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2)Eu^(20+)与Au作用产生M-X射线的动能阈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昌慧 张小安 李耀宗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测量了动能为2.0 MeV的高电荷态离子152Eu20+入射Au表面产生的Au的Mζ,Mα和Mδ特征X射线和Eu的Mα-X射线。对X射线产生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半经典两体碰撞近似,估算了Eu20+与Au作用产生的Au的M-X射线和Eu的M-X射线的动能... 测量了动能为2.0 MeV的高电荷态离子152Eu20+入射Au表面产生的Au的Mζ,Mα和Mδ特征X射线和Eu的Mα-X射线。对X射线产生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半经典两体碰撞近似,估算了Eu20+与Au作用产生的Au的M-X射线和Eu的M-X射线的动能阈值。此结果对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以及在辐射能量转换效率研究中如何选取合适的弹靶组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射线 动能阈值
原文传递
^(129)Xe^(30+)与Au作用激发的Au M-X射线与Xe L-X射线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7 位作者 梁昌慧 赵永涛 程锐 周贤明 王兴 雷瑜 孙渊博 徐戈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166,共6页
探测了动能为1.0—7.0 MeV的^(129)Xe^(30+)入射Au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入射离子动能较高时,不仅激发出很强的Au的M-X射线,还激发出了Xe的L-X射线,且X射线产额与入射离子动能有强相关性.分析了X射线产额与入射离子动能的关系.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射线 离子动能
原文传递
高能脉冲C^(6+)离子束激发Ni靶的K壳层X射线 被引量:4
3
作者 梅策香 张小安 +8 位作者 周贤明 赵永涛 任洁茹 王兴 雷瑜 孙渊博 程锐 徐戈 曾利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22-328,共7页
精确测量离子与原子碰撞引起的靶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对研究原子内壳层过程以及建立合适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大都集中在中低能区,高能区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几乎没有相关实验数据的报道,哪种理论更... 精确测量离子与原子碰撞引起的靶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对研究原子内壳层过程以及建立合适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大都集中在中低能区,高能区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几乎没有相关实验数据的报道,哪种理论更适合描述高能重离子入射的靶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采用电子冷却存储环提供能量分别为165,300,350,430 MeV/u的C^(6+)离子束轰击Ni靶,测量Ni的K壳层X射线.分析了实验中探测到的Ni的K_β和K_α射线强度比,发现入射粒子能量的变化对该强度比影响不明显.分别应用两体碰撞近似(BEA)、平面波玻恩近似(PWBA)和ECPSSR理论对Ni的K壳层X射线的产生截面进行理论计算,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产生截面 高能脉冲束
下载PDF
CSR上154 MeV/u C^(6+)离子束分别入射 Ti、V、Fe、Ni和Zn靶的X射线辐射 被引量:2
4
作者 梅策香 张小安 +2 位作者 周贤明 曾利霞 梁昌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5,共6页
用电子冷却存储环 (CSR )提供的能量为165 MeV/u的高能C^(6+) 脉冲束分别与Ti、V、Fe、Ni和Zn靶表面相互作用,测量了各靶辐射的 K 壳层X射线. 结果表明,实验探测到各靶的 K_(β) 和 K_(α) X射线均向高能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动. 经分... 用电子冷却存储环 (CSR )提供的能量为165 MeV/u的高能C^(6+) 脉冲束分别与Ti、V、Fe、Ni和Zn靶表面相互作用,测量了各靶辐射的 K 壳层X射线. 结果表明,实验探测到各靶的 K_(β) 和 K_(α) X射线均向高能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动. 经分析,X射线发生频移是由靶原子外壳层发生多电离引起的. 通过计算各靶 K 壳层X射线的产生截面,发现该截面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将各靶 K -X射线产生截面的实验值分别与两体碰撞近似、平面波恩近似和ECPSSR理论值比较,发现现有理论与实验值存在偏差,要准确描述实验结果需要进一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脉冲束 频移 产生截面 X射线
下载PDF
Arq+入射金表面激发靶原子Mα-X射线的动能和势能的阈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小安 李耀宗 +9 位作者 赵永涛 梁昌慧 程锐 周贤明 王兴 雷瑜 孙渊博 徐戈 李锦玉 肖国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8-213,共6页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用动能150 keV和1.2 MeV的Ar^(q+)束流分别入射Au表面,测量了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辐射的X射线谱.结果表明,多电荷态Ar^(q+)激发Au原子的M_α-X射线至少需要2 keV的势能.本文采用半经典两体碰撞近似,...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用动能150 keV和1.2 MeV的Ar^(q+)束流分别入射Au表面,测量了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辐射的X射线谱.结果表明,多电荷态Ar^(q+)激发Au原子的M_α-X射线至少需要2 keV的势能.本文采用半经典两体碰撞近似,估算了炮弹离子通过碰撞激发靶原子辐射X射线的动能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射线 阈值
原文传递
光电离过程中Fe靶和V靶特征辐射的角相关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柳钰 徐忠锋 +2 位作者 王兴 曾利霞 刘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02,共6页
在发射角120°—170°的范围内,应用硅漂移探测器以10°为间隔对中心能量为13.1 keV的韧致辐射诱发Fe靶和V靶发射的典型K系X射线光谱进行了测量.得到特征X射线Kα和Kβ的特征谱线,考虑探测器对特征X射线的探测效率、靶对入... 在发射角120°—170°的范围内,应用硅漂移探测器以10°为间隔对中心能量为13.1 keV的韧致辐射诱发Fe靶和V靶发射的典型K系X射线光谱进行了测量.得到特征X射线Kα和Kβ的特征谱线,考虑探测器对特征X射线的探测效率、靶对入射光子和出射光子吸收的校准及大气对特征X射线的吸收后,结果显示不同探测角度下Kβ与Kα的强度比为一常数.将本次实验探测角度为150°时的Kβ/Kα强度比值的实验值、理论计算值和Ertuğral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对比不同探测角度下的强度比变化趋势推断特征X射线的角度依赖关系,分析认为Kα和Kβ在探测范围内是各向同性发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分布 光电离 各向同性
下载PDF
原子核体积和质量效应对较轻元素及同位素类氢离子能级的修正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在类氢离子电子束缚能一级相对论修正的基础上,计算了原子核的体积效应及质量效应对较轻元素及同位素类氢离子能级的修正量,结果显示,原子核的体积及质量效应不仅导致同位异核氢及类氢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出现分裂,还会导致类氢离子精细结... 在类氢离子电子束缚能一级相对论修正的基础上,计算了原子核的体积效应及质量效应对较轻元素及同位素类氢离子能级的修正量,结果显示,原子核的体积及质量效应不仅导致同位异核氢及类氢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出现分裂,还会导致类氢离子精细结构能级的简并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相对论修正 核体积修正 核质量修正
下载PDF
高电荷态Kr^(q+)与Al表面碰撞发射可见光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兆锐 张小安 +1 位作者 徐秋梅 杨治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利用低速(V≈0.01VBohr)高电荷态Krq+(q=8,10,13,15,17)离子轰击金属Al表面,获得了碰撞过程产生的300—600nm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低能大流强(μA/cm2量级)离子束入射金属表面,可产生溅射原子、离子和入射离子中性化后发射的可见光.随... 利用低速(V≈0.01VBohr)高电荷态Krq+(q=8,10,13,15,17)离子轰击金属Al表面,获得了碰撞过程产生的300—600nm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低能大流强(μA/cm2量级)离子束入射金属表面,可产生溅射原子、离子和入射离子中性化后发射的可见光.随着入射离子势能(电荷态)增加,碰撞过程中发射谱线的强度增强.与激发态3d能级相比,较高的势能可以有效地激发Al原子的电子到较高4s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可见光发射 离子与表面作用
原文传递
近Bohr速度的^(152)Eu^(20+)入射Au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昌慧 张小安 +8 位作者 李耀宗 赵永涛 梅策香 程锐 周贤明 雷瑜 王兴 孙渊博 肖国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130,共6页
测量了动能为2.0—6.0MeV的高电荷态离子152Eu20+入射Au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结果表明,相互作用不仅激发出了Au的Mζ,Mα和Mδ特征X射线,还激发出了Eu的MαX射线,且X射线总产额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加.计算了Au的M壳层总的X射线... 测量了动能为2.0—6.0MeV的高电荷态离子152Eu20+入射Au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结果表明,相互作用不仅激发出了Au的Mζ,Mα和Mδ特征X射线,还激发出了Eu的MαX射线,且X射线总产额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加.计算了Au的M壳层总的X射线产生截面,并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做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射线 产额 截面
原文传递
激光诱导Al表面等离子体温度的发射谱诊断
10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3 位作者 梁昌慧 周贤明 曾利霞 梅策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1,共8页
探测了脉冲能量0.3 J波长1064 nm的纳秒激光聚焦Al表面诱导的等离子体200-900 nm范围的发射谱.分析了线状谱的基本规律,根据谱线的强度,考虑到光谱仪与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的探测效率,通过线性拟合给出了等离子体... 探测了脉冲能量0.3 J波长1064 nm的纳秒激光聚焦Al表面诱导的等离子体200-900 nm范围的发射谱.分析了线状谱的基本规律,根据谱线的强度,考虑到光谱仪与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的探测效率,通过线性拟合给出了等离子体中AlⅠ、AlⅡ、NⅠ、OⅠ粒子的激发温度.根据谱线的半高宽计算了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进而计算了等离子中AlⅠ的电离温度.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状态快速演化过程中,不同粒子的电离、激发与退激存在较大差异,AlⅡ、AlⅠ相对于NⅠ、OⅠ有较高的激发温度,并且等离子体中AlⅠ的电离温度高于所有粒子的激发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线状发射谱 激发温度 电离温度
下载PDF
H_(2)S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团簇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
11
作者 向前兰 王益军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2-44,共3页
质子化的硫化氢团簇是生物学、环境学和材料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其气相存在形态的研究是研究其性质的基础。为了研究制备质子化硫化氢团簇的可行性,采用脉冲高压放电技术,利用自制的放电装置对40 psi的H_(2)S和Ar超声射流脉冲混合... 质子化的硫化氢团簇是生物学、环境学和材料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其气相存在形态的研究是研究其性质的基础。为了研究制备质子化硫化氢团簇的可行性,采用脉冲高压放电技术,利用自制的放电装置对40 psi的H_(2)S和Ar超声射流脉冲混合气体(其中H_(2)S的浓度为2%)进行放电来制备质子化的硫化氢团簇分子。利用自主搭建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探测产生的离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团簇分子为H^(+)(H_(2)S)_(n)(n=1~15),搭建的装置能有效产生和探测离子团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质谱 硫化氢
下载PDF
类氟体系基态电离能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李耀宗 马晴 张小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49,共3页
在类氢离子能级相对论修正的基础上,依据屏蔽方法,给出了类氟体系基态电离能的一种表达式.依据原子序数9至20的元素类氟体系基态电离能的实验数据,使用Microcal Origin软件拟合出类氟体系非电离电子平均屏蔽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函数关系,... 在类氢离子能级相对论修正的基础上,依据屏蔽方法,给出了类氟体系基态电离能的一种表达式.依据原子序数9至20的元素类氟体系基态电离能的实验数据,使用Microcal Origin软件拟合出类氟体系非电离电子平均屏蔽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函数关系,总结出类氟体系基态电离能遵从的关系式并进行了验证.推算了原子序数21至40的元素类氟离子的基态电离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氟体系 屏蔽系数 电离能
下载PDF
氧化金激光诱导荧光光谱:b^4π^3/2-X^2π^3/2跃迁
13
作者 向前兰 杨杰 +2 位作者 华雪侠 张吉才 马新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47-1750,共4页
研究Au-O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理解不断发展的金化学科学,而氧化金AuO是含Au-O键最简单的模型,因此对氧化金分子的电子态结构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是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有效手段。利用激光溅射结合超声射流技... 研究Au-O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理解不断发展的金化学科学,而氧化金AuO是含Au-O键最简单的模型,因此对氧化金分子的电子态结构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是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有效手段。利用激光溅射结合超声射流技术产生气相氧化金分子(AuO),采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测量氧化金在16500~18500 cm^-1范围内的电子谱。消融激光(Leibao Dawa-300)溅射高纯度(99.9%)金靶产生金原子,将靶材安装在真空步进电机上由步进电机带动转动,保证溅射激光每次打在靶材不同的位置,保证信号的稳定度。高压纯氧气经脉冲阀(Parker,General Valve,series 9)进入真空腔室与金原子反应生成气相氧化金分子AuO。Nd∶YAG激光器(Continuum SureliteⅡ-10)泵浦染料激光器(Sirah,Cobra-Stretch)输出线宽为0.05 cm^-1、脉宽为5 ns、能量为0.1 mJ·pulse-1的激光,该激光激发前述产生的氧化金分子至激发态。扫描染料激光器,使用光电倍增管PMT(EMI,ET9202QB)探测此荧光。示波器卡(Picoscope 6404C,500 MHz,14 bits)将光电倍增管探测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到计算机,采用基于LabVIEW的分析程序读取信号。分析所测量的光谱,带头在17152.94,17552.17,17932.78和18291.62 cm^-1的四个振转谱带被归属为b^4π^3/2(v′=0,1,2,3)-X^2π^3/2(v″=0)跃迁谱。对转动分辨的光谱进行拟合,得到激发态b^4π^3/2态的光谱常数,包括转动常数和离心畸变常数。分析了激发态可能的电子组态,为1σ^21π^41δ^42σ^12π^33σ^*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O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电子谱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的物理机制研究
14
作者 梅策香 张小安 +8 位作者 周贤明 张颖 梁昌慧 曾利霞 李耀宗 柳钰 向前兰 孟惠 王益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7-22,共6页
在离子束与光物理实验室成功组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究的物理实验平台。利用该实验平台测量激光诱导Al、Si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分析了谱线展宽。实验发现改变靶材与透镜焦点之间的距离时,发射光谱中出现了明显的自吸收现象。
关键词 LIBS 自吸收 展宽 发射谱
下载PDF
过硫化氢分子及过硫化氢离子低电子态的理论研究
15
作者 向前兰 杨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35-138,共4页
为了丰富过硫化氢分子和过硫化氢一价阳离子的电子基态和激发态的信息,采用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使用6-311++g(3df,3pd)基组,对其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过硫化氢分子HSSH基态和过硫化氢离子HSSH+基态及激发态的平衡构型... 为了丰富过硫化氢分子和过硫化氢一价阳离子的电子基态和激发态的信息,采用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使用6-311++g(3df,3pd)基组,对其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过硫化氢分子HSSH基态和过硫化氢离子HSSH+基态及激发态的平衡构型、光谱常数、总能量和零点振动能。计算表明:过硫化氢中性分子是长对称陀螺分子,二面角为90.66°,具有C_2对称性,而过硫化氢离子HSSH+有顺式(二面角为0°)和反式(二面角为180°)两种稳定的异构体,反式结构基态能量比顺式结构基态能量低0.129 e V;此外计算还得到了过硫化氢离子HSSH+两种异构体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电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化氢分子 过硫化氢离子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激发态
下载PDF
低速Xe^(q+)与Mo表面作用产生的Xe M X射线
16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1 位作者 马晴 曾利霞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1,47,共6页
利用Si(Li)探测器测定了动能350~600keV的Xe^(q+)(q=26,28,29,30)离子入射Mo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当q分别为28,29,30时,谱线中出现了峰位分别为1.572,1.592和1.611keV的射线,该射线是Xe^(q+)在Mo下表面形成的空心原子中性化过程发射的,射... 利用Si(Li)探测器测定了动能350~600keV的Xe^(q+)(q=26,28,29,30)离子入射Mo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当q分别为28,29,30时,谱线中出现了峰位分别为1.572,1.592和1.611keV的射线,该射线是Xe^(q+)在Mo下表面形成的空心原子中性化过程发射的,射线峰位能量与离子电荷态、靶原子电子束缚能、探测器能量下限及Be窗衰减等因素有关.1.592keV附近X射线产额与离子动能无明显关系,但随离子M壳层空穴数目的增大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能 下表面空心原子 X射线产额
下载PDF
Xe^(30+)在Au下表面退激辐射的X射线谱
17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曾利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49-153,共5页
报导了1.0~3.0MeV的Xe^(30+)离子与1.0MeV的Xe^(26+)离子入射Au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考虑到探测器Be窗对射线的非均匀衰减,还原了1.0MeV的Xe^(30+)离子产生X射线谱。通过用经典过垒模型及两体碰撞模型的分析表明:动能1.0~3.0MeV的Xe^(30+... 报导了1.0~3.0MeV的Xe^(30+)离子与1.0MeV的Xe^(26+)离子入射Au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考虑到探测器Be窗对射线的非均匀衰减,还原了1.0MeV的Xe^(30+)离子产生X射线谱。通过用经典过垒模型及两体碰撞模型的分析表明:动能1.0~3.0MeV的Xe^(30+)离子入射Au靶,下表面空心原子M壳层空穴退激发射了能量0.7~1.75keV的Xe M X射线,下表面空心原子N壳层空穴退激发射了能量0.5~0.7keV的Xe N X射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空心原子 下表面过程 X射线谱
下载PDF
Xe^(26+)-Mo碰撞过程的分子轨道抬升现象
18
作者 李耀宗 马晴 +1 位作者 梅策香 马峰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5-47,52,共4页
探测了动能0.6 MeV的Xe^(26+)离子入射Mo靶,产生Xe M X及Mo L X射线谱。借助分子轨道相关图,分析碰撞过程离子与原子从离散态到联合态的分子轨道抬升情况,揭示出碰撞导致Mo原子产生L壳层空穴、Xe离子产生M壳层空穴的机制,解释了Xe M X... 探测了动能0.6 MeV的Xe^(26+)离子入射Mo靶,产生Xe M X及Mo L X射线谱。借助分子轨道相关图,分析碰撞过程离子与原子从离散态到联合态的分子轨道抬升情况,揭示出碰撞导致Mo原子产生L壳层空穴、Xe离子产生M壳层空穴的机制,解释了Xe M X射线出现的能移与增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能 轨道抬升 空穴 X射线
下载PDF
中低能H^+,He^(2+)在Si,Fe,Au固体靶中核能损的计算
19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1 位作者 曾利霞 马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5,共4页
应用库仑散射公式,通过计算离子与原子碰撞过程中原子的反冲动能,给出了中低能轻离子核能损的表达式.计算了10keV^10 MeV范围的H^+,He^(2+)离子在Si,Fe和Au固体靶中的核能损.结果表明,离子核能损随靶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离子能量的... 应用库仑散射公式,通过计算离子与原子碰撞过程中原子的反冲动能,给出了中低能轻离子核能损的表达式.计算了10keV^10 MeV范围的H^+,He^(2+)离子在Si,Fe和Au固体靶中的核能损.结果表明,离子核能损随靶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离子能量的增大而减小,计算数据与用SRIM 2008软件计算的结果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能量 原子反冲动能 离子核能损
下载PDF
^(129)Xe^(30+)入射Au靶表面的X射线辐射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小安 肖国青 +3 位作者 赵永涛 杨治虎 陈熙萌 李福利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当不同动能(350-600keV)高电荷态离子129Xe30+入射Au表面过程中,发出了1.65keV的X射线和靶原子的Mα特征X射线.分析表明:高电荷态离子与Au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Xe离子3d壳层的电子被激发,形成空穴,4f电子偶极跃迁辐射1.65keVM-X射线.同时... 当不同动能(350-600keV)高电荷态离子129Xe30+入射Au表面过程中,发出了1.65keV的X射线和靶原子的Mα特征X射线.分析表明:高电荷态离子与Au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Xe离子3d壳层的电子被激发,形成空穴,4f电子偶极跃迁辐射1.65keVM-X射线.同时,靶原子Au的3s电子被激发,退激辐射M-X射线.利用经典过垒模型解释了Xe的M-X射的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减小,靶原子的特征X射线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激发 空穴 产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