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二维超声节段心功能自动检测与冠脉造影及心电图对照研究
1
作者 周萍 张一娜 +2 位作者 刘明宇 孙小琪 关淑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 RWMA 冠脉造影 心电图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2
作者 张迎 《伤残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51-52,共2页
健康教育是一项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其目的是传播健康知识,教育人们对待正确的健康意识,从而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生活习惯,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和消除影响健康的危... 健康教育是一项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其目的是传播健康知识,教育人们对待正确的健康意识,从而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生活习惯,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和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个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人 住院期间 以健康为中心 自我保健知识 自我保健能力 生活习惯 健康知识 健康意识
原文传递
雌激素对大脑皮质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马兰 张一娜 李颖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280-1281,T003,共3页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在发生缺血缺氧损伤时的保护作用及对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雌激素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00mmol/L谷氨酸,雌激素组给予...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在发生缺血缺氧损伤时的保护作用及对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雌激素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00mmol/L谷氨酸,雌激素组给予雌激素0.1mmol/L+100mmol/L谷氨酸,作用24h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和RT-PCR观察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显示雌激素能改善大脑皮质细胞超微结构,抑制凋亡。免疫组化雌激素组Bcl-2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而Bax的蛋白表达则无明显改变。RT-PCR结果雌激素组Bcl-2mRNA的表达为0.72,较对照组0.56明显上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axmRNA的表达虽无明显改变,但Bcl-2和Bax的比率二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14和0.86(P<0.01)。结论:雌激素能改善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超微结构,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且能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大脑 皮质细胞 神经保护 凋亡基因 BCL-2 BAX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缬沙坦预防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卫刚 程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预防或延缓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109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2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运动、降糖、降压治疗,缬沙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 mg/d,每隔3个月检测一次指标,并与治疗前、对... 目的探讨缬沙坦预防或延缓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109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2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运动、降糖、降压治疗,缬沙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 mg/d,每隔3个月检测一次指标,并与治疗前、对照组同期进行比较。结果缬沙坦组与对照组比较,主要终点事件减少(P<0.05),次要终点事件中血肌酐水平及血、尿β2微球蛋白(血、尿β2-M)较对照组也有减少(P<0.05)。结论缬沙坦能明显延缓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蛋白/肌酐的进展,从而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老年人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肌酐
下载PDF
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附36例报道)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朝岐 范鹰 +2 位作者 张滨 王立平 郑秋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肝癌破裂出血 诊断和治疗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严重并发症 2004年 诊治体会 出血患者 肝功能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减轻缺氧性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婧媛 张艳桥 +3 位作者 张一娜 裴丽春 徐长庆 杨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PPAR-γ与环加氧酶-2(COX-2)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复氧组、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PPAR-γ与环加氧酶-2(COX-2)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复氧组、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缺氧再复氧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生存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经ciglitazone预处理的缺氧再复氧组神经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缺氧再复氧组(P<0.05);并且其COX-2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缺氧再复氧组(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能够减轻缺氧再复氧后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OX-2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氧 神经元 环加氧酶-2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年轻医生如何搞好临床科研 被引量:10
7
作者 裴丽春 张一娜 《医学与哲学(B)》 2007年第6期72-73,共2页
面对目前年轻医生对科研束手无策的状况,提出了科研的重要性。从科研选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医学科研选题强调创新与实用的原则、医学科研需要的科研素质、培养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加强科研合作能力的... 面对目前年轻医生对科研束手无策的状况,提出了科研的重要性。从科研选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医学科研选题强调创新与实用的原则、医学科研需要的科研素质、培养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加强科研合作能力的培养五方面进行阐述如何进行临床科研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医生 临床科研 课题 科研素质
下载PDF
通心络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再发心绞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范鹰 张一娜 +3 位作者 姜礼红 于成业 朱秀英 于卫刚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39-440,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通心络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再发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再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 (通心络加常规治疗 )和对照组 (常规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平均硝酸甘油用量和急性心血管事件。... 目的 探讨中药通心络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再发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再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 (通心络加常规治疗 )和对照组 (常规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平均硝酸甘油用量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结果 通心络组心功 (70 .6 5 %± 8.0 1% )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5 0 .2 3%± 7.30 % ) ,P<0 .0 0 1;通心络明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近 5 0 % ,对照组减少约 30 % (P <0 .0 1)。结论 通心络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再发心绞痛效果显著 ,不仅缓解症状 ,还能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陈旧性心肌梗塞 再发性心绞痛 硝酸甘油 中药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雌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alpa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么晓轶 于纪珠 李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33-2337,共5页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和calpain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再随机分为小剂量和大剂量组。所有动物切除双侧卵巢,1周后...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和calpain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再随机分为小剂量和大剂量组。所有动物切除双侧卵巢,1周后各组每日给予大豆异黄酮和生理盐水,1个月后建立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神经细胞凋亡,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calpain mRNA表达情况,同时比较各组calpain活性变化。结果:大豆异黄酮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神经细胞凋亡指数降低,calpain mRNA表达明显减少,calpain活性下降。药物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大豆异黄酮使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可能通过下调calpain mRNA表达,降低calpain的活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CALPAIN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景慎鸿 程露杨 +3 位作者 孙科峰 张若溪 刘海霞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为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64-slice spiral CT,64-MS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应用64-MSCT对65例患者行CTA检查。对有胸心... 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为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64-slice spiral CT,64-MS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应用64-MSCT对65例患者行CTA检查。对有胸心肌桥的诊断,64-MSCT冠脉CTA优于SCA;对有狭窄的患者64-MSCT冠脉CTA对轻度狭诊断应与临床症状结合,可暂不行SCA检查,行保守治疗,而对于中度狭窄没有冠脉造影敏感,应行SCA检查确定诊断。结果64-MSCT冠状动脉CTA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结论临床对于冠心病患者真阴性的排除和真阳性的诊断,64-MSCT冠脉CTA与SCA的作用无差别,是一种无创、有效的冠状动脉CTA方法,可作为一种诊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的非创伤性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CTA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祥禄 朱秀英 于卫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对骨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94例老年患者骨密度(BMD),以低于峰值BMD 2.0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标准,比较T2DM(T2DM组)、非T2DM(对照组)及6年以上T2DM(T2DM6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对骨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94例老年患者骨密度(BMD),以低于峰值BMD 2.0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标准,比较T2DM(T2DM组)、非T2DM(对照组)及6年以上T2DM(T2DM6年以上组)OP的检出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1)T2DM组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T2DM 6年以上组OP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病程的延长BMD值减低;糖尿病患者中女性是男性7倍;体重指数(BMI)是BMD的保护因素。结论 T2DM病程越长对BMD的影响越大;T2DM患者的高体重对BMD有保护作用;老年T2DM患者的骨量流失多在数年前已经发生,应注意早期预防和治疗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原苏木素A对心脏移植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露杨 张若溪 +3 位作者 杜洪伟 朱晓琳 景慎鸿 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苏木醇提单体原苏木素A对心脏移植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抑制和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腹腔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原苏木素A组、环孢素组、对照组A(手术不给药组)、对照组B(不给药不手术组)。术前2天给药... 目的探讨苏木醇提单体原苏木素A对心脏移植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抑制和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腹腔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原苏木素A组、环孢素组、对照组A(手术不给药组)、对照组B(不给药不手术组)。术前2天给药,术后第7天采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检测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心脏移植对照组比较,原苏木素A组、环孢素A组术后3天和7天时均减轻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所引起的心肌病理损害(P<0.01);与对照组B相比较,对照组A CD4+/CD8+明显升高(P<0.01),环孢素A组、原苏木素A组则可抑制CD4+/CD8+的升高。结论苏木醇提单体原苏木素A对心脏移植后发生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伴无症状性脑梗死10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瑞涛 焦卓敏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103例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不伴有无症状性脑梗死10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超敏C反应...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103例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不伴有无症状性脑梗死10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与单纯糖尿病组临床表现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2型糖尿病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头昏、记忆力减退较为常见,易出现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液流变学中低水平剪切应力早期升高,提示动脉硬化程度重,需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无症状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硒心肌损伤与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滕宗艳 马兰 +1 位作者 周萍 于维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 研究长期低硒心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活性和表达改变 ,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低硒饲料喂养Wistar大鼠 14周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的病理学改变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和Westernblot杂交检测心肌组织中硫氧... 目的 研究长期低硒心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活性和表达改变 ,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低硒饲料喂养Wistar大鼠 14周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的病理学改变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和Westernblot杂交检测心肌组织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活性及蛋白表达。结果 低硒导致大鼠心肌线粒体轻度损伤。低硒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的 6 3.8% ,经t检验P <0 .0 1。蛋白杂交扫描结果显示 ,常硒组峰面积为 3438,低硒组峰面积为 2 0 6 7。结论 低硒降低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 ,使心肌抗氧化能力减低 ,引起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硒 心肌损伤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生物化学方法 Westernblot杂交 检测
下载PDF
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CD54、CD106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裴丽春 张一娜 +4 位作者 孟松艳 滕宗艳 张迎 张静媛 于卫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69-3171,共3页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心衰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及CD106的百分率进行检测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心衰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及CD106的百分率进行检测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衰患者分别于心衰发作期及缓解期测定心脏功能。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在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衰发作组及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衰缓解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在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发作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缓解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且差异均有显著性;心衰患者的LVEF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D54、CD106对判断或监测心衰患者病情进展及活动转归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黏附分子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雌性大鼠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么晓轶 李颖 张一娜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势雌性SD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 ,随机分成大豆异黄酮组和对照组。异黄酮组 (HISO)灌胃给予 12 0mg/kg的大豆异黄酮 ,对照组以等剂量的溶剂灌胃。 1月后...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势雌性SD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 ,随机分成大豆异黄酮组和对照组。异黄酮组 (HISO)灌胃给予 12 0mg/kg的大豆异黄酮 ,对照组以等剂量的溶剂灌胃。 1月后各实验组均采用线栓法建立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缺血 2 4h后立即断头取脑 ,冠状切片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实验组大鼠缺血侧C fos表达的情况。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大豆异黄酮组与对照组相比 ,缺血侧C fos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 ,它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而减弱大脑缺血边缘区的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脑缺血 神经保护作用 C-FOS 细胞凋亡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靖炜 李颖 王瑞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4-236,240,共4页
目的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的损伤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以不同浓度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PC-12细胞后,MTT法观察细胞活力,TUNEL法测细胞凋亡率,并用P-tau抗体检测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的损伤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以不同浓度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PC-12细胞后,MTT法观察细胞活力,TUNEL法测细胞凋亡率,并用P-tau抗体检测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果A2β5-35作用于PC-12细胞后,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时荧光显微镜观察到10μmol/L的A2β5-35作用于PC-12细胞24h,TUNEL阳性细胞实验组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tau阳性细胞实验组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β25-35使PC-12细胞产生凋亡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形态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PC12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凋亡 P-tau蛋白 细胞培养
下载PDF
Fas基因的RNA抑制抗Alzheimer病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颖 马兰 +2 位作者 包晓群 宋冬晶 李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47-949,共3页
目的 探讨Fas基因的RNA抑制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NGF诱导PCI2细胞为类神经细胞。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FPsiRNA组;FassiRNA组。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其他三组细胞用AB25.35制作AD细胞模型。于制... 目的 探讨Fas基因的RNA抑制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NGF诱导PCI2细胞为类神经细胞。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FPsiRNA组;FassiRNA组。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其他三组细胞用AB25.35制作AD细胞模型。于制作模型前24h进行转染。于造模后对Fas、Caspase-3及细胞凋亡率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1)模型组细胞凋亡率(49.33±18.93)明显高于对照组(4.05±0.67)(P〈0.01),Fas siRNA组凋亡率(6.74±1.01)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2)Fas、Caspase-3阳性率:模型组的Fas阳性率(41.65±9.67)、caspase-3阳性率(36.75±9.61)明显高于对照组(9.12±4.18,10.12±3.69)(P〈0.01)。Fas siRNA组Fas阳性率(15.46±8.69)、CaSlmSe-3阳性率(19.13±6.75)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针对Fas的siRNA能有效地抑制AD细胞凋亡,对AB毒性作用下的神经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RNA干扰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成年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奕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索成年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的高浓度培养方法。方法以成年同种系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步消化法获取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对获得的细胞进行形态学研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细胞增殖旺盛,分化良好,... 目的探索成年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的高浓度培养方法。方法以成年同种系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步消化法获取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对获得的细胞进行形态学研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细胞增殖旺盛,分化良好,可融合成肌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骨骼肌卫星细胞呈弱阳性,肌管呈强阳性。结论两步消化法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与分化能力,用此种方法可培养出高纯度的骨骼肌成肌细胞,操作简单、污染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成肌细胞 培养
下载PDF
柯萨奇B3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硫氧还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鹏 张一娜 滕宗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研究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在柯萨奇B3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炎模型中表达的变化,探讨Trx在病毒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鼠心肌炎模型,采用光镜检测心肌形态改变,应用RT鄄PCR技术比较接种病毒后不同时间点(7,... 目的研究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在柯萨奇B3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炎模型中表达的变化,探讨Trx在病毒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鼠心肌炎模型,采用光镜检测心肌形态改变,应用RT鄄PCR技术比较接种病毒后不同时间点(7,14,21d)TrxmRNA表达变化。结果7d时心肌病损严重;14d时部分心肌病损开始修复;21d时心肌修复较完全。接种病毒后21d时,硫氧还蛋白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上调(P<0.01),7d和14d时同对照组相比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中,Trx可能被急性炎症刺激素特异地诱导,在疾病的后期TrxmRNA表达上调,促进心肌修复,提示适当剂量的Trx可能对急性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有潜在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3病毒 心肌炎 MRNA表达 小鼠 硫氧还蛋白 毒感染 对照组 接种 毒性 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