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啶类离子液体对青海弧菌Q67的混合毒性评估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瑾 刘树深 +2 位作者 邓慧萍 周俊 王成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5-962,共8页
混合污染物产生的累积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以6种吡啶类离子液体(IL):丁基溴化吡啶([Bpy]Br)、己基溴化吡啶([Hpy]Br)、辛基溴化吡啶([Opy]Br)、丁基氯化吡啶([Bpy]Cl)、己基氯化吡啶([O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 混合污染物产生的累积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以6种吡啶类离子液体(IL):丁基溴化吡啶([Bpy]Br)、己基溴化吡啶([Hpy]Br)、辛基溴化吡啶([Opy]Br)、丁基氯化吡啶([Bpy]Cl)、己基氯化吡啶([O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Cl)为混合物组分,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和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分别设计4组二元IL混合物和2组三元混合物,每组混合物包括5条具有不同浓度配比的混合物射线。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6种IL及其30条混合物射线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和(CA)为加和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ogit函数能有效地拟合6种吡啶IL及其30条混合物射线的浓度-效应数据。若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50)为毒性指标,6个吡啶IL对Q67的毒性与烷基链上碳原子数目正相关,且每增加2个碳原子,其毒性约增加1。IL的阴离子(Br-或Cl-)对毒性没有影响。除己基氯化吡啶([H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Cl)的二元混合物呈现明显拮抗作用外,其他二元及三元混合物都为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类离子液体 青海弧菌Q67 微板毒性分析法 浓度加和 拮抗
下载PDF
济南地铁某区间风井盾构分体始发方案比选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德超 孙连勇 +2 位作者 吴镇 王亮 乔南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228-2232,共5页
为确定最优的盾构分体始发方案,以济南R1线王府庄站—大杨庄站区间风井为工程背景,研究了3种不同风井长度时盾构机分体始发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从施工工效和经济成本两方面进行综合比选,认为83m分体始发方案具有最好的综合效... 为确定最优的盾构分体始发方案,以济南R1线王府庄站—大杨庄站区间风井为工程背景,研究了3种不同风井长度时盾构机分体始发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从施工工效和经济成本两方面进行综合比选,认为83m分体始发方案具有最好的综合效益。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分体始发 经济成本 施工工效 方案比选
下载PDF
济南轨道交通R1线工程新技术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国富 王德超 +2 位作者 路林海 刘海东 潘雷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3,共7页
R1线是济南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工程建造过程中探索、应用了多项绿色技术,详细介绍结构工程中的清水混凝土技术,深基坑支护及稳定性控制技术,混凝土刚性防水技术及预制构件应用技术;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和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设备系... R1线是济南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工程建造过程中探索、应用了多项绿色技术,详细介绍结构工程中的清水混凝土技术,深基坑支护及稳定性控制技术,混凝土刚性防水技术及预制构件应用技术;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和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设备系统中的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和隧道嵌装型蒸发冷凝技术等改造工艺,以及"海绵"设施应用、高架车站光伏发电和中压能馈等自然资源利用技术,以期为后续济南和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轨道交通 绿色技术 建筑工程 设备系统
下载PDF
应用H-S模型进行巨型深基坑的开挖优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杜佐龙 王士峰 +1 位作者 刘祥勇 郭锋效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48-253,共6页
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起步区一期工程,基坑面积约为11万m2,普遍开挖深度约为13-14m,只使用了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这对整个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开挖前就需要对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性状进行预测,判定其对周... 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起步区一期工程,基坑面积约为11万m2,普遍开挖深度约为13-14m,只使用了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这对整个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开挖前就需要对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性状进行预测,判定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使用基于Hardening-Soil模型的有限元方法,对比不同开挖步时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证实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得到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支撑巨型深基坑 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 有限元法 开挖优化
下载PDF
有机固体废弃物高含固厌氧消化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段妮娜 董滨 +1 位作者 戴翎翎 戴晓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124,共6页
高含固厌氧消化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重点方向,是当前形势下中国实现固废资源高效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系统介绍了有机固体废弃物高含固厌氧消化的发展过程、处理物料的分类和特征、主要的工艺形式及优缺点,并总结了... 高含固厌氧消化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重点方向,是当前形势下中国实现固废资源高效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系统介绍了有机固体废弃物高含固厌氧消化的发展过程、处理物料的分类和特征、主要的工艺形式及优缺点,并总结了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高含固厌氧消化在中国国内的应用现状,对中国高含固厌氧消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固体废弃物 高含固 厌氧消化 工艺形式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与废水对青海弧菌Q67的混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瑾 刘树深 +1 位作者 王成林 邓慧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0-855,共6页
以1-苄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IL1)和1-已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基)亚胺(IL2)及废水为混合物组分,以Vibrio qinghaiensissp.-Q67为指示生物,采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不同浓度配比的IL1-IL2混合物体系及IL1-IL2-废水的混合物体系,... 以1-苄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IL1)和1-已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基)亚胺(IL2)及废水为混合物组分,以Vibrio qinghaiensissp.-Q67为指示生物,采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不同浓度配比的IL1-IL2混合物体系及IL1-IL2-废水的混合物体系,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测定这些混合物体系的浓度-效应数据,并以浓度加和与独立作用模型为加和参考模型分析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IL1-IL2的混合物体系具有拮抗或加和作用,且混合物毒性(pEC50值)与其中IL1的浓度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IL1-IL2-废水的混合物体系具有明显的协同或加和作用,且混合物pEC50值与其中废水的浓度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废水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加和模型
原文传递
无锡新区科技交流中心弧形玻璃幕墙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凤昌 朱颖曾 +1 位作者 曲平 吴博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99,共3页
无锡新区科技交流中心"梅花形"弧形玻璃幕墙的设计具有较大的难度。采用刚性挑梁支承体系,保证了结构体系的简洁和安全;合理布置水平支撑,确保幕墙结构的空间稳定;恰当地布置弧形弯刚化中空玻璃和平直玻璃,既保证幕墙的平滑过... 无锡新区科技交流中心"梅花形"弧形玻璃幕墙的设计具有较大的难度。采用刚性挑梁支承体系,保证了结构体系的简洁和安全;合理布置水平支撑,确保幕墙结构的空间稳定;恰当地布置弧形弯刚化中空玻璃和平直玻璃,既保证幕墙的平滑过渡,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巧妙的封口节点设计,满足了幕墙的物理性能和建筑造型美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玻璃幕墙 支承体系 弯钢化玻璃 节点设计 梅花形
下载PDF
无锡新区科技交流中心建筑模型风荷载特性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凤昌 朱颖曾 +1 位作者 孔俊东 高飞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共6页
无锡新区科技交流中心外观造型新颖独特,屋盖为梅花形金属曲面,四周为弧形玻璃幕墙。结合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抗风设计要求,制作了1∶150刚性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重点考虑了周边高层建筑的气动干扰作用,论文对比了周边有无高层建筑两种... 无锡新区科技交流中心外观造型新颖独特,屋盖为梅花形金属曲面,四周为弧形玻璃幕墙。结合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抗风设计要求,制作了1∶150刚性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重点考虑了周边高层建筑的气动干扰作用,论文对比了周边有无高层建筑两种工况下的风压分布情况,并且将建筑表面划分为31块,分析了高层建筑对分块风压的影响情况。试验研究结果为主体结构、金属屋盖和玻璃幕墙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屋盖 风洞试验 体型系数 气动干扰 分块风压
原文传递
Ag^+在含Cl^-培养基中的毒性初探
9
作者 宋春磊 方章顺 +3 位作者 王大力 秦孟楠 林志芬 陈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04-1608,共5页
纳米银(Ag NPs)和硝酸银(AgNO_3)的毒性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的焦点问题之一。毒性测试时LB培养基中的Cl^-势必会对Ag^+的毒性产生影响。为了探究Cl^-对Ag^+的溶解态及毒性的影响,计算了常温(25℃)和试验条件(37℃)下含1%NaCl的LB培养基中... 纳米银(Ag NPs)和硝酸银(AgNO_3)的毒性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的焦点问题之一。毒性测试时LB培养基中的Cl^-势必会对Ag^+的毒性产生影响。为了探究Cl^-对Ag^+的溶解态及毒性的影响,计算了常温(25℃)和试验条件(37℃)下含1%NaCl的LB培养基中Ag Cl1-xx各组分的生成量及在体系中所占比例,测定了不同NaCl质量分数的LB培养基中AgNO_3对革兰氏阳性菌(B.subtilis)和阴性菌(E.coli)的毒性。结果表明,AgNO_3在含NaCl体系中溶解态银主要为Ag Cl1-xx,而Ag^+未达到有毒的浓度,且随NaCl质量分数增加,AgNO_3的毒性不断增大。因此认为毒性试验中实际发挥毒性作用的是Ag Cl1-xx,尤其是Ag 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纳米银毒性 硝酸银 氯化钠 氯离子
下载PDF
微藻磁分离进展研究
10
作者 刘春蕾 赵方超 +2 位作者 周雪飞 张亚雷 苏益明 《环境保护前沿》 2017年第2期164-169,共6页
微藻能源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能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然而其开发利用受微藻细胞小、浓度低导致的采收困难、采收成本高的限制。低成本、高效率地将微藻与水体有效分离是保障微藻推广利用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传统微藻分离技术存在的难点及... 微藻能源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能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然而其开发利用受微藻细胞小、浓度低导致的采收困难、采收成本高的限制。低成本、高效率地将微藻与水体有效分离是保障微藻推广利用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传统微藻分离技术存在的难点及研究趋势,讨论了国内外微藻磁分离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微藻水处理、资源回收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研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磁分离 磁性纳米氧化铁 材料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