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面温度与初霜预报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代晓丽 《吉林气象》 2013年第1期34-36,共3页
通过对和龙市气象局2007-2011年草面温度和0cm地面温度(以下简称地面温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面温度在夜间比地面温度低,在秋冬季更容易达到0℃以下,草面温度能更好地反映出形成霜的温度变化过程,利用最低草面温度和16-20时草面温... 通过对和龙市气象局2007-2011年草面温度和0cm地面温度(以下简称地面温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面温度在夜间比地面温度低,在秋冬季更容易达到0℃以下,草面温度能更好地反映出形成霜的温度变化过程,利用最低草面温度和16-20时草面温度降温幅度建立2级判别方程,结果显示该判别方程显著,对初霜的预报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面温度 初霜 预报 分析
下载PDF
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解彦维 李泽 杨鹤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254-254,256,共2页
2014年6月农安县根据吉林省人影工程建设要求进行自动土壤水分站建设,为评价DZN2型土壤水分监测站监测能力、服务效益和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对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农安县东方红村土壤水分观测站自动站与人工实际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 2014年6月农安县根据吉林省人影工程建设要求进行自动土壤水分站建设,为评价DZN2型土壤水分监测站监测能力、服务效益和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对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农安县东方红村土壤水分观测站自动站与人工实际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对比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差值对比存在一定误差,但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运行良好,自动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全部通过相关性检验,一致性表现较好。自动观测资料基本能够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N2型土壤水分自动站 人工观测 土壤体积含水率 数据对比
下载PDF
延边地区50年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常立秋 王兴东 王朋波 《气象灾害防御》 2015年第3期35-38,共4页
利用延边地区1961-2010年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orlet小波分析、突变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和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地区5-9月降水量与年降水量具有有较好的相关性,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1991-2010年降水... 利用延边地区1961-2010年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orlet小波分析、突变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和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地区5-9月降水量与年降水量具有有较好的相关性,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1991-2010年降水的下降趋势达-0.9mm/20a,强降水下降趋势在1991-2010年,达-8.6mm/20a,其他各年代际的强降水呈上升趋势;延边地区的降水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降水量大值区出现在敦化、安图一带,强降水主要出现在珲春;年降水量和强降水量存在4、7、11、15、24年的周期;采用突变理论分析不存在突变或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变化 特征
下载PDF
台风“菲特”特征分析
4
作者 郭伟 王楠楠 +1 位作者 杨雪 郭继民 《河北农机》 2021年第17期109-110,共2页
2013年9月30日20时“菲特”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并且向北偏西方向移动,10月4日加强为台风,此时路径改为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此次台风给各地区带来的雨灾较为严重。影响我国的范围为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区。“菲特”本身的环流... 2013年9月30日20时“菲特”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并且向北偏西方向移动,10月4日加强为台风,此时路径改为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此次台风给各地区带来的雨灾较为严重。影响我国的范围为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区。“菲特”本身的环流和大量的水汽输送是此次台风造成暴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特 降水 高度场
下载PDF
近40年和龙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5
作者 杨雪 曹永哲 +1 位作者 史暖舒 常立秋 《气象灾害防御》 2020年第4期45-48,共4页
选用和龙国家基本气象站1979—2018年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冻结日数、初终日期、最大积雪深度、年平均地温和年平均气温等观测数据,通过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R/S分析等方法,对和龙近40年冻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 选用和龙国家基本气象站1979—2018年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冻结日数、初终日期、最大积雪深度、年平均地温和年平均气温等观测数据,通过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R/S分析等方法,对和龙近40年冻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8年和龙最大冻土深度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248cm/10a;随着冻土深度减少,冻结日数也逐渐缩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值为62d,冻土完全解冻日期提前明显;最大冻土深度减少与最大积雪深度的增加、年平均地温和年平均气温的升温显著相关,其中最大冻土深度与最大积雪深度、年平均地温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了信度为0.001的显著性检验;和龙近40年最大冻土深度的Hurst指数为0.8129,说明最大冻土深度序列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未来仍将继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冻土深度 变化趋势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灯塔市1981年~2016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杨哲 王安琦 《吉林农业》 2018年第1期96-97,共2页
研究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整理并分析了灯塔市1981年~2016年的年、季、月日照时数数据。结果表明:1981年~2016年,灯塔市日照时数年、季、月均出现了减少趋势。
关键词 日照辐射 变化趋势 显著
下载PDF
台风的特征及其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7
作者 郭伟 常立秋 隋妍 《河北农机》 2021年第3期41-42,共2页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是影响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利处是台风会带来大面积的降水,给干旱地区带来一定的淡水资源从而缓解旱情,同时部分水库也得到蓄水。弊处是台风带来的降水不稳...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是影响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利处是台风会带来大面积的降水,给干旱地区带来一定的淡水资源从而缓解旱情,同时部分水库也得到蓄水。弊处是台风带来的降水不稳定,容易产生暴雨洪涝造成农田积水,也会引起涝渍从而引发病虫害,同时台风带来的大风还会造成作物倒伏。本文主要对台风发生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梳理,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影响 农业生产
下载PDF
自适应有限元在单站预报中的应用
8
作者 常立秋 王兴东 《才智》 2013年第22期231-232,共2页
本文在介绍自适应有限元在T639温度数值预报订正技术。旨在阐述从资料的时间、空间进行分析判断,为温度的时空定位提供客观的判断方法。对单站的温度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自适应 有限元 预报 订正
原文传递
和龙市地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代晓丽 《吉林气象》 2014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文利用和龙市气象局2005-2011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各层地温随时间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进行研究,并根据气候倾向率对各层地温的月、季、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温度日变化的最大值在13时左右,最小值在5时左右。地面温度的年变... 本文利用和龙市气象局2005-2011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各层地温随时间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进行研究,并根据气候倾向率对各层地温的月、季、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温度日变化的最大值在13时左右,最小值在5时左右。地面温度的年变化: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7-8月份,月平均最低温度出现在1-2月份,平均地温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日变化 年变化
下载PDF
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
10
作者 郭立强 王兴东 常立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182-186,共5页
在缩减双四元数代数系统上定义了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这一变换可以看成是缩减双四元数傅立叶变换的推广.同时推导了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的帕塞瓦尔定理和卷积定理,给出了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最后讨论了分数阶四元... 在缩减双四元数代数系统上定义了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这一变换可以看成是缩减双四元数傅立叶变换的推广.同时推导了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的帕塞瓦尔定理和卷积定理,给出了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最后讨论了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域滤波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四元数傅立叶变换 卷积 乘性滤波
下载PDF
基于易损度分析的吉林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11
作者 王羽飞 刘士彬 +1 位作者 孙淑玲 隋津 《气象灾害防御》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分析整理2003-2012年吉林省历史雷灾记录,利用48个气象站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序列和2011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数据,结合应用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吉林省县(市)雷电灾害易损度计算模型。利用自然断点法对模型计算出的易损度进行分级,... 分析整理2003-2012年吉林省历史雷灾记录,利用48个气象站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序列和2011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数据,结合应用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吉林省县(市)雷电灾害易损度计算模型。利用自然断点法对模型计算出的易损度进行分级,实现了吉林省各县(市)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吉林省的雷电灾害风险由强到低呈现出由中部向周边递减的结构,强风险区主要位于吉林省中部和南部的地级市本市;高风险区主要位于中部和南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县(市);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则主要集中于东部山区和西部平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层次分析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易损度 吉林省
下载PDF
扇与轮形图的不同构图的计算
12
作者 常立秋 张军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通过建立一个向量映射的方法,应用图论、有限群对集合的作用、轨道及等价关系等将扇形图、轮形图分别按同构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扇形和轮形图的不同构图的计算公式,推广了文献[7]的结果.
关键词 不动点 有限群 轨道
下载PDF
和龙市2018年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3
作者 常立秋 郭伟 杨雪 《河北农机》 2021年第3期33-34,共2页
2018年和龙市全年气候特点为气温偏高,降水略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光照稍少,积温偏多,作物生长季5~9月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春季5月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雪天气,夏季7~8月发生了严重的夏旱,给我市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减产、部分地段绝收的损失,... 2018年和龙市全年气候特点为气温偏高,降水略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光照稍少,积温偏多,作物生长季5~9月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春季5月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雪天气,夏季7~8月发生了严重的夏旱,给我市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减产、部分地段绝收的损失,其他时段的气象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8月中旬因台风带来的有效降水,缓解了我市的干旱情况。总体上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参半,整体气候条件造成农作物减产,粮食产量低于常年,属于欠收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龙市 气候特征 农业生产影响
下载PDF
近50年和龙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杨鹤 李泽 +1 位作者 解彦维 金元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259-259,263,共2页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复杂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国家商品粮食的重要生产地,探讨当地的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该文利用1961—2010年和龙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复杂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国家商品粮食的重要生产地,探讨当地的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该文利用1961—2010年和龙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上升趋势;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吉林和龙 1961--2010年
下载PDF
东北长寿之乡和龙市气候特征分析
15
作者 常立秋 刘庆林 +2 位作者 田旭 杨雪 郭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193-193,198,共2页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和长寿,而生活环境的质量与人体的健康长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和龙市气温、降水、日照、湿度等气候条件入手,分析气候与人口长寿的关系,从而使人们了解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 长寿之乡 气候特征 气温 降水 吉林和龙
下载PDF
安图县1999—2018年玉米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及产量预测模型
16
作者 李义兰 闫雅婷 郭伟 《现代农机》 2022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利用安图县1999—2018年气象资料,结合玉米单产数据,分析安图玉米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和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建立玉米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玉米生育期日照时数、降水量呈不明显减少趋势,气温呈不同程度递增趋势,夜间增温... 利用安图县1999—2018年气象资料,结合玉米单产数据,分析安图玉米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和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建立玉米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玉米生育期日照时数、降水量呈不明显减少趋势,气温呈不同程度递增趋势,夜间增温幅度比白天大,气候变暖趋势对安图县玉米生产具有明显的正效应。(2)玉米气象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气象因子对安图玉米产量影响很大,温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3)预测模型回代检验,玉米产量准确度平均为91.2%,基本可以满足业务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气候变化 相关性 预测模型
下载PDF
2014年12月初珲春市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17
作者 郭婧芝 许大伟 代晓丽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10期26-27,37,共3页
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珲春市出现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等对此次暴雪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分析得出,高空槽、黄淮气旋、冷高压、西南急流是此次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量... 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珲春市出现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等对此次暴雪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分析得出,高空槽、黄淮气旋、冷高压、西南急流是此次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量与暴雪天气均有很好的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高空槽 黄淮气旋 西南急流
下载PDF
1961—2010年和龙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8
作者 常立秋 王录 刘宗尧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301-303,305,共4页
利用和龙市气象站1961—2010年的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运行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法对50年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龙地区气温以0.234℃/10年的速度增长,冬季增温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年平均气温... 利用和龙市气象站1961—2010年的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运行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法对50年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龙地区气温以0.234℃/10年的速度增长,冬季增温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年平均气温基本没有发生突变,增温趋势较为明显,存在4、7、11、16年的周期变化;降水较为平稳,以6.097 mm/10年的速率增长,春季降水的增加趋势对年降水增加的贡献最大,并在1983年、2003年发生突变,也存在4、7、11、16年的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变化 特征 吉林和龙 1961-2010年
下载PDF
1961—2015年延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鹤 解彦维 +1 位作者 刘庆林 金元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214-214,共1页
利用1961—2015年延边地区8个台站气象资料和图们1976—2015年气象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初霜日明显延后,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吉林延边 1961—2015年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郭伟 常立秋 王楠楠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0年第12期253-253,共1页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一定损害,从而使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的气象条件,近些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导致一些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了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一定损害,从而使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的气象条件,近些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导致一些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了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几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农作物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