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枯草对痤疮患者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俊茹 汪文玉 +2 位作者 左付国 李小茜 胡冬裴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检测夏枯草对中、重度痤疮患者唾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中... 目的检测夏枯草对中、重度痤疮患者唾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夏枯草水煎液治疗,其中Ⅱ级38例,Ⅲ级27例,Ⅳ级35例,每人每日15 g,连续1周。采集非刺激性全唾液,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40名正常对照者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痤疮患者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程度均为Ⅳ级>Ⅲ级>Ⅱ级,治疗后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痤疮的发病与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的表达密切相关,说明免疫因素是导致痤疮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夏枯草可能通过调节痤疮患者外周免疫因素起到治疗痤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痤疮 唾液 白细胞介素 -1α 白细胞介素 -4 白细胞介素 -8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上海市200家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炳蔚 马晓婷 +1 位作者 史庆丰 吴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81-3485,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2023年3月3日-3月17日采用问卷星形式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00所民营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组织现状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医院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才配备情...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2023年3月3日-3月17日采用问卷星形式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00所民营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组织现状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医院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才配备情况、感染防控重点环节管理.结果200所民营医疗机构中有45所(22.50%)独立设置院感科,85所(42.50%)分管领导是院长.76所(38.00%)的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专职院感,134所(67.00%)的负责人专业背景为护理学,99所(49.50%)的负责人年收入<10万元.44所(22.00%)的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配备符合国家要求.188所(94.00%)民营医疗机构配备了手卫生设施,74所(37.00%)配备了院感信息系统,清洁用具集中洗消烘设备共有173所(86.50%)配备.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的有105所(52.50%)、院感暴发监测95所(47.50%)、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56所(28.00%).结论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建设在不同类型民营医疗机构中存在较大差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才配备存在明显不足,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升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民营医疗机构 现况调查 问卷 上海
原文传递
开展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主动筛查项目对降低CRKP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丽华 杨思敏 +6 位作者 庄红 郭建 倪丽君 张瑞青 刘仕艳 刘会云 鲍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通过开展入院患者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主动筛查,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对降低医院重点科室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比较开展入院患者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主动筛查前(2021年1-5月)后(2021年6-10月)该院CRKP检出率。... 目的通过开展入院患者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主动筛查,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对降低医院重点科室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比较开展入院患者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主动筛查前(2021年1-5月)后(2021年6-10月)该院CRKP检出率。结果开展入院患者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主动筛查后重点科室CRKP检出率由66.67%降至50.47%,全院CRKP检出率由60.16%降至46.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入院患者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主动筛查可明显降低CRKP检出率,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提供了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措施的依据,增加了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耐药 主动筛查 感染控制
下载PDF
风险评估指标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早期的运用
4
作者 朱炳蔚 肖钰瑜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初期的风险因素,寻找早期干预的主要风险评估指标,降低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2022年出院的238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史,得到4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共性风险评估指标,运...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初期的风险因素,寻找早期干预的主要风险评估指标,降低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2022年出院的238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史,得到4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共性风险评估指标,运用SPSST统计软件,验证正态分布后,开展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指标选择的可靠性。结果各项指标经描述分析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皮尔逊双尾法对死亡与年龄段、隔离医嘱、首次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基础疾病4项风险评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在95%置信区间(95%CI)下P<0.05,有显著相关性。用二元logistic回归验证:以“死亡”为因变量,年龄段、隔离医嘱、首次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基础疾病为自变量,P<0.001,显示该模型构建有效。结论针对这4项指标的早期评估对临床前瞻性提示、规范诊疗行为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 风险评估指标 ICU 感染防控
下载PDF
清瘟散结消痄汤配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
5
作者 贤清惠 王一贤 +2 位作者 刘通 张晔华 贤述良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0期1623-1627,1633,共6页
目的观察清瘟散结消痄汤配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411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随机分为3组,各137例。对照A组予利巴韦林,对照B组予清瘟散结消痄汤,研究组予清瘟散结消痄汤配合利巴韦林... 目的观察清瘟散结消痄汤配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411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随机分为3组,各137例。对照A组予利巴韦林,对照B组予清瘟散结消痄汤,研究组予清瘟散结消痄汤配合利巴韦林,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淀粉酶、白细胞介素6(IL-6)、CD4^(+)、唾液型淀粉酶、CD8^(+)、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对照A组75.00%(27/36)、B组72.22%(26/36)(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唾液淀粉酶、CRP、总淀粉酶、TNF-α、CD8^(+)及IL-6均低于对照A、B组(P<0.05),CD4^(+)/CD8^(+)、CD4^(+)高于对照A、B组(P<0.05),而对照A组、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瘟散结消痄汤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提高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抵抗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下调淀粉酶表达水平,促进患儿病情好转,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利巴韦林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以医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贤清惠 李丹 +1 位作者 刘通 王一贤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4期124-127,共4页
目的:构建“以医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案例学习(CBL)联合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截至2021年2月... 目的:构建“以医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案例学习(CBL)联合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截至2021年2月,填报问卷人数121名,其中有效问卷数119份。于2021年3—6月,选取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学习的学生60名进行预试验,根据班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初步构建的“以医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CBL联合PBL教学模式。于2021年9月—2023年12月,选取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学习的学生82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正式试验,根据班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优化后的“以医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CBL联合PBL教学模式。比较正式试验后两组的成绩、自我导向能力以及实习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观察组实习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SRSSDL)各维度评分、课堂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医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医学生为中心 案例学习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 儿科学 教学效果 自我导向能力 满意度
下载PDF
TyG指数对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史丽萍 王雯霞 +5 位作者 郑亮 兰琴 林芳 孟庆姝 周晓慧 范慧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非侵入性指标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use,TyG)指数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社区老年人... 目的探讨非侵入性指标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use,TyG)指数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研究资料,应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各个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趋势卡方检验评价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组间CVD合并MS构成的变化趋势,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CVD合并MS高发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TyG指数对CVD合并MS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上海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26.84%;CVD合并MS的患病率为6.68%,随年龄增加,CVD和CVD合并MS患病率均有显著上升趋势(χ2=40.23,P<0.05)。在≥80岁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4.96%和7.72%。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肥胖、收缩压、TyG指数、睡眠障碍是CVD合并MS的危险因素,其对应的OR值与95%CI分别为1.02(1.001.05)、1.17(1.121.21)、1.02(1.011.03)、3.80(3.004.83)、2.03(1.432.90)。ROC曲线结果显示:TyG指数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最佳临界点为7.33,灵敏度84.8%,特异度68.9%。结论TyG指数对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较高,而高龄、男性、肥胖、收缩压增高、睡眠障碍、较高TyG指数是影响CVD合并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TyG指数 肥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苦瓜桑铬颗粒降糖食疗方降糖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苏丽红 刘文斌 《中外食品工业》 2024年第7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苦瓜桑铬颗粒降糖食疗方降糖调节作用。方法: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受试物溶液(500、1000、2000mg/kg·bw)。另设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H_(2)O,连续30天灌胃,每周对各组小鼠称重。实验结束后,对... 目的:研究苦瓜桑铬颗粒降糖食疗方降糖调节作用。方法: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受试物溶液(500、1000、2000mg/kg·bw)。另设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H_(2)O,连续30天灌胃,每周对各组小鼠称重。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降糖试验和糖耐量试验。结果:高剂量组小鼠的空腹血糖下降值和下降百分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此外,高剂量组小鼠在灌胃后0.5h的血糖值、血糖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苦瓜桑铬颗粒降糖食疗方能降低小鼠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量,可辅助降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疗 苦瓜 桑叶 糖尿病
下载PDF
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梅 邓婷 +1 位作者 匡少杰 孙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4-0187,共4页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资料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抢救患者资料。借助双盲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急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1.26±0.1...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资料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抢救患者资料。借助双盲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急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1.26±0.14)min,转诊时间(35.59±5.74)min,急救时间(37.46±4.74)min,NIHSS(7.46±1.18)分,ADL(92.35±6.81)分,Barthel(76.84±6.96)分,收缩压(126.20±2.18)mmHg,舒张压(79.60±4.18)mmHg,躯体疼痛(76.89±4.73)分,生理机能(77.83±6.65)分,情感职能(74.18±5.86)分,情感健康(79.46±6.95)分,评分更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通过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升抢救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抢救 急诊护理路径 急救效果
下载PDF
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邱丽娟 胡晓梅 赵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44-247,共4页
对 AMI病人实施临床急诊护理所具效果的对比探讨。方法 本项目拟选取100名住院 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计算机系统的随机化下,将50名接受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和50名接受急诊护理的研究组,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对比两组护理后急救环节耗时、... 对 AMI病人实施临床急诊护理所具效果的对比探讨。方法 本项目拟选取100名住院 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计算机系统的随机化下,将50名接受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和50名接受急诊护理的研究组,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对比两组护理后急救环节耗时、急诊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过程所需时间,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医疗服务方面,研究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血管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院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可缩短急救各环节耗时,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并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救护理 急救环节耗时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刘娟 栾成杰 李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19-222,共4页
精细化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精细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DS、SAS量... 精细化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精细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DS、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可改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精细化护理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魏天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讨论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开展调查,时间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根据抽样调查法将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48例患者基础护理,给... 讨论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开展调查,时间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根据抽样调查法将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48例患者基础护理,给予实验组48例患者精细化护理。结果 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ADL(PSMS、IADL)-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GQOLT-74)生活质量,p>0.05;护理后,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ADL(PSMS、IADL)分数和患者GQOLT-74分数均有上升,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ADL(PSMS:12.34±1.8,IADL:10.76±4.8)分数高于实验组患者ADL(PSMS:10.67±1.7,IADL:8.76±4.1),对照组GQOLT-74分数比实验组低,p<0.05;对照组并发症出现人数和出现率(尿道感染、脑积水、癫痫、肺感染)均高于实验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论 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佳,可以提高患者躯体功能,增加患者自信心,减少负面情绪,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精细化护理 生活质量 手术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开胸手术患者的干预价值分析
13
作者 王传兰 王晓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9-0182,共4页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术后管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11月-2023年1月收入的开胸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联合多模式镇痛护理)两组,对比患者的护...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术后管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11月-2023年1月收入的开胸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联合多模式镇痛护理)两组,对比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综合护理满意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前1d的VAS指标差异不大;术后2、6、12h期间,观察组的VAS分数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开胸手术患者减少术后疼痛感,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较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护理 开胸手术 患者术后疼痛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脑出血介入术后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张晓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6-0059,共4页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介入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 对脑出血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综合护理依从率更高、术后不良反应例数更好,康复体征指...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介入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 对脑出血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综合护理依从率更高、术后不良反应例数更好,康复体征指标、生活质量结果更好,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提升脑出血介入术后护理效果,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介入术后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护理 效果
下载PDF
CT与MRI应用于腮腺多形性腺瘤诊断的效果对比分析
15
作者 张国龙 高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3-0155,共3页
探讨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时,将MRI和CT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效果。方法 在试验开展时医务人员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进行研究,选择我院登记有效的50名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 探讨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时,将MRI和CT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效果。方法 在试验开展时医务人员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进行研究,选择我院登记有效的50名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分析后,采用MRI和CT对患者进行诊断,在诊断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异常状况进行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总检出率。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CT来说,MRI在应用于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诊断中,使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中,MRI相较于CT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MRI技术能够提供更详细和清晰的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病情,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建议优先考虑MRI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工具,以提高患者的诊断精确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诊断方法 病情分析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评价
16
作者 张雪 刘静 +1 位作者 孙晓 张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5-0178,共4页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 就诊时间为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获取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给予随机分组工作。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联合针对性护理。结果 基于...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 就诊时间为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获取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给予随机分组工作。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联合针对性护理。结果 基于观察组,HAMA(6.54±1.29)分,HAMD(9.06±2.03)分,疼痛感(1.03±0.06)分,睡眠质量(5.94±0.87)分,生活能力(93.64±7.59)分,沟通技巧(97.15±4.39)分,护理措施(92.64±4.86)分,专业水平(94.82±3.69)分,服务态度(92.68±4.53)分,并发症发生率2%各项指标对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情绪、疼痛感,进一步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能力,有利于优化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甲状腺手术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策略
17
作者 孙芳 李霞 +2 位作者 相世菊 于萍 纪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62-0165,共4页
研究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 研究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通过将心理护理纳入外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支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并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将心理护理纳入护理实践中对于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可以借鉴和采纳这些做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护理 心理护理 策略
下载PDF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急诊内科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
18
作者 于萍 孙芳 +2 位作者 周香宇 李霞 张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73-0176,共4页
心力衰竭是一种终末期心脏疾病,具有病情复杂、控制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将9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 心力衰竭是一种终末期心脏疾病,具有病情复杂、控制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将9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急诊内科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从而改善心功能指标,提升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护理 临床应用探究
下载PDF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
19
作者 庄桂芹 逯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1-0174,共4页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方法 对收入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更低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方法 对收入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更低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且炎性因子指标显著降低,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PDCA方式可以减少血液透析护理期间的安全风险,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 不安全因素 护理防范策略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波动水平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疗效
20
作者 邓鑫 崔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28-231,共4页
探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波动水平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择院内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2023年1月-2024年2月,遵照血压水平分组处理,分别为A组40例正常血压,B组30例轻度高血压,C组16例中度... 探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波动水平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择院内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2023年1月-2024年2月,遵照血压水平分组处理,分别为A组40例正常血压,B组30例轻度高血压,C组16例中度高血压,以及D组14例重度高血压;遵照血压波动值分组处理,分别为升高组44例与正常组56例;分析不同组别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对比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后血压、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A、B、C、D四组发生心肌酶及心电图异常几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而D组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生率,则高于B、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血糖波动水平升高,会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尽早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血糖、血压水平,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血压水平 血糖波动水平 心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