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隐窝狭窄的边界值 被引量:28
1
作者 于天泉 王义 +2 位作者 刘昱 张进学 张德桂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3年第1期7-9,共3页
作者选用手术治疗的L_(4~6)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神经根测量组、侧隐窝测量组、对照组进行观察。设侧隐窝矢状径4mm为狭窄边界值。对≤4mm的侧隐窝,术中同时做侧隐窝减压。手术前后观察坐骨神经痛症状和电生理改变,结果证实假想值是正... 作者选用手术治疗的L_(4~6)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神经根测量组、侧隐窝测量组、对照组进行观察。设侧隐窝矢状径4mm为狭窄边界值。对≤4mm的侧隐窝,术中同时做侧隐窝减压。手术前后观察坐骨神经痛症状和电生理改变,结果证实假想值是正确的。文中详细讨论了边界值对临界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狭窄 椎间盘突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大鼠脊髓祖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2
作者 张军 邵明 张信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5-678,共4页
采用bFGF、EGF及神经元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大鼠脊髓祖细胞 ,并对脊髓祖细胞进行了分化和电生理实验。脊髓祖细胞可增生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并具有电流特性。
关键词 大鼠 脊髓祖细胞 细胞分离 体外 细胞培养 脊髓创伤
下载PDF
神经端侧缝合治疗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于占革 潘琦 韩成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1584-1585,共2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神经损伤行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成A、B、C、D4组。A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B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C组新鲜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 目的探讨陈旧性神经损伤行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成A、B、C、D4组。A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B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C组新鲜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D组新鲜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结果再生效果A组最差,D组最好,B和C介于二者之间。结论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端侧缝合能够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端侧缝合 陈旧性 周围神经损伤 治疗 开窗 实验研究 SD大鼠 结论 新鲜 成年
下载PDF
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71
4
作者 姚允萍 耿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究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比较... 目的探究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随访3个月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Barthel指数、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较治疗前Barthel指数升高,VAS评分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随访1、2、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应用于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7
5
作者 刘国菊 丁芸 +1 位作者 程阅凤 梁彩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科室68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指导饮食,并进行系统的吞咽功...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科室68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指导饮食,并进行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摄食情况以及VSD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OIS分级高于对照组,VS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的正常饮食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田饮水试验 吞咽训练 脑梗死 吞咽障碍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6
6
作者 马永薇 耿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 目的探究与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中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手术
下载PDF
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6
7
作者 刘莹 张世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8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ris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Haris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8.8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Haris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降低SAS评分、SDS评分,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舒适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 焦虑状态 抑郁状态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创伤性应激障碍的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樊鑫铭 毕郑刚 +5 位作者 付春江 王旭明 邹吉龙 陈洪均 李世明 孙佳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住院治疗的156例老年(年龄>65岁)髋部骨折患者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理测试结果。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住院治疗的156例老年(年龄>65岁)髋部骨折患者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理测试结果。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是否手术、住院时间;心理测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1986年中国健康成人SCL-90常模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15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SCL-90评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行手术治疗、住院时间≥10 d是引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结论因髋部骨折住院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心理变化,而住院时间长短及是否选择手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应给予患者充分、有效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骨折 老年 心理状态评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38
9
作者 张信英 杨群 +4 位作者 尚剑 张军 王文波 毕郑钢 贾继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62-664,共3页
对308例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本组共308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81例,闭合性损伤127例。男299例,女9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6岁,平均24.5岁。对该种损伤患者尽早施行手术清创、探查。具体修... 对308例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本组共308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81例,闭合性损伤127例。男299例,女9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6岁,平均24.5岁。对该种损伤患者尽早施行手术清创、探查。具体修复方法为:(1)单纯修补缝合受损的血管。(2)血管端端吻合术。(3)血管移植。结果3例因吻合口血栓形成发现较晚而截肢。1例因肢体血循环重建时间较长,术后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而截肢。1例术后发生严重感染,高度怀疑气性坏疽而截肢。余303例肢体全部存活。结论(1)诊断明确后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者,应尽早行手术探查。(2)血管端端吻合、血管移植是首选的手术方法。(3)肢体血循环重建的时限可根据伤情适当延长。(4)血管不完全断裂较完全断裂者并发休克率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吻合术 四肢血管损伤 诊断
原文传递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36
10
作者 栾斐宇 王文波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7期3441-3444,3449,共5页
近年来中国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已呈高龄化发展态势,由于卧床保守治疗产生的诸多并发症以及患者对预后的较高期望值,所有现有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其中动力髋螺钉由于其设计原因不适宜应用于伴发骨质疏松的患者,Gamma钉... 近年来中国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已呈高龄化发展态势,由于卧床保守治疗产生的诸多并发症以及患者对预后的较高期望值,所有现有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其中动力髋螺钉由于其设计原因不适宜应用于伴发骨质疏松的患者,Gamma钉虽经过主钉加长改进,但用于伴发骨质疏松的患者仍存在风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根据亚洲人特点推出的PFNA-Ⅱ因其微创理念及螺旋刀片的独特设计在治疗高龄尤其是伴发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明确优势,髋关节置换可支持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但需要充分考虑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尹逊屹 祁全 +4 位作者 高博 刘杨 晏荣保 赵鹏 朱学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其适应证也随着该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但PELD术中并发症并不少见,其术中并发症主要有硬脊膜撕裂与脑脊液漏、术区出血、神经损伤、类脊髓高压症、术中减...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其适应证也随着该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但PELD术中并发症并不少见,其术中并发症主要有硬脊膜撕裂与脑脊液漏、术区出血、神经损伤、类脊髓高压症、术中减压失败及器械断裂等。PELD技术对术者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且不易学习。该文就PELD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 术中并发症
下载PDF
护理措施对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徐莹 李伟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及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例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 目的探讨应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及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例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的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胀、栓塞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胀、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系统性护理
下载PDF
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1
13
作者 石作为 姚猛 +1 位作者 王岩松 孙崇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生机制。方法:(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取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保留腰椎旁交感干组、切断腰椎旁交感干组及自身对照),每组7只。分别于L5-6椎间盘右后侧壁注入HRP,48h后取双侧L1... 目的:探讨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生机制。方法:(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取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保留腰椎旁交感干组、切断腰椎旁交感干组及自身对照),每组7只。分别于L5-6椎间盘右后侧壁注入HRP,48h后取双侧L1、L2脊神经节制片,观察脊神经节内HRP标记细胞及切除腰椎旁交感干对HRP标记细胞数的影响。(2)荧光素逆行双标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7只,荧光素快蓝(FB)注入右侧第二腰神经后支,荧光素核黄(NY)注入L,.。间盘右后侧壁,观察右侧L2脊神经节内荧光素双标细胞;在有荧光素双标细胞的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各组大鼠双侧L1、L2脊神经节中均发现HRP标记细胞,当切断腰椎旁交感干后,脊神经节内HRP标记细胞数明显减少;(2)在右侧L2脊神经节内发现荧光素双标细胞;部分荧光素双标细胞含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论:间盘源性下腰痛可能是一种由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经交感神经传递的,主要累及L1、L2腰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区域(下腰区)的牵涉性疼痛。腰椎旁交感干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对疼痛的传导是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交感干 脊神经节 下腰痛 牵涉痛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压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薇 谷佳傲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研究针对性压疮护理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对压疮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 目的研究针对性压疮护理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对压疮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压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同时比较压疮的发生率及临床分期。结果观察组的宣教、环境、态度及治疗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70%vs 20.37%,χ~2=7.08,P<0.01),观察组的肺部感染、便秘、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85%vs 16.67%,χ~2=7.05,P<0.01)。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采取压疮的针对性护理,不仅可降低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率及程度,同时还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糖尿病 老年 压疮 护理质量评分
原文传递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15
作者 刘佳慧 徐宁 李婷婷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研究认为,腰部核心肌群劳损使腰椎稳定性降低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病理基础,改善核心肌群功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1]。肌内效贴布帖可减轻水肿、改善循环减少发炎反应、缓解疼痛,广泛用于... 研究认为,腰部核心肌群劳损使腰椎稳定性降低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病理基础,改善核心肌群功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1]。肌内效贴布帖可减轻水肿、改善循环减少发炎反应、缓解疼痛,广泛用于颈椎病的康复治疗[2]。目前,尚未见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布帖扎治疗LDH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肌内效贴布帖扎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基本方式 被引量:29
16
作者 毕郑刚 徐浩宇 +3 位作者 邵明 王旭明 程道林 李国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8-240,共3页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到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6%,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其发病率仍在逐年提高。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主要由于老年人骨矿物质密度降低引起骨折易感性增加,且髋周肌群退化,反应能...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到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6%,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其发病率仍在逐年提高。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主要由于老年人骨矿物质密度降低引起骨折易感性增加,且髋周肌群退化,反应能力下降,无法抵消外来应力[1,2]。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保守治疗容易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机体恢复,因此,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本文就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矿物质密度 并发症发生率 老年股骨颈骨折 机体恢复 高发人群 股骨头 老年人 保守治疗
原文传递
36例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杨卫良 徐佳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讨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80例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均给予联合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36例于联合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80例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均给予联合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36例于联合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结果]80例患者均表现为发热伴多汗、腰部疼痛。实验室检查均有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凝集试验(+)。影像学均有椎间盘变性及相应水平腰大肌病变,39例椎体后方软组织水肿明显,25例椎体前缘骨质破坏、硬化。治疗组全部患者均于术后3~7 d内自觉腰痛缓解。其中32例术后随访平均31个月,无1例发热、腰痛症状复发及血沉增高。[结论]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可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明确诊断,在联合药物治疗基础上,对存在手术指征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 脊柱炎 诊断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媛媛 耿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经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接受前路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经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接受前路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分级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康复效果较好,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经前路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康复效果
下载PDF
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周天翼 郭仕鑫 +2 位作者 李百通 韩昕光 尚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6具人工髌骨模型,随机分成3组(n=12),将髌骨制成横形骨折模型后分别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张力带组)、聚髌器(聚髌器组)、张力板固定系统(... 目的探讨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6具人工髌骨模型,随机分成3组(n=12),将髌骨制成横形骨折模型后分别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张力带组)、聚髌器(聚髌器组)、张力板固定系统(张力板系统组)固定。每组选取6具标本置于力学试验机上模拟膝关节屈伸运动,记录循环负荷运动100次后骨折端的位移距离。每组剩余6具标本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比较3组标本固定失败时的最大负荷。结果循环负荷试验后张力板系统组标本的骨折位移平均为(0.40±0.26)mm,显著小于张力带组标本[(2.58±0.72)mm]及聚髌器组标本[(1.25±0.74)mm];固定失败的最大载荷平均为(1709±206)N,显著高于张力带组标本[(581±122)N]及聚髌器组标本[(1003±211)N],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是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新方法,其固定强度能满足生物力学要求,固定效果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及聚髌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再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26
20
作者 毕郑刚 王旭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4-806,共3页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工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地减轻髋关节疼痛,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越来越多医师倾向应用其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然而,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工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地减轻髋关节疼痛,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越来越多医师倾向应用其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然而,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费用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策略需要被重新认知,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适应证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治疗方式应由人工关节置换向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