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9
1
作者 谭文莉 汤如勇 +3 位作者 吴元佐 揭冰 李铭 詹松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回顾分析其CT、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T均表现为囊...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回顾分析其CT、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T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1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尾部,胰胆管未见明显扩张;MRI上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病灶前缘可见小片高信号。增强后实质部分及囊壁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可以获得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白塞病并发肺血管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陆芳 管剑龙: +2 位作者 史景云 毛定飚 滑炎卿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白塞病并发肺血管病变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诊断要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收治的13例白塞病合并肺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白塞病并发肺血管病变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诊断要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收治的13例白塞病合并肺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和CT表现的特点。结果13例患者CT显示肺血管栓塞11例(10例同时合并肺动脉瘤)、弥漫性肺小管炎l例、肺出血1例,其中9例合并心包积液、6例合并胸腔积液、8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合并心脏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胸部MSCT结合肺动脉造影(CTPA)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地显示以上病变的各种表现:肺动脉瘤表现为肺动脉的局限性扩张,扩张部分的强化程度和方式与正常肺动脉相仿;肺血管栓塞表现为强化的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影;弥漫性肺小血管炎表现为多发棉絮状磨玻璃影;肺出血表现为以出血部位为中心的磨玻璃影。结论白塞病合并肺血管病变的CT表现多样,MSCT对诊断白塞病合并肺血管病变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检查与常规随访的首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血管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动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和消化内镜对炎症性肠病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笑 唐翠松 +3 位作者 李伟 汤光宇 沈永菊 李宝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2170-217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消化内镜在诊断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IBD患者的MSCTE表现,主要分析病灶部位、肠壁增厚情况、肠壁强化、肠腔狭窄、肠系膜淋巴结增多、肠系膜血管改变、腹腔脓肿或瘘管形成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消化内镜在诊断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IBD患者的MSCTE表现,主要分析病灶部位、肠壁增厚情况、肠壁强化、肠腔狭窄、肠系膜淋巴结增多、肠系膜血管改变、腹腔脓肿或瘘管形成等,并与消化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IBD患者中,克罗恩病28例,溃疡性结肠炎12例。IBD患者MSCTE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大于4mm)35例(87.5%),肠壁强化38例(95.0%),肠腔狭窄26例(65.0%),结肠带消失5例(12.5%),多节段性病变33例(82.5%),多发炎性息肉3例(7.5%),肠周脂肪间隙模糊1 5例(37.5%),肠系膜血管增生12例(30.0%),肠周淋巴结增多18例(45.0%),腹腔脓肿或瘘管形成6例(15.0%)。MSCTE未显示肠壁溃疡和卵石征,对多发炎性息肉的显示率不高。40例IBD患者消化内镜检查显示肠壁溃疡33例(82.5%),多发炎性息肉10例(25.0%),卵石征1 3例(32.5%),肠腔狭窄28例(70.0%),多节段性病变30例(75.0%),消化内镜未显示肠壁增厚及肠外并发症。结论 MSCTE对显示IBD患者的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及肠外并发症具有优势,但难以显示肠壁溃疡、卵石征,对多发炎性息肉的显示率不高,而消化内镜则易于显示IBD的肠壁溃疡、多发炎性息肉、卵石征。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有助于全面评价IBD的病变范围、并发症,对于IBD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消化内镜
下载PDF
输卵管积液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3
4
作者 花村 李奔辉 +2 位作者 刘庆 郭仁巧 曹开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液的3.0T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术前行3.0T磁共振盆腔扫描并术后确诊的输卵管积液患者的MRI影像,分析其病变形态及信号特征;所用序列为T1WI、T2WI-SPAIR及脂肪抑制T1W-Thrive容积增强扫描。结...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液的3.0T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术前行3.0T磁共振盆腔扫描并术后确诊的输卵管积液患者的MRI影像,分析其病变形态及信号特征;所用序列为T1WI、T2WI-SPAIR及脂肪抑制T1W-Thrive容积增强扫描。结果输卵管积液在MRI上为水样信号占位影,形态多样,多表现为腊肠状、多囊状及类圆形三类;合并输卵管化脓性炎症时,增强扫描上管壁可见明显增厚伴强化。结论输卵管积液在磁共振成像上有一定的特征性的表现,有利于输卵管积液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液 输卵管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诊断肛瘘误诊或漏诊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卫英 邵志红 +1 位作者 刘梦 王帅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分析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诊断肛瘘的误诊或漏诊病例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68例肛瘘患者临床及术前MRI资料。MRI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W... 目的分析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诊断肛瘘的误诊或漏诊病例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68例肛瘘患者临床及术前MRI资料。MRI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WI),斜轴位T1加权成像(T1WI)及薄层高分辨T2抑脂像(T2WISPAIR),斜冠位T2WI及T2WISPAIR。其中29例增加了斜轴位弥散加权成像(DWI),17例增加了斜轴位增强后T1抑脂像(CE THRIVEFS)。MRI图像由2名未知手术结果的影像医师共同分析。MRI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主瘘管及其Parks分型,瘘管内口及其位置,是否存在支管或伴发脓肿。以术中结果为标准,分析MRI诊断肛瘘的假阳性或假阴性表现。结果 68例患者中,MRI对主瘘管及其Parks分型检出率为94.1%(64/68),4例假阴性主要表现为瘘管液体含量少或处于慢性期,T2WISPAIR难以显示。瘘管内口检出率为70.9%(56/74),其中5例假阳性主要原因是将黏膜皱缩或肛周小血管误认为内口,18例假阴性主要因为内口周围内括约肌肿胀或内口闭塞,T2WISPAIR难以识别。脓肿检出率为100%(27/27)。支管检出率为70.0%(21/27),3例假阳性,6例假阴性,主要原因是支管细小。结论 MRI诊断肛瘘误诊或漏诊主要表现在内口或支管的检出,增强对瘘管内口或支管的认识有望提高肛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磁共振成像 误诊
下载PDF
乳腺癌MR动态增强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彭 汤光宇 +3 位作者 刘勇 姚冀平 李伟 赵文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DCE-MRI)活体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分析DCE-MRI参数与乳腺癌分子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对3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DCE-MRI检查,病理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记录分子预后因子ER、Ki-67、c-erbB-2、uPA/PAI-1的...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DCE-MRI)活体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分析DCE-MRI参数与乳腺癌分子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对3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DCE-MRI检查,病理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记录分子预后因子ER、Ki-67、c-erbB-2、uPA/PAI-1的表达情况,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动态增强参数(强化率、峰值时间、初始斜率、流出率)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曲线类型与uPA/PAI-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07);峰值时间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32),与Ki-67(r=-0.542)、c-erbB-2(r=-0.535)、uPA/PAI-1(r=-0.640)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部分DCE-MRI参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表达具相关性,可以间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预后因子
下载PDF
1H-MRS与DWI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汤榕彪 汤光宇 +3 位作者 刘勇 姚冀平 李伟 韩承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64-1668,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腰椎骨髓脂肪分数(fatfraction,FF)、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ies,BMD)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将行腰椎双能量X线吸收测定(dual X-ray absorptionmetry,DXA)的6...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腰椎骨髓脂肪分数(fatfraction,FF)、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ies,BMD)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将行腰椎双能量X线吸收测定(dual X-ray absorptionmetry,DXA)的60例绝经后女性根据T值分为3组:骨质正常组(T>-1.0)20例,骨质减少组(T=-1.0~-2.5)20例,骨质疏松组(T<-2.5)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 MR spectroscopy,1H-MRS)、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分别测定L3椎体FF和ADC值。采用组间t检验对不同骨质组间FF、ADC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3组间FF、ADC值与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脂肪含量[(59.1±8.8)%,P=0.003]与骨质减少组脂肪含量[(54±7.6)%,P=0.039]均比骨质正常组[(49±9.1)%]高。骨质疏松组比骨质减少组椎体脂肪含量高(P=0.045)。椎体骨髓ADC值与T值无相关性。所有绝经后女性患者FF值与T值呈负相关(r=-0.46,P<0.01),与ADC值间呈轻度负相关(r=-0.25,P<0.05),但骨质疏松组中FF值与ADC值间呈较明显负相关(r=-0.72,P<0.01)。ADC值与T值无相关性(r=0.315,P>0.05)。结论绝经女性椎体骨髓脂肪含量随着BMD的减小而增大。MRS可作为BMD检查的辅助手段。MRS与DWI可以无创性了解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的生理、病理变化,单纯DWI并不能反映BMD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磁共振波谱学 扩散加权成像 骨髓 骨密度
原文传递
正常臂丛神经MRI技术:DWIBS与STIR-EPI的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曹开明 郝楠馨 +2 位作者 王葳 王轶彬 宗根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MR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序列及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回波平面成像(STIR-EPI)序列对臂丛神经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利用3.0T磁共振仪对27名自愿者行臂丛神经MRI,采用DWIBS及STIR-EPI序列。结果在DWIBS及STIR-EPI图... 目的探讨MR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序列及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回波平面成像(STIR-EPI)序列对臂丛神经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利用3.0T磁共振仪对27名自愿者行臂丛神经MRI,采用DWIBS及STIR-EPI序列。结果在DWIBS及STIR-EPI图像上臂丛神经根、神经节、锁骨上神经及锁骨下神经均呈高信号;DWIBS对锁骨下神经显示效果较好,而STIR-EPI对于臂丛神经根显示较好,两者对于神经节及锁骨上神经都能很好显示。结论结合两种序列能够准确显示臂丛神经解剖形态,对于臂丛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回波平面成像
原文传递
数字化功能位全下肢X线摄影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陆春花 赵文荣 +1 位作者 周汝康 陈云燕 《现代医学》 2010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功能位下肢全长X线摄影在骨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评价上的应用。方法:应用Kodak Directview DR7500 System X线机对31例膝关节疾病患者进行功能位全下肢摄片,从髋关节至踝关节拍摄3张,在Carestream ... 目的:探讨数字化功能位下肢全长X线摄影在骨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评价上的应用。方法:应用Kodak Directview DR7500 System X线机对31例膝关节疾病患者进行功能位全下肢摄片,从髋关节至踝关节拍摄3张,在Carestream GX work version 2.0 PACS后处理系统进行拼接,制成高精度、低失真的下肢全长片。结果:31例患者功能位下肢全长片均拼接成功,骨科医师在全下肢片上进行数据测量后,予26例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经拍片证实手术成功。结论:膝关节功能位下肢全长片可为骨科医师提供人体膝关节负荷自重时的形态变化,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了依据,并能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肢全长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急性和慢性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关清 汤光宇 +1 位作者 华婷 阮建苹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 RI)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8年5月骨科收治...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 RI)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8年5月骨科收治的因前交叉韧带损伤并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共计527例。以6周为急性、慢性临界,其中急性损伤302例,慢性损伤225例。分别由两名专业MRI阅片医师对所有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估MRI对急性、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效力。结果直接征象上,急性ACL损伤T2加权像上ACL冗长高信号、T1加权像上韧带不连续的比例明显高于慢性损伤(P<0.05);韧带信号消失及假瘤形成的比例却明显低于慢性损伤(P<0.05);二者在T2加权像上ACL积聚高信号及T1加权像上韧带方向异常上无明显差异(P>0.05)。间接征象上:急性ACL损伤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概率高于慢性损伤,而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概率低于慢性损伤(P<0.05);急性ACL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概率明显高于慢性损伤组(P<0.001);接吻征、沟槽征、Segond骨折主要发生于急性ACL损伤患者(P<0.05);慢性ACL损伤后交叉韧带(PCL)走行异常概率高于急性损伤(P=0.004),软骨损伤则多见于慢性ACL损伤患者(P=0.008);两组损伤在骨挫伤及Blumenseat角异常的发生概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I能够比较准确的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将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整合可以降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漏诊率,为关节镜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核磁共振 关节镜 直接征象 间接征象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CT表现与病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佩军 李伟 +3 位作者 华婷 陈云燕 赵文荣 汤光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4-286,I0004,共4页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学特点,将其术前CT影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T平扫显示病灶密度不均匀,呈等、低或高密度影。CT...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学特点,将其术前CT影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T平扫显示病灶密度不均匀,呈等、低或高密度影。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皮髓质交界期时的病灶轮廓最清晰,且与周围实质的对比度最佳。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含丰富血窦,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钙化、囊性变。9例肿瘤出现假包膜。结论螺旋CT是肾透明细胞癌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手段,明确肿瘤的组织学亚型对于判断预后和测定手术方案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螺旋CT 动态增强 病理
下载PDF
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婷婷 张峰 +3 位作者 张雪丽 万丽娣 华婷 汤光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50-55,共6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 RI)定量参数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02例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DCE-M 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 目的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 RI)定量参数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02例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DCE-M 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记录瘤体免疫组织化学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分析生物学预后因子表达与DCE-MRI定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_e)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5.416,P=0.175;H=4.926,P=0.177;H=4.203,P=0.240);ER、PR阴性组的K^(trans)及Kep值高于ER、PR阳性组;HER2阳性组的Kep值高于HER2阴性组(P<0.05),但二组间的K^(trans)值、V_e值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的K^(trans)、Kep值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结论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不能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但部分定量参数与预后因子(ER、PR、HER2、Ki67)表达有相关性;K^(trans)、Kep值可以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助于评估乳腺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预后因子 定量参数
下载PDF
3.0T磁共振图像计算机特征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为刚 张国凯 +3 位作者 李军衡 华婷 李伟 赵炳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01-206,217,共7页
目的探讨3. 0T MRI图像计算机特征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3. 0T磁共振检查的前列腺患者330例,进行T1加权成像(T2WI)、T2加权成像(T2WI)、多b值的弥散成像(DWI)与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3. 0T MRI图像计算机特征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3. 0T磁共振检查的前列腺患者330例,进行T1加权成像(T2WI)、T2加权成像(T2WI)、多b值的弥散成像(DWI)与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前列腺癌患者19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32例。选取病变最大层面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进行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哈尔特征(Haar特征)提取。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训练并得到对应的分类模型,通过不同的分类模型对比选取最具有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的图像特征参数,并采用图像特征分类分析统计方法对所选择的图像特征参数进行评估。鉴别诊断结果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表示,并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来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磁共振T2WI、长b值DWI、ADC图中,在Haar图像特征条件下,ADC图的AUC值最大(0. 85);在HOG图像特征条件下,DWI序列的AUC值最大(0. 78);在LBP图像特征条件下,ADC图的AUC值最大(0. 87);在采用三种特征融合[HOG+LBP+Haar(HLH)]的图像特征条件下,DWI序列的AUC值较大(0. 89),大于ADC图及T2WI序列的AUC值(0. 88、0. 84)。图像特征分类分析方法中,LBP图像特征区分两种病变的AUC值较大(0. 87),大于Haar图像特征(0. 85)和HOG图像特征(0. 78),HLH融合特征方法的AUC值(0. 89)大于其中任一特征,具有最优的鉴别诊断结果。结论 3. 0T MRI的T2WI、DWI/ADC图像计算机特征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长b值的DWI和ADC图对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占有重要地位,而HLH融合的计算机图像特征分析能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图像特征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容积扫描与椎间隙轴位扫描在诊断消防员颈椎间盘突出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为刚 张锋 赵炳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比较螺旋CT容积扫描与椎间隙轴位扫描在诊断消防员颈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9名连续参加2016年及2017年颈椎体检的疑似患颈椎病的消防人员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2016年行颈椎容积扫描,2017年行轴位扫描,对2种扫描... 目的比较螺旋CT容积扫描与椎间隙轴位扫描在诊断消防员颈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9名连续参加2016年及2017年颈椎体检的疑似患颈椎病的消防人员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2016年行颈椎容积扫描,2017年行轴位扫描,对2种扫描技术在椎间盘突出诊断率、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一致性及辐射剂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容积扫描及椎间隙轴位扫描诊断对579名消防人员椎间盘突出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8%、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9,P<0.05)。诊断椎间盘突出方向、椎间孔狭窄与临床颈肩痛的一致率分别为97.6%、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5)。容积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平均为344.122 7 m Gy×cm,轴位扫描的DLP值平均为102.773 6 m Gy×cm,容积扫描的辐射剂量DLP约为轴位扫描辐射剂量的3.348倍。容积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值平均为20.814 55,轴位扫描的CTDIvol值平均为20.384 36,两者差别不大。结论颈椎容积成像对颈椎间盘突出检出率较高,对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及椎间孔受累的评估较轴位扫描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颈椎间盘突出 容积扫描 轴位扫描
下载PDF
纤维组织源性肿瘤的CT与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琳 汤光宇 +3 位作者 姚建华 赵文荣 陈云燕 王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黏液纤维肉瘤的CT与MRI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性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例)、黏液纤维肉瘤(3例)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 目的探讨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黏液纤维肉瘤的CT与MRI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性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例)、黏液纤维肉瘤(3例)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共检出肿瘤23个。侵袭性纤维瘤病7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5个呈浸润性生长,CT像上呈等低密度,T1WI上呈低信号,T2WI/FS上信号明显增高。肿块内夹杂线样、条索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个,均呈分叶状,边界模糊,密度/信号不均匀,常伴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明显欠均匀强化。黏液纤维肉瘤4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2个呈浸润性生长,密度/信号混杂,MRI可清晰显示黏液样基质的特征性信号,T2WI上呈高亮信号。结论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黏液纤维肉瘤均为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影像学见瘤体内数量不同的线样低密度或低信号影,但又有各自影像特点,与其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MRI在反映病灶内成分方面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瘤病 侵袭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黏液纤维肉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原文传递
3D ASL成像对轻型颅脑损伤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秀海 汤光宇 +4 位作者 赵振国 钱帮伟 隋海晶 杨柳青 杨文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689-691,69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ASL)技术对轻型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35例CT检查阴性的mTBI患者与2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及3D ASL扫描,脑创伤3月后对患者组进行RPQ评分作为预...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ASL)技术对轻型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35例CT检查阴性的mTBI患者与2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及3D ASL扫描,脑创伤3月后对患者组进行RPQ评分作为预后评估指标。结果:35例mTBI患者中有17例发现局部脑血流量(r CBF)灌注减低区;13例脑震荡后综合征(PCS)阳性(RPQ评分>14分)。17例发现r CBF灌注减低区患者中有11例(64.70%)PCS阳性;18例未发现rCBF存在明显灌注减低区患者中仅有2例(11.11%)PCS阳性。mTBI患者中存在局部灌注减低区组发生阳性PCS的概率明显高于无明显局部低灌注区组(P<0.01)。结论:3D ASL可发现mTBI患者存在全脑或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对及时发现和纠正脑微循环异常、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震荡后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4层容积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翠松 汤光宇 +3 位作者 李伟 李宝平 刘勇 沈永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尿路造影(VCTU)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6例经手术、输尿管镜或临床证实的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行VCTU检查,并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后处理,获得尿...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尿路造影(VCTU)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6例经手术、输尿管镜或临床证实的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行VCTU检查,并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后处理,获得尿路重建图像。结果 66例患者中(2例为多发畸形),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32例,马蹄肾7例,肾旋转不良6例,肾盏憩室5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5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输尿管囊肿3例,膀胱憩室7例。VCTU图像清晰、立体感强,可多角度观察尿路,诊断正确率达100%。结论 VCTU通过VR、MIP、MPR、CPR图像能准确显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及其伴发病变,提高了病变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可作为诊断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尿路造影术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先天畸形
下载PDF
Ⅱ型子宫内膜癌MRI影像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美英 赵炳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8期789-791,共3页
目的总结Ⅱ型子宫内膜癌的MRI影像表现及MRI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表现为弥漫性肿块型2例,子宫内膜局限性不规则增厚伴肌层浸润3例,子宫内膜广泛不规则增厚伴肌层浸润11例,16例病... 目的总结Ⅱ型子宫内膜癌的MRI影像表现及MRI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表现为弥漫性肿块型2例,子宫内膜局限性不规则增厚伴肌层浸润3例,子宫内膜广泛不规则增厚伴肌层浸润11例,16例病灶内部均未发现坏死囊性变及钙化;MRI术前分期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7例,Ⅳ期2例,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93.75%。结论 MRI对Ⅱ型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准确率高,可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子宫内膜癌 MRI 术前分期
原文传递
子宫附件良性囊性病变的MRI诊断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建华 李伟 +3 位作者 汤光宇 张琳 徐彧 陈云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附件良性囊性病变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我院近三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0例附件区良性囊性病灶,对其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其MRI表现特点。结果:110例附件良性囊性病灶中,卵巢囊性病变... 目的:探讨女性附件良性囊性病变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我院近三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0例附件区良性囊性病灶,对其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其MRI表现特点。结果:110例附件良性囊性病灶中,卵巢囊性病变最多,占所有病例的89%(98/110)。其中单纯性囊肿28例(25%,28/110),卵巢囊腺瘤27例(25%,27/110),畸胎瘤22例(20%,22/110),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5例(14%,15/110),占所有病例的84%(92/110)。28例单纯性囊肿信号均匀,其中26例(93%,26/28)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7例卵巢囊腺瘤中,24例可见分隔,2例可见壁结节。22例囊性畸胎瘤中21例可见明显脂质信号。所有1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液液分层。结论:大多数女性附件良性可性病变的MRI表现特征性较明显,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 附件囊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文荣 吴佩军 +1 位作者 刘勇 汤光宇 《现代医学》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门型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刷检细胞学检查证实。结果18例肝门部肿块位于肝总管5例,肝...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门型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刷检细胞学检查证实。结果18例肝门部肿块位于肝总管5例,肝总管加左(右)肝管7例,左(右)肝管6例;平扫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分别为10例(55.6%)和8例(44.4%),T2WI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10例(55.6%)、6例(33.3%)、2例(11.1%);动态增强动脉期强化5例(27.8%),门脉期强化17例(94.4%),延迟期强化5例(27.8%)。远端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13例(72.2%)扩张的胆管近端呈“笔尖样”变细、僵硬。结论动态增强MR 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扩张的胆管近肿块处为“笔尖样”变细、僵硬有助于癌肿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肝门型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