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被引量:59
1
作者 刘堂宴 马在田 傅容珊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737-742,共6页
 岩心核磁共振T2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T2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关键是确定T2与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T2与Pc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  岩心核磁共振T2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T2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关键是确定T2与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T2与Pc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性参数,实用中有一定困难.本次研究,直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T2谱和压汞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客观地确定T2与Pc之间的转换系数,避免了确定岩石特性参数的困难.应用本方法,对6块岩心的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作出了NMR(nuolearmagneticresonance)T2毛管力曲线和孔喉半径分布,并将这些结果与压汞分析的结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岩心NMRT2谱在实用性和评价精度上均略显有优势;至少是在饱含油的条件下,岩心的NMRT2谱可以用于研究孔喉结构分布,油气的驰豫特性作为影响背景值存在,对于评价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全部6块岩心中,T2与Pc的转换系数位于2500~4000μs·MP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岩石孔喉 压汞分析 驰豫 毛管力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单敬福 纪友亮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5-100,共6页
本文对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认为葡萄花油层组PⅠ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Ⅰ2... 本文对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认为葡萄花油层组PⅠ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Ⅰ2a、PⅠ3、PⅠ2b、PⅠ1、PⅠ4;层间非均质性在PⅠ3和PⅠ4间表现得最强,其它相对要弱;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相差无几,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储层 非均质性 主控因素 黑龙江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受热特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海英 赵由才 祁景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3,共5页
研究了飞灰重金属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挥发情况及其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重金属挥发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Hg〉Pb〉As、Cd2〉Zn〉Cr、Ni、Cu;其中Hg、Pb、As和Cd属易挥发重金属,在1150℃时几乎全部挥发;Zn属较易挥发重金属,1150℃时的... 研究了飞灰重金属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挥发情况及其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重金属挥发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Hg〉Pb〉As、Cd2〉Zn〉Cr、Ni、Cu;其中Hg、Pb、As和Cd属易挥发重金属,在1150℃时几乎全部挥发;Zn属较易挥发重金属,1150℃时的挥发率在40%~50%;Cr、Ni和Cu属难挥发重金属,在115℃的挥发率不超过10%;在400~1150℃,随温度的升高,部分Zn、Hg、Cu、Pb、Cd、Ni和As由可溶态向残渣态、铁锰氧化态转化;在400~900℃,随温度的升高Cr可溶态比例减少,而在900~1150℃,随温度的升高其可溶态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受热特性 重金属 形态分析
下载PDF
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单敬福 纪友亮 柳成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09,115,共5页
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方法是一种非线性处理系统,是根据测井数据进行储层物性参数预测的方法。以往在利用遗传算法预测渗透率的时候,因为只考虑了单一的数据点,没有把临近层位的数据加入学习过程中来,故影响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为... 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方法是一种非线性处理系统,是根据测井数据进行储层物性参数预测的方法。以往在利用遗传算法预测渗透率的时候,因为只考虑了单一的数据点,没有把临近层位的数据加入学习过程中来,故影响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为弥补这一不足,利用相临多个层位的数据点进行学习,进而建立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模型,并在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和相关测井曲线数据归一化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开窗技术,借助反馈的神经网络方法对地层的渗透率进行逐点计算。通过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实例实践表明,用该方法预测的渗透率与实测的渗透率的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技术 渗透率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贝南凹陷古地形对层序结构及沉积充填的控制 被引量:9
5
作者 纪友亮 蒙启安 +1 位作者 曹瑞成 张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1-1545,共5页
根据对贝南凹陷的盆地边缘的古地形、古地貌的结构特征的分析,将贝南凹陷白垩纪发育的古构造坡折带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控制5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断崖型坡折带控制着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陡坡型坡折带控制着扇三角洲... 根据对贝南凹陷的盆地边缘的古地形、古地貌的结构特征的分析,将贝南凹陷白垩纪发育的古构造坡折带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控制5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断崖型坡折带控制着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陡坡型坡折带控制着扇三角洲及前方的远岸湖底扇体系的形成和分布;断阶型坡折带控制着斜坡扇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缓坡型坡折带控制着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在基准面下降阶段,盆内坡折控制着远岸湖底扇的形成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形 基准面 地层层序 坡折带 贝南凹陷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饰面砖中资源化应用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海英 赵由才 祁景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9,共4页
分析了飞灰的性质,利用飞灰、红泥及缸砂研制饰面砖,研究了飞灰对饰面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飞灰主要化学成分是CaO、SiO2、Al2O3,构成SiO2-Al22O3-金属氧化物体系,可用作饰面砖的原材料;当飞灰掺... 分析了飞灰的性质,利用飞灰、红泥及缸砂研制饰面砖,研究了飞灰对饰面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飞灰主要化学成分是CaO、SiO2、Al2O3,构成SiO2-Al22O3-金属氧化物体系,可用作饰面砖的原材料;当飞灰掺加量为20%时,饰面砖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抗压强度19·2MPa,吸水率7·2%,表观质量达到一等品要求;与飞灰相比,饰面砖中重金属浸出能力大大降低:As、Pb、Ni、Cr、Cu、Hg、Cd水平振荡浸出毒性未检测出,Zn的水平振荡浸出值下降到飞灰中的0·014倍,Hg、Cd有效浸出毒性未检测出,As、Pb、Ni、Cr、Cu、Zn的有效浸出毒性分别下降到飞灰中的0·056、0·001、0·067、0·058、0·056、0·0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饰面砖 安全性评价 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长堤地区油气成藏系统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6
7
作者 田波 冯斌 纪友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6,共3页
根据长堤地区油气来源和运移聚集特征,将该区的油气成藏系统划分为中西部成藏系统与东部成藏系统。中西部成藏系统油气来源于五号桩洼陷,以断层、砂岩输导层为主要运移通道,以垂向运移为主,油气成藏类型比较丰富。东部成藏系统主要以不... 根据长堤地区油气来源和运移聚集特征,将该区的油气成藏系统划分为中西部成藏系统与东部成藏系统。中西部成藏系统油气来源于五号桩洼陷,以断层、砂岩输导层为主要运移通道,以垂向运移为主,油气成藏类型比较丰富。东部成藏系统主要以不整合面和与之相通的砂岩输导层为油气运移通道,以横向运移为主,可在沙三段湖相砂岩及东营组下段的水下河道砂体所构成的岩性、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系统 成藏模式 关键时刻 运移 聚集 长堤地区
下载PDF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在储层非均质性上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路杨 单敬福 《江苏地质》 CAS 2007年第1期50-58,共9页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效果影响很大.结合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的孔隙度(φ)、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等资料,借助BP网络算法,对渗透率进行预测.BP网络算法是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中的一种,采用的...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效果影响很大.结合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的孔隙度(φ)、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等资料,借助BP网络算法,对渗透率进行预测.BP网络算法是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中的一种,采用的是误差逆传算法,即把网络输出的误差归纳为各连接权的过程,通过把输出层的误差逐层向输入层逆向传播以分摊给各层单元,从而获取各层单元的参考误差,以便调整相应的联接权.如此反复,直至网络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减少到允许误差为止.通过这样学习过程,消除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渗透率预测的精度,并为定性定量描述储层非均质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的研究,认为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PI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经对葡萄花油层组PI1~PI4系统研究,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I2a、PI3、PI2b、PI1、PI4;层间非均质性在PI3和PI4间表现得最强,其他相对要弱;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相差无几,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综合系数 夹层频数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埕岛东坡陆相箕状断陷缓坡带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刚 刘传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6期422-427,共6页
沉积基准面旋回控制地层的充填序列,据此划分地层层序,建立地层格架,可以搞清工区内的储、盖组合特征,找到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埕岛东坡是一个中、古生界潜山缓坡带,东营组逐层超覆其上。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地层沉积发育特征厘定地... 沉积基准面旋回控制地层的充填序列,据此划分地层层序,建立地层格架,可以搞清工区内的储、盖组合特征,找到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埕岛东坡是一个中、古生界潜山缓坡带,东营组逐层超覆其上。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地层沉积发育特征厘定地层界线,建立了埕岛东坡陆相箕状断陷缓坡带的层序地层序列,在地震剖面上划分地震旋回,研究沉积旋回对储层和盖层的控制作用,找到了油气富集区带,有效地指导了该区缓坡带超覆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箕状断陷 陆相 层序地层学 超覆 充填序列 厘定 油气藏 地层沉积 潜山 区带
下载PDF
云南地区热泉中氨氧化菌丰度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秋媛 蒋宏忱 +4 位作者 张传伦 李文均 邓诗财 于炳松 董海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研究热泉中的氨氧化菌对于理解全球氮循环作用至关重要,而人们对于热泉中环境条件对氨氧化菌丰度分布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研究云南热泉中氨氧化菌的丰度以及热泉环境因子(例如:温度、氨浓度及pH等)对氨氧化菌丰度的影... 【目的】研究热泉中的氨氧化菌对于理解全球氮循环作用至关重要,而人们对于热泉中环境条件对氨氧化菌丰度分布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研究云南热泉中氨氧化菌的丰度以及热泉环境因子(例如:温度、氨浓度及pH等)对氨氧化菌丰度的影响。【方法】在所选取的热泉中,采集沉积物、菌席或泉华样品。使用RNA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对样品中各微生物种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选取的热泉沉积物、菌席或泉华中微生物总量大约为108-109细胞/g。其中,氨氧化古菌(AOA)占样品中微生物总量的0.02-1.32%,而氨氧化细菌数量低于检测下限。地球化学参数和AOA相对丰度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氨氧化古菌相对丰度值与NH3、NO2-、NO3-浓度和温度等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而其与Fe2+和及盐度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在所调查的热泉中,氨氧化微生物种群主要由AOA组成,AOA在热泉中的氨氧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热泉中多个环境因子一起控制着AOA丰度在不同热泉中的分布特征,而某些环境因子,如盐度-和Fe2+浓度,可能不是控制AOA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 环境参数 氨氧化 氨氧化古菌
原文传递
地学三维曲面动态显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丽莉 吴健生 刘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4,共2页
综合利用VB和Surfer软件,开发了地学三维曲面动态显示与交互控制软件。该软件为深层次的地学分析和解释工作服务,方便用户操作,为地学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动态显示 三维曲面 SURFER
下载PDF
晚上新世南海北部底栖有孔虫Bulimina alazanensis含量变化及其原因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宝琦 翦知湣 汪品先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17,共5页
南海北部大洋钻探184航次1146站晚上新世以来的研究发现,底栖有孔虫Bulimina alazanensis的含量3.2~2.0MaBP逐渐减少,并在2.1MaBP前后发生锐减,其变化幅度达90%.其他底栖有孔虫属种如Globobulimina subglobosa和Cibicidoides wuellerst... 南海北部大洋钻探184航次1146站晚上新世以来的研究发现,底栖有孔虫Bulimina alazanensis的含量3.2~2.0MaBP逐渐减少,并在2.1MaBP前后发生锐减,其变化幅度达90%.其他底栖有孔虫属种如Globobulimina subglobosa和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的含量则是在2.1MaBP之前较低,而2.1MaBP之后增加.对比浮游、底栖有孔虫的氧、碳同位素变化,发现B.alazanensis的含量变化与氧、碳同位素的波动相对应:当氧同位素值较轻,即暖期时,该种的含量处于峰值;而当氧同位素值变重时,该种含量也降低.与碳同位素变化对比,该种的高峰值分别与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的高值、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的低值对应.结合北极冰盖扩张、东亚冬季风加强、表层生产力增加等诸多因素,认为晚上新世由巴士海峡进入南海的深层水由较暖、溶解氧含量较高的西太平洋深层水团,在2.1MaBP前后,变为溶解氧含量较低的中层水团,同时随着北极冰盖的扩张,东亚季风的加强,南海表层海水生产力增加,底层海水逐渐富营养且缺氧,逐渐对B.alazanensis的生产形成压力,导致该种自3.2MaBP开始含量逐渐降低,并在2.1MaBP前后达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底栖有孔虫Bulimina alazanensis 晚上新世 南海北部
原文传递
胡安·德富卡洋脊因代沃段热液黑烟囱体成矿物质来源:硫同位素的限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会强 周怀阳 +1 位作者 彭晓彤 何高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33,共9页
选取胡安.德富卡洋脊(Juan de Fuca Ridge,JDFR)因代沃(Endeavour)段的17个热液黑烟囱体样品对其中的硫同位素进行分析测定,讨论了因代沃段热液活动区内黑烟囱体成矿的物质来源、将硫同位素数据与已发表的热液流体及硫化物数据耦合,并... 选取胡安.德富卡洋脊(Juan de Fuca Ridge,JDFR)因代沃(Endeavour)段的17个热液黑烟囱体样品对其中的硫同位素进行分析测定,讨论了因代沃段热液活动区内黑烟囱体成矿的物质来源、将硫同位素数据与已发表的热液流体及硫化物数据耦合,并结合前人的成果得到如下认识:(1)因代沃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其他无沉积物覆盖的洋脊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相似,然而其相比于南胡安.德富卡洋脊(South Juan de Fuca Ridge,SJFR)硫化物亏损重同位素;(2)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如果SJFR硫化物的硫全部来自基底玄武岩的淋洗与海水中的硫酸盐,那么因代沃段硫化物的硫可能有1%~3%来自沉积物的贡献,故提出因代沃段成矿系统中的硫来源主要来自基底玄武岩,同时伴随有少量海水硫酸盐来源及沉积物来源的硫加入;(3)将硫同位素数据与已发表的热液流体及硫化物数据进行耦合发现热液流体中的沉积物信号与硫化物中的硫可能来自不同的源,并提出沉积物端元可能位于下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中脊 因代沃段 热液黑烟囱体 硫化物 硫同位素
下载PDF
云南热泉中氨氧化古菌的accA基因与amoA基因丰度与环境因子NO_2^-和NO_3^-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兆齐 王莉 +4 位作者 周恩民 王风平 肖湘 张传伦 李文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2-1470,共9页
【目的】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可能通过近期刚发现的3-羟基丙酸盐/4-羟基丁酸盐途径(3-hydroxypropionate/4-hydroxybutyrate cycle,HP/HB)来固定CO2,在海洋和土壤环境下进行化能自养型生长。云南热泉系统已被证... 【目的】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可能通过近期刚发现的3-羟基丙酸盐/4-羟基丁酸盐途径(3-hydroxypropionate/4-hydroxybutyrate cycle,HP/HB)来固定CO2,在海洋和土壤环境下进行化能自养型生长。云南热泉系统已被证明具有丰富的AOA多样性。本论文旨在调查云南不同热泉中,这种CO2固定途径的关健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c A和古菌氨单加氧酶基因amo A,及原核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丰度变化,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处代表性热泉沉积物样品,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获得各目的基因丰度;利用R软件包对各样点地化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通过Mantel test检验各目的基因和地化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的丰度范围分别在6.6×107至4.19×1011和1.27×106至1.51×1011拷贝/g沉积物;古菌acc A和amo A基因的丰度范围为8.89×103至6.49×105和7.64×103至4.36×105拷贝/g沉积物,Mantel test结果显示acc A和amo A基因丰度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98,P<0.001),两者又分别都与热泉内的NO2-和NO3-浓度存在显著相关,与p H值等其它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云南地区热泉间的细菌和古菌丰度,以及两者比例关系都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热泉环境下的氨氧化古菌是通过HP/HB途径进行CO2固定;本次研究并未发现氨氧化古菌的丰度与环境p H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这与常温土壤环境的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热泉 原核微生物丰度 氨氧化古菌 accA基因 AMOA基因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基于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的指标在陆地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欢业 刘卫国 +1 位作者 张传伦 卢红选 《地球环境学报》 2011年第4期516-524,共9页
基于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GDGTs)的古环境指标是目前有机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们在古环境重建尤其是定量恢复古温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GDGT指标在海洋古环境研究中的成功应用相比,陆地系统中GDGTs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主... 基于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GDGTs)的古环境指标是目前有机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们在古环境重建尤其是定量恢复古温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GDGT指标在海洋古环境研究中的成功应用相比,陆地系统中GDGTs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主要综述近几年来类异戊二烯GDGTs和支链GDGTs在陆相环境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环境 GDGT TEX86 MBT/CBT BIT
下载PDF
俄罗斯堪察加地区热泉及其周边生境的泉古菌多样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兆齐 王莉 +3 位作者 陈金全 周恩民 张传伦 李文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9-576,共8页
【目的】泉古菌为陆地热泉系统的主要古菌类群,可能在自然界生源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俄罗斯堪察加地区热泉以及热泉周边区域的泉古菌多样性,同时基于之前已获得的我国云南地区热泉数据,比较两地区泉古... 【目的】泉古菌为陆地热泉系统的主要古菌类群,可能在自然界生源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俄罗斯堪察加地区热泉以及热泉周边区域的泉古菌多样性,同时基于之前已获得的我国云南地区热泉数据,比较两地区泉古菌群落差异。【方法】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片段克隆文库获得序列信息和丰度,随后进行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结果】高温热泉Burlyashi Liza(BSL,89℃)中的泉古菌全部属于热变形菌纲(Thermoprotei)内的物种。中温热泉TF Vent 2(TFV,49℃)的群落结构主要由不确定的热变形菌纲类群、不确定的泉古菌类群、高温水环境泉古菌类群Ⅱ(HWCG-Ⅱ)和奇古菌下的Group1.1b类群组成。热泉周边常温环境的主要物种与热泉环境的代表性克隆pJP41一起聚成一个较大的遗传分枝。Jackknife聚类树和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的结果显示:温度相似的样点,其泉古菌群落结构相对来说更为相似。【结论】俄罗斯堪察加地区与我国云南地区热泉中的泉古菌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陆地热泉系统影响着其周边环境的泉古菌类群。热泉中泉古菌群落结构受温度的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热泉 周边生境 泉古菌 群落差异 堪察加地区 云南省
原文传递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球演化、环境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惠平 王家林 陈华根 《上海地质》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要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球演化和环 境方面研究中的几个应用情况。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球演化 环境 岩石圈 板块运动
下载PDF
直面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
18
作者 汪品先 《同济教育研究》 2011年第1期1-2,23,共3页
“创新障碍”讨论在提出的时候就有争议:“这是个不知道谈过多少回的老问题,还会说出什么新意?”“问题谁都明白,关键在于行动,光讨论有什么用?”可是近50天的讨论当中,还真冒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还真发表了几篇换家报纸不见得能... “创新障碍”讨论在提出的时候就有争议:“这是个不知道谈过多少回的老问题,还会说出什么新意?”“问题谁都明白,关键在于行动,光讨论有什么用?”可是近50天的讨论当中,还真冒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还真发表了几篇换家报纸不见得能登的文章。问题确实是老的,至少谈了十几年,但答案不一定就是老的:因为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本身就是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障碍 科学创新 创新型国家 创新障碍
下载PDF
东太平洋北部胡安·德富卡洋中脊Mothra热液场硫化物烟囱体成矿物质来源:铅和硫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从芳 周怀阳 +2 位作者 彭晓彤 袁远 姚会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对采自Mothra热液场Faulty Towers硫化物烟囱体群(47°57.447′N,129°06.568′W)的一个硫化物烟囱体进行了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工作。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范围为:206Pb/204Pb=18.665~18.828;207Pb/204Pb=15.46... 对采自Mothra热液场Faulty Towers硫化物烟囱体群(47°57.447′N,129°06.568′W)的一个硫化物烟囱体进行了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工作。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范围为:206Pb/204Pb=18.665~18.828;207Pb/204Pb=15.460~15.607;208Pb/204Pb=37.961~38.401。沿着烟囱体壁从外到内,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烟囱体外壁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高放射性成因的特点,烟囱体内壁和环绕流体通道的矿物具有较小的铅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0.4‰~2.1‰。烟囱体外壁的白铁矿、闪锌矿更倾向于富集轻硫同位素,分别为0.5‰和1.0‰,纤锌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相对均一,为1.3‰~2.1‰。综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判断成矿物质来源主要受基底玄武岩的影响,并存在少量沉积物来源铅和硫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组成 硫同位素组成 硫化物烟囱体 Mothra热液场
下载PDF
EPR9°~10°NL喷口黑烟囱体形成环境重建:来自矿物学及铅-210年龄的限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会强 周怀阳 +4 位作者 彭晓彤 周新茂 董从芳 吴自军 李江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7,共10页
为了重建EPR9°~10°NL喷口的形成环境,采用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方法,对黑烟囱体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元素剖面分布以及黑烟囱体内外层铅-210测年进行了研究。矿物学观察表明,该喷口烟囱体内壁主要由方黄铜矿组成... 为了重建EPR9°~10°NL喷口的形成环境,采用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方法,对黑烟囱体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元素剖面分布以及黑烟囱体内外层铅-210测年进行了研究。矿物学观察表明,该喷口烟囱体内壁主要由方黄铜矿组成,而外壁则主要由硬石膏组成。铅-210测年结果表明,烟囱体形成于EPR9°~10°NL区域内1991年的火山喷发事件之后,并有较低的生长速率,约为0.3cm/a。结合该喷口及其附近A喷口已发表资料认为,该烟囱体开始生长是由于蒸气相流体引起的,其后期受到卤水相流体的影响,而且流体温度应不小于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R9°~10°NL喷口 黑烟囱体 热液系统 方黄铜矿 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