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颈源性头晕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奇 姜迎海 《广州医药》 2024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颈源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口骨科医院100例颈源性头晕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内收治,根据入院顺序奇偶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并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颈源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口骨科医院100例颈源性头晕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内收治,根据入院顺序奇偶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改善程度、颈部疼痛量表、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数字分级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与30 d时,观察组数字分级法评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源性头晕患者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疾病症状,缓解颈部疼痛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银杏叶提取物 颈源性头晕 疾病症状 颈部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养元健骨汤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椎体骨密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高建 陈浩然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探讨养元健骨汤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手术患者椎体骨密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OVCF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3、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养元... 目的探讨养元健骨汤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手术患者椎体骨密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OVCF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3、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养元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股骨颈、腰椎L2~4、股骨大转子骨密度水平、脊柱功能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股骨颈、腰椎L2~4、股骨大转子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量表(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与对照组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元健骨汤能够有效提升OVCF手术患者的锥体骨密度,改善其脊柱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养元健骨汤 锥体骨密度 骨折愈合 脊柱功能
下载PDF
RPF假体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HSS评分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中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5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高屈曲旋转平台(RPF)假体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7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 目的:探讨高屈曲旋转平台(RPF)假体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7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置换高性能固定平台(HFB)假体,观察组置换RPF假体。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预后效果。结果:末次随访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RPF假体效果较好,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恢复患者行动能力,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 HSS评分 预后
下载PDF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鹏举 李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03间周口协和骨科医院脊柱科行内固定术的8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传统钢板组(B组)和微创锁定钢板组(A组),各43例。比较...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03间周口协和骨科医院脊柱科行内固定术的8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传统钢板组(B组)和微创锁定钢板组(A组),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炎性应激指标的水平。统计术后随访12~18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末次随访时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第1天、第3天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B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末次随访时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炎性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向前 夏红涛 李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915-391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收治的63例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31例)和椎间孔镜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收治的63例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31例)和椎间孔镜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孔镜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及术后1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椎间孔镜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椎间孔镜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3.13%(1/32)]与常规组[6.45%(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进一步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钙化 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6
作者 宋中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86-2787,共2页
目的研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9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经后路... 目的研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9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固定改良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欧式功能障碍(ODI)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81.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6.49±1.83)分,低于对照组的(23.27±1.95)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为(78.61±11.57)分,高于对照组的(70.26±1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可降低ODI评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BEIS术对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术后影响
7
作者 宋中学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857-858,共2页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神经根减压松解(BEIS)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影响。方法:将82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按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BEIS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神经根减压松解(BEIS)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影响。方法:将82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按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BEIS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下地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下BEIS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单侧LDH,但椎间孔镜下BEIS术治疗单节段单侧LDH,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神经根减压松解术
下载PDF
基于骨钻的后外侧入路脊柱内镜术后渗出与术后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鹏 刁文博 +3 位作者 贾露露 程杰 赵建 李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观察术后引流、甘露醇静脉滴注对基于螺旋骨钻的后外侧路脊柱内镜下神经松解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69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1... 目的观察术后引流、甘露醇静脉滴注对基于螺旋骨钻的后外侧路脊柱内镜下神经松解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69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1组给予常规手术+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组给予常规手术+术后引流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腰与下肢痛的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 3组NRS评分、JOA评分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优于治疗1组,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螺旋骨钻的后外侧路脊柱内镜下神经松解术的术后渗出应用术后引流和甘露醇静脉滴注与以往单独手术比较,对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脊柱内镜神经松解术 引流术
下载PDF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广铭 宋中学 王向前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5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周口协和骨科医院诊治的老年脊柱骨折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内固定组45例与研究组65例,内固定组给予单纯内固定,研究组给予内固... 目的:研究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周口协和骨科医院诊治的老年脊柱骨折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内固定组45例与研究组65例,内固定组给予单纯内固定,研究组给予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Cobb’s角、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压缩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95.38%,62/65)高于内固定组(77.78%,35/45),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内固定组(P均<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伤椎高度高于内固定组,Cobb’s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均低于内固定组(P均<0.05)。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术前(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均优于术后1个月(P均<0.05);术后1、6个月,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内固定组(P均<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提高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疗效,有效减小患者Cobb’s角,改善手术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Cobb’s角
原文传递
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郭广铭 宋中学 王向前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手术患者1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切皮前静脉滴注生理氯化钠溶液,观察组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手术患者1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切皮前静脉滴注生理氯化钠溶液,观察组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观察比较两组血栓弹力图指标、D-二聚体(D-D)水平、凝血五项[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术后引流量。结果术后第1天,观察组血栓最大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第2、3天,两组血栓最大幅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凝固角及纤溶活动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D-D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观察组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APTT、PT、TT、FIB、INR等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2、3天,观察组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可有效提高脊柱手术患者血栓最大幅度,降低血浆D-D水平,对机体凝血功能无影响,降低术后引流量,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滴注 氨甲环酸 血栓弹力图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