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学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3-161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术(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NST-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量组、半量组和对照组各20例。...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术(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NST-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量组、半量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加PCI术治疗,全量组与半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静脉给予全量及半量的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三组PCI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情况。结果 (1)全量组与半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三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全量组与半量组患者TIMI 3级血流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间术后比较无差异(P>0.05);(3)三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量组与半量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半量替罗非班与PCI术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NST-AC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区血流,降低患者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冠脉介入术 心肌梗死抗栓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雪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6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8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护理满...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8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25例,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14例,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6.1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秀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2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实施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维持血液透析病例中选择8 0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4 038例)、对照组(4 038例),均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仅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对护理人员...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实施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维持血液透析病例中选择8 0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4 038例)、对照组(4 038例),均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仅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对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风险事件的实际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93%),有统计学意义(χ~2=345.48,P<0.01);实验组患者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总满意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7%),有统计学意义(χ~2=655.59,P<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可有助于血液透析治疗风险性的降低和患者满意情况的改善,因此在血液透析室内有实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风险管理 教育 血液透析室
下载PDF
60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雪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6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配合措施;选取55例同期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6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配合措施;选取55例同期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发生为29.1%,患者满意度为76.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期间,采用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手术条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介入手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对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殷洁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2期148-150,184,共4页
目的分析对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2018年3—7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 目的分析对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2018年3—7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对其采取传统护理措施,将其设为传统组;一组为2018年8月—2019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对其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将其设为全程组。对两组护理前、后的SAS(焦虑)、SDS(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程组患者的护理前SAS以及SDS评分分别为(79.98±4.54)分、(80.88±3.62)分,而护理后的SAS以及SDS评分分别为(33.43±2.62)分、(34.54±2.32)分,传统组患者的护理前SAS以及SDS评分分别为(79.86±3.78)分、(80.76±3.24)分,而护理后的SAS以及SDS评分分别为(49.86±3.54)分、(50.33±3.56)分,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P=0.901;t=0.152,P=0.879)。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全程组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改善较为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7,P=0.000;t=22.907,P=0.000);而针对于生活质量评分上,如该文的表2所示,在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态、生理机能以及躯体疼痛程度上,全程组与传统组在护理前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均有改善,且全程组的改善较为明显,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程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传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58%,全程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供临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 护理效果 全程护理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雪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z2期-,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联合抗凝血药物护理及防止血栓形成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探讨。结...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联合抗凝血药物护理及防止血栓形成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探讨。结果37例患者经过临床常规护理和药物护理后,患者抗凝效果明显,达到有效缓解的效果,同时对血栓形成也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抗凝药物使用,增加患者的血栓形成防止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 抗凝 观察与护理
原文传递
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学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危重症患者477例,对其中出现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对心力衰竭患者(A组)与非心力衰竭患者(B组)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症状等进行比...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危重症患者477例,对其中出现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对心力衰竭患者(A组)与非心力衰竭患者(B组)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症状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477例危重症患者中161例(33.8%)出现心力衰竭(A组),且A组中53.4%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A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B组(P<0.01),2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伴发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均可提高患者心力衰竭风险(P<0.05)。结论:在对重症患者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的过程中,应针对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加强相关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危重症 冠心病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张学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期64-64,共1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较高和较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血脂达标情况和心血管...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较高和较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血脂达标情况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血脂达标所占比例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周血脂达标所占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较早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不同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