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表面抗原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1
作者 王迺谦 邹丽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6-138,共3页
口腔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80%以上是鳞状细胞癌。由于临床医生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还要兼顾尽量减小颜面的畸形与功能障碍的问题,所以预知肿瘤的恶性度,避免治疗不足导致的复发和转移以及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迄... 口腔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80%以上是鳞状细胞癌。由于临床医生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还要兼顾尽量减小颜面的畸形与功能障碍的问题,所以预知肿瘤的恶性度,避免治疗不足导致的复发和转移以及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迄今尚无一种具体估价病人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抗原 预后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梁云峰 李国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1-1202,1205,共3页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8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平阳霉素组(43例)与鱼肝油酸钠组(43例),鱼肝油酸钠组患者给予...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8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平阳霉素组(43例)与鱼肝油酸钠组(43例),鱼肝油酸钠组患者给予鱼肝油酸钠硬化治疗,平阳霉素组采用析平阳霉素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平阳霉素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鱼肝油酸钠组(P〈0.05),且平阳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鱼肝油酸钠组(P〈0.05)。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静广平 吕克文 +1 位作者 汲婷婷 赵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83-68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32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对腓骨肌瓣进行塑形,重建钛板固定,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结果:31例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获得成功,1例失败。结论:游离腓骨... 目的:总结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32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对腓骨肌瓣进行塑形,重建钛板固定,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结果:31例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获得成功,1例失败。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皮)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金黄地鼠舌癌发生过程中增殖性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淋巴管密度和面积与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琪 李会平 +1 位作者 陈东 郑金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2-90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金黄生鼠舌癌发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淋巴管密度和面积的变化与舌癌恶性程度及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1.5%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 目的通过观察金黄生鼠舌癌发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淋巴管密度和面积的变化与舌癌恶性程度及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1.5%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铵(DMBA)丙酮溶液合并创伤方法,诱导金黄地鼠舌癌模型42只,每2周取材7只。采用HE染色确定舌癌的病理变化,PCNA和桥粒斑蛋白(Desmoplakin)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显示淋巴管增生情况,并测量肿瘤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指数(PI)、淋巴管密度(LVD)和淋巴管面积(LVA)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金黄地鼠舌癌的形成经历了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的过程;在非典型增生组PI(91.55),LVA(7570.23),LVD(2.50);原位癌组PI(113.36),LVA(12105.45),LVD(3.73);早期浸润癌组PI(124.67),LVA(14524.33),LVD(5.33),各组间LVA,LVD,PI差异显著(P<0.05),且PI与LVA及LVD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PI(130.50),LVA(15430.67),LVD(6.17),非转移组PI(113.00),LVA(12711.67),LVD(3.6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舌癌发生过程中存在新生淋巴管,舌癌形成过程中微淋巴管的LVA和LVD值增大,与舌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淋巴道转移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桥粒斑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金黄地鼠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联合5-氨基酮戊酸对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的杀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华 焦晓辉 +1 位作者 胡挣 李永宁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结合5-氨基酮戊酸(5-ALA)对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分成对照组、5-ALA组、超声组和超声+5-氨基酮戊酸组(SDT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的产...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结合5-氨基酮戊酸(5-ALA)对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分成对照组、5-ALA组、超声组和超声+5-氨基酮戊酸组(SDT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的产生,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改变;荧光显微镜观察33342染色细胞核的形态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当超声频率为1.0 MHz,声强2.0 W/cm2,5-ALA浓度2 mmol/L,SDT组与对照组、超声组及5-ALA组比较,其凋亡率(32.2±1.4)%,明显增高(P<0.05)。同时伴有ROS(34.4±2.4)%的产生和MMP(42.2±2.6)%的降低。通过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超声联合5-ALA组的细胞核发生浓缩和碎裂。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改变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结论低强度超声联合5-ALA对UMR-106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细胞以凋亡为主,其线粒体途径对UMR-106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R-106细胞 声动力 5-氨基酮戊酸 凋亡
下载PDF
HER-2/neu和COX-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静 静广平 +2 位作者 宋涛 孙翔宇 吕克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检测HER-2/neu和COX-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SACC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HER-2/neu和COX-2在42例正常的涎腺组织和42例SACC组织的表达情况... 目的:检测HER-2/neu和COX-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SACC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HER-2/neu和COX-2在42例正常的涎腺组织和42例SACC组织的表达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CC中HER-2/neu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20/42)和64.3%(27/42)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SACC中它们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01,R=0.611)。HER-2/neu的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的SACC中存在差异(P<0.05)与临床TNM无关,COX-2高表达与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HER-2/neu和COX-2表达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HER-2/neu和COX-2的表达与SACC的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HER-2/neu和COX-2可能会成为SACC的病理分级和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HER-2 NEU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应用Millard法修复Ⅲ度唇裂时患侧唇高的恢复
7
作者 胡腾龙 高洪梅 +2 位作者 尹晓东 陈东 林志成 《黑龙江医学》 2004年第10期774-775,共2页
应用Millard法修复唇裂具有很多优点 ,但对于Ⅲ度唇裂有时尚嫌患侧唇高不足。我们在术中应用了延伸“C”瓣切口和唇峰上方小“Z”型瓣设计 ,使患侧唇高得到很好的恢复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患侧 唇裂 MILLARD法 修复 术中应用 切口 恢复 延伸 优点 效果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岛状肌皮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附9例报告)
8
作者 戴建新 邓铁城 +5 位作者 刘宝军 谢丽明 胡忠秀 王刚 陈海林 丁广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5期381-382,共2页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胸锁乳突肌岛状肌皮瓣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做了理论阐述。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及术中操作,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 岛状肌皮瓣 颌面缺损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毛立民 刘志国 王巍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及对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腹侧面瘢痕增生模型,一侧兔耳注射TSA(1.0μmol/L),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自身对照。观察不同时间瘢痕外形变化,组织学变...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及对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腹侧面瘢痕增生模型,一侧兔耳注射TSA(1.0μmol/L),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自身对照。观察不同时间瘢痕外形变化,组织学变化,检测bcl-2的含量的变化,分析各时间点瘢痕组织内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TSA组与对照组相比①瘢痕增生块厚度明显减小(P<0.05),质地变软。②镜下观察见成纤维细胞数目减少,bcl-2阳性细胞逐渐增多,30天时两组bcl-2阳性细胞所占比率都超过50%。③处在S期的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细胞被抑制在G1/G2期,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④凋亡细胞百分率则呈下降趋势,早期时明显高于对照组,30天时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兔耳早期增生性瘢痕局部注射曲古抑菌素可抑制瘢痕增殖过程,使瘢痕纤维化程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治疗 曲古抑菌素 凋亡
下载PDF
野黄芩素协同ABT-737抗头颈鳞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静广平 吕克文 +1 位作者 张晗 吕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研究野黄芩素协同ABT-737在体外对人头颈鳞癌HN30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野黄芩素协同ABT-737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 目的:研究野黄芩素协同ABT-737在体外对人头颈鳞癌HN30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野黄芩素协同ABT-737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利用SiRNA技术沉默基因表达。结果:野黄芩素协同ABT-737在体外对人头颈鳞癌HN3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两者可协同诱导HN30细胞凋亡;使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上调Bax表达;SiRNA抑制Mcl-1表达可以显著增强野黄芩素和ABT-737协同诱导HN30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野黄芩素在体外可以协同ABT-737诱导人头颈鳞癌HN30细胞凋亡,野黄芩素下调Mcl-1蛋白的表达,抑制Mcl-1对ABT-737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是两者协同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素 ABT-737 头颈鳞癌 协同作用
下载PDF
SRSF1及caspase-3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1
作者 刘乐天 毛立民 +1 位作者 王海侠 黄宇思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研究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1(SRSF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不同分化程度的69例口腔鳞癌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RSF1、c... 目的研究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1(SRSF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不同分化程度的69例口腔鳞癌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RSF1、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分析病理特征及相关性。结果 (1)SRSF1及caspase-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和31.9%,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RSF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spase-3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3)口腔鳞癌组织中SRSF1及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且Pearson相关系数r=-0.249,P<0.05。结论 SRSF1在口腔鳞癌中高表达,caspase-3在口腔鳞癌中低表达,二者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抑制作用,有可能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为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预后以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SRSF1 CASPASE-3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腓骨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12
作者 李吉辰 《黑龙江医学》 2004年第12期890-891,共2页
关键词 口腔医学 腓骨瓣 游离移植 下颌骨缺损
下载PDF
400例唇腭裂发生情况的分析
13
作者 韩志峰 王颖 +1 位作者 张永成 白鹤翔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8-38,共1页
唇腭裂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作者对400例唇腭裂患者的性别、唇裂的左右侧、单纯唇裂、唇腭裂和腭裂以及并发畸形的发生情况与部分国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统计分析了胎次与唇腭裂的关系。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并发畸形 畸形
下载PDF
THADA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冬梅 刘廷廷 +6 位作者 孟祥彪 郝嫣汝 焦晓辉 吕克文 史金娜 郭嫱 宋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甲状腺腺瘤相关基因(THADA)rs7590268、rs13035011和rs672990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方法,在335例NSCL/P患者和525...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甲状腺腺瘤相关基因(THADA)rs7590268、rs13035011和rs672990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方法,在335例NSCL/P患者和525例健康体检者中,对THADA基因的rs7590268、rs13035011和rs6729902位点进行检测。结果:rs7590268和rs6729902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唇裂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303501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HADA基因的rs7590268和rs672990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北方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甲状腺瘤相关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SUMO-1基因rs7580433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涛 焦晓辉 +1 位作者 赵辉 叶向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SUMO-1基因rs7580433的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相关性。方法: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选取来自中国北京汉族人群的多态位点rs7580433为研究位点,在183名NSCLP患者和162名健康正常人对此位点... 目的:研究SUMO-1基因rs7580433的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相关性。方法: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选取来自中国北京汉族人群的多态位点rs7580433为研究位点,在183名NSCLP患者和162名健康正常人对此位点进行基因分型从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NSCLP患者的GA基因型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SUMO-1基因rs758043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NSCLP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1 非综合征唇腭裂 唇裂 腭裂 关联研究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的研究现况
16
作者 唐晓军 王岩 邢树忠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260-261,共2页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复合材料 临床应用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建立及并发症预防 被引量:3
17
作者 郁雷 高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建立学习过程中关键步骤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此模型学习过程中的效率,缩短学习曲线。 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实施了146只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手术,分析手术时间、手... 目的 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建立学习过程中关键步骤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此模型学习过程中的效率,缩短学习曲线。 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实施了146只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手术,分析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失败原因。 结果 通过对学习曲线的观察,成功掌握模型需要140~150 h的手术练习,平均手术时间 (83±27) min。146只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手术中手术成功105只 (72%),失败41只 (28%)。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出血性休克 (16只,39%)、移植心脏复跳失败 (7只,17%)和吻合口狭窄(7只,17%)等。 结论 血管吻合为掌握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心脏移植 动物模型 手术并发症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上颌骨钛板支抗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后缩畸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安厚鹏 王敏 徐旭光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钛板支抗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上颌后缩畸形的疗效。方法用常规前方牵引方法及钛板植入做支抗前方牵引方法分别对10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牙早期可采用... 目的探讨利用钛板支抗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上颌后缩畸形的疗效。方法用常规前方牵引方法及钛板植入做支抗前方牵引方法分别对10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牙早期可采用上颌骨钛板植入做支抗进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植入 前方牵引 上颌骨后缩
下载PDF
颌骨骨折治疗中复位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晓东 栾吉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2-402,406,共2页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复位方法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160例新、旧颌骨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带钩夹板牵引复位、颌间牵引钉牵引复位。从复位难易程度、手术时间、副损伤、患者痛苦程度等几方面评判各种复位方法的优劣。结果...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复位方法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160例新、旧颌骨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带钩夹板牵引复位、颌间牵引钉牵引复位。从复位难易程度、手术时间、副损伤、患者痛苦程度等几方面评判各种复位方法的优劣。结果3种复位方法在适合的病例中均可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手法复位最快且创伤最小,但适应证较局限;带钩夹板牵引复位效果确实,但对牙周的创伤较大;颌间牵引钉虽对局部有轻微创伤,但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优点,尤其在困难骨折复位方面更为突出。结论手法复位因其快速,创伤小,应该优先考虑;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困难的病例,利用颌间牵引钉进行复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复位方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脂质过氧化和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建国 毛广芬 曹树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5期369-371,共3页
本实验通过测定大白鼠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流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变化,证实氧自由基是造成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主要原因。结果提示,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如SOD,可以预防皮瓣的缺血/再灌流损伤。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 岛状皮瓣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