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涤岸之兴——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的复兴 被引量:67
1
作者 章明 张姿 +2 位作者 张洁 秦曙 王绪男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6,共11页
通过回溯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自2015年起的设计与发展历程,解读在总体概念、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理念与策略,在城市政策导向和建筑师自主创作的双重框架下阐述滨水公共空间复兴的社会属性与... 通过回溯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自2015年起的设计与发展历程,解读在总体概念、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理念与策略,在城市政策导向和建筑师自主创作的双重框架下阐述滨水公共空间复兴的社会属性与建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杨浦滨江南段 滨水公共空间 迭代与复兴 锚固与游离 向史而新 城市缝合 涤岸之兴
原文传递
漫步读城——三个“螺旋坡道”的比较阅读
2
作者 陆媛 孙嘉龙 《建筑技艺》 2015年第6期28-30,共3页
选取三个以"螺旋坡道"为主要元素的建筑,在城市语境下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漫游路径带来的空间体验,探求其在时间、地域维度下的呼应和传承。建筑亦可作为载体成为读城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 螺旋坡道 城市语境 漫游路径 空间体验
下载PDF
“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格拉萨在里斯本的两个房子
3
作者 孙嘉龙 陆媛 《建筑技艺》 2016年第2期10-13,共4页
谈起若昂·路易斯·卡里略·达·格拉萨(Joao Luis Carrilho da GraGa)和他的工作室JLCG Arquitectos。在国内的知名度似乎不及他的两位葡萄牙同胞阿尔瓦罗·西扎和德·莫拉。后两者曾分别于1992年和2011年... 谈起若昂·路易斯·卡里略·达·格拉萨(Joao Luis Carrilho da GraGa)和他的工作室JLCG Arquitectos。在国内的知名度似乎不及他的两位葡萄牙同胞阿尔瓦罗·西扎和德·莫拉。后两者曾分别于1992年和2011年获得普利兹克奖。但在葡萄牙浓厚的历史背景下,三位建筑大师在探索本土建筑的道路上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有着紧密的联系——格拉萨是阿尔瓦罗·西扎的学生,德·莫拉曾与西扎共事。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看到葡萄牙本土建筑师的传承关系,以及建筑设计中共享的观念。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建筑与场地之间关系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里斯本 房子 本土建筑 葡萄牙 建筑大师 建筑设计 工作室
下载PDF
杨树浦驿站“人人屋”——复合木构的实践
4
作者 秦曙 张姿 章明 《建筑技艺》 2018年第11期26-33,共8页
人人屋是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一处滨水驿站。是向每一位市民提供休憩驻留、日常服务、医疗救助的小屋,故取名为“人人屋”。1源自场地历史的材质特征杨浦滨江从19世纪末开始逐步成为工厂聚集地,到20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远东重要的工业... 人人屋是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一处滨水驿站。是向每一位市民提供休憩驻留、日常服务、医疗救助的小屋,故取名为“人人屋”。1源自场地历史的材质特征杨浦滨江从19世纪末开始逐步成为工厂聚集地,到20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远东重要的工业区,在上海乃至中国的近代历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驿站 杨树 19世纪末 公共空间 材质特征 工业区 发祥地 近代
下载PDF
科尔多瓦:时间画布上的叠色
5
作者 陆媛 孙嘉龙 《建筑技艺》 2015年第8期18-21,共4页
以西班牙古城科尔多瓦为例,以城之底色、城之叠色、城之笔触等方面分别分析其一老一新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和科尔多瓦当代艺术中心,在时间的画布上,二者共同构成了这幅城之画作。
关键词 科尔多瓦 大清真寺 当代艺术中心
下载PDF
同根异路——三个台湾事务所的“在地”与“在场”
6
作者 孙嘉龙 《建筑技艺》 2015年第4期16-18,共3页
台湾现代建筑的发展先于大陆,文化同根而道路迥异的同时自身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性。文章选取台湾当代较为活跃的三个事务所,于"在地"与"在场"两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对大陆建筑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 同根异路 田中央 半亩塘 大元
下载PDF
锚固与游离 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一期 被引量:27
7
作者 章明 张姿 秦曙 《时代建筑》 2017年第1期108-115,共8页
场所精神,既存在于锚固于场地的物质存留中,又存在于游离于场地的诗意呈现中。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一期示范段项目)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城市更新实践。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滨水公共空间 后工业景观地貌场所精神 锚固 游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之用杨树浦水厂栈桥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章明 王绪男 秦曙 《时代建筑》 2018年第2期80-85,共6页
杨树浦水厂岸线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最长的断点,通过与作为基础设施的拦污网防撞柱的结合与利用,新建的水厂栈桥实现了这个断点的贯通。文章记述了水厂栈桥的设计过程并着重讨论了栈桥作为媒介的建筑秩序的建立,历史遗存的锚... 杨树浦水厂岸线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最长的断点,通过与作为基础设施的拦污网防撞柱的结合与利用,新建的水厂栈桥实现了这个断点的贯通。文章记述了水厂栈桥的设计过程并着重讨论了栈桥作为媒介的建筑秩序的建立,历史遗存的锚固以及和生产工艺的整合。从基础设施建筑学的角度实证性地探讨了建筑学介入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的可能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筑学 水厂栈桥 媒介 建构 锚固 活化
下载PDF
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5.5 km滨水岸线的更新实践中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塑造和触发 被引量:11
9
作者 秦曙 章明 张姿 《时代建筑》 2020年第1期80-87,共8页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成功举办两届后,于2019年来到杨浦滨江。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艺术季从室内走到了室外,以整个杨浦滨江南段5.5 km的公共空间为展场。作为总建筑师团队,作者早在2014年就投入到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城市更新设计工...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成功举办两届后,于2019年来到杨浦滨江。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艺术季从室内走到了室外,以整个杨浦滨江南段5.5 km的公共空间为展场。作为总建筑师团队,作者早在2014年就投入到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城市更新设计工作中,在部分区段建成开放后,杨浦滨江南段终于在2019年9月实现了全线贯通,并与2019城市空间艺术季同步开放。文章以触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为切入点,分别从身体的公共性、认知的公共性和精神的公共性三个层面探讨在本次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公共艺术和公共活动的触发下,以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导向的工业遗存再生改造所呈现出的令人欣喜的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浦滨江 公共性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下载PDF
围城——老城中心区与新城区教育建筑的设计策略比对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明 张姿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
围城之困.并不仅限于“在与不在”或者“逃与不逃”。其根本的困境在于面临各种压力的挤迫推搡而无法把持内在的平衡。人生如此.设计亦如此。在以往一系列分置于老城中心区和新城区的教育建筑作品的回顾中,尤其是通过对新近同时落成... 围城之困.并不仅限于“在与不在”或者“逃与不逃”。其根本的困境在于面临各种压力的挤迫推搡而无法把持内在的平衡。人生如此.设计亦如此。在以往一系列分置于老城中心区和新城区的教育建筑作品的回顾中,尤其是通过对新近同时落成的两组教育建筑作品的比对.我们发现表面上看似背景迥异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建筑 设计策略 新城区 中心区 建筑作品
原文传递
事件之后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章明 张姿 《时代建筑》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文章从社会发展策略、规划策略、建筑策略、技术策略等层面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理性思考,提出"事件"效应与社会能耗的对应关系,资源与人均资源的矛盾关系,永久与临时的平衡关系,实验与适宜的发展关系。
关键词 事件 资源 永久
下载PDF
可以触摸的风景——改变基础设施既有模式的中国石化第一加油站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姿 王绪男 章明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29,共6页
从中国石化第一加油站区域更新的重要背景——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提升与加油站固定模式的矛盾和机遇展开设计的论述。加油站的设计以“风景”的视角,从公共动线、使用方式、形态生成、工艺流程4个方面改变既有加油站的模式,形成人们可... 从中国石化第一加油站区域更新的重要背景——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提升与加油站固定模式的矛盾和机遇展开设计的论述。加油站的设计以“风景”的视角,从公共动线、使用方式、形态生成、工艺流程4个方面改变既有加油站的模式,形成人们可以进入感受和“触摸”的风景的一部分,达成一定程度上的类型学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滨河公共空间 加油站 模式改变 景观都市主义 既有基础设施
原文传递
寄生到共生——依附于工业巨构的新城市景观演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雯 章明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城市发展和文脉延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将生物学概念拓展至建筑学范畴,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以“寄生”“演化”和“共生”的概念阐释“旧”工业遗存与“新”建筑之... 【目的】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城市发展和文脉延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将生物学概念拓展至建筑学范畴,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以“寄生”“演化”和“共生”的概念阐释“旧”工业遗存与“新”建筑之间的关系,从创作理念、设计手法、建构表达3个层面解读民生码头水岸贯通项目。【结果】探讨了民生码头水岸贯通项目在城市更新层面对于公共空间营造和公众文化价值塑造的重要意义。通过类比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首尔路7017、杨树浦水厂栈桥和高线公园4个代表性的线性空间改造案例,揭示城市景观在新一轮城市更新背景下所发挥的“新陈代谢”作用。【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工业建筑与后工业景观相互结合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跨领域的融合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科内核的进步,更拓展了类型学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评论 巨构 城市景观 线性空间 寄生与共生 新陈代谢 城市有机更新
下载PDF
归园栖居:泰康之家苏园一期
14
作者 秦曙 章明 +1 位作者 张姿 章鱼见筑(摄影) 《当代建筑》 2024年第7期58-67,共10页
泰康之家苏园一期位于南京市仙霞区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片区,背靠灵山,环境优美。在深入设计之前,设计团队充分了解到该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中高级知识分子。鉴于此,设计团队在首次现场踏勘后,便提出了“归园栖居”的... 泰康之家苏园一期位于南京市仙霞区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片区,背靠灵山,环境优美。在深入设计之前,设计团队充分了解到该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中高级知识分子。鉴于此,设计团队在首次现场踏勘后,便提出了“归园栖居”的设计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建筑 归园栖居 尺度回归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认知维度的转变——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明 张姿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7-778,共12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迭代与更新与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认知的演进密不可分,本文在阐释城市公共空间认知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2035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等相关法规与政策,通过剖析大... 城市公共空间的迭代与更新与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认知的演进密不可分,本文在阐释城市公共空间认知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2035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等相关法规与政策,通过剖析大量上海实践项目在共同构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时不同的关注点与切入点,指出上海公共空间正迈向一个充满城市特质的、复合叠加的、漫游弥散的、韧性生长的人人共享之地,归纳其迭代转型趋势下认知转变的四个维度:从普适性到特质性、从单一性到复合性、从纵向结构到水平结构,以及从中立性到触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有机更新 公共空间再生 认知迭代与转型
原文传递
城市水岸边的“弧”步舞 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形式解读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洁 章明 孙嘉龙 《时代建筑》 2019年第2期68-77,共10页
文章首先从空间经验的角度出发,指出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空间意象及其使用自足的结构体系与城市滨水环境共生的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状的解读,表明M2游船码头如何从破解城市环境中的矛盾开始,以砼壳屋盖+钢索框架-屈曲约束的全... 文章首先从空间经验的角度出发,指出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空间意象及其使用自足的结构体系与城市滨水环境共生的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状的解读,表明M2游船码头如何从破解城市环境中的矛盾开始,以砼壳屋盖+钢索框架-屈曲约束的全新薄壳拱结构体系来实现其城市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营造 自足结构 城市策略 滨水共生
下载PDF
多样并置下的存续空间——以光明东滩源·前哨织布厂改造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思 章明 《当代建筑》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前哨织布厂改造设计实践是一次针对差异性关系建立的尝试。设计团队制定精细化更新策略,在保留差异性的同时,通过设计策略为多样并置的个体建立关联,利用差异性与关联性相结合的特质实现空间价值创造与场地激活。
关键词 工业遗存再生 差异性 关联建立 空间价值创造 场地激活
下载PDF
关系的营造——东滩源前哨织布厂改造
18
作者 潘思 章鱼见筑(摄影) 《当代建筑》 2024年第5期72-83,共12页
1地文要素--循脉潜行。东滩源的前身为前哨织布厂,位于前哨农场中部片区的核心功能区,厂区北侧为永久农田,其余三面临河,自然景观优越,是片区更新中的重要节点。位于厂区内部核心区域的锯齿形厂房占地面积约为6400 m2,是整个厂区内规模... 1地文要素--循脉潜行。东滩源的前身为前哨织布厂,位于前哨农场中部片区的核心功能区,厂区北侧为永久农田,其余三面临河,自然景观优越,是片区更新中的重要节点。位于厂区内部核心区域的锯齿形厂房占地面积约为6400 m2,是整个厂区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存再生 场所关系 叠合生长 宽适应性 价值回归
下载PDF
重塑场所的“桥”——杭州滨江断点上的设计实践
19
作者 张晓雅 姚冠杰 章明 《建筑技艺》 2023年第7期22-29,共8页
从系统性空间营造的角度,回溯杭州滨江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中绸桥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基于现状需求的解读,阐述如何以桥这种空间意象及形态要素回应功能需求、文脉延续、场所关系、空间感知四个层面的设计思考。
关键词 空间营造 基础设施 建构文化 日常性
下载PDF
渐进式更新——武夷路333弄改造工程设计札记
20
作者 李雪峰 秦曙 章明 《建筑技艺》 2023年第11期79-83,共5页
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的城市更新被规划为一个时间的历程,通过对333、335地块更新改造设计过程及其中的思考进行系统回溯,展示渐进式更新模式的一种典型和尝试。
关键词 城区渐进式更新 公共空间 多元共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