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科室的药物管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攸江华 苏云 刘玉平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2期41-42,共2页
药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管理是保障病人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配伍用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根据本科护理人员的建议并吸取同行意见,采用新的药物管理方... 药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管理是保障病人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配伍用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根据本科护理人员的建议并吸取同行意见,采用新的药物管理方法,增长了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我科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采用了新的药物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管理 临床科室 护理人员 医疗安全 护理管理 用药品种 用药种类 药物知识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刺引流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艳静 李恒力 +3 位作者 许丙辉 刘昭明 张宪峰 夏时海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589-2593,共5页
目的对比CT引导下穿刺引流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患者126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开腹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穿... 目的对比CT引导下穿刺引流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患者126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开腹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穿刺引流术治疗,记录两组疗效与预后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术后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出血、胆漏、胰腺假性囊肿、消化道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 0%和20. 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对比术后14 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 4%和87. 3%,观察组明显增加(P <0. 05)。术后14 d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分别为(26. 14±9. 29)μmol/L和(34. 95±10. 49)μmol/L,都明显低于术前的(48. 92±11. 93)μmol/L和(48. 14±9. 82)μmol/L(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 d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对于开腹引流术,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具有更好的微创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穿刺引流 开腹引流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周围脓肿 胆红素
下载PDF
胆囊结石病人胆囊组织Cajal间质细胞数目变化及其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台剑熊 许丙辉 +1 位作者 李恒力 齐双玉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病人胆囊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数目变化及与其收缩功能相关性。方法胆囊切除术病人103例,根据是否存在胆囊结石分为胆结石组和非胆结石组,分别有54例和49例。空腹饮酸奶后采用B超检查检测胆囊收缩功能,并计算45分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病人胆囊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数目变化及与其收缩功能相关性。方法胆囊切除术病人103例,根据是否存在胆囊结石分为胆结石组和非胆结石组,分别有54例和49例。空腹饮酸奶后采用B超检查检测胆囊收缩功能,并计算45分钟胆囊收缩率。术中切除胆囊组织作为标本,分别切除颈、体、底各部位组织做切片,长度分别为0. 2 cm、0. 5 cm及0. 8 cm,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ICC数目。结果胆结石组病人的胆囊收缩率和ICC数目均明显低于非胆结石组(P <0. 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胆囊收缩率与胆囊组织ICC数目呈正相关(r=0. 137,P> 0. 05)。结论胆囊结石病人胆囊组织中ICC数目明显降低,同时伴随着胆囊收缩功能下降,但两者并非存在单纯线性关系,可能存在其他对影响胆囊收缩功能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CAJAL间质细胞 收缩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双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并置入支架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胶形成MUC5 AC、CCKAR的影响
4
作者 鲍鸿斌 姚皓 +3 位作者 马大伟 徐浩奕 李宁 刘昭明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6-203,共8页
[目的]探讨双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并置入支架治疗胆道结石的治疗效果,并通过观察黏蛋白5 AC(MUC5 AC)、胆囊收缩素受体A(CCKAR)变化,对胆道结石形成的机制,尤其对治疗和预后监测的重要分子标记物,提供探索性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 [目的]探讨双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并置入支架治疗胆道结石的治疗效果,并通过观察黏蛋白5 AC(MUC5 AC)、胆囊收缩素受体A(CCKAR)变化,对胆道结石形成的机制,尤其对治疗和预后监测的重要分子标记物,提供探索性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Ⅰ组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Ⅱ组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内镜下于胆总管内留置鼻胆管;实验组采用双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并于胆总管内置入胰管支架。收集围手术期情况,对手术前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肝胆指标,MUC5 AC、CCKAR、总胆汁酸(TBA)、胆囊收缩素18(CCK-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随访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取石时间较其他2组无明显差异,术后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WBC)、皮质醇(Cor)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术后实验组炎症因子IL-6,TNF-α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3组结石残留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5年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3组血清MUC5 AC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血清CCKAR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变化较明显;MUC5 AC、CCKAR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5 AC、CCKAR在胆道结石患者胆囊组织中表达与正常胆囊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5 AC在胆道结石胆囊组织染色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微创 支架 胆囊管汇入部
原文传递
超声定位联合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广 李宁 +3 位作者 张宪峰 鲍鸿斌 李新国 李恒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824-82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35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组(PTBD组)52例,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35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组(PTBD组)52例,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组(PTGD组)46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组(ENBD组)37例。对比各组置管次数、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有效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肝内胆管直径的差异。结果:与ENBD组比较,PTGD和PTBD组患者置管次数偏少(P<0.05),手术时间偏短(P<0.05),手术成功率偏高(P<0.05),术后有效带管时间偏长(P<0.05),术后胆管直径偏小(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偏低(P<0.05),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无差异(P>0.05)。与PTBD组对比,PTGD组置管次数偏少(P<0.05),手术时间偏短(P<0.05);与PTGD组比较,PTBD术后有效带管时间偏长(P<0.05)。结论:超声定位联合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PTBD可延长有效带管时间,更适合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 超声定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 经内镜胆道引流术
下载PDF
空肠营养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鲍鸿斌 张宪峰 +3 位作者 邢宏利 李恒力 李新国 李广 《河北中医》 2014年第2期242-243,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居高不下,达到30%~60%[2]。2003-06-2013-06,我们采...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居高不下,达到30%~60%[2]。2003-06-2013-06,我们采用空肠营养联合清胰汤治疗SAP 7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急性病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腹腔镜肝门阻断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闫广智 李新国 邢宏利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8期2414-241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行肝门阻断后提高微波消融对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53)。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而治疗组在腹腔镜下阻断第一肝门后进行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行肝门阻断后提高微波消融对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53)。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而治疗组在腹腔镜下阻断第一肝门后进行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提高了肿瘤消融坏死率,降低了复发率,且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阻断第一肝门能有效减少入肝血流,避免微波消融中的热能流失,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比较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门阻断 微波消融 腹腔镜
下载PDF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祯 刘昭明 +2 位作者 李恒力 许丙辉 齐双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70-372,共3页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血管及脂肪这三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1]。该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且不同患者三种成分比例不同,故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血管及脂肪这三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1]。该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且不同患者三种成分比例不同,故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常误诊为肝癌、肝血管瘤、肝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等各种肝良、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肿瘤 脂肪瘤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乳腺癌淋巴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许丙辉 薛亚静 +3 位作者 李恒力 邢宏利 杜桂梅 王树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8期4295-429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内淋巴管密度(L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06-2009年乳腺癌患者标本40例,1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采用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对上述标本的LVD进行检测。同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内淋巴管密度(L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06-2009年乳腺癌患者标本40例,1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采用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对上述标本的LVD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R-3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的LVD、VEGFR-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LVD、VEGFR-3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乳腺癌组织中LVD与VEGFR-3的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淋巴管/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代谢
原文传递
经门静脉置管肝段染色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
10
作者 许丙辉 甄萍 +3 位作者 李恒力 刘昭明 杜桂梅 刘宁青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898-89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置管肝段染色在精准肝切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需肝切除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开腹后行门静脉置管,B超引导肝段染色确定切除范围后行精准肝切除。对...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置管肝段染色在精准肝切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需肝切除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开腹后行门静脉置管,B超引导肝段染色确定切除范围后行精准肝切除。对照组应用常规肝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门阻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门静脉置管肝段染色指导精准肝切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门静脉 染色与标记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恒力 刘昭明 +2 位作者 王艳静 许丙辉 侯丽丽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早期胆源性胰腺炎162例,随机分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观察组)与开腹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对两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体温、血清淀粉酶及肝功能恢复时...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早期胆源性胰腺炎162例,随机分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观察组)与开腹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对两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体温、血清淀粉酶及肝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体温、血清淀粉酶、肝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复发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创伤小、恢复快且再复发率低,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alot三角区的解剖及并发症的处理——附908例LC手术报告
12
作者 王国立 李新国 李恒力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28-129,共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广大外科医生及患者认可,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随着LC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的报道增多,尤其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据文献报道为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广大外科医生及患者认可,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随着LC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的报道增多,尤其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据文献报道为0.32%。因此,保持良好的镜下术野,注意Calot三角的解剖变异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现总结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体会报告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腹腔镜 CALOT三角区
原文传递
P53、C-MYC和BCL-6基因异常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柴成国 张建军 +2 位作者 李宁 曹雷 张双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研究P53.C Bbl YC和BCL-6基因异常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检测P53.C-MYC... 目的:研究P53.C Bbl YC和BCL-6基因异常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检测P53.C-MYC和BCL-6基因。分析其与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7例(33.75%)患者存在P53基因缺失,24例(30.00%)患者存在C-VIYC基因的扩增和重排,46例(57.50%)患者存在BCL-6基因的重排。P53缺失、C-MYC重排和扩增及BCL-6重排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存在P53、C-MYC和BCL-6基因异常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C-MYC BCL-6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囊穿孔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恒力 王艳静 +2 位作者 许丙辉 刘昭明 齐双玉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胆囊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部分患者伴发热、腹膜刺激征、黄疸,术前均行B超检查,13例误诊,误诊率34.2%。误诊为胆...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胆囊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部分患者伴发热、腹膜刺激征、黄疸,术前均行B超检查,13例误诊,误诊率34.2%。误诊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6例,消化性溃疡穿孔3例,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各2例。38例均经手术治疗证实胆囊穿孔。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膈下脓肿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脓肿、中毒性休克、心力衰竭、急性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死亡4例,病死率1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穿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术后并发症与并存疾病关系密切,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穿孔 老年 误诊 胆结石 胆囊炎 消化性溃疡 胰腺炎 肠梗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肝癌患者VEGFR-2和PL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宪峰 窦剑 +2 位作者 李恒力 李新国 彭永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R-2)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R-2)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400mg口服,每天2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血清中VEGFR-2和PLGF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VEGFR-2水平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8577.4±2358.2)ng/L比较,实验组血清中VEGFR-2水平(6088.4±1875.0)ng/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PLGF水平有小幅度上涨,与对照组(653.2±207.9)pg/m L比较,实验组血清中PLGF水平(475.6±141.2)pg/m 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生存时间(12.5±3.8)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7.4±3.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能够显著改善肝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R-2和PLGF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肝癌 VEGFR-2 PLGF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手术后胆汁瘤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昭明 李祯 +4 位作者 许丙辉 刘洋 齐双玉 郑少华 李恒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3-978,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手术后胆汁瘤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500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手术(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后胆汁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结果:500例...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手术后胆汁瘤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500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手术(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后胆汁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结果:500例患者中45例(9.0%)术后发生胆汁瘤。统计分析显示,存在胆道扩张、TACE术前肝切除史、非超选择性插管、使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是患者介入手术后发生胆汁瘤的危险因素(均P<0.05)。45例胆汁瘤患者中10例为有症状胆汁瘤患者,主要为黄疸和发热,且胆汁瘤直径明显高于无症状患者(8.12 mm vs.21.84 mm,P<0.05),穿刺引流治疗后8例患者胆汁瘤缩小,2例消失;35例无症状组患者定期影像学随访。结论:对于有危险因素的肝细胞癌患者,应积极做术前好评估和预防工作。有症状的胆汁瘤患者应当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无症状的胆汁瘤患者应当进行影像学随访,若胆汁瘤增大需要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胆汁瘤
原文传递
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5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恒力 王艳静 +2 位作者 张宪峰 李新国 李广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方法、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2月超声引导下对54例肝脓肿患者进行穿刺抽脓或引流,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54例共进行62次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9 ...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方法、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2月超声引导下对54例肝脓肿患者进行穿刺抽脓或引流,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54例共进行62次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9 d。随访1~6个月肝脏完全恢复正常48例,病变部位纤维钙化表现6例,无出血、胆漏、腹腔感染、脓肿反复出现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一期三镜联合经胆囊管等离子碎石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昭明 李祯 +4 位作者 李广 王艳静 许丙辉 李恒力 齐双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的研究一期三镜联合经胆囊管等离子碎石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确诊并收治的2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观察组行一期三镜(... 目的的研究一期三镜联合经胆囊管等离子碎石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确诊并收治的2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观察组行一期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对照组患者一期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并留置鼻胆管,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并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胆管结石复发率。结果比较二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结石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三镜联合经胆囊管等离子碎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充分体现了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等离子碎石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囊管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51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昭明 王艳静 +2 位作者 李恒力 许丙辉 侯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ER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胆...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ER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48 h、72 h,治疗组血淀粉酶分别为(367±158)U/L,(92±38)U/L,比对照组(634±308)U/L,(182±36)U/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3 d、7 d,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分别为(50±17)μmol/L,(21±9)μmol/L,比对照组(94±27)μmol/L,(48±13)μmol/L明显降低(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有效降低胰酶分泌,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胆源性胰腺炎 清胰汤
下载PDF
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祯 刘昭明 +4 位作者 许丙辉 齐双玉 姚皓 郑少华 李恒力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91-1695,共5页
目的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 目的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3 d及7 d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及总胆红素]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42.31%(P<0.05)。两组AST、Che及APTT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术后AST水平较前升高,Che水平较术前降低,而APTT较术前延长;但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AST低于对照组,而Che高于对照组,同时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肝血管成像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肝血管3维重建 区域血流阻断 亚甲蓝 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