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苯达唑治疗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平 李懿宏 +4 位作者 王丽群 刘向东 高清 赵基勇 李殿俊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4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病人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 2、sIL 2R和IFN γ水平变化情况 ,从分子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肝吸虫治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健康人作对照 ,肝吸虫病人在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及治疗后 4...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病人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 2、sIL 2R和IFN γ水平变化情况 ,从分子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肝吸虫治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健康人作对照 ,肝吸虫病人在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分别收集粪便 ,采集血清 ,做粪便克虫卵计数 ,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疗前和疗后血清IL 2、sIL 2R和IFN γ水平。结果 轻度感染组病人粪便虫卵全部转阴 ,转阴率为 1 0 0 % ,而中度感染组病人转阴率为 85 .71 %。轻度和中度感染组病人治疗前血清sIL 2R水平升高 ,IL 2水平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0 .0 1 ,有统计学意义。经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后 ,血清sIL 2R水平降低 ,IL 2水平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P <0 .0 5。病人血清IFN γ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 ,疗前和疗后比较无变化。结论 肝吸虫感染后病人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异常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经阿苯达唑治疗后免疫抑制状态得到改善 ;阿苯达唑治疗轻度感染的肝吸虫病人疗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 阿苯达唑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88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建武 孙丽杰 +2 位作者 康鹏 姬红 李树臣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4-746,共3页
目的研究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至2004年收治88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进食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史的患... 目的研究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至2004年收治88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进食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史的患者占68.2%,22.6%的患者职业为厨师、喂鱼员、钓鱼爱好者、鱼贩,9.1%的患者传播途径未明。88例患者中,上腹疼痛53例,占60.3%;乏力46例,占52.3%;腹泻29例,占33.0%;食欲减退61例,占69,3%;黄疸21例,占23.9%;肝脏肿大52例,占59.1%;脾脏肿大7例,占8.0%;头晕18例,占20.9%;发热5例,占5.7%;胆绞痛13例,占14.8%;28.4%的患者无症状。嗜酸粒细胞增多61例,占69.3%;肝功能异常62例,占70.4%。吡喹酮、丙硫咪唑治疗组的粪便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1.9%,86.5%(X2=0.561,P=0.454)。结论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出现肝功能异常,易误诊,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患者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齐齐哈尔地区腹泻病人隐孢子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勇 李懿宏 于欣慧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调查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2004年和2005年夏秋季节,收集齐齐哈尔6个区、县330例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粪便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6个区、县330例腹泻患者的隐孢子虫的总感染率为3.33%,其中学龄前儿童的感染... 目的调查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2004年和2005年夏秋季节,收集齐齐哈尔6个区、县330例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粪便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6个区、县330例腹泻患者的隐孢子虫的总感染率为3.33%,其中学龄前儿童的感染率最高,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9.09%。分别在龙江、林甸、富裕、富区查出隐孢子虫。结论隐孢子虫流行分布广泛,学龄前儿童及老人的感染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腹泻 感染率 调查
下载PDF
通过基因扩增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划分肠道蓝氏贾?…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雅杰 王凯慧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193-201,共9页
人们已经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来扩增编码不同的变异性表面蛋白的基因片断。9个瑞士蓝氏贾第虫无菌虫株被用于基因分析。根据产量、大小和限制性片断长度的多态性分析鉴定3个基因型。其中有5个蓝氏贾第虫株(01,B1,B2,B3-1... 人们已经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来扩增编码不同的变异性表面蛋白的基因片断。9个瑞士蓝氏贾第虫无菌虫株被用于基因分析。根据产量、大小和限制性片断长度的多态性分析鉴定3个基因型。其中有5个蓝氏贾第虫株(01,B1,B2,B3-1A1和C1)被分类属于基因组Ⅰ。一个从人类获得的虫株(H2-17A)被分类属于基因组Ⅱ,它产生了一个特殊的VSP1267的PCR产物。这个虫株也产生了1.8kg tsp11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虫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全文增补中
毛里塔尼亚部分地区小学生埃及血吸虫感染及流行情况的调查
5
作者 舒晶 董云霞 张晓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6-927,共2页
目的调查研究埃及血吸虫感染及流行情况,了解其规律,确认其高发病区,为控制本病的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池塘、湖泊6-17岁青少年的埃及血吸虫病进行调查,已在搜集样本的尿液中查到埃及学习虫卵为确诊依据... 目的调查研究埃及血吸虫感染及流行情况,了解其规律,确认其高发病区,为控制本病的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池塘、湖泊6-17岁青少年的埃及血吸虫病进行调查,已在搜集样本的尿液中查到埃及学习虫卵为确诊依据,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流行普遍,总检出率高达29.83%;六个地区小学生之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207.344,P<0.005,差异显著;男性检出率33.71%,女性检出率为24.72%,(x2=11.764,P<0.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了解了埃及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和规律;夫姆格雷达地区学生感染率高于其它地区;男学生感染率高于女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血吸虫 流行调查 小学生
下载PDF
不同临床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爱芹 李雅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弓形体感染 调查
下载PDF
脑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生IL-2、IFN-γ及TNF-α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唯哲 徐之杰 +1 位作者 赵育莹 王文余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本文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了31例脑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生IL-2、IFN-γ及TNF-α活性,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探讨了脑囊虫病人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脑囊虫病患者... 本文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了31例脑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生IL-2、IFN-γ及TNF-α活性,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探讨了脑囊虫病人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脑囊虫病患者PBMC体外诱生的IL-2、IFN-γ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而患者PBMC体外诱生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脑囊虫病患者的CD+4Th1细胞呈低应答状态,脑囊虫病患者过量产生的TNF-α可能是造成脑囊虫病的免疫病理损害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IFN-Γ TNF-α
下载PDF
蠕形螨感染与酒渣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秀琴 王家玮 +1 位作者 蔺淑芳 赵素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酒渣鼻与蠕形螨的关系及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用透明胶纸法检查面部和一侧鼻沟处蠕形螨。结果:120例酒渣鼻患者中,伴有痤疮或有痤疮史者占91.7%。随颜面病变加重,酒渣鼻病变也加重。患病10年以上鼻... 目的:进一步了解酒渣鼻与蠕形螨的关系及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用透明胶纸法检查面部和一侧鼻沟处蠕形螨。结果:120例酒渣鼻患者中,伴有痤疮或有痤疮史者占91.7%。随颜面病变加重,酒渣鼻病变也加重。患病10年以上鼻赘较多。分别检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3821及413只。用自制肤敌美容霜治疗总有效率98.0%。结论:蠕形螨感染是导致酒渣鼻的重要原因;皮脂蠕形螨鼻部多于面部;肤螨敌美容霜治疗酒渣鼻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渣鼻 蠕形螨 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下载PDF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和ELISA对猪囊尾蚴抗原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凯慧 徐之杰 甄殿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3-56,共4页
应用SDS-PAGE、ELIB,ELISA等方法,对猪囊尾蚴的水溶性抗原(Ag-W)和尿素溶性抗原(Ag-u)进行对比分析。发现Ag-w和Ag-u分别有14条和9条主带被囊尾蚴病病人血清所识别;有10条和4条主带被包虫病病人血清所识别;有8条和4条主带被华支睾吸虫... 应用SDS-PAGE、ELIB,ELISA等方法,对猪囊尾蚴的水溶性抗原(Ag-W)和尿素溶性抗原(Ag-u)进行对比分析。发现Ag-w和Ag-u分别有14条和9条主带被囊尾蚴病病人血清所识别;有10条和4条主带被包虫病病人血清所识别;有8条和4条主带被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ELISA检测显示、血清1:400稀释时,囊尾蚴病病人血清(60例)。Ag-w和Ag-u的阳性率分别为86.6%和96.9%,华支睾吸虫病病人血清(24例)和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包虫病人血清(30例)分别为46.6%和16.6%。表明两种抗原虽有与其它寄生虫产生交叉反应的成份,但Ag-u明显少于Ag-w,Ag-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Ag-w。用Ag-u代替Ag-w进行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可提高诊断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 水溶性抗原 ELIB ELISA
下载PDF
囊虫病患者 IL-2 及 sIL-2R 测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唯哲 徐之杰 +1 位作者 赵育莹 王文余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97-99,共3页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了31例未经治疗的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L-2水平,同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清中sIL-2R水平,以30例健康人作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囊虫病患者PB...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了31例未经治疗的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L-2水平,同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清中sIL-2R水平,以30例健康人作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囊虫病患者PBMC产生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本实验提示囊虫病患者外周血中低水平的IL-2及血清中高水平的sIL-2R可能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病 IL-2 SIL-2R 测定
下载PDF
哈尔滨市人体蠕形螨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秀琴 赵素云 +5 位作者 徐淑玉 李懿宏 舒晶 王光嶽 周广刚 郭小兵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6-47,共2页
蠕形螨是人群中较普遍感染的小型寄生虫。多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及皮脂腺内,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毛囊蠕莆螨中华亚种(D.folliculorum sinensis)
关键词 蠕形螨 流行病学 人体
下载PDF
超高压对生鲜肉类寄生虫杀灭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秀琴 王家玮 +6 位作者 刘爱芹 李懿宏 舒晶 王光岳 郭万俊 薄丽艳 李文延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75-75,60,共2页
关键词 寄生虫病 超高压 生鲜肉类 寄生虫杀灭效应
下载PDF
肝吸虫感染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肝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晓丽 董云霞 +4 位作者 韩甦 答嵘 李懿宏 舒晶 张凤民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1年第2期81-83,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肝吸虫囊蚴感染大鼠后粪便中虫卵检出率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分离采自疫区麦穗鱼体内的囊蚴,分别以25、50、100和200个囊蚴经口感染四组大鼠,同时设生理盐水灌注对照组。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大鼠粪便中虫卵,虫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肝吸虫囊蚴感染大鼠后粪便中虫卵检出率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分离采自疫区麦穗鱼体内的囊蚴,分别以25、50、100和200个囊蚴经口感染四组大鼠,同时设生理盐水灌注对照组。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大鼠粪便中虫卵,虫卵检出率达100%时宰杀动物,取肝脏制备组织切片。结果成功建立了肝吸虫感染Wistar大鼠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到肝吸虫感染大鼠和肝吸虫病患者肝组织有典型的肝胆管病理学改变。感染组大鼠感染后3w粪便虫卵检出率为70.8%;感染后4w为85.4%;感染后5w为93.8%;感染后6w检出率为100%。感染25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为17.3%;感染50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为15.7%;感染100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为42.8%;感染200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为31.7%。对照组均未检出虫卵及成虫。结论感染后6w肝吸虫虫卵的检出率达高峰;感染100个囊蚴组虫体回收率最高。肝吸虫感染可以引起宿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肝损伤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 感染 大鼠 肝细胞
下载PDF
Western blot法诊断囊虫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敏 郭瀛军 +2 位作者 陈蕊雯 徐之杰 孙树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四种猪囊尾蚴(Cysticercuscelulosae)特异性抗原cC1、cC2、cP1、cH1(分子量分别为28kDa、18kDa、14kDa、34kDa)混合应用诊断人囊虫病的价值。方法:以猪囊尾蚴cD... 目的:探讨四种猪囊尾蚴(Cysticercuscelulosae)特异性抗原cC1、cC2、cP1、cH1(分子量分别为28kDa、18kDa、14kDa、34kDa)混合应用诊断人囊虫病的价值。方法:以猪囊尾蚴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出的β-半乳糖苷酶-猪囊虫特异性抗原cDNA编码的融合蛋白(fusionproteins,FP)为抗原,作简化的Westernblot(improvedWesternblot,IWB)分析,检测107例囊虫病、40例华支睾吸虫病、24例包虫病和34例健康人血清对融合蛋白的反应。同时应用粗制抗原(crudeanti-gen,CA)进行ELISA、IHA对比检测。结果:在简化Westernblot检测中,FP被107例囊虫病患者血清中94例(87.9%)血清所识别,与华支睾吸虫病、包虫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以粗制抗原作ELISA、IHA检测囊虫病人血清中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1%和74.8%,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存在交叉反应,假阳性率分别为2.5%、12.5%;与包虫病患者血清存在交叉反应,假阳性率分别为8.3%、16.7%;与健康人血清也存在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免疫诊断 WESTERNBLOT
下载PDF
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学生弓形虫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爱芹 张唯哲 +4 位作者 王光岳 文景山 李雅琴 栾丽 杨妍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409-410,共2页
采用ELISA方法,对66例不明原因的先天智力低下学生及34例健康人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CAg)、IgM和IgG的检测。智力低下组弓形虫CAg、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667%(11/66),1970%(... 采用ELISA方法,对66例不明原因的先天智力低下学生及34例健康人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CAg)、IgM和IgG的检测。智力低下组弓形虫CAg、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667%(11/66),1970%(13/66),37.88%(25/66);对照组弓形虫CAg、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是294%(1/34),2.94%(1/34),11.76%(4/34)。结果显示,智力低下组弓形虫感染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学生中弓形虫感染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智力低下 循环抗原 IGM IGG
下载PDF
超高压对肝吸虫囊蚴杀灭作用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秀琴 刘爱芹 +8 位作者 舒晶 李懿宏 赵素云 王家玮 博力艳 张丽欣 李占胜 苏菊 郭万俊 《肉品卫生》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当前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吃腻了熟食,开始向食生猛海鲜方向发展。所谓生猛,即强调鲜、活、生、嫩。如炝、涮、灼、烫、醉、渍、糟、烤、甚至于生食。“杀生鱼”(生鱼片)则是最常见的一种生食食品,但是在东南亚,特别是我国肝吸虫流行广... 当前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吃腻了熟食,开始向食生猛海鲜方向发展。所谓生猛,即强调鲜、活、生、嫩。如炝、涮、灼、烫、醉、渍、糟、烤、甚至于生食。“杀生鱼”(生鱼片)则是最常见的一种生食食品,但是在东南亚,特别是我国肝吸虫流行广泛,危害严重,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此病流行,人群感染率5.9~35%,患病后引起肝区不适,阻基性黄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超高压 肝吸虫囊蚴 杀灭作用
下载PDF
几种新现人体隐孢子虫种和基因型流行现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子吟 曹建平 +1 位作者 沈玉娟 刘爱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5,共8页
隐孢子虫是一种寄生于宿主胃肠道上皮细胞内的原虫。人感染后,免疫功能正常者,常引起自限性腹泻;但在高危人群(如儿童、老人和免疫缺陷者等)中可发生严重腹泻和肠外感染,尤其是艾滋病患者。目前,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已鉴定了30... 隐孢子虫是一种寄生于宿主胃肠道上皮细胞内的原虫。人感染后,免疫功能正常者,常引起自限性腹泻;但在高危人群(如儿童、老人和免疫缺陷者等)中可发生严重腹泻和肠外感染,尤其是艾滋病患者。目前,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已鉴定了30个有效种和40多种基因型,其中21个隐孢子虫种和基因型在人体发现。人体隐孢子虫病多数由人隐孢子虫(C.hominis)和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引起。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泛在隐孢子虫(C.ubiquitum)、猫隐孢子虫(C.felis)和犬隐孢子虫(C.canis)引起的隐孢子虫病例也逐渐增多。除此之外,随着人体隐孢子虫病分子流行病学数据的增加,在人体内鉴定到一些新的隐孢子虫和基因型。特对上述新现的人体隐孢子虫种和基因型的流行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病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Dot-ELISA的囊虫病免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雅杰 王敏 王光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44,共2页
本文用纯化糖蛋白抗原对116 例囊虫病人血清进行Dot- ELISA检测,阳性率为96.8% (112/116),36 例健康人血清皆为阴性,27 例肝吸虫病与包虫病人血清除2例外均为阴性,并以IHA和ELISA作对照,... 本文用纯化糖蛋白抗原对116 例囊虫病人血清进行Dot- ELISA检测,阳性率为96.8% (112/116),36 例健康人血清皆为阴性,27 例肝吸虫病与包虫病人血清除2例外均为阴性,并以IHA和ELISA作对照,结果表明Dot- 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T-ELISA 囊虫病 糖蛋白抗原 免疫诊断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肝吸虫感染大鼠及肝吸虫病患者肝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晓丽 董云霞 +4 位作者 韩甦 答嵘 李懿宏 舒晶 张凤民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 分析肝吸虫感染大鼠和肝吸虫病患者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损伤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在肝吸虫感染所致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2组:感染组60只,对照组20只.感染组大鼠经口饲感染囊蚴法建立肝吸虫感染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生... 目的 分析肝吸虫感染大鼠和肝吸虫病患者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损伤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在肝吸虫感染所致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2组:感染组60只,对照组20只.感染组大鼠经口饲感染囊蚴法建立肝吸虫感染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于感染后第4、6、8、12周时处死动物.同时收集尸检获得的肝吸虫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体肝组织标本各4例.光镜下观察大鼠和人体肝吸虫感染情况以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光镜下各时间点感染组大鼠和肝吸虫病患者胆管壁增厚,胆管黏膜呈乳头状和腺瘤样增生,管腔内可见虫体及虫卵,胆管周围可见炎细胞浸润和少量纤维组织增生,汇管区周围有一些肝细胞出现核固缩,呈现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感染组大鼠第4、6、8、12周时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5±1.50)%、(11.61±3.09)%、(13.21±3.47)%、(11.26±4.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7±0.72)%、(3.17±0.77)%、(3.67±0.96)%、(2.84±0.87)%,t值分别为4.45、5.49、5.95、4.74,P均〈0.01].肝吸虫病患者肝组织细胞凋亡率为(12.02±1.78)%,明显高于对照组[(2.03±0.68)%,t=15.13,P〈0.01].结论 肝吸虫感染可以引起宿主肝细胞凋亡,后者可能与感染者肝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 感染 凋亡 肝细胞
原文传递
医院就诊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晓丽 陈小贝 +2 位作者 朱骥伟 舒晶 韩甦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5,69,共4页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就诊患者中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就诊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疑似华支睾吸虫病患者2 359人,采用KatoKatz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疑似患...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就诊患者中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就诊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疑似华支睾吸虫病患者2 359人,采用KatoKatz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疑似患者的6 718份粪便样本和2 359份血样,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疑似患者中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者为513例;疑似患者感染率在≥29岁人群中较高(P<0.05);农村疑似患者感染率和血检阳性率均高于城市(P均<0.05);生食鱼虾是感染华支睾吸虫病的风险因素。结论华支睾吸虫病仍然是黑龙江省主要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生食或半生食鱼虾的饮食习惯是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流行特征 风险因素 黑龙江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