更强的对抗疾病和治疗的信心;在病痛程度方面,实验组感受的痛苦更少;实验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最终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骨外伤急诊患者摆脱心理负担,减轻痛苦,更好地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骨外伤急诊 应用体会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修复严重软组织损伤:多种因素联合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浩 孙磊 +1 位作者 齐岩 田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7期7666-7671,共6页
背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最近十几年来创立并开展的创面治疗新方法,近年已被广泛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而且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目的:总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维... 背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最近十几年来创立并开展的创面治疗新方法,近年已被广泛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而且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目的:总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维普和Pub Med中检索1989年1月至2014年8月有关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研究。关键词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损伤;庆大霉素;高压氧;神经生长因子;糜蛋白酶"或"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ology;injury;Gentamicin;Hyperbaric oxygen;nerve growth factor;Chymotrypsin"进行检索。最终选定48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高效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抑制细菌繁殖、机械应力促使肉芽组织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创面愈合。2与临床常规开放式换药相比,其具有创面愈合速度快、低感染率、较少更换敷料次数等优势。3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只是单一样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的损伤,而是联合庆大霉素、高压氧、神经生长因子和糜蛋白酶等多种因素共同治疗,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软组织损伤 治疗 创面愈合 庆大霉素 高压氧 神经生长因子 糜蛋白酶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魏利 刘财 +2 位作者 刘慧勇 温俭 田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1期89-91,共3页
肱骨近端骨折是继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后第三大常见的骨折,由于骨折类型复杂,骨的质量、患者本身相关因素差别很大,以及日益扩大的手术适应证,使得肱骨近端骨折从疾病评估到最终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和困惑.为寻求最适当的个... 肱骨近端骨折是继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后第三大常见的骨折,由于骨折类型复杂,骨的质量、患者本身相关因素差别很大,以及日益扩大的手术适应证,使得肱骨近端骨折从疾病评估到最终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和困惑.为寻求最适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好的功能和更少的并发症,本文对骨折临床和影像学分类、临床决策因素、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置换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内固定
下载PDF
Bennett骨折修复:植入物选择的适宜原则及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磊 徐军 田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199-7204,共6页
背景:Bennett骨折的修复是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之一,临床上Bennett骨折的治疗目前虽有多种的治疗方法,但现阶段尚无被广大骨科医师接受和认同的治疗方案。目的:为临床诊治Bennett骨折提供适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第一作者应... 背景:Bennett骨折的修复是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之一,临床上Bennett骨折的治疗目前虽有多种的治疗方法,但现阶段尚无被广大骨科医师接受和认同的治疗方案。目的:为临床诊治Bennett骨折提供适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b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万方全文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2004年1月至2014年7月收录的Bennett骨折相关论文报告,同时手工检索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实用骨科学等骨科专著,并分析Bennett骨折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Bennett骨折的相关文献37篇。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或克氏针固定的应用由于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手术难度较低,但很难达到解剖复位。近年来骨折治疗的AO原则被大家逐步接受,AO螺钉及AO钢板在Bennett骨折的应用逐步增多,在修复骨折的同时还可以对受损伤韧带的进行修复和重建,但治疗费用较高,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传统中医正骨和中西医结合修复Bennett骨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中药对症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由于拇指的功能在手的运动中十分重要,所以探索Bennett骨折的最佳修复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BENNETT骨折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内固定 螺钉 克氏针 功能康复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惠勇 田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和21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6例患者手术时间50—70(55.60&...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和21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6例患者手术时间50—70(55.60±4.28)min,出血量60~100(70.20±5.04)ml,住院时间7~14(8.05±2.11)d,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切口血肿等早期并发症。按Lazzeano标准评定疗效,总优良率为93.5%(43/46),其中,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优良率为92.0%(23,25),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优良率为95.2%(20/2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发生肩关节疼痛,1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发生脱钩,无内固定松动及脱出、骨折不愈合、肩锁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以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钩钢板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在不同创面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征 马会力 田军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1期-,共3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为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等[1]首创,最先应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年后由裘华德与王彦峰[2]首先引进国内.近年来,VSD技术已被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为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等[1]首创,最先应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年后由裘华德与王彦峰[2]首先引进国内.近年来,VSD技术已被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该技术改变了复杂伤口的常规治疗,给那些难治的创伤提供了新的治疗办法,如糖尿病足和压力性溃疡,术后伤口感染,开放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症,大面积皮肤缺损及植皮等.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广受外科医生欢迎.基于对创伤部位、面积、种类的差异而言,治疗时对于相关压力值的设定也应该给予不同的压力范围.我们综合相关文献,在阐述负压作用的机制基础之上,对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各种不同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中关于压力值设定进行初步总结,以进一步提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创面 压力
原文传递
3D生物打印技术在骨创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广涛 马会力 +2 位作者 齐岩 李征 田军 《医学综述》 2017年第7期1291-1295,共5页
3D生物打印技术是基于生物材料研究成果、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3D打印技术等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近年来其在临床领域应用逐渐增多。对于骨创伤领域而言,3D生物打印技术主要在打印模型和导航模板方面取得了尝试性应用,其与传统手术... 3D生物打印技术是基于生物材料研究成果、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3D打印技术等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近年来其在临床领域应用逐渐增多。对于骨创伤领域而言,3D生物打印技术主要在打印模型和导航模板方面取得了尝试性应用,其与传统手术相结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虽然其在骨创伤诊疗应用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组织、器官打印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但该技术未来有望成为治疗骨创伤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3D生物打印技术 支具和内置物 骨组织工程支架
下载PDF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发鹏 田军 郭亚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4期70-72,共3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亦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性骨科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4%[1].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显著增加,且多见于骨质疏松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该类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 股骨转子间骨折亦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性骨科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4%[1].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显著增加,且多见于骨质疏松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该类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较多,病死率在15%~20%[2].为降低病死率,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学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努力着.随着现代骨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器械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手术治疗已是国内外骨科界共识.目前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主要有髓外固定、髓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等,创伤骨科医生认为髓内固定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关节骨科医生则主张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现就目前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方法 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骨科损伤 骨折患者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后伸位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宇 田万里 +3 位作者 田军 史哲 董慧娟 刘兴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237-2241,共5页
[目的]证实后伸位颈椎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初步探讨对动态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综合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统计有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但经常规的中立位颈椎MRI检查,没有颈脊髓受压表现的患者31例,在常规颈... [目的]证实后伸位颈椎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初步探讨对动态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综合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统计有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但经常规的中立位颈椎MRI检查,没有颈脊髓受压表现的患者31例,在常规颈椎中立位MRI的基础上,加行颈椎后伸位MRI检查,测量颈脊髓与硬膜囊矢状径比值,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如后伸位MRI上有颈脊髓受压表现,就将这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若无受压则为C组,对A组行综合保守治疗,B、C组不予任何治疗,随诊观察2年,比较各组JOA评分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中有25例在后伸位MRI上出现了颈脊髓受压的表现;A组有13例患者,两年后JOA评分较入组时明显上升,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12例患者,2年后JOA评分下降,较入组时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为6例,两年后JOA评分无明显波动,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伸位颈椎MRI是常规中立位颈椎MRI的一个重要补充,它可以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对于动态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早期的的综合保守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后伸位MRI 早期诊断 综合保守治疗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足病患者血清与足部肌肉组织中SPARC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盟盟 宋海燕 +3 位作者 刘浩 朱莉莉 王政 杨鲁杰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1-966,共6页
目的 观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2型糖尿病足病患者血清及足部肌肉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未合并下肢动脉血管、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作为DMA组,2型糖... 目的 观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2型糖尿病足病患者血清及足部肌肉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未合并下肢动脉血管、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作为DMA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血管、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作为DMB组,2型糖尿病足病患者40例作为DF组,以及健康体检者(包括血脂异常)40名作为NC组;DF组及NC组各6例取肌肉组织.分别采取ELISA法检测血清SPARC水平,RT-PCR、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肌肉组织SPAR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DMA组及DMB组血清SPARC水平高于NC组及DF组[(1 040.48±212.12、1 068.36±165.45对841.93±144.57、835.43±188.37)ng/L,P<0.01],DF组与NC组、DMA组与DMB组之间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DF患者足部肌肉组织中SPARC mRNA和蛋白呈高表达(P<0.01).结论 DF患者足部肌肉组织中SPARC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表明SPARC可能参与糖尿病足损伤肌肉组织的修复及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足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原文传递
异位骨化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会力 李希芝 +2 位作者 张双立 李征 田军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异位骨化是髋臼骨折和肘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异位骨化常导致严重的关节活动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结合国内外关于异位骨化的最新研究,从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最新展望等方面作一概述,目的在于... 异位骨化是髋臼骨折和肘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异位骨化常导致严重的关节活动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结合国内外关于异位骨化的最新研究,从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最新展望等方面作一概述,目的在于探讨异位骨化预防与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治疗 病因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和鸡尾酒疗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利 田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鸡尾酒疗法(CT)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EA组和CT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术后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鸡尾酒疗法(CT)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EA组和CT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术后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AS)、阿片类药物用量、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睡眠质量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等.结果 PCEA组术后12、24、48 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VAS均明显低于CT组[静息状态:(3.68±1.45)分比(4.23±1.14)分、(2.61±1.04)分比(3.92±1.23)分、(2.31±0.97)分比(3.56±1.21)分,活动状态:(4.54±1.63)分比(5.87±2.11)分、(3.51±0.94)分比(4.34±1.07)分、(3.01±0.95)分比(4.05±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72 h和出院时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少于CT组[(9.58±5.35)mg比(11.27±4.4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PCEA组[20.45%(9/44)比45.45%(20/44)、4.55%(2/44)比13.64%(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评分和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痛方案的选择不可仅根据住院时间而定,更推荐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需求,对于较少接触麻醉剂及有恶心倾向的患者应使用PCEA,对于慢性疼痛患者CT可能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镇痛 硬膜外 鸡尾酒疗法
原文传递
髋关节后侧入路结合大粗隆截骨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
15
作者 刘阳 刘浩 +5 位作者 王涛 石晶 文元 高乐才 明星 王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8期3536-3538,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侧入路结合大粗隆截骨治疗Pipkin IV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髋关节后侧入路结合大粗隆截骨治疗Pipkin IV型股骨头骨折患者共8例。其中男5例,女3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侧入路结合大粗隆截骨治疗Pipkin IV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髋关节后侧入路结合大粗隆截骨治疗Pipkin IV型股骨头骨折患者共8例。其中男5例,女3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8~58个月,平均36个月。按照采用Thompson-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优:3例;良:3例;可:2例。结论:髋关节后侧入路结合大粗隆截骨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可获得充分的显露,并为股骨头的复位、固定提供极大方便,损伤相对较小,对股骨头血运影响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骨折 截骨术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截肢病人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对策
16
作者 耿淑玲 迟营 邢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8期151-152,共2页
截肢是通过手术切除已失去生理功能并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其对患者机体的破坏性较大,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截肢的原因包括一系列意外创伤或某些病变进展所致,包括车祸、爆炸,动脉... 截肢是通过手术切除已失去生理功能并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其对患者机体的破坏性较大,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截肢的原因包括一系列意外创伤或某些病变进展所致,包括车祸、爆炸,动脉炎、骨癌、骨髓炎、糖尿病并发症等。在中国因外伤而截肢者仍占截肢原因的首位,大多截肢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使患者和家属很少能做到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虽然部分患者术后能通过安装假肢和康复训练改进肢体功能,但患者往往需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巨大的心理压力,许多患者常因为无法面对上述种种压力而产生严重的消极心理反应,如自卑、悲观、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患者 围术期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野生型p53对小鼠纤维肉瘤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高峰 潘海乐 +2 位作者 曲波 田军 陶天遵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观察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对纤维肉瘤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Wfp53的抑癌机制。方法将5周龄昆明鼠随机分为单纯肿瘤组(对照组)和wt053基因治疗组(治疗组),建立纤维肉瘤动物模型,5d后治疗组动物于荷瘤局部注射表达... 目的观察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对纤维肉瘤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Wfp53的抑癌机制。方法将5周龄昆明鼠随机分为单纯肿瘤组(对照组)和wt053基因治疗组(治疗组),建立纤维肉瘤动物模型,5d后治疗组动物于荷瘤局部注射表达WI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液0.1mL,对照组同一部位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两组动物于2次注射后10d、20d、30d分批处死,量取肿瘤直径大小,Estabrook法分离提取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进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测定,Reer法测定游离Ca^2+浓度。结果对照组肿瘤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治疗组。对照组中R3显著高于治疗组;10天时两组R4接近,但20天和30天时治疗组R4时相大大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对照组RCR随着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中,RCR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游离Ca^2+浓度在10天时与对照组接近,而后大幅度上升。结论wtp53明显降低线粒体呼吸功能,增加线粒体的通透性,从而在促进细胞凋亡方面发挥对纤维肉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P53 纤维肉瘤 线粒体
下载PDF
掌侧皮下手指麻醉的应用
18
作者 刘财 徐军 +1 位作者 田军 李萍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5期600-600,共1页
2009年9月-2011年1月,我们对574例手指外伤患者采取掌侧皮下注射麻醉药的方法实施手指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指损伤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